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在文言文
① 文言文中禽起的起是啥意思
《山中》诗句:饮涧猿来惊照影,泊枝禽起近冲人。其中的“禽起”是指停在树枝上的飞鸟飞起。
再如:月出三更宿禽起; 风来二月野蚕生。其中的“禽起”指睡觉的鸟飞起。
② 文言文《郁离子好禽谏》是什么意思
原文:
卫懿公好禽,见觝牛而悦之,禄其牧人如中士。宁子誎曰:“不可。牛之用在耕,不在觝,觗其牛,耕必废。耕,国之本也,其可废乎?臣闻之,君人者不以欲妨民。”弗听。于是卫牛之觝者,贾十倍于耕牛,牧牛者皆耕而教觝,农官强能禁。邶有马,生驹不能则善鸣,公又悦而纳诸厩。宁子曰:“是妖也,君不司,国必亡。夫马齐力者也,鸣非其事也。邦君为天牧民,设官分职,以任其事, 废事失职,阙有常刑,故非事之事,君不举焉,杜其源也。妖之兴也,人实召之,自今以往,卫国必不多不耕之夫,不织之妇矣。君必悔之。”又弗听,明年,狄伐卫,卫侯将登车,而和御失其辔,将战,士皆不能执弓矢,遂败于荥泽,灭懿公。
译文:
卫懿公好玩禽兽,见了抵角就很高兴,给那些放牛人的俸禄同一般官员一样多。宁子批评说:“不能这样。牛的用途在耕田,不在抵角,那些牛都去抵角,耕地就必定荒废。农耕,这是国家的根本,怎么可以荒废呢?我听说有这样的话,做官的不因私欲妨碍百姓。”卫懿公不听。于是卫国好抵角的牛,比耕牛的价格高十倍,放牛的人放弃了农耕而训练牛抵角,农官都难以禁止。邶国有一种马,生的马驹不能跑却会叫,卫懿公又高兴地把它收纳在马厩里。宁子说:“这是妖怪啊,君王如果不省悟,国家必定灭亡。那马是用来比力气的。鸣叫并不是它应干的事。一国的君王是替天统治百姓的,设官分职,以分担职责,废事失职的,就用日常刑律来约束,所以不该他管的事,君王不应荐,为的是从根本上杜绝废事失职现象的发生。怪事的兴起,实在是由人招致的,从今以后,卫国不耕田的男子和不织布的女子一定会多起来。君王一定会为此而感到后悔。”卫懿公还是不听。又过一年,狄人讨伐卫国,卫侯就要登上战车,而御马却丢失了嚼子和缰绳,将要交战了,士兵却都不能挽弓射箭,于是大败于荣泽,狄人吞灭了卫懿公了。
寓意:
废事失职,国破身亡。牛在于耕田,马在于致远。马不善征战而善鸣叫,牛废耕而抵角,不司其职弃本逐末,只能民穷国危。该典故告诉我们使物用人应用所长,避其所短,否则废事失职,必然天下大乱,陷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③ 在古文中,禽是什么意思
禽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1、兽;
2、鸟类的总称
引证:战国佚名《尔雅》:“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翻译:长了两只脚并且有羽毛的叫做禽,长了四只脚并且有毛发的叫做兽。
3、捕获鸟兽
引证:两汉刘向《鹬蚌相争》:“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翻译: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4、通“擒”,捕捉
引证:南北朝范晔《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翻译: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
(3)禽在文言文扩展阅读
含有“禽”字的相关成语
1、草薙禽狝
读音:cǎo tì qín xiǎn。
解释: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引证:唐代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翻译:等到乱得实在无法整治时,才进行武力镇压,直到彻底消灭为止。
2、禽困覆车
读音:qín kùn fù chē。
解释: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3、良禽择木
读音:liáng qín zé mù。
解释: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引证:先秦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翻译:只有飞鸟选择树木做巢的,哪有树木选择飞鸟的道理?
④ 文言文中家禽和现在家禽的区分
人工驯养的禽类,如鸡、鸭、鹅等.《梁书·处士传·何胤》:“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狎如家禽焉.” 前蜀 贯休 《春晚书山家屋壁》诗之二:“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宋 韩琦 《再题狎鸥亭》诗:“鸥识再来犹不惧,向人训狎似家禽.”
2.
谦称自己的儿子.清 孙枝蔚 《留别钱退山》诗:“家禽实逊神童慧,凡鸟翻蒙长者怜.”
⑤ 禽在文言文中通什么
禽通“擒”
动词作状语。指被擒住状态
⑥ 喂养家畜家禽 古文怎么说
畜(xu)禽畜。这个畜生的畜,也有读音作(xu,四声),在文言里边儿就是饲养的意思。
⑦ 文言文:子禽问墨子
子禽②问来曰:“多言与少言,何益自?”墨子曰:“蛙与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③,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④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墨子》。②子禽(q0n):人名,墨子的学生。③擗(p!):通“敝”。④时:切合时机
【诗文翻译】
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苍蝇、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何:什么、有什么。益:好处 恒:持久、不停 蔽:疲劳 非:不是 言:说话 寡:少 惟:重要、关键 其:在、正在 时:切合时机
寡:少,和多相对。
唯:表示转折,只是。
其:语气助词。
时:时机。
子禽问墨子:交谈时滔滔不绝或者沉默寡言,哪一种更好呢?墨子答道:“要判断有益无益,不能看言语的多少,而在于说的话是否把握了时机。”
⑧ 和家禽一样在文言文有两种意思
一种就是说有时候人的习性和动物的习性,也有相通性,另一种就是说比喻人品性不端,像个畜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