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教育图片
① 大班的安全教育内容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一):
会咬人的电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透过故事明白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4、初步了解电的危险性。
5、学习用电的常识,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能够碰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齐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决定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② 幼儿用油画棒画图片:安全知识方面的内容
油画棒使用“三不” 1.不要放置于阳光或者高温环境下。油画棒在温度高的环境下容易软化。 2.不要放在易燃物品旁。 3.不要让儿童吞食,画完后记得洗手。 油画棒是一种棒形画材,由颜料、油、蜡的特殊混合物制作而成。油画棒的弊端:油画棒是普遍使用的美术用品。但油画棒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重金属元素,如铅、钡、铬、锑、镉、汞、砷等,不知不觉地摄入这些重金属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染料是油画棒的主要成分,油画棒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添加的无机染料,即天然矿石。这些矿石中的锑、砷、钡、铬、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当过量被摄入人体后,会造成重金属中毒。其中砷的部分化合物是已知的致癌物质,会引致皮肤癌、肺癌及消化系统癌症。钡的所有水溶性化合物皆有毒,中毒症状包括肌肉抽搐、高血压、痉挛、肾脏受损害。 建议: 1.我国有些城市的儿童血铅含量已达到中毒水平,其中不乏有使用含铅量较高的绘画用品的原因。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给孩子使用安全卫生的绘画用具。 2.在购买油画棒时,应到正规的商场或美术用品专卖店购买,不要贪图便宜,批发市场的产品质量有时难以保证。 3.选择油画棒时注意其包装上的标识是否齐全,有无产品名称、厂家厂址、有无安全标志等,目前安全标志主要有“CE”“CP”两种。 4.看清油画棒有无警示语,适用年龄段等标注
③ 幼儿绘画“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
导读:五、研究内容,1、创设有安全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使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向学生传授水、电、火、气、交通、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理及自我保护等相关的安全知识,3、传授自我保护以及应变突发事件的技能,使之形成能力,六、研究方法,2、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国内外的研究理论、现状、发展趋势、方法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资料,3、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对个别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
于日常生活中,以减少或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五、研究内容
1、创设有安全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使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
2、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水、电、火、气、交通、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理及自我保护等相关的安全知识。
3、传授自我保护以及应变突发事件的技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使之形成能力。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现状以及收集资料。
2、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国内外的研究理论、现状、发展趋势、方法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资料
3、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对个别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4、总结研究法:教师从工作体会和经验中进行总结,力求以全面,科学的态度去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理论。
5、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观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行为、机智等,积累研究的具体资料,并在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
6、实践反思法:在活动开展中,不断反馈,及时调节活动的方法,内容,途径,使实践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七、研究对象
建设小学一年级全体学生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2月)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组建课题组,制订课题方案,进行课题论证,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
的学习和培训。
②、对我校小学生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现状调查;进行课题立项申报。
2、实施研究阶段(2014年3月----2015年1月)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进行研究,探索最有效的适用于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①设计家长、学生安全常识和自护能力问卷调查表,并汇总家长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总结。
②学生与家长共同搜集安全常识与自护常识资料。全年级进行一次安全常识与自护知识竞赛。(评选出自护小标兵)
③定期开展家校合一的安全知识与自护能力专题教育活动课。(家长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学生安全知识与自护能力专题讲座)
④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安全自护演练(反恐演练、防震演练、防火演练、溺水自救演练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小品、演讲等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评选出自护班长,发挥榜样的作用。
⑤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墙报第宣传阵地达到教育目的。(文字、图片)
⑥制定班级安全责任班规班约。
⑦做好各项活动反馈记录。
⑧组内成员的相关学习和讨论。(查阅资料和文献)
⑨个案分析。
在总结前一阶段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课题实施过程和方案。反思这一阶段实施效果,写出阶段小结。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推广。
3、总结阶段(2015年2月)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召开课题组会议,汇总研究情况。
②完成实验材料的分类整理,撰写相关论文。
③回顾整个课题实施阶段,写出结题报告。
九、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分析
(1)教学设备齐全。我校作为全县窗口示范学校,近几年来,学校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办学条件良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证。
(2) 经验积累丰富。 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与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本课题部分组成员还同时担任了县级课题或州级课题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活跃了我校的课题研究并形成特色。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人才条件优越。本课题负责人 亢利波,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上进心强,有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教学业绩突出,工作认真负责,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张媛波、王向红、朱玉英、赵玉琼,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专科以上学历,都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一线班主任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具有新的教学理念,有改革课堂教学实践的操作能力,勤奋好学,能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又能利用网络等先进的媒体获取信息,并且有分析和整理的能力,是本课题顺利完成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主力军。
我们认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通过努力,是能取得一定成果的。
十、课题组人员分工:
亢利波 :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设计和全面实施,统筹课题的运作,组织课题会议和教研活动,撰写研究方案和报告。
张媛波:负责课题调研、调查分析、数字统计、撰写阶段研究计划和相关论文。
王向红: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会议记录,研究录像,提供人力和物力保障,撰写相关论文。
朱玉英:负责课题实践,课例及活动的开展,提供课题实践研究的设计内容和效果反馈信息,撰写相关论文。
赵玉琼:负责课题理论、技能培训,个案分析,阶段总结,撰写相关论文。
十一、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书面材料)
2、小学生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前测情况的分析及中后期调查统计分析。(书面材料)
3、个案分析。(书面材料)
4、课题研究论文与随笔。(论文集、书面材料)
5、活动设计、活动过程资料。(书面材料、图片材料)
④ 幼儿安全教育ppt 坏人来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活动建议: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儿歌: 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⑤ 幼儿园安全教育图片
http://2fuxiao.whu.e.cn/item/669.aspx
⑥ 幼儿安全教育挂图的介绍
《幼儿安全教育挂图》是2011年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图片编辑部。

⑦ 幼儿安全教育绘画图片有哪些
幼儿交通安全绘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