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励志教育活动

励志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 2021-07-30 20:36:15

1. 感恩励志教育活动作文四五十字

在人们的时间观念中,只分为俩种:光阴似箭and度日如年。自然造成这样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心情。
心情好嘛,开开心心的,你便会感觉日子过得十分的快。就在那一眨眼,一瞬间。你的一生就这样过完了,自然也会感慨:时间都去哪了。但这样的人,大多数是不学无术的人,整天乐呵呵的,一事无成。但也有一些例外,他们保持着好心情,争分夺秒,可恨不给自己多点时间——让自己更有成就。自然大多时候,他们都成功了。因为他们明白,用自己短暂的一生的实验成果传留给后代,是幸福的。
当然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自自然然的会认为时间过的很慢很慢,就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里的心急的人,他必然认为当时的时间慢至极点了!这样的人肯定是苟且偷生的过日子的。因为这样他才会认为时间的慢性。无奈,苦哉!
我想,人们的心情,时间。都是因为什么?勤奋与懒惰!所以,归根到底。勤奋决定着你。你是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

bsp;

2. 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是在几月几日

可能是10月10日

3. 以青春励志为主题可以举办哪些大型活动

土地与环境学院举办“建国华章,励志青春”主题观摩团(2009-12-29 22:13:39)转载标签:院活动记录理论学习杂谈 分类:理论建设 土地与环境学院举办“建国华章,励志青春”主题观摩团会 ——08土管二班支持学院活动,傅佳林同学担任主持人 为加强我院励志教育,12月8日晚,土地与环境学院于一教南区召开“建国华章,励志青春”主题观摩团会,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永英、院团委书记陈志刚、院团委副书记杜杰、09级班主任老师、部分学生干部以及09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团会。 团会开始,主持人介绍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接着,通过视频展现了社会中支援西部及努力拼搏、奋斗青春的优秀大学生代表,引发同学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诗朗诵《飞扬的青春》在一段铿锵激昂的音乐中抒发了同学们对青春的认知及感悟。团会在我院自制MV《我相信》的高潮中圆满结束。最后,院团委书记陈志刚对此次团会作总结,指出大学生身负的艰巨责任。 团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牢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用奋斗的青春回报祖国。(院宣传部 刘丹红) [供参考】

4. 什么是励志教育培训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励志教育是以教育激励为手段的信念教育。
信念是对观点、对人或对事的一种坚信的状态。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信念有时是由目标产生,有时是由信仰产生,有时是由兴趣产生。总之,信念是一种念想,而且坚信。励志教育的核心,是我们给学生什么信念。这种信念首先是前面讲的“志”,当然还有自信,还有道德。“我是最棒的”,这是自信角度的信念。“我能讲文明我能有礼貌”,“我是中国人我有中华魂”,这是道德角度的信念。
激励就是通过外界对人的刺激和影响,来调动、激发人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的要素有需要、动机和目标[①]。教育激励是教育者为了满足学生成长、人才发展和道德教育的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动机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②]
在教育激励中,信念就是学生对教育目标的坚信。通过教育激励,我们要让学生对教育目标产生信念。
前几年,山东有一所学校搞了“誓词激励”的“励志教育”特色办学,起床喊誓词、跑操喊誓词、课间喊誓词。这种激励产生了一定程度激励作用,很多学校竞相仿效。几年后,这种以高考为目标的激励被教育厅叫停。之后,对励志教育,人们的认识停留在考大学上,认为教育励志就是举拳头喊口号,就是考北大清华,就是精英教育大众化。
高考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必然会贻害学生。我们的励志教育一定要是以信念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激励。而这种信念一定要是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并且兼顾社会需求的。
还有,爱恨情仇功名利禄,能不能成为学生的信念。这些刺激,对人尽管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但是作为学生的信念肯定不行,因为狭义的爱,以及“恨情仇功名利禄”,考虑的主要角度是个人,没有兼顾社会。只有兼顾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信念才是正确的。当然,广义的爱心,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生命,是非常值得倡导的。
信念需要培养,以致铸造。教育的方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中国现阶段。
课题组根据积极心理暗示理论、教育激励理论和道德认知的“顺从认同内化”理论,采用了“三大步育人模式”。主要做法是:以“集体朗读励志信”为主的“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以“批阅成长记录”为主的“导师每月三大步”,以“主题班会”为主的“班级课程体系”,等等。这种模式,简单而独到,成效明显。
折叠道德教育
励志教育不只是信念教育,更重要的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道德教育
在励志教育的实践中,课题组把学生必须接受的道德内容,写在了励志信里,通过“三大步模式”和全员育人导师制等科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实施。因为德育和励志教育的结合,在实践中产生了较好的德育效果。
首先,让我们重新学习一下这个用的非常频繁的“德育”的概念。《中国大网络全书-教育卷》1985对德育的概念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胡守棻(fēn)主编的《德育原理》(1989)认为:“德育即是将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根据德育的概念看来,课题组根据《规划纲要》精神,按照德育课程大纲,把德育内容,由浅入深的、成序列的编排成以励志信为主导的德育读本《我们有话对你说》,完全符合德育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集体朗读励志信,就是一个德育过程,是课题组推广的主要德育模式。课题组认为,对于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比如爱国、诚信和责任等核心的民族道德品质,无需论证,我们必须让学生无条件接受,通过“顺从-认同-内化”的科学认知过程对学生进行教育。课题组把这些内容写在了励志信里,通过励志信的神秘感,应用积极心理暗示的办法,采用集体朗读励志信的做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理论上符合德育的基本要求。实践中德育成效也较明显。
在孔子故乡曲阜的曲阜一中,对5000名在校学生实施了三大步励志教育,半年后,对5000名家长进行了“曲阜一中励志教育普查”,调查共设置了10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三大步励志教育非常赞同的占93%,93.1%的家长认为孩子“变得自立、自强、自信”或者“学习勤奋刻苦,成绩明显进步”,95.2%的家长认为,集体朗读励志信等方法可以“唤醒孩子的良知,激发生命潜能”。
根据德育的概念分析和实践数据证明,我们认为,集体朗读励志信为主的“三大步育人模式”,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德育的基本要求。是很好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结合励志教育,遵守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按照唯物辨证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德育过程一方面固然是一种价值性的环境和影响,但这一环境或影响起作用的先决条件仍是德育对象接受这一影响的内因。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过程。”[③]
教育一定要遵守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德育过程,如果对德育对象考虑不足,那一定是反德育。所以,课题组倡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兼顾道德教育和学生成长。当然,“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也是针对学生“被成长”“被考试”和“被学习”等严重的教育乱象。
通过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励志教育不只是信念教育,更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和励志教育的结合,赋予了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内涵。
折叠赏识教育
励志教育是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结合的教育。
我们谈到励志教育,可能更多想到的是对学生在挫折中的教育,在挫折中如何产生自信和坚定信念。但是,励志教育一定要以赏识教育为主,只有赏识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自信。而且学生在挫折中,教师的赏识更重要。
励志教育之“励”,主要意思是勉励、激励,是激发和唤醒。因此我们的主要教育手段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赏识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说明能在教学中进行以“激励和鼓舞”的赏识教育是必要的。
在励志教育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提法,比如“你是最棒的”,在商界有 “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提法,等等。这些提法都是较具体的人生价值的理念,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但是极有必要提出的是,这里的“最”,可以不是第一,将来也可以不是。但是如果经常这样讲,就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这样的提法,是不是志向,是不是符合逻辑,似乎不是特别重要。这种提法的激励和鼓舞效果却是重要的、公认的。
总之,励志教育是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广义教育。励志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的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的赏识教育。
励志教育不可以走偏,不可以成绩为上成绩唯一,要遵循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各种智能,并且给以肯定,给以激励和鼓舞。

5. 高中生励志教育活动开展方式

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来 展开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互相理解 然后让版孩子们明白 自己的战斗并不是权只有自己一个人 还有他们的父母和家人在陪伴着他们 这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还能让孩子理解家长的不易

6. 如何开展励志教育工作

一 感恩励志教育的含义
1.感恩教育的含义
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感恩的态度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成为个性品格的组成部分。
2.励志教育的含义
励志,《辞海》中的解释是“激励心志,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也就是奋发志气,振作精神,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远大目标。强调的是树立目标与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全面地培养成功的品质,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通俗地讲,就是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
3.感恩励志教育的含义
感恩是生命潜能的催化剂,励志是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感恩励志教育,就是教育者兼顾地进行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既培养学生的品德、激发学生的潜能,又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立志成才,兼顾了品德与才干,以更好地成人、成才。要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宗旨,以激发潜能自我实现为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爱心与善意,能够给他人以帮助,给社会以回报,而并不是要求他们一味地感恩。
二 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意义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盛行,贪图安逸、不愿劳动、不愿奋斗以及厌学逃学,生活无所追求,人生没有目标,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缺乏责任感等现象的出现。这些严重扭曲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健康发展,压迫、限制了人的旺盛精力和创造的精神与能力。现代生产与生活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给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青少年学生因此而产生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感恩励志教育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不能只是针对贫困学生,要在学生中普遍实施,不能一味地说教,要落实在行动中。现代教育,包括德育,教人学会生存、消费、享受,其中就包含着教人奋斗,奋斗是享受的前提,也是享受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励志教育,使学生励志成才,为祖国作贡献。
在功利主义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厌学、叛逆、网瘾、冷漠等问题日渐严重,那么实施感恩励志教育,走进孩子的心里、触动孩子的心灵,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1.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往往以文化课为主要导向,中学生整天埋头于背诵和做题当中,对德育不够重视,感恩教育逐渐被边缘化。面对升学的压力,往往又是以考大学、上大学等狭隘的认知偏差为主,不利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感恩励志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感恩励志教育以唤起感恩、激发志向、培养意志和养成良好的品质修养、激励追求成功为目的,符合德育的内在规律,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健康地成长。
2.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实际中影响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多是情感、归属以及尊重等需要的缺失。如果学生能以感恩的心态看待他人与社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积极完善自己,学生便易在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中体验到关爱、友谊和忠诚,树立自尊,减少孤独、挫败感,进而追求自我实现。
3.有利于传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感恩、励志本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诸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志不强者智不达”“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应当传承的。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它可以塑造学生更具相容性的品行,使学生更了解和认识自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进取心、事业心和冒险精神,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发扬优秀文化精神。
4.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和谐社会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以感恩的眼光看待他人、社会、自然的人,一个志向崇高远大的人,可以正确地评价与定位自己,融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通过感恩励志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追求成功的志向,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因为,有志之人必能积极进取,感恩之人必能乐于合作。
三 中学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建议
1.树立感恩教育理念,重视励志教育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所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不仅可以防止励志教育过于功利化,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励志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和组成部分。
近年来“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大会”巡回演讲在全国各地学校推广开来。这种教育方式以“感恩的励志,励志的感恩”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语言和音乐为烘托,通过情境互动,旨在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意识,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试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探寻全成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报告会往往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人性本质出发,利用身边催人奋进的真实事例,点燃学生奋斗的激情,树立成功的信念,以达到治心扶志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奋发图强。
这种巡回演讲的形式是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有条件的学校,这种形式可以成为一种制度,定期举行活动,但不能开展过于频繁,那样会降低其效果。要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并探索更多的实施途径。
2.创造适当的感恩励志教育文化氛围
这种报告会的形式感染力强,但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性较大,影响范围有限。感恩励志教育的推行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甚至扩展到整个社会中,而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第一,在家庭中,父母要营造和谐亲密的家庭氛围,从培养孩子的孝心抓起,养成孩子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的习惯。家长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创设各种机会与条件,让孩子学会体谅他人,勤奋踏实。

第二,学校应优化物质环境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环境,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积极进取的班风与校风,熏陶学生,使之受到感染和鼓舞。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与成就,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充分肯定,增强其成就感,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特别是对幼儿和小学生,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最基础的部分,感恩励志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必须依赖于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感恩励志教育要做到从“细微处见精神”,家长和老师要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勿以善小而不为。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感恩励志教育摆在德育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三,对社会来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当在全社会倡导感恩和励志的理念,呼吁人们常怀感恩之心,树立崇高的志向,艰苦奋斗,在全社会形成感恩、奋进的浓烈氛围。
3.广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实践感恩,砥砺心性,磨炼意志,有助于学生在现实中把感恩之情、自我激励意识发展成为心理习惯,最终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富有感恩励志教育特色的各种活动,比如,阅读感恩励志故事、开展背诵感恩励志诗词比赛、聆听杰出人士专题报告、唱感恩励志歌曲、观看感恩励志电影、发表感恩励志宣言,等等。其中像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科技馆、展览馆、名胜古迹、劳动工地等,可以以生动活泼的事实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刻苦学习、珍惜生活,从中受到教育。此外,还可让学生组建相关社团,比如感恩励志演讲团、感恩励志记者团、感恩励志文学社等。
4.语文课成为感恩励志教育的重要阵地
感恩励志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于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渗透。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更易与感恩励志教育水乳交融,语文教学可以成为实施感恩励志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如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志存高远、艰苦奋斗等贯穿到全过程。语文教师应善于从文本中挖掘感恩励志素材,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把所见所闻的令人感动、受到教育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让学生记住一些名言、警句、感恩励志诗词;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经典名著等,都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恩励志教育。我们要寓感恩励志教育于实际生活中,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