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学类
所属本科一级学科门类 即是专业学科属于“学科大类(一级学科)”。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一)我国的高校现行的13个学科门类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
(二)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110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 。
(三)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75个二级学科。
(四)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程。
② 什么是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专业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一)我国的高校现行的13个学科门类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二)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110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 。
(三)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75个二级学科。
(四)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程。
③ 有哪些专业是工学学科门类的
大学理工科目前有四大学科门类:理学、工学、农学和
医学。各一级学科又设有若干二级学科,如
工学,下设地矿类、材料类、机械类、电工
类等22类二级学科;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在二级学科下面。如工学社了22类二级学科,地矿类下设了地质矿产
勘查、矿工加工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11个专业;材料类下设了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高分
子材料与工程、腐蚀与防腐等12个专业;机械类下设了机械等17个专业。
④ 工学学科门类有哪些
(4)学科门类学类扩展阅读
工科是指如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工科的培养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是要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工作人员。 以上所述主要指传统工科,此外还有新型工科。新型工科是指为适应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在有关理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我国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以工科见长。
截止2010年,中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按照国家2011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 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3大门类,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4个一级学科。
⑤ 什么是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专业
范围由大到小
学科门类一共有12种:理学类,工学类,法学类,经济学类,哲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医学类,教育学类,农学类,文学类,艺术学类
每一个学科门类下又有很多学科大类,学科大类下又有很多个专业
打一个比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属于医学门类下的医学技术类(学科大类)
⑥ 学科门类是什么
学科门类(fields of Disciplines of Conferring Academic degrees):学科门类是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是授予学位的学科类别。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的规定,学科门类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制定,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我国学科门类为13种。
(6)学科门类学类扩展阅读
总的说来,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在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也就是专业大类;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则称为专业,也就是专业大类中的细分专业。
比如文学是学科门类,那么院校中的中文专业是专业大类,也就是一级学科;而中国古代文学则属于中文专业细分后的二级学科。
简单地说,就是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是按照学科门类授予的。
⑦ 什么是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目录
所属本科一级学科门类
即是专业学科属于“学科大类(一级学科)”。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一)我国的高校现行的13个学科门类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
(二)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110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
。
(三)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75个二级学科。
(四)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程。
⑧ 什么是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专业
学科门类,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是授予学位的学科类别。
学科大类,即一级学科,包括以下2种提法:
1、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在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体系设置中,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
2、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它是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国家科委与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该标准。
专业,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学为了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专业的本质内涵,表明了专业的范围、对象和功能,而“专门领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特征之一。
(8)学科门类学类扩展阅读
专业历史发展
1、专业的开创,以工具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开创
人类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古代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原始的石匠、铜匠、铁匠、木匠等,作为原始的专业雏形,仍然流行于家庭作坊。
2、现代专业的发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现代专业的发端
现代工业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为人类贡献了非常多的发明,包括至今仍然使用的白炽灯、电话;出现了工厂、作坊等为单元的工业原始结构。在这些地方,长期从事不同的产品加工和服务分工,出现的是现代工业专业化分工的原型。
3、现代专业的出现,以教育、工业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现代专业的出现
由于大量的社会化分工,不断的催生了教育实践和工业、商业实践,为某一特定的人群的工作的名称和工作内容的规划、设计、研究,促进了新职业的专业化理念传播。
4、现代化专业模式,以专业化的培训、教育、人才培养为代表的现代化专业模式
由于规模化的工业发展,需要对于某种特定的技能、技术、科学理论、科学研究、科学试验、科学检测、科学评测的人才群体,进行大规模的人才人力输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巨量需求,所以奠定了现代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专业的基本概念。
5、专业的分化和合并,专业的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专业的分化和合并
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迅猛发展,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传统的专业的发展变化,伴随高科技化的逐步前进,不断的分化出新的专业,并且转变为大量的社会和企业职业需求,人们呼唤更加专业的引导及服务,并且提高专业的科技含量,比如:防静电行业、工业自动化培训。
6、知行合一,专业之本实践道
专业知识的积累靠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专业的本质是科学与规范人类的知与行。知行合一于具体专业的项目计划及领域边界之内方谓达之作业规范。
⑨ 十二大学科门类有哪些
全国硕士研究生共有13大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⑩ 什么是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专业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在这种招生模式下,高校相似或相近的学科门类(通常是同一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通过该方式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有的是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三(或大二)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校、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学进行专业分流。因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灵活性,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按大类招生的一种模式是按院系招生,这种模式被按大类招生的高校普遍采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在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走读指对于所填志愿院校,若被录取是否同意以非住校方式就读。走读生来校上课、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但不住校。只要是寄宿制学校就会分走读和住校。一般非寄宿学校学生都是走读的,分为小学至大学不等。走读生可以在学校食宿,同时遵从学校安排。走读还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