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黄山松教学设计

黄山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7-30 06:43:47

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六课教案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有“四绝” 、 、 、 (生回答),PPT 出示“四绝”,看了这四绝,你有什么感受?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四绝中,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你从文中的哪里看出来的?(板书:情有独钟)
3、设疑导入新课:人们为什么对奇松情有独钟?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去黄山一探究竟。
[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以此为主线,展开学习。]
二、 激情导读,感受奇松,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老师首先带你们来到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PPT出示图片),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
2、 交流: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生答,师板书:迎客、陪客、送客)
过渡:这些松树究竟奇在哪里?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
[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3、 文中是怎么写迎客松的奇的?(PPT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1)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奇?
(2)交流总结:位置奇、形态奇、精神奇
4、 大家说得真好,想看看真的迎客松吗?(PPT出示迎客松)
(1) 同学们,请伸出你的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手臂?人们叫它迎客松是名副其实。
(2) 你看,它正热情地欢迎客人,它会怎么说?
(3) 看来,你们和迎客松一样好客!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的赞美之情,齐读这段话。
(4) 正因为迎客松的独特魅力,曾有诗人作诗赞叹:
(PPT出示诗句: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谁再来读一读,赞一赞?
5、 看图猜松:(PPT出示送客松图片)
(1)下面我们来做个猜图游戏,请同学们猜猜,它是哪棵松树?说出你的理由。
(2)送客松奇在哪里?谁能读出对它的赞美和惊叹。
点拨:盆景同学们都见过,它是园丁精心制作出来的装饰品,而制作送客松这盆“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
[通过猜图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6、 除了这两棵奇松,作者还介绍了哪一棵奇松?
想看真的陪客松吗?(PPT出示)齐读这段话。
学生读“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结合“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7、 认识了这三大名松,同学们想亲自去黄山看一看吗?这不,机会来了:
(1)(PPT出示:争当小导游
“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讲普通话,口才好,必须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出示导语: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黄山旅游,现在你们看到的是:

[通过应聘导游的活动,强化学生对黄山松的认识,熟悉、背诵课文]
学生准备一分钟,可只介绍一棵松,导语也可自己设计。
(PPT设计超链接,学生介绍的同时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
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松树,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指名说。
2、师引读第三自然段。
3、想欣赏这些千姿百态的松树吗?(PPT出示)
[展示更多的黄山松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黄山松树之奇的感受。]
学生边欣赏,边想象,看到图,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赞叹一下你看到的景色吗?
4、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黄山奇松,(指着板书)你看,多有礼貌的黄山松啊,客人来了,他们迎客、陪客、送客,难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四、 欣赏了黄山这么多美丽景色,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完成昨天刚接到的一个任务:
(PPT出示:学写广告词:元旦快到了,泰兴的教育旅行社准备开辟“黄山三日游”的游览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
[通过广告词的设计,巩固运用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升华情感]
五、 总结课文:同学们,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景色确实令人着迷。今天回家后,做个小导游,将黄山奇松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兴许你的精彩介绍会吸引爸爸妈妈,那么,明年的黄山就成了你的快乐所在地啦。
六、 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美术课上,我们将举行一次黄山松画展)

② 黄山奇松 最后一节写一段话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的松,似天赐一般,拥有数不尽的神奇。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妮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
黄山的松,静静的伫立在山的那头,而我,站在这头,映着晚霞,看着。

③ 有没有小学语文标准教案模板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专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属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④ 祖宗的骨灰盒放在寺庙骨灰堂,再放活人的指甲等东西,会冥阳两利荫福子孙,这是什么原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 自主学习:

1、 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 寒彻(chè)骨 闪烁(shuò) 劲(jìng)枝 迸(bèng)

2、 写规范字:

雷tíng( ) 夹xí( ) luǒ( )露 不屈不ná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 合作学习:

1、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 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 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 回顾与反思:

1、 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略)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参考资料:《黄山松》教学设计(免费教案)

⑤ 急求体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案

《黄山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 自主学习:
1、 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 寒彻(chè)骨 闪烁(shuò) 劲(jìng)枝 迸(bèng)
2、 写规范字:
雷tíng( ) 夹xí( ) luǒ( )露 不屈不ná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 合作学习:
1、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 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 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 回顾与反思:
1、 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略)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⑥ 同样是描写黄山松的奇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西师版语文六下:《黄山松》教案(1) 西师版语文六下:《黄山松》教案(1) 年 级 六 主备人 杨富明 所在学校 张河小学 单 元 六单元 课 题 20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教科版《黄山松》教学设计 教科版《黄山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四年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屋(三)《黄山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了解黄山松奇特的特点。 ⑶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 预习交流美――品...·《黄山松》教学设计 《黄山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了解黄山松奇特的特点。 ⑶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 预习交流美――品读欣赏美――背诵感受美――写作珍藏美――课后积累美 ,来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课文:《黄山松》 课文:《黄山松》 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要站就站上云头, 七十二峰你峰峰皆到; 要飞就飞上九霄, 把美妙的天堂看个饱! 不怕山谷里阴风的夹袭, 你双臂一抖,抗.....·《黄山松》教案设计 《黄山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黄山松的特点,重点语句的含义和写作方法。 3、通过学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山松的特点,理解 黄山归来不.....·湘教版:《黄山松》教学设计 湘教版:《黄山松》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学生:了解丰子恺其人,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设计 一、直观感知,读题解意 1?介绍黄山的景色,回忆从前学过的写黄山风景的课文。 2?

⑦ 黄山松 张万舒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 自主学习:

1、 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 寒彻(chè)骨 闪烁(shuò) 劲(jìng)枝 迸(bèng)

2、 写规范字:

雷tíng( ) 夹xí( ) luǒ( )露 不屈不ná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 合作学习:

1、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 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 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 回顾与反思:

1、 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略)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