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研活动记录
『壹』 幼儿园听看艺术教育活动记录
这个只得你自己做了。 去幼儿园听一个艺术领域的活动课,比如唱歌,比如手工,比如绘画等。 根据听课的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把活动的内容记下来。 **班艺术领域《*****》 活动记录:……
大班早期阅读《月亮像什么》说课
本月我园开展的教研主题是早期阅读活动的探讨。做为执教老师周三开展了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月亮像什么》的活动,下面对我本次活动展开我的说课:
首 先拿到教材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析教材。《月亮像什么》这个读本的内容是源于幼儿生活的,圆圆的月亮是幼儿常常可见可形容的事物。读本主要讲的是小 动物们希望月亮是什么做的?月亮像什么?这两个问题开展的。那么在设立问题时我主要是要让孩子们理解故事里有那些动物?它觉得月亮像什么?是什么材料做 的?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孩子们就能很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活 动中我把目标确立为: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作品,产生向往太空、向往月球的美好愿望。能力目标: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手眼协调的阅读图书,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 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是我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目标:阅读图书,理解作品内容,认读汉字“月亮、拜访”。这是我本次活动难点。为了很好的解决我的重难 点,下面谈谈我对本次活动过程的设计:在导入活动中教师出示“月亮”提问:“你觉得月亮像什么?”很好的提高了幼儿阅读的兴趣。在自由阅读后出示了一个 “记录单”,让孩子根据老师的提问:“你都知道了那些小动物的想法?”来回答并对记录单进行填写,让孩子在记录中能够更快的理解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想法,从 而理解故事内容。在自由阅读这个环节主要是要让孩子理解:“xx觉得月亮像什么”这个问题。在师幼共同阅读时,让孩子通过图文相结合的观察方式和提问,并完成记录单的填写让孩子理解“xx希 望月亮是什么做的”也就是我开始说的是什么材料做的这个问题。在围绕重点开展讨论时,教师抛出“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做的?为什么?你还有什么愿望?”让孩子 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和语言表达。我想如果时间还够的话,能够给孩子一两分钟时间把我们的想法画下来,这不正好和我们美术相结合了嘛!
这就是我对本次活动设计上自己的一点点想法。同时我的活动能很好的开展真的离不开彭聪、华姐、刘姐还有何园长对我工作的支持,利用自己中午休息时间帮我准备上课用的大书及小书的绘画,还有对我活动开展提出了自己很多的建议和意见。让我能很顺利的完成本次活动。
大班早期阅读——月亮像什么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作品,产生向往太空、向往月球的美好愿望。
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手眼协调的阅读图书,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阅读图书,理解作品内容,认读汉字“月亮、拜访”。
活动准备:
大图书,小书,月亮图片一张,表格;字卡“月亮、拜访”;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月亮图片和字卡,引出活动内容。
提问: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字卡“月亮”)看到月亮你们会想到什么?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2、幼儿回答后,自由阅读图书。
过渡语:今天,焦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名字就叫《月亮像什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提问:请你们按照书上的页码顺序来看书,一页一页的阅读。看看故事里都有那些小动物,它们觉得月亮像什么?
(2)、看完图书后,出示记录单,教师提问:你知道了哪种动物的想法?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3)、幼儿集体讨论回答同伴的问题。
3、教师引导幼儿阅读。
(1)、出示大图书,师幼一起用一一对应指读的方法完整阅读。
(2)、请幼儿再次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一起讨论回答。完成记录单后,共同阅读图书一遍。
小结:我们共同阅读了一遍故事,还把记录单给完成了。知道了很多动物对月亮不同的想法,现在你们能和我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嘛!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小动物的想法?为什么?
4、师幼一起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
(1)、教师提问:你还希望月亮是什么做的?还想实现什么愿望?”
(2)、请幼儿作画,把你自己希望月亮是什么做的画出来。
5、教师归纳总结,结束活动。
早期阅读《月亮像什么》反思
一节活动下来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获和新的体会。下面谈谈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对 于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自己真的不是很理解,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觉得早期阅读主要是要让孩子明白故事的内容,从而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学会怎样阅读的方法。那么 怎么样让孩子能够对我的活动有兴趣了,那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环节……都是带动幼儿兴趣的关键。首先在每个环节中我的提问还是本着循序渐进、层层深 入的原则让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在说课中我就有说过在什么环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于是教师的问题也主要落在这个方面。在自由阅读环节后,出示“记录单” 希望能够借助记录单让孩子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而且让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感受和体验到记录单的作用和记录的方法。但现在想一想是不是在幼儿自由阅读的时候 给每个幼儿一个记录单,让孩子通过一边阅读一边记录的方式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会不会更好呢?
在 自由阅读时我抛出了问题:“故事里有谁?它们觉得月亮像什么?”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我本来想这个班的孩子已经学习了两年的识字阅读活动了,对我提出的 问题应该一下就能很好的解决。可是当阅读完后,能够回答我出我问题的幼儿真的屈指可数,这下完了我的活动过程完全在自由阅读后打乱了。因为我原本想在自由 阅读过后,我本次活动的问题应该能够解决一大半,但是……于是在共同阅读环节中,我很“吃力”的完成了本次活动。过后彭老师问我,到底是那个环节出现了问 题,我很快的回答是自由阅读以后。但是我想来想去也不能够想通到底是出在了什么问题上。因为我觉得我是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阅读的啊,而且孩子们都认识了很 多的字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还是彭老师的一句话一语惊醒梦中人:“孩子在阅读时,你在干什么?你应该起到什么作用?”突然明白我只是在旁边看了看, 对不太认真看书的孩子只是提醒他看一看:“你看到谁?月亮像什么?”把我的问题再提了一次。其实大部分的孩子是没有阅读能力和习惯的,有些能识字的孩子就 完全去认字了忽视了对图的理解。所以像彭老师说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我在活动中没有体现,也让我困惑的是:自由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该处于什么角色才最合适?对 于有9个动物的想法,识字的孩子也是在头脑中一过,不太能记住。我们说过孩子是抽象思维,所以我想图片可能能让孩子更好的记忆吧!同时提出我的另一个困惑:在幼儿早期阅读中,主要是让孩子识图还是让孩子识字呢?到底谁更重要些呢?
还有就是自己课前准备还是不是很充分,有些孩子并不明白铜片、橡皮是些什么,而我在活动中去解释的话还想并不是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