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7-30 19:40:29

㈠ 《对联》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专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属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㈡ 《趣味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更重要的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

㈢ 《对联》教案

[学习目标]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二、了解对联的特点。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 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
三、牛刀小试
(一)评改对联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改为: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
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三)补充对联
(1) 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4)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四、对联试拟
1.蚕吐丝——辞旧岁——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
家中世界小——冬去山清水秀—— 阳光普照校园花开春来早——
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五、趣味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六、课后作业
试为学校大门拟一副对联。

㈣ 对联教学设计

  1. 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用词的属性

  2. 注意前后的上下联的搭配。可以体现过往与未来的时间性,可以体现祝贺性等等。

  3. 注意平仄声音。通常上来的末尾字应该是仄声(即第三第四声),下联的末尾字应该是平声(即第一第二声)。

  4. 通常是人正面面对大门时,右侧为上来,左侧为下联。

  5. 注意对联的使用场景,如考取功名的,如结婚的,如书法世家,如做生意的,如打拼职场的,如加官进爵的,然后又分是送人的(大表赞美之词),还是自己使用的(通常应该以谦逊好学或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为主)。

㈤ 《走进对联》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让小学生从小了解、欣赏、创作对联,体现了“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的精神与要求。
《走进对联》从“感知对联”、“认识对联”、“挑战对联”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进而尝试简单的对联创作,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
教学充分体现生本理念,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2)感知对联的形式美。
(3)感受对联的内涵美。
2、能力目标:(1)尝试创作对联。 (2)学习欣赏对联。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对联中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对联的形式美,感受对联的内涵美。
难点:学习欣赏对联,尝试创作对联。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对联 激发学习兴趣
1、“爹满门”故事
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对联已入寻常百姓家,过年尤其要贴对联。有句俗话,“有钱没钱,贴个对子过年”说的就是贴对联的重要。今天我们就“走进对联”!
师介绍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桃符”;对联,在古代特别崇尚。才子佳人碰在一块,少不了对对子.
二、认识对联 了解对联特点
云白山青万余里 江深竹静两三家
1、学生自由发言,谈对联的特点(学生发言后,自主板书)
① 字数相等
② 词性相对
③ 平仄zè相合:
师释:(平:一二声;仄zè:三四声)这就如同走路,手脚相对才自然,有韵味(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了解“平仄”,
④ 内容相关(关联)
牛刀小试
如何区分上联与下联?(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1、区分上下联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 ( ) 立志读尽人间书 ( )
②腊梅吐芳迎红日 ( ) 绿柳展枝舞春风 ( )
③雨滋春树碧连天 ( ) 风送花香红满地 ( )
④春入鸟能言 ( ) 风来花自舞 ( )
2.对联寻亲
1.旧岁又添几个喜 4.平安二字值千金
2.和顺一门有百福 5.雨润百花香
3.风和千树茂 6.新年更上一层楼
(1 6 2 4 3 5 )
3.对联找搭档
1.芳草连天碧 春花—— (遍地红 满地开)
2.冬去——— 春来鸟语花香(山明水秀 雪花飘扬)
3.腊梅吐芳迎红日 绿柳展枝—— (随风飘 舞春风)
4、考试对对子:1932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教授陈寅恪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格式,答出下联。
(出示课件) 孙行者——( )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1)猪八戒 (2)沙和尚 (3)祖冲之 (4)牛魔王 (5)王八蛋

三、挑战对联 尝试创作对
点击课件对对子:
①对一字联:海对( ) 松对( ) 雨对( ) 车对( )
②对二字联:大海对( ) 青松对( ) 春雨对( )
名车( )
③对三字联:讲故事——鲁迅对“独角兽”对(比目鱼)
水中鱼(山上虎 笼里鸟 田间蛇……)
④对四字联:连线
白驹过隙 狐假虎威
引狼入室 鸿雁传书
泥牛入海 放虎归山
狗仗人势 天马行空
⑤重组对联: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蝴蝶有花皆入梦”,请从下面的字中选择七个组成下联。
芦苇 香 心 鸳鸯 无 魂 水 不 掉 成 家 蚱蜢
( )
⑥特殊的对联:
析字对(填空):闲看门中木思耕心上田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
3、挑战难度对对联:
04年高考试题
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
这幅对联是由三个名词加一个地名词再加一个前面三个名词的属类名词组成的。其实可以有好多种对法,比如:
1、 奔驰宝马丰田都是世界名车。
2、 黄山泰山华山都是中国名山。
3、 赵微周讯许晴都是影坛名人。
4、 香港澳门台北都是中国名城。
四、布置作业
1.课外继续搜集妙联。
2.为学校图书馆写一副对联。

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对联的相关常识,认识对联的特点。
(2)学习基本的对句技巧。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对联的特点;学习基本对句技巧
教学难点:
学习基本对句技巧
学情分析: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对口单招二年级旅游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现,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这次活动探究的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对联,这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距离。

㈦ 课题:对联教学设计 通用

为您奉上,请参考:
《对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二、了解对联的特点。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 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
三、牛刀小试
(一)评改对联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改为: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
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三)补充对联
(1) 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4)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四、对联试拟
1.蚕吐丝——辞旧岁——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
家中世界小——冬去山清水秀—— 阳光普照校园花开春来早——
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五、趣味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六、课后作业
试为学校大门拟一副对联。

㈧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是一篇中学课文,有关的教学设计奉上,请你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2.欣赏对联,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了解对联,会欣赏对联。
会对简单的对联。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语文。说到语文,大家觉得语文如何?……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玩一玩文字。首先,我们先来听一则故事。】
(一)听故事导入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
两碟豆;
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句:
一瓯油。
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
“我说的是——两蝶斗”。
【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如何对下联呢?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下联,你觉得怎样?】
纪晓岚随即说: “我说的是一鸥游”。
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
林间两蝶斗;
这是,纪晓岚又是怎样对的呢?
纪晓岚道:
水上一鸥游。
乾隆开心大笑。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知道了乾隆皇帝与纪晓岚的这出一句,对一句,这样子就是一幅对联。出句就叫上联,对句就叫下联。】
(二)对联的有关知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样式。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对联由“桃符”演化而来。传说中的“神荼”、“郁垒”俩兄弟能在桃树下降鬼,并把恶鬼用“苇索”捆了喂老虎,于是,百姓在每年除夕用桃木板刻制他们的画像分挂于门前两侧,用以辟邪,叫作桃符。【说道桃符,我们之前是不是有学过了。提示《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这写的是新年的。我们过年的时候也有贴,那联就是春联。除了在春节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什么什么时候或者哪种场合我们也会见到联呢?】对联种类有茶联、寿联,婚联,春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
【现在根据你记忆中的对联、或者用黑板上的这句来想一想,对联有什么特点?】
(三)对联特点
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
音韵相谐(仄平)这是区别上下联的一个标准。
4.意思相关
【了解了对联的这些知识后,现在我们要来进行一次关于文字的科举考试,你们是考生,我是主考官,大家有没有信心?】
(四)对联练习
1.说说这些对联的行业(秀才)
理世上千丝万缕,创人间顶上功夫。(理发店)
酿成春夏秋冬雨,醉倒东西南北人。(酒店)
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 。(饭店)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书店)
悬将小日月,照澈大乾坤。(眼镜店)
2.故事中的对联(举人)
纪晓岚,有一次,他非常想家,情不自禁吟了这么一联: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你们也来读读这个上联,看看有什么发现?(这里心口十打一字就是思字,上联中一共用了四个思字,真是思家心切)那你们想想,下联什么有什么特点?好,恰恰这个时候,皇帝听到了,皇帝看纪晓岚愁眉苦脸的,于是,呵呵笑了两声,右手一挥,说:“爱卿,朕恩准你回家探亲”。同学们,你们想想,纪晓岚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说什么样的话?可以做做看。那你想,下联是什么样的呢?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谢字可以让生猜一猜)
3.试对对联(贡士)
地——天 雪——风
花好——月圆 虎头——蛇尾 万水——千山
辞旧岁——迎新年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4.用自己的名字编写祝福联。(状元)
例:五年(4)班丁心怡同学作:
上联:心想事成家家富。下联:怡然自乐个个欢。
(五)总结
同学们,对联是我国文化上的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今天所学习到的只是对联汪洋中一朵小小的花,还有更多更多的花等着你们去乘风破浪去寻觅。希望不久的将来,看到你们的收获。最后,送大家一幅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