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规定
1、学科门类,一共有13个学科门类:即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
2、每个学科大类有若干个一级学科,具体如下:
哲学:0101 哲学;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
法学:0301 法学、0302政治学、0303社会学、0304民族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6公安学;
教育学:0401教育学、0402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3体育学;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3 新闻传播学;
历史学:0601考古学、0602中国史、0603世界史;
理学:0701 数学、 0702 物理学、0703化学、0704 天文学、0705 地理学、0706大气科学、0707 海洋科学、0708 地球物理学、0709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1 系统科学、0712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0713 生态学、0714 统计学(可授理学、经济学学位);
工学:0801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2机械工程、0803光学工程、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6冶金工程、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8电气工程、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3建筑学、0814土木工程、0815水利工程、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9矿业工程、082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1纺织科学与工程、0822轻工技术与工程、0823交通运输工程、0824船舶与海洋工程、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6兵器科学与技术、0827核科学与技术、0828农业工程、0829林业工程、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1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3城乡规划学、0834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5工程、0836生物工程、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0838公安技术;
农学:0901 作物学、0902园艺学、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植物保护、0905畜牧学、0906兽医学、0907林学、0908水产、0909草学;
医学:1001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2临床医学、1003口腔医学、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5学、1006中西医结合、1007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8中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9 特种医学、1010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11 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军事学:1101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2战略学、1103战役学、1104战术学、1105指挥学、1106军制学、1107政治工作学、1108军事后勤学、1109军事装备学、1110军事训练学;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1202工商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4公共管理、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艺术学:1301艺术学理论、1302音乐与舞蹈学、1303戏剧与影视学、1304美术学、1305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2012年2月颁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主要内容与要求: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
“维度”包含三个: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若干个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若干个“基本要求”。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理念”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观念和信念;“师德”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遵循这些规范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专业理念与师德”既超越了“专业理念”所属的“认识论”范畴,延伸至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层次;也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师德”范畴,要求教师形成坚定的专业认同和信念。
四个领域:
对待职业:职业理解与认识; 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对待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对待自身:个人修养与行为
职业理解和认识
主要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以上几个要求中,最为核心的是“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它们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追求。而对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职业的职业理解与认识是教师“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前提和基础
2.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主要要求:关爱学生(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
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开展专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尊重信任学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深化与落实。
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主要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 尊重规律,因材施教。 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 个人修养与行为
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服饰仪表等,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手段。
关于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的要求体现了对教师“内外兼修”,“为人师表”的期盼。
三个泥瓦匠的故事
有三个泥瓦工在建造一座教堂,一个行者路过这个工地,就问一个泥瓦工:“师傅,您在干什么?”,他回答说:“你看不见吗?我在砌墙,因为砌墙我才能拿到工资,才能养家糊口,解决我的生活。”
而第二个泥瓦工回答说:“我在建造一座教堂,我们都是上帝的信徒,我要为我的家人,我的亲戚朋友,我们这一带的父老乡亲建造一个心灵的寄托所。”
第三个泥瓦工回答说:“我在实现我的梦想,要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
数年后,那三个泥瓦工都谋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第一个泥瓦工依然还是泥瓦工,而第二个泥瓦工成了一个牧师,第三个泥瓦工成了世界文明的建筑师。
启示:关注和境界的高度决定了成长的高度(专业理念与师德的重要性);教师要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和快乐,感受自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 专业知识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基于分科教学的考虑,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幼儿园教师知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无学科和学科教学知识)
1. 教育知识
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
教育知识: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知识主要包括:一是有关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知识;二是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知识。
2. 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有关任教学科的知识。 学科知识的重要性:从事教学的前提。
学科知识的基本要求: 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实践活动的联系
3. 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由舒尔曼(Shulman, L.)所提出的一个概念。
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在面对特定的主题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并进行教学方面的知识,是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
主要要求: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
4. 通识性知识
主要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
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是因为它是信息社会中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
要求了解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是期望教师的教育教学不脱离当下中国的教育实际。
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修养主要谋求专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平衡
哈格里夫斯和富兰:教师发展“牵涉的不仅仅是改变教师的行为,它还涉及到改变教师这个人”,“只聚焦于行为技能而不考虑其立足的基础及对态度和信念的影响,是误入歧途,且可能被证明为是无效的”。
(三)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 涵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
进一步归纳可以归纳为三方面:教育教学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在这三个方面教师专业能力中,沟通交往能力是基础,教育教学能力是核心,自我发展能力是保障。
1.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上课之基,上课之本。
主要要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导学设计能力。
《标准》把导学设计能力作为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2. 教学实施能力
主要要求:教学环境创设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有效教学能力;探究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从“基本要求”中强调“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等规定来看,《标准》体现了“学生为本” 理念。
3. 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书育人”使命
主要要求: 班级管理能力:建设班级;开展班级活动
育人能力:结合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组织开展德育、健康教育、学生指导等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以判断是否完成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主要要求:评价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或反思)的能力。(发展性评价;学生为本)
5. 沟通与合作能力
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拥有与学生、同事、家长、社区等建立良好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 主要要求: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同事的合作交流能力;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合作能力。
6. 反思与发展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一个终身不断的持续过程。特别是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主要要求:反思能力;研究能力;生涯发展规划能力。
③ 请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都是什么制定的标准是什么谢谢了
七大基础学科依次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划分依据未知。
④ 为什么几乎所有学科都是人为规定的道理
以便后来的人们更直观的接受和更简单的认识世界(浅层面)
⑤ 教育部对中学各科每周的标准课时量的规定
中学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高中: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1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0节;政治、历史、地理周课时不少于10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4节。
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0节
初中:
①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
②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2节。
③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周课时不少于2节(一校两址或学生数在2000人以上的减半),副校长周课时不少于4节,中层干部周课时不少于6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④对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可在上述规定课时减少1-2节;
⑤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老教师,在规定课时中相应减少20%。
⑥对因病、怀孕待产及处于哺乳期的教师,可酌情减少课时量。
⑦专职教辅人员每校不超过3-4人;实验室教师为专职教师。
(5)学科规定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机会,始终被列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始终是中国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教师队伍有力支撑着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意见提出,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考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加快形成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意见同时要求,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⑥ 请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都是什么制定的标准是什么谢谢了
七大基础学科依次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划分依据未知。
⑦ 领导科学与艺术中 学科规定性是什么
领导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具有自身的学科规定性。在结构上有领导学、领导科学、领导艺术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它与各门人文、社会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⑧ 如何进行学科分类的 学科分类标准是什么
我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进行学科分类的,这也是我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推荐标准,最新版本是GB/T 13745-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分类原则、学科分类依据、编码方法,以及学科的分类体系和代码。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学科的信息分类、共享与交换,亦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部门应用。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本标准的分类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该标准第一版本。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第一版本GB/T 13745-1992。2006年国家开始对第一版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并于2009年6月26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 2009年第6号(总第146号)》发布第二版即限行最新版GB/T 13745-2009。
共设5个门类、62个一级学科、748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并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且赋予代码的一种学科。《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分类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2、实用性原则: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3、 简明性原则: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兼容性原则: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5、扩延性原则: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6、唯一性原则: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分类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⑨ 中小学校不按教师资格证所规定的任教学科来安排教师教其他课程违反了什么规定
教育部门招聘教师,一般是按照教师资格证规定的学科来招聘的。教师进入学校后,一般还是按照教师资格证上任教学科来安排工作,学校的专职教师少,除了教师资格证上任教学科外,还要加上一些其他学科,才够一个教师的工作量。学校才能正常的运转。
中小学校不按教师资格证所规定的任教学科来安排教师教其他课程没有违反什么规定,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和文件,教师进入学校后必须要服从学校的安排。
很多学校都是这样的,一个老师除了教数学,还教物理的,这样很正常的。
学校一般每一个新的学年都会调整每个年级的任课老师。
⑩ 安徽师范大学对于挂学科有什么规定
以前我们有同学挂了4门的也还有毕业证和学位证 ,现在不很清楚,据说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