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根兹美术馆
❶ 极少主义建筑的典型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建筑实例
当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蔓延到建筑创作中的时候,某些建筑师便不再去追求表面上的美丽和矫揉造作的丰富感,转而去寻找纯洁的、直截了当的美。在此,仅对几个具有典型的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建筑实例予以介绍、分析。1 法国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他认为极少主义是“包豪斯的真正内涵”,而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则仅仅是建筑发展的死胡同。他推崇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唐纳德·乍德(Donald Judd)的作品,并且欣赏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大地艺术。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觉察出明显的极少主义设计倾向,强调严谨、简洁。
佩罗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当属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1989~1996)。该建筑是法国塞纳河左岸第一个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给市民提供了一种新型集散广场。面对面的L形塔像四本翻开的书,进入图书馆就像走进知识的城堡之中。人行天桥纵横交叉的步行广场包围着“一小块森林”。简洁而尺度巨大的体量清晰地标志出法国国家图书馆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
该作品是城市设计中的艺术精品。它是简约的艺术,感情上崇尚宁少勿多的原则。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表现上,佩罗将木材、钢和金属网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在双层玻璃外墙上,他重复使用格子窗,使建筑表面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产生一种梦幻般富有动感的奇妙效果。这个方案1997年被授予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
佩罗最近一项工程——柏林奥林匹克赛车馆—游泳馆(1992~1998)则更是将建筑体量的简化推至极限。
这个综合项目位于柏林城的一个市区公园中,共包括两个竞赛场馆,赛车馆为圆形平面,游泳馆为方形平面,极其单纯。设计的概念是将整个钢结构屋顶模拟成被周圈苹果树围起的湖泊。为此,整个建筑下沉17m,最高点几乎与地面平行,建筑主体完全隐入地下,在地面上人们仅仅能看到闪闪发光的“湖面”,其实那完全是金属屋顶的反光。建筑的整体形态极其弱化,单纯而自然地成为环境景色的一部分,如同一件大地艺术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佩罗以一种极少主义绘画的特征来表现建筑作品的纯净性和“消失感”。他大胆地向传统的建筑形式挑战,以改变人们对建筑所抱有的先验的观念。除了自然环境中尺度巨大而单纯的工业化形体本身所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力以外,整个建筑的屋顶表面和外墙面全部覆以金属板材,给该建筑物以统一的视觉形象,并通过金属板材在不同角度对光的反射,创造了一种非凡的表现效果。 瑞士建筑师雅克·赫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穆隆(Pierre de Meuron)
这两位同是1975年自瑞士苏黎世高工(ETH)建筑系毕业的建筑师,均继承了母校追求建筑的完美性以及精致的构造的优良传统,一直以简洁的建筑造型探索独特的建筑道路。他们对极少主义艺术的浓厚兴趣以及与极少主义艺术家富有成效的合作,对他们的建筑创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德国慕尼黑的戈兹美术馆(Goetz Collection)是他们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这个坐落在慕尼黑的一片别墅区内的私人美术馆,面积约3 000 m2,建筑仅两层。从外表看来,着实是一个方盒子式的建筑。建筑的四个外立面以同样的手法处理,即垂直方向上划分为三段,上下两段为半透明玻璃,中间段为木质胶合板做适当的矩形分格。建筑外部形象方方正正,内部空间同样简洁而规则,甚至近乎于刻板,但与周围高直的自然植物产生了丰富的对比效果。
该美术馆的展室朴素无华。墙面上方为高窗,使自然光进入展室。墙面洁白淡雅,木地板平整光洁,天花除平整的灯槽之外别无他物。内部空间平实的处理,避免了喧宾夺主,使艺术品真正成为了展示的主角。虽然美术馆的空间是最基本的几何形态,但是它的构造却充分体现了后工业时代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精美,因此它创造的极少主义空间效果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伦敦的(新)泰特当代美术馆(New Tate Gallery of Modern Art? 1995~1997)是赫佐格与德穆隆另一个具有极少主义意味的建筑设计。新泰特美术馆是由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一个旧的发电厂建筑(G·斯科特设计于1947年)改造而成的。旧建筑的塔楼是河岸的一个重要地标,与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遥相呼应。改建设计将原有的透平机车大厅变为一个条形的上下贯通的公共休闲空间,为公众提供茶座等休闲服务。原建筑的顶部升起一个长方形的玻璃体量,四面由大面积平板玻璃围合而成,构造精致,表面平滑,夜间透射出光芒。玻璃立方体的纯净与原有老建筑的砖石肌理形成强烈的对比,给美术馆建筑带来独特的表现力。 卒姆托大多数作品的形态和技巧较为明显地受到地方风土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出他对材料、表皮、光,以及对质感、构造、生态等方面的关注和敏感。
1999年卒姆托以其明亮的玻璃盒子式的奥地利布雷根茨(Bregenz)美术馆(1997)荣获了第6届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该美术馆坐落在布雷根茨康斯坦斯湖畔(Lake Constance),它由构成室内空间主体的现浇混凝土盒子、钢和玻璃等组成。从外面看,建筑就像一盏明亮的灯。随着一天之内天空光线和湖面薄雾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建筑的外表反射着不同的光影和色彩。
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玻璃盒子,共六层(地下二层,地上四层)。最上的三层为三个混凝土盒,垂直方向相互脱开,由三道承重墙支撑。每个混凝土盒的顶面敞开且封以半透明的玻璃天花。整个建筑的外表面铺满经过精心加工的大片玻璃板,看起来像是带有褶皱的羽毛或是一种鳞状的结构。建筑没有明显基座,而是直接立在地上。所有的玻璃板都采用相同尺寸,既不打孔又不划分,仅仅用大的钢夹子以鳞片状的排布方式固定在钢框架上。玻璃的侧边缘暴露在外,玻璃与玻璃之间隔着一定的缝隙。整个外框结构独立于内部的混凝土盒子,就像单独一层皮肤,并使内外的空气可以相互流通。各层楼板和楼梯都经过打磨,墙体和天花泛着柔和的光。
在正视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设计的考虑因素被精简为静态的基本要素、建筑的用途以及达到该用途的方法等几方面,建筑的构造、材料和视觉形象构成了一个整体。 在亚洲,妹岛和世同样在极其平常简洁的建筑造型要素的构成中探索着对建筑空间价值的独特表现以及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在此以妹岛的日本冈山市S住宅(S-House? Okayama? Japan? 1996)来分析她在创作实践中的极少主义倾向。
这是为一家两代六口人设计的私人小住宅,位于冈山市冈山县的一片高密度居住区内。建筑外形为一个半透明的方盒子,里面分两层,一层平面呈“田”字形布置,四个主要房间之间的“十”字分别为浴厕和楼梯,外围是周圈二层通高的走廊;二层为整个起居空间,包括厨房和餐厅。
该建筑在空间上,最具有特点的就是周圈的走廊。走廊的外侧(也就是建筑的外皮)为木骨架双层半透明有机波形板,侧为木质板材。首层各房间分别向走廊开门,二层的条形木板可以沿纵向呈百叶状完全打开,起居空间与周圈走廊空间融为一体。因此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联系与隔离,完全通过这一圈走廊进行调节。半透明的膜被状表皮从檐口一直到地面,遍及整个建筑的外墙(仅仅开了少许必需的门窗洞口),建筑物没有明显的基座。
该住宅在建筑学上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整个建筑的体量或比例韵律,而在于其空间。其外表半透明的膜被,围合一圈交通空间,实际上是以一种现代的手法再现典型的日本传统空间模式:周边用裱纸木框推拉门限定的走廊围绕着核心的居室。
5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莫尼奥(Rafael Moneo)莫尼奥虽然一贯以现代派简练的手法进行创作,但是直到他的库塞尔礼堂(Kursaal Auditorium,1990)才可以说真正带有极少主义倾向,而且这个建筑在膜被表皮的表现上也具有突出的特点。
库塞尔礼堂位于西班牙的港口城市圣塞巴斯第安(San Sebastian),乌鲁米尔河(River Urumea)在此汇入大海。建筑主要包括一个1 828座的音乐厅和一个624座的会堂,还有一些服务和辅助的设施。两个主要大空间被包含在两个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的巨大方形体量之中,构成了建筑的主体部分。
两个立方体的外表同样是双层玻璃的半透明结构,外侧玻璃呈凹弧面,内侧则为平玻璃。与S住宅相似的一点是,表皮的内侧同样围合了一圈交通空间,再往内才是主体的会堂和音乐厅。参观这座建筑的时候,观众在建筑的内部和周围流连徘徊,因为不管是从里侧还是从外侧看,半透明的玻璃外皮随着海边的天气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身的色彩和光泽。在夜间,整个建筑更是通体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芒。
库塞尔礼堂除了单体本身的表现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建筑的城市性。当你在城市中穿行的时候,这个新会堂总是不时跃入你的眼帘,形象优雅而令人振奋,并带有一点点神秘色彩。如果是在海面上或是在空中,整个场景则更能给人留下对这个城市的深刻印象。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悉尼歌剧院,却又不像悉尼歌剧院那般自由浪漫。这可能与莫尼奥曾经为伍重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弗兰克·盖里(Frank Gerhy)以其极具动感的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 1997)进行独特的自我表现,并给毕尔堡(Bilbao)带来莫大荣耀的时候,库塞尔礼堂却以极其理性而冷静的巨大方体同样成为了所在城市的标志,而它的造价也仅仅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的一小部分。它似乎在提醒人们,夸张的雕塑性建筑只适宜于城市中少数特殊的公共建筑,那种风格如果泛滥到普遍的大量性建筑,那么对于城市则是不可想像的灾难;而含蓄、理性、简洁的建筑则不仅仅适合于普通城市建筑,而且同样能胜任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❷ 杉本博司的主要个展
2012
杉本博司:佩斯北京 中国北京
杉本博司:摄影绘画,Fraenkel画廊,美国洛杉矶
从赤裸到着衣,原美术馆,日本东京
2011
杉本博司,Chinati基金会,美国德州
杉本博司 - 三阶表面张力:物体与雕塑,佩斯画廊,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苏必利尔湖,佩斯/麦吉尔画廊,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艺术的起源 – 宗教,丸亀猪熊弦一郎当代艺术馆,日本丸亀市
杉本博司,苏格兰国立现代艺廊,英国爱丁堡
杉本博司:艺术的起源 – 历史,丸亀猪熊弦一郎当代艺术馆,日本丸亀市
杉本博司:艺术的起源 – 建筑,丸亀猪熊弦一郎当代艺术馆,日本丸亀市
2010
杉本博司:艺术的起源 – 科学,丸亀猪熊弦一郎当代艺术馆,日本丸亀市
杉本博司:那日之后,佩斯画廊,美国纽约
2009
光之本质,伊豆摄影博物馆,日本三岛市
光之原野,Fraenkel画廊,美国旧金山
光之原野,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Imakojima – 艺术、建筑收藏展,有邻庄,大原美术馆,日本冈山市
2008
杉本博司:7日/ 7夜, 高古轩画廊,美国纽约
2007
杉本博司:漏光,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时尚雕塑:来自京都现代服装协会的日本当代潮流,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
杉本博司:原型种种,国立国际美术馆,日本大阪
杉本博司,Villa Manin当代艺术中心,意大利乌迪内
杉本博司,Guenzani工作室,意大利米兰
杉本博司:影之色彩,Fraenkel画廊,美国旧金山
2006
杉本博司:艺术摄人,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影之色彩,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数学形式,布朗库西工作室画廊,蓬皮杜中心,法国巴黎
杉本博司:影之色彩,玛丽安古德曼画廊,美国纽约
Joe,高古轩画廊,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关于Joe的摄影,普利策基金会,美国圣路易斯
2005
杉本博司:历史之历史,日本协会画廊,美国纽约;阿瑟·M·萨克勒画廊,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加拿大多伦多;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金泽21世纪美术馆,日本金泽市;国立国际美术馆,日本大阪
杉本博司,森美术馆,日本东京;赫施霍恩博物馆与雕塑园,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沃思堡现代艺术馆,美国德州;de Young美术馆| 旧金山美术馆,美国旧金山;北威州立艺术收藏馆K20馆,德国杜赛尔多夫;现代美术馆,奥地利萨尔茨堡;新国家画廊,柏林国立美术馆,德国柏林;卢赛恩美术馆,瑞士卢赛恩
概念形式,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概念形式,高古轩画廊,英国伦敦
杉本博司的摄影艺术:西尔万·巴内特和威廉姆·博托收藏,波士顿美术馆,美国波士顿
2004
杉本博司:原因: 大玻璃,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巴黎
杉本博司,Galería Javier López,西班牙马德里
杉本博司:爱之起源,吉井画廊,美国纽约
2003
杉本博司,那不勒斯国立美术馆,意大利那不勒斯
建筑,Fraenkel画廊,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蛇形画廊,英国伦敦
杉本博司:历史的历史,爱马仕大楼,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佛海,大卫和阿尔弗雷德·斯玛特美术馆,美国芝加哥
杉本博司:建筑,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建筑,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美国芝加哥;Alyce de Roulet Williamson画廊,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美国加州
2002
杉本博司:时代的建筑,比勒费尔德美术馆,德国比勒费尔德
2001
Viennale Fotoaustellung / 杉本博司:影剧场和汽车影院,Galerie KlausEngelhorn22,奥地利维也纳
杉本博司:哈苏基金会艺术奖,哈苏中心,瑞典哥德堡
能如时间:Yashima Daiji的能剧艺术,演出:Naohiko Umekawa,舞美、灯光、出品:杉本博司,迪亚艺术中心,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时间之建筑,布雷根茨美术馆,奥地利布雷根茨;比勒费尔德美术馆,德国比勒费尔德;Fruitmarket画廊和Stills画廊,英国爱丁堡
Yashima daiji能剧艺术,演出:Naohiko Umekawa,舞美、灯光、出品:杉本博司,布雷根茨美术馆,奥地利布雷根茨
杉本博司:肖像,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肖像,Fraenkel,美国旧金山
杉本博司:模型场景、蜡像和肖像,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肖像,白立方画廊2,英国伦敦
2000
杉本博司:塔马约国际当代艺术博物馆,Bosque de Chapultepec,墨西哥墨西哥城
杉本博司:海景/剧场,14件摄影作品的展览,Eli Marsh画廊,安默斯特学院,美国马萨诸塞
杉本博司:建筑系列,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
杉本博司:海景,夜景和三十三间堂,路易斯克拉克学院当代艺廊,美国波特兰
杉本博司:肖像,德意志古根海姆博物馆,德国柏林;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soho,美国纽约
1999
杉本博司,Renn画廊,法国巴黎
杉本博司:现代主义,Meyer-Ellinger画廊,德国法兰克福
杉本博司:Camargo Vilaça画廊,巴西圣保罗
杉本博司:阴翳礼赞,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现代主义,Ulrich Fiedler画廊,德国科隆
1998
杉本博司:阴翳礼赞,北九州市当代艺术中心,日本北九州市
杉本博司,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现代主义,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9幅动态影像,巴德学院(安南代尔哈得逊),策展研究中心美术馆,美国纽约
杉本博司,Kerlin画廊,爱尔兰都柏林
杉本博司,“la Caixa”基金会展览馆,西班牙马德里;贝伦文化中心,葡萄牙里斯本
杉本博司,比勒费尔德美术馆,德国比勒费尔德
杉本博司 – 海景新作,Rodolphe Janssen画廊,比利时布鲁塞尔
杉本博司:室内剧场和汽车影院,Istituto Giapponese di Cultura,意大利罗马
1997
杉本博司:模型场景和蜡像博物馆,Stills画廊,英国爱丁堡
杉本博司:两次即是无限,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Sanjusangendo:三十三间堂,Sainsbury视觉艺术中心,东英吉利大学,英国诺维奇市
杉本博司,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动态影像:杉本博司,伯克利美术馆和大西洋电影资料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
1996
杉本博司:两次即是无限,Angles画廊,美国圣莫尼卡
杉本博司
汽车影院和室内剧场,Guenzani工作室,意大利
写真:改造真实 - 杉本博司的模型场景摄影,塔夫斯大学美术馆,美国梅德福
杉本博司 - 摄影,Sparvagnshallarna现代艺术馆,瑞典斯德哥尔摩
杉本博司:Mirando a Mares,格拉纳达美术馆,西班牙格拉纳达
杉本博司,Kerlin画廊,爱尔兰都柏林
杉本博司,Rodolphe Janssen画廊,比利时布鲁塞尔
杉本博司:二十一片海(1980-1995),Fraenkel画廊,美国旧金山
杉本博司:动态影像,加拿大大使馆美术馆,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白日海景 – 模型场景 – 汽车影院 – 室内剧场- 蜡像博物馆,Meyer-Ellinger画廊,德国法兰克福
杉本博司:动态影像,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1995
杉本博司,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休斯顿当代美术馆,美国休斯顿;原美术馆ARC,日本群马
杉本博司,RENN Espace d’art contemporain,法国巴黎
杉本博司的动态影像,SPSAS美术馆(Società Pittori, Scultori e Architetti Svizzeri),瑞士卢塞恩
杉本博司:摄影系列,1979-1994, 蒙特利尔国际当代艺术中心,加拿大蒙特利尔;约克大学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
杉本博司:静物,Angles画廊,美国圣莫尼卡
杉本博司:静物,小柳画廊,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曝光时间,巴塞尔美术馆,瑞士巴塞尔;Museum Het Kruithuis, 荷兰斯海尔托亨博思
杉本博司:静物,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Fraenkel画廊,美国旧金山
1994
杉本博司:动态影像,Angles画廊,美国圣莫尼卡
杉本博司,洛杉矶当代艺术中心,美国洛杉矶;Parrish美术馆,美国纽约州南安普顿;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美国芝加哥
杉本博司,Fraenkel画廊,美国旧金山
1993
杉本博司,洛杉矶当代艺术中心,美国洛杉矶
杉本博司, Guenzani工作室,意大利米兰
杉本博司:海景和剧场,弗吉尼亚美术馆,美国里士满
杉本博司:海景,剧场,模型场景和汽车影院,白立方画廊,英国伦敦
杉本博司,摄影:剧场 – 海景,沙勒罗瓦美术馆,比利时沙勒罗瓦
杉本博司:摄影,Angles画廊,美国圣莫尼卡
1992
杉本博司:海景,笠原画廊,日本大阪
杉本博司:曝光时间,CAPC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波尔多
杉本博司:海景,Meyer-Ellinger画廊,德国法兰克福
杉本博司,Fraenkel画廊,美国旧金山
杉本博司:海景,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1991
杉本博司:曝光时间,1992年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装置计划,细见画廊,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曝光时间,调查,Zeit-Foto Salon,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曝光时间,佐贺町展演空间和IBM公司庭院,日本东京
杉本博司,笠原画廊,日本大阪
1990
杉本博司:模型场景 – 剧场 – 海景,Galerie Jahn und Fusban,德国慕尼黑
杉本博司,圣路易斯美术馆,美国圣路易斯
杉本博司,报告厅画廊,加拿大温哥华
杉本博司,Galerie Urbi et Orbi,法国巴黎
1989
杉本博司:模型场景,剧场,海景,大阪国立美术馆,日本大阪
1988
杉本博司:海景摄影,克利夫兰美术馆,美国克利夫兰
杉本博司:模型场景,剧场,海景,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佐贺町展演空间,日本东京;Zeit-Foto Salon,日本东京
1983
杉本博司:摄影,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1981
杉本博司:电影院,索纳班画廊,美国纽约
1977
杉本博司,Minami画廊,日本东京
❸ 杰夫·昆斯的展览
从1980年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窗户的装置开始,昆斯的作品便广泛的在各个国际上的个展和群展中展出。在1986年,他现身在纽约的索纳班画廊(Sonnabend Gallery),与Peter Halley, Ashley Bickerton, 还有Meyer Vaisman一起做了一个群展。1997年, Jerome de Noirmon画廊在欧洲为他举办了第一次个展。1990年,他的《天上人间》(Made in Heaven)系列首次亮相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他的第一批博物馆级个展包括2000年柏林古根海姆博物馆(Deutsche Guggenheim)2001年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 Bregenz)2003年的博物馆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di Napoli,2004年奥斯陆Astrup Fearnley Museum of Modern Art的回顾调查,2005年来到赫尔辛基市立美术馆(Helsinki City Art Museum)。2008年, 在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ionalgalerie)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屋顶上展出了庆典系列。他的第一个回顾展公认为是在2008年法国的凡尔赛宫(Chateau de Versailles)展出的十七个雕塑,也标志着酒庄为一位美国当代艺术家举办展览的雄心。纽约时报报导说, “数十人在宫殿大门外示威”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右翼份子发起的抗议,为维护法国艺术的纯洁。2008年,5月31日- 9月21日,昆斯在芝加哥当代美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举办了一次回顾展,各大出版物争相报导,以86584名游客打破了博物馆的参观纪录。展览包括从MCA收集到艺术家绘画和雕塑众多作品。2009年7月,昆斯在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举办了他的第一个专题展。标题为“杰夫昆斯:大力水手系列,”展览包括儿童游泳池玩具的铸铝模型及 “细致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力水手手拿菠菜罐子或者吸着烟斗,他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lobster lo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