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口技文言文朗诵

口技文言文朗诵

发布时间: 2020-11-26 01:48:45

⑴ 有关口技的古文

《口技》,清代林嗣环作,主要描写当时一名京中善口技者表演隔壁戏口技的场景。此文以被收录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1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2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屏障,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障内,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屏障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着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jī) 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撤掉屏障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文言文《口技》的朗读停顿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⑶ 古文《口技》原文及翻译

《口技》-林嗣环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户人家宴请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众多宾客围绕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马上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远远地听到幽深的巷子中有狗叫声,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的丈夫在说梦话。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乳头哭,妇女又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又有一个大儿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

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边含乳头边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心中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起了呼噜声,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消失。隐隐听到有老鼠作作索索活动的声音,盆子翻倒倾斜,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救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一点争先恐后地跑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3)口技文言文朗诵扩展阅读

口技的发展及代表人物

1、唐宋时期

唐朝时期就有了专门培养口技人才的社会组织叫“学像声社”。在《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中都有“学像声社”的描述。

宋朝是口技艺术的兴盛时期,而《东京梦华录》一书最完整、全面地反映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的社会生活。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 年)的杭州就已经有了口技演出团体,口技以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开始在社会上流传。

2、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虞初续志·郭猫儿,他主要表演的口技是隔壁戏《杀猪》、《猪争食》。

明末清初年间,著名口技艺人“画眉杨”善学画眉鸟叫,能与树间鸟儿对答。他表演的《二鸟争食》将两只画眉鸟人物化,编成故事表演,其技艺高超,惊现京城,传承至今。

清代,口技从单纯模拟某一种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组成一个故事,被列为“百戏”之一,即“口戏”,俗称“隔壁戏”。它表演“军旅狩猎”、“群猪争食”,无不惟妙惟肖。

3、民国时期

百鸟张,原名张昆山,1903年——不详,北京人。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他善学《百鸟争鸣》,因此被称为“百鸟张”。在《清补类咏》中就有记载他所表演口技的诗词。

尹士林,艺名“开口笑”,他继承传统,大胆改革,将口技“隔壁戏”的表演形式进行改革,使口技艺人从八尺屏障幕后走向舞台;他让口技配合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成为声情并茂的口技表演艺术,赋予口技新的生命。

4、近现代

孙泰,本名周志良,著名口技表演大师,生于 1907 年,1924 年拜尹士 林为师学习口技,1951 年参加上海人民杂技团,1956 年荣获“华沙 国际杂技比赛金奖”,2003 年辞世。

周志成,著名口技表演大师、教育家,生于 1904 年。孙泰三哥,1930 年与其弟孙泰一起学习口技,后拜尹士林为师。1939 年与其弟孙泰去东南亚、澳大利亚演出,1951 年参加上海人民杂技团。他桃李满天下,1979 年辞世。

牛玉亮,著名口技表演艺术家。1956 年拜口技大师周志成为师学习口技,并深得师叔孙泰的培养,继承传统,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在口技运气发声方法上有独特见解和创新,口技“循环运气法”和“循环发声法”是口技发展史上的突破。

牛玉明,著名口技表演艺术家,1960年跟从哥哥牛玉亮学习表演口技,1984 年拜大师孙泰为师学习口技。他的表演幽默、内涵,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方浩然,牛玉亮之徒。多年来对口技摆着学习与实践的态度,探索研究中坚持继承传统,严谨创作出新。首次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口技》一文复原表演。国内为国家领导人及来访的30多个国家大使表演,国际上多次赴东南亚、欧洲等地表演口技,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与赞誉。

⑷ 文言文口技注音

《 kǒu jì 》 [ qīnɡ ] lín sì huán
《 口 技 》 [ 清 ] 林 嗣 环

jīnɡ zhōnɡ yǒu shàn kǒu jì zhě 。 huì bīn kè dà yàn , yú tīnɡ shì zhī dōnɡ běi jiǎo , shī bā chǐ pínɡ zhànɡ , kǒu jì rén zuò pínɡ zhànɡ zhōnɡ , yì zhuō 、 yì yǐ 、 yí shàn 、 yì fǔ chǐ ér yǐ 。 zhònɡ bīn tuán zuò 。 shǎo qǐnɡ , dàn wén pínɡ zhànɡ zhōnɡ fǔ chǐ yí xià , mǎn zuò jì rán , wú ɡǎn huá zhě 。
京 中 有 善 口 技 者 。 会 宾 客 大 宴 , 于 厅 事 之 东 北 角 , 施 八 尺 屏 障 , 口 技 人 坐 屏 障 中 , 一 桌 、 一 椅 、 一 扇 、 一 抚 尺 而 已 。 众 宾 团 坐 。 少 顷 , 但 闻 屏 障 中 抚 尺 一 下 , 满 坐 寂 然 , 无 敢 哗 者 。
yáo wén shēn xiànɡ zhōnɡ quǎn fèi , biàn yǒu fù rén jīnɡ jiào qiàn shēn , qí fū yì yǔ 。 jì ér ér xǐnɡ , dà tí 。 fū yì xǐnɡ 。 fù fǔ ér rǔ , ér hán rǔ tí , fù pāi ér wū zhī 。 yòu yí dà ér xǐnɡ , xù xù bù zhǐ 。 dānɡ shì shí , fù shǒu pāi ér shēnɡ , kǒu zhōnɡ wū shēnɡ , ér hán rǔ tí shēnɡ , dà ér chū xǐnɡ shēnɡ , fū chì dà ér shēnɡ , yì shí qí fā , zhònɡ miào bì bèi 。 mǎn zuò bīn kè wú bù shēn jǐnɡ , cè mù , wēi xiào , mò tàn , yǐ wéi miào jué 。
遥 闻 深 巷 中 犬 吠 , 便 有 妇 人 惊 觉 欠 伸 , 其 夫 呓 语 。 既 而 儿 醒 , 大 啼 。 夫 亦 醒 。 妇 抚 儿 乳 , 儿 含 乳 啼 , 妇 拍 而 呜 之 。 又 一 大 儿 醒 , 絮 絮 不 止 。 当 是 时 , 妇 手 拍 儿 声 , 口 中 呜 声 , 儿 含 乳 啼 声 , 大 儿 初 醒 声 , 夫 叱 大 儿 声 , 一 时 齐 发 , 众 妙 毕 备 。 满 坐 宾 客 无 不 伸 颈 , 侧 目 , 微 笑 , 默 叹 , 以 为 妙 绝 。
wèi jǐ , fū kù shēnɡ qǐ , fù pāi ér yì jiàn pāi jiàn zhǐ 。 wēi wén yǒu shǔ zuò zuò suǒ suǒ , pén qì qīnɡ cè , fù mènɡ zhōnɡ ké sou 。 bīn kè yì shǎo shū , shāo shāo zhènɡ zuò 。
未 几 , 夫 齁 声 起 , 妇 拍 儿 亦 渐 拍 渐 止 。 微 闻 有 鼠 作 作 索 索 , 盆 器 倾 侧 , 妇 梦 中 咳 嗽 。 宾 客 意 少 舒 , 稍 稍 正 坐 。
hū yì rén dà hū : “ huǒ qǐ ” , fū qǐ dà hū , fù yì qǐ dà hū 。 liǎnɡ ér qí kū 。 é ér bǎi qiān rén dà hū , bǎi qiān ér kū , bǎi qiān quǎn fèi 。 zhōnɡ jiān lì lā bēnɡ dǎo zhī shēnɡ , huǒ bào shēnɡ , hū hū fēnɡ shēnɡ , bǎi qiān qí zuò ; yòu jiá bǎi qiān qiú jiù shēnɡ , yè wū xǔ xǔ shēnɡ , qiǎnɡ ó shēnɡ , pō shuǐ shēnɡ 。 fán suǒ yīnɡ yǒu , wú suǒ bù yǒu 。 suī rén yǒu bǎi shǒu , shǒu yǒu bǎi zhǐ , bù nénɡ zhǐ qí yì ān ; rén yǒu bǎi kǒu , kǒu yǒu bǎi shé , bù nénɡ mínɡ qí yí chù yě 。 yú shì bīn kè wú bú biàn sè lí xí , fèn xiù chū bì , liǎnɡ ɡǔ zhàn zhàn , jǐ yù xiān zǒu 。
忽 一 人 大 呼 : “ 火 起 ” , 夫 起 大 呼 , 妇 亦 起 大 呼 。 两 儿 齐 哭 。 俄 而 百 千 人 大 呼 , 百 千 儿 哭 , 百 千 犬 吠 。 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 , 火 爆 声 , 呼 呼 风 声 , 百 千 齐 作 ; 又 夹 百 千 求 救 声 , 曳 屋 许 许 声 , 抢 夺 声 , 泼 水 声 。 凡 所 应 有 , 无 所 不 有 。 虽 人 有 百 手 , 手 有 百 指 , 不 能 指 其 一 端 ; 人 有 百 口 , 口 有 百 舌 , 不 能 名 其 一 处 也 。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 奋 袖 出 臂 , 两 股 战 战 , 几 欲 先 走 。
hū rán fǔ chǐ yí xià , qún xiǎnɡ bì jué 。 chè pínɡ shì zhī , yì rén 、 yì zhuō 、 yì yǐ 、 yí shàn 、 yì fǔ chǐ ér yǐ 。
忽 然 抚 尺 一 下 , 群 响 毕 绝 。 撤 屏 视 之 , 一 人 、 一 桌 、 一 椅 、 一 扇 、 一 抚 尺 而 已 。

⑸ 口技文言文6项,要全

一词多义

1.坐:众宾团坐(坐下)满坐寂然(同“座”,座位)王曰:“何坐?”曰:“坐盗。”(触犯,犯......罪)
2.乳: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3.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4.妙: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
5.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6.绝:以为妙绝(极)群响毕绝(停止)
7.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暗使)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句意:全场静悄悄的。)

古今异义

1 会,古:适逢 今:会议
2 但,古:只 今:转折连词,但是
3 稍,古:渐渐 今:稍微
4 股,古:大腿 今:屁股

词类活用

1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句意: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
2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句意: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
3 会宾客大宴(宴:名词活用为动词,举行宴会。句意: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

特殊句式
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宾语前置句:“会大宴宾客”句意: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

时间量词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忽 忽然:表示突然发生
2.一时:表示同时发生
3.既而:表示相继发生
4.是时: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5.俄而 少顷 未几: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⑹ 口技文言文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⑺ 文言文《口技》的朗读停顿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求采纳

⑻ 文言文 口技 原文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一家)大摆筵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的宾客相聚而坐。一会儿,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随即就有一个妇人惊醒后打呵欠,伸懒腰,他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小儿子,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接着大儿子也醒了,连续不断地说话不停止。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同一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默默赞叹,认为好极了。

不多久,丈夫打鼾声响起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逐渐停止了。隐隐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倾斜翻倒,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喊:“失火啦!”随即丈夫起来大喊,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喊。两个孩子齐声啼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号哭,成百上千的狗狂叫。里面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呼救声,(众人)拉蹋(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灭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任何一处。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⑼ 古文,口技中口技人表演声音共出现了九种,依次是什么

一开始的九种声音如下:深巷中犬吠、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儿)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大儿)絮絮不止。

《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的散文,写的是一场精彩逼真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三个场面: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文章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本书是清朝的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

⑽ 与口技相关的文言文

扬州郭猫儿,善①口技。庚申②(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直挟③猫儿同至寓。比④唤酒酣,郭起请奏藻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⑤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⑥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xún)⑦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⑧然一声,四座俱寂。(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

热点内容
美国研究生数学专业排名 发布:2025-07-12 02:36:31 浏览:902
临沂市教育局网站 发布:2025-07-12 01:04:56 浏览:246
教师节资料50字 发布:2025-07-12 00:58:21 浏览:345
老师面试班 发布:2025-07-11 23:57:06 浏览:802
如何铺地砖 发布:2025-07-11 22:46:37 浏览:232
田静老师 发布:2025-07-11 22:21:52 浏览:758
文科生物会考知识点 发布:2025-07-11 21:32:18 浏览: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学 发布:2025-07-11 21:21:02 浏览:729
宝蓝色校园 发布:2025-07-11 20:31:21 浏览:714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