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㈠ 应放在怎样的环境中培养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在用琼脂,加牛肉汁或牛奶制成的培养基中来放入需研究的细菌/真菌来培养.(所用道具都要高温消毒)
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里,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㈢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
一、生物类型
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二、细胞结构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但是不同的是
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
三、细胞大小
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
四、增殖方式
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真核生物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根本性区别是前者的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因此以真核来命名这一类细胞。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由一个类似于细胞核的细胞(胚、孢子等)发育出来,包括除病毒和原核生物之外的所有生物。许多真核细胞中还含有其它细胞器,如粒线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与古核生物、原核生物并列构成现今生物三大进化谱系。
原核生物(Prokaryotes)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 蓝细菌、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
㈣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怎么来 导入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和细菌真菌的菌丝,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征和菌丝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养、合作意识等。
(三)情感目标:
1.形成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观念,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
2.探究实验的组织。
四.教学方法:
观察、探究和启发相结合。
教学过程:
首先,提问:细菌和真菌啥样? 怎样才能看到细菌和真菌呢?——引出群落的概念,并且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存在,了解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菌落来研究细菌真菌。
互动1
观察菌落
1.细菌的菌落大小如何?颜色怎样?
2.你认为细菌的表面怎样?光滑黏稠,还是粗糙干燥?
3.和细菌菌落相比,真菌的菌落大小如何?形态如何?
4.霉菌形成的菌落大小如何?形态如何?
小结:细菌菌落:较小,呈白色,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多样。
互动2
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去培养细菌和真菌?适当的时候可以提示:如何来养鱼,如何去种花呢? 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培养基是培养细菌和真菌所必须的。接下来,以农民如何防止杂草和农作物抢夺养料为例启发学生,培养基在使用之前是需要灭菌的。接下来,教师讲解 怎样配制培养基?什么是接种?(类比种子种到地里)
互动3
带领学生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地点去调查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同时不能忽视在实验过程中要设置对照组,和进行重复实验,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
回忆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
问:我们为什么要经常洗手?洗过的手和没有洗过的手上的细菌的数量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细菌和真菌在哪种环境中最适宜?
3.确定问题和假设
假设: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4.制定探究计划。
让学生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方案
5.实施探究计划
6.引导各小组得出结论。
(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教学反思:
由于时间关系,培养基的配制过程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只能由教师提供;也由于时间短,学生自己培养的细菌菌落,无法当场观察到细菌菌落的形态,导致在总结细菌的分布和细菌的生存条件时,带来一定的难度。
㈤ 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可知: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99.99999999999……%是异养就是自己不能自己自足,一般只要有有机物,即使在火山口或冰川也有细菌和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