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教育的地位

教育的地位

发布时间: 2021-07-30 08:42:07

教育的地位是什么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科教兴国教育是科技的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例如 可以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可以尊重人权 。教育可以传承文化 可以发现社会中存在的弊端 知道中国前进的方向 。

(1)教育的地位扩展阅读:

教育作为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❷ 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传递功能。
人类文化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只能学而知之,而不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人类早期先民那里,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育,通过口头和行为传授的形式,传递着原始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丰富,特别是由于文字的出现,人类文化单纯靠口头和行为传播的形式已不能胜任,人类社会有了专门传授文化的机构的需要。这时,学校教育便产生了。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速、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娶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将成为不可能。新的一代如果去重复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事,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蒙昧时代。就世代交替的整个人类而言,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承继者。就其每一代人而言,人们首先是文化的承继者,然后才是文化的创造者。“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只有先占有文化,然后才能创造文化。
第二、选择功能。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人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确定的教育内容。而确定教育内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文化的过程。教育内容之所以需要“确定”,一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文化都包容着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卑下、文雅与粗野的成份。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需要撷取文化的精华编成教材,提供给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变化需要的观念、态度、价值、行为方式以及知识与技能;二是因为,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的认识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教育内容的确定必须考虑这一点;另外,人脑容量的有限性与人类文化知识的无限广阔性构成了一对矛盾,教育不可能把人类的全部文化知识在一定的时间内都传给受教育者,这也就需要确定教育内容。学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还可以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得以实现。因为“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和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育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2〕。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因而,在当时的北大,既有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也有宣传资产阶级学说的,还有鼓吹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这实质上就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在多种文化观念相冲突的历史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重要。如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观念中,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观念外,还有封建主义的文化观念,西方的文化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观念。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传播、传递什么样的文化观念,我们教育的选择功能的意义就更加重要和突出。
第三、创新功能。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固有的文化,而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在人类已有的旧文化中力求更新与创新。使之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必须不断地创造与更新文化。而人类正是通过教育,把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他们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得以发展和更新。新的一代,通过教育,迅捷而有效地分享、占有人类文化的精华,然后即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新的创造。因此,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的手段。不仅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文化繁殖”、发展——更新文化的功能。换言之,教育传递文化,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移植”、“文化增殖”、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而这个再生产过程。是一个扩大再生产,且具有经济、高效、模仿和接受,而是一个不断重组和建构的过程。人类学家格里库里·贝特森在《思想生态学的步骤》一书中,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一代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结构自己的文化。”
急急急! 在线等。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教育可以推动进步,但是中国教育很明显这方面是个短板、因为古代的教育中注重礼的传承所以中华更被称作礼仪之邦,然而现在社会的教育多注重应试,只有接触到更先进的东西,才能使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不是有一句话说,我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可以推动进步。
然而现今中国的教育制度很少有带动同学动脑思维的内容,创新是进步的桥梁,孩子的礼仪道德很是落后,教育缺点之一。
教育可以扩宽人的眼界,人在接触文化先进文化的同时,思想和行为会随之改变,古代人讲究礼仪,现在的动画产业可以做个例子,孔家学派尤其重视礼教育对于文化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
搞好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
不得不提的是教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很重要的,现在中国教育文化水平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

❸ 为什么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回兴、社会进步的重答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未来;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高度共识。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行动的方向更加明确,前进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3)教育的地位扩展阅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于“教育优先发展”作了明确的表述:全面实施素质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入;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强调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强国富民教育。

❹ 教育有何重要地位

为您解答,请参考: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科教兴国教育是科技的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例如 可以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可以尊重人权 。教育可以传承文化 可以发现社会中存在的弊端 知道中国前进的方向 。

❺ 教师在教育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老师是一个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熟识老师在教训过程以及社会生长过程中的地位感化;熟识老师的劳动特点及其应具备的本质,特点和条件;熟悉他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改进教育、教学任务,前进教训品德有重要的意思。 老师在教训中现实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起着什么样的感化?个人感到老师在教训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教训使命者应树立的基础概念。因为老师的特定行为工具是先生,遵照必然的社会拜托,对师长教师身心施加某种影响,跟学生的联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请求,重要通过教员来体现,老师是必定社会教训目标、政策去培养人,使学生的身心朝着社会的要求方向成长,教训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教员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训练习,教员知之在先,知之较多,知与不知的冲突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训打算、纲要重要靠教员去组织实施。而师长教师则知之在后,知之较少,教员要针对师长教师现实,对前人的野蛮功效,加以消化,履行一番取舍、构造、加工、转化为学生的常识、能力和观点,教员不仅用丰富的知识观点哺育先生,还要教给师长教师得到知识才能的正确方式,教训举动的机关者和引路者。美国的心理学家科克实验证明:先生的成利害与带领多寡成正比,带领越具体、详尽,造诣越优,欠缺领导,造诣最差,各组的造诣均因指导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员又是年青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加里宁曾说过:教导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影响先生们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师长教师时期内,从必定方向上影响师长教师地就是说,要把师长教师培育种植提拔成人。 儿童步入学校后,常识,智力的斥地和发展,德行观、人生观,共性的形成都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干,不仅如斯,教员对儿童的虚弱成长也有重要作用,老师是塑造师长教师心灵的工程师,使师长教师虚弱成长成长的保健师,社会精神蛮横拔擢者,这种拔擢者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物质野蛮的扶植,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对教员依靠莫大的但愿。下一篇:在课堂上如何发挥教师的智慧

❻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是什么地位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上,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加深对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

中国教育法律:

1986年4月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中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虽只有18条,但“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

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经过两年的过渡,中国已与2008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名副其实的义务教育。

❼ 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作用:教育是人类传播知识的桥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回性、全局性的作用答。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和谐又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教育不仅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也要培

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样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形成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局面。

构建和谐教育,就是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教育发展目标上必须做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现阶段,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都很繁重,要逐步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数量与质量、发展与改革等几个重要关系,这样教育才能较好地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地位:教育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以积极健康的文化为重要特征,而崭新的和谐社会的文化必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化民成俗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传承和创新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注定要为形成和谐社会的崭新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❽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何地位和作用

1、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和方向,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方向;科教竞争力和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实力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

2、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本身就是产业,教育的发展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3、教育是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随着教育的进步而发展。

教育的环境可以分为:政治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

教育的目标可以理解为,自谋求个人的生存技能开始,到谋求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类命运持续科学化、幸福安全的高科技,用以造福人类,没有止境!

科学的教育是立体的,它分为4个层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8)教育的地位扩展阅读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❾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的地位: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学生的社会地位就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