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君不自诈文言文翻译

君不自诈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0-11-30 16:53:09

文言文翻译《吕蒙正不计人过》

一、译文: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参与谋划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似的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愤怒,并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

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那位同僚)查问。退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有什么损失吗?”当时在场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气量)。

二、原文:宋·司马光《湅水纪闻》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且不问之,何损?” 时皆服其量。

(1)君不自诈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一、文章中心

文章中吕蒙正不计人过,实在难能可贵。吕蒙正当众讽刺自己的人,采取置之不理的冷处理的态度,而不是采取争锋相对,甚至怀恨在心,打击报复的态度,避免了激化矛盾。作为宰相的吕蒙正却有“不记人过”的心胸,这样的气度,令人佩服,景仰。我们从吕蒙正身上,可以学到为人处事的智慧,懂得容人之过的道理。

二、人物简介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 。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㈡ 我要当代学生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的答案

1.★鲁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凭④长处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2.★农夫殴宦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3.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3.★教学相长
1.(1)味美 (2)即使 (3)困惑 (4)增进,促进
3.教 学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4. ★樊重树木
1.(1)但是 (2)从前 (3)都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5. ★颜回好学
1.(1)早 (2)极度悲哀 (3)更加
3.颜回年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6. ★王充博览
1.(1)赞扬 (2)以……为师 (3)就 (4)就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7. ★不记人过
1.(1)过失、过错 (2)假装 (3)责问 (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
8.★欲食半饼喻
1.(1)原因、缘故 (2)停止 (3)假如 2.略
3.讽刺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苦恼的糊涂虫(愚蠢的人)。
9. ★反裘负刍
1.(1)背 (2)为什么 (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0. ★管庄子刺虎

1.(1)制止 (2)代词,指老虎 (3)举动 (4)却 2.略
3.做事应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齐人有好猎者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13. ★邴原泣学
1.(1)能够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4. ★晋人好利
1.(1)离开 (2)求取 (3)给 (4)比……严重
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
15.★范仲淹罢官
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 (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
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16.★一知半解
1.(1)却 (2)圣贤 (3)因此 (4)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义
3.读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
17.★非所言勿言
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3)谋划(4)防备,戒备
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
18.★武王问治国之道
1.(1)方法 (2)罢了 (3)怎么样 (4)利益,好处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
19.★君子之言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虑 (4)灾难,祸害
3.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
4.寡——多、实——虚、有——无
20.★刘备纳贤
1.(1)后代 (2)回头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为 (5)拜见 (6)以……为奇
3.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绝妙好辞
1.经过 (2)同“否” (3)走 (4)女儿的儿子 (5)记录 2.略
3.才高八斗,绝顶聪明
22.★牧童捉小狼
1.距离 (2)特意 (3)快速跑 (4)样子 2.略
3.要善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23.★林逋论学问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讨、分辨 (4)“之于” (5)实在的事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4.★一轴鼠画
1.(1)随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
25.★勉谕儿辈
1.(1)用来做成 (2)不要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26.★★刘庆问饮
1.(1)到 (2)先前 (3)只是 (4)无辜服罪
3.自己拿着房间钥匙,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丢失了。
4.柳庆商人:“你的钥匙常放在什么地方?”商人回答说:“经常自己带着。”柳庆又问:“你可曾和别人一同住宿过吗?”商回答说:“没有。”柳庆接着又问道:“与别人一同喝过酒吗?”商人回答说:“先前曾和一个僧人畅饮过两次,酒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柳庆据此判断房间主人只是因为刑讯痛苦才被迫认罪的,并不是真正的盗窃犯,那个僧人才是真正的盗窃犯。
27.★★勾践困于会稽

1.(1)已经 (2)同“返”,回 (3)抬头看 (4)穿
3.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28.★★孔子过而不式

1.(1)讨伐;攻打 (2)就 (3)拿着缰绳 (4)扶着车前横木敬礼
3.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死,非勇也。
29.★★汗不敢出
1.(1)皇帝下诏书接见 (2)恐惧 4.钟毓是个诚实的人。
30.★★吴郡陈遗
1.(1)极,非常 (2)常常 (3)口袋 (4)收藏 (5)送给 (6)正值、遇到
3.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
31.★★仲尼相鲁
1.(1)忧患 (2)你 (3)认为……骄傲 (4)接纳
3.足智多谋
32.★★饶州神童
1.(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 (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
33.★★烛邹亡鸟
1.(1)爱好、喜欢 (2)掌管 (3)代“烛邹的罪状” (4)接受、听从
2.D
4.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为了一只鸟而要轻易杀人的残忍,赞扬了晏子巧言善谏的睿智。
34.★★东野稷败马
1.(1)驾车(的技艺) (2)转动、转弯 (3)一会儿 (4)用尽
3.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必然会失败。(凡事都有一个度。)
35.★★多言何益
1.(1)说话 (2)持久 (3)啼叫 (4)好处
3.举例 对比 说话应切合时机
36.★★校人欺子产
1.(1)赠送 (2)叫,命 (3)一会儿 (4)我
3.校人明明把鱼煮了,却编了“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的谎话来欺骗子产。
4.把校人因骗过子产而颇为得意的语气极为逼真地写了出来。
37.★★陈述古辨盗
1.(1)主管 (2)极其 (3)暗中,暗地里 (4)小偷
3.做贼心虚
38.★★更渡一遭
1.(1)抓到 (2)吃 (3)名声
3.它尚未识破主人言而无信、又装腔作势的真面目。
39.★★害群之马
1.(1)要,打算 (2)是的 (3)只,仅仅 (4)除去,除掉
3.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40.★★李陵答苏武书
1.(1)投降 (2)防御,抵御 (3)抬起 (4)和 (5)妻子和儿子 (6)辜负
3.子归受荣,我留受辱 坚韧不屈、至死不渝
41.★★鲁国之法
1.(1)在 (2)兴起 (3)改变 (4)给予 (5)适合 (6)少
2.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却不愿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
3.孔子不赞同子贡的这一做法。孔子从小事情便能看到教化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影响百姓,子贡不取赎金,便不能引导不富裕的百姓效法她去赎回更多为奴的鲁人。
42.★★王旦与寇准
1.(1)屡次 (2)原本 (3)更加 (4)因此
3.宽厚,以国事为重 忠诚正直,不徇私情

43.★★寇准读书
1.(1)听说,听到 (2)对……说 (3)恰好 (4)明白
3.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具有自知之明。
44.★★★金壶丹书
1.(1)打开 (2)同“返” (3)劣马 (4)你 (5)讨厌 (6)治国的道理
3.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45.★★欧阳修“三上”作文
1.(1)只 (2)好学 (3)欧阳修自称 (4)同“耳”,罢了
3.珍惜时间,勤于读书
46.★★呕心沥血
1.(1)快速 (2)使动用法,使……跟从 (3)一概,都 (4)醒悟
3.穷思苦索,费尽心机 认真教育、苦心钻研技术、刻苦探讨技艺
47.★★工之侨为琴
1.(1)砍削(2)用作动词,装上琴弦 (3)用作名词,美器,美琴 (4)用作动词,装进匣子里 (5)往,到 (6)同“稀” (7)打算 (8)表推测的语气助词
3.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世道不辨真伪
48.★★曾子不受邑
1.(1)接受 (2)同“返”返回 (3)向 (4)保全
3.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
49.★★★吕僧珍无私
1.(1)偏私 (2)承受 (3)都 (4)扩大
3.严以律己,不谋私利
50.★★刘行本进谏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么可能
3.D
51.★★★李生论善学者
1.(1)同“识”,记 (2)劝说 (3)超过 (4)何不 (5)等到
3.阐明勤学苦练出人才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4.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52.★★★子产论政宽猛
1.(1)使……服从 (2)很少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这个地步 (6)稍稍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3.★★★刘崇龟换刀
1.(1)极不,一点儿也不 (2)以为 (3)大绳子 (4)跟踪 5)等候
(6)急,赶快 (7)处死
3.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践其血,污而仆”怕受牵连,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调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刘崇龟用换刀的方法,以假乱真迷惑对方抓到真正的凶手,这是智慧的表现。
54.★★★苻融验走
1.(1)做,担任 (2)谁,哪一个 (3)就,于是 (4)过了一会儿 (5)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3.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4.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实。
55.★★★申包胥如秦乞师
1.(1)到 (2)请求出兵 (3)国家 (4)趁 (5)叩头
3.(1)出逃 (2)灭亡
4.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56.★★★臣闻地广者粟多
1.(1)辞,拒 (2)成就 (3)拒绝,抛弃 (4)帮助 (5)使……成霸业
3.古今对比和敌我对比 君王不抛弃民众有很多好处,抛弃百姓危害极大。
57.★★★悬赏纳谏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悬赏纳谏
4.等到兵败才想到要求谋臣,未免太迟了。
58.★★★扁鹊治病
1.(1)先前 (2)治愈 (3)治疗 (4)计谋 (5)损伤,伤害 (6)好
3.因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将两个人的心对换,可以扬起长而避其短。
59.★★★狄梁公与娄师德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自夸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60.★★★王安石待客
1.(1)拜见 (2)料想 (3)准备 (4)以……为怪
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
61. ★★★窃槽
1.(1)管理 (2)用 (3)找来 (4)这
3.佛学的糟粕或从佛学中窃来的一点儿皮毛
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
62.★★★贾生吊屈原
1.(1)担任 (2)住;到……去 (3)眼泪 (4)等到 (5)游说
3.屈原投汨罗江殉节的事情
4.提示:认同的讲清理由,或不认同的讲清理由。
63.★★★韩信忍辱
1.(1)百姓,平民 (2)推荐,推举 (3)同情 (4)你 (5)羞辱
(6)全,整个
3.忍辱负重,具有顽强意志
64.★★★臧僖伯①谏观鱼

1.(1)前去 (2)劝阻 (3)引导 (4)衡量,估计 (5)显示
(6)……的原因 (7)射猎
3.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能玩物丧志,以免上行下效。

65.★★★陶侃留客
1.(1)名望 (2)告诉 (3)只 (4)都
(5)离开 (6)停止 (7)左右 (8)返回
3.待人要真心实意才会得到别人的好评。
66.★★★王粲强记
1.①以……为奇 ②全,满 ③ 记 ④超过
3.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
4.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67.★★★岑文本官高而忧
1. ①平定 ②称赞 ③熟练 ④尽 ⑤同“返”,返回 ⑥死
3.江东之役,几所度之,神用顿竭。
68. ★★★祖逖闻鸡起舞
1.(1)踢 (2)醒 (3)指舞剑 (4)果真 (5)带领 (6)驻扎
3.有志者及时奋起为国效力。
69.★★★君不自诈
1、 ①要求 ②正直 ③极、最 ④认为可耻
3、皇帝认为用欺诈的方法去试探大臣是否为“直臣”,这种做法是可耻的,也不可能有直臣的。
70.★★★孟子欲休妻
1、①是 ②说 ③防备、准备 ④责备
3、 ①与人交往,要注意礼貌。 ②与人相处,要严以律己。
翻译句子略,见译文

㈢ 谁有初中文言文70篇的答案、50分

11. ★齐人有好猎者
【参考答案】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参考答案】
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13. ★邴原弃学
【参考答案】
1.(1)能够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4. ★晋人好利
【参考答案】
1.(1)离开 (2)求取 (3)给 (4)比……严重
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
15.★范仲淹罢官
【参考答案】
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 (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
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16.★一知半解
【参考答案】
1.(1)却 (2)圣贤 (3)因此 (4)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义
3.读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
17.★非所言勿言
【参考答案】
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昏暗的样子)(3)谋划(4)防备,戒备
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
(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
【特别说明】
本段中“红色字体”为对原书的“文段”和“参考答案”的修改,敬请读者自察。
18.★武王问治国之道
【参考答案】
1.(1)方法 (2)罢了 (3)怎么样 (4)利益,好处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
19.★君子之言
【参考答案】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虑 (4)灾难,祸害
3.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
4.寡——多、实——虚、有——无
20.★刘备纳贤
【参考答案】
1.(1)后代 (2)回头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为 (5)拜见 (6)以……为奇
3.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绝妙好辞
【参考答案】
1.经过 (2)同“否” (3)走 (4)女儿的儿子 (5)记录 2.略
3.才高八斗,绝顶聪明
22.★牧童捉小狼
【参考答案】
1.距离 (2)特意 (3)快速跑 (4)样子 2.略
3.要善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23.★林逋论学问
【参考答案】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讨、分辨 (4)“之于” (5)实在的事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4.★一轴鼠画
【参考答案】
1.(1)随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
25.★勉谕儿辈
【参考答案】
1.(1)用来做成 (2)不要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26.★★刘庆问饮
【参考答案】
1.(1)到 (2)先前 (3)只是 (4)无辜服罪
3.自己拿着房间钥匙,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丢失了。
4.通过询问商人的日常生活(不一定对的哦~~~)
【原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①晏子: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②阴:假意。③强谏:竭力规劝。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宰相,景公认为这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孔子就窘迫了。”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31
【参考答案】
1.(1)忧患 (2)你 (3)认为……骄傲 (4)接纳
3.足智多谋

32.★★饶州神童

【参考答案】
1.(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 (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

33 好:喜好 主:掌管 之:代“烛邹的罪状” 闻:接受,听从
C 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鸟却跑了 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 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重鸟轻人的残忍,歌颂了晏子巧言善谏的机智聪明

34 御 驾驶 旋:旋转 竭 用完 庄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会
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行求全,所以说会失败 寓意-----凡是都有个度

35 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益:好处。 恒:常常 鸣:叫
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打比方,作比较的说理方法 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的道理

36馈:送 使:让 少:一会儿 从前有人向郑国子产赠送活鱼
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

37知:曾经 至:非常 盗:小偷 阴:暗暗地
陈述古就让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放到后阁供奉着 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 胆小害怕的心理

38 得:得到 食:吃 名:名声
于是把炉火烧得锅里的水鼎沸,(在锅上)横架了细竹子作为桥 能够渡过这里就使你活下去

39 将:要 然:知道 徒:但 去:驱逐
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启示: 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

40降:投降 御:遮挡 举:抬 与:和 妻子:妻子儿子 负:带着
我李陵的心难道与众不同,能够不伤心吗?

41于:在 举:采取 移:改变 施:影响 寡:少
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后经孔子劝说,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收下了那人的谢礼

42
数:多次 固:本来 益:更加 由是:因此
你虽然称赞他美,他却专门说你坏话
准是对陛下没有隐瞒,更体现他忠诚正直

43闻:听说 谓:告诉 适:赶上 谕:领会
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啊
张咏就是这么说我的啊

44发:打开 反:翻转 驽马:劣马 若:你 恶:讨厌 道:路
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这个故事说明,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道理不应该空挂在嘴上,而应该亲身去实践。

45惟:只 笃学:好学 余:我
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4646`呕心沥血
1.①快速②使动用法,使……跟从③一概,都④醒悟2.①背着又古又破的丝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丝囊中。②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啊! 3.穷思苦索,费尽心机;认真教育、苦心钻研技术、刻苦探讨
47工之侨为琴
1.①砍削②用作动词,装上琴弦③用作名词,美器,美琴④用作动词,装进匣子里⑤往,到⑥通“稀”⑦打算⑧表推测的语气助词2.①又与刻字工匠商议②用百金来买琴3.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世道不辨真伪。
48曾子不受邑
1、①接受 ②同“返”,返回 ③向 ④保全
2、①接受别人东西的人害怕别人,给别人东西的人骄横地看待别人。
②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了。
3、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
49吕僧珍无私
1、①偏私 ②担负 ③都 ④扩大、增加
2、①你自己有正当职业,怎么可以胡乱地请求呢?
②怎么可以搬迁它扩大我私人的住宅?
3、严以律己 不谋私利
50刘行本进谏
1、①鞭打 ②稍微 ③放 ④怎么能
2、①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失又很小,希望稍微宽恕他一点。
②如果是错的,应当把我送到大理寺处置我,怎么能轻视我不看我一眼呢?
3、D
51.★★★李生论善学者

【参考答案】
1.(1)同“识”,记 (2)劝说 (3)超过 (4)何不 (5)等到
3.阐明勤学苦练出人才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4.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52.★★★子产论政宽猛
【原文】
【参考答案】
1.(1)使……服从 (2)很少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这个地步 (6)稍稍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3.★★★刘崇龟换刀

【参考答案】
1.(1)极不,一点儿也不 (2)以为 (3)大绳子 (4)跟踪 5)等候
(6)急,赶快 (7)处死
3.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践其血,污而仆”怕受牵连,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调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刘崇龟用换刀的方法,以假乱真迷惑对方抓到真正的凶手,这是智慧的表现。

54.★★★苻融验走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 (2)谁,哪一个 (3)就,于是 (4)过了一会儿 (5)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3.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4.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实。

55.★★★申包胥如秦乞师
【参考答案】
1.(1)到 (2)请求出兵 (3)国家 (4)趁 (5)叩头
3.(1)出逃 (2)灭亡
4.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56.★★★臣闻地广者粟多
【参考答案】
1.(1)辞,拒 (2)成就 (3)拒绝,抛弃 (4)帮助 (5)使……成霸业
3.古今对比和敌我对比 君王不抛弃民众有很多好处,抛弃百姓危害极大。

57.★★★悬赏纳谏
【参考答案】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悬赏纳谏
4.等到兵败才想到要求谋臣,未免太迟了。

58.★★★扁鹊治病
【参考答案】
1.(1)先前 (2)治愈 (3)治疗 (4)计谋 (5)损伤,伤害 (6)好
3.因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将两个人的心对换,可以扬起长而避其短。

59.★★★狄梁公与娄师德
【参考答案】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自夸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60.★★★王安石待客
【参考答案】
1.(1)拜见 (2)料想 (3)准备 (4)以……为怪
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
60王安石待客
1.拜见 料想 准备 感到奇怪
2.(1)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走。(2)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的告辞了。
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
61窃槽
1.管理 用 找来 这

2.(1)得意洋洋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2)现在你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可以;但我担心真佛会笑你不过是偷窃了他的糟粕罢了。
3.佛学的糟粕或从佛学中窃来的一点皮毛 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
62贾生吊屈原
1、① 担任 ② 往;到……去③ 眼泪 ④ 等到 ⑤游说 ⑥ 志向
2、① 十八岁时,凭着能够诵读诗书、撰写文章在郡县中闻名。
②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3、屈原投汨罗江殉节的事;认同的讲清理由或不认同的讲清理由。
63韩信忍辱
1、①百姓;平民 ② 推荐;推举③ 同情 ④ 你 ⑤ 羞辱 ⑥ 全
2、①经常向人乞讨食物,所以很多人都讨厌他。
②整个集市上的人都笑韩信,认为他很胆怯。
3、忍辱负重;具有顽强意志
64臧僖伯谏观鱼
1、① 前往 ② 劝阻③ 引导 ④ 衡量;估计⑤ 显示 ⑥ ……的原因⑦ 射猎
2、①凡是一种东西,不能够用来演习大事,它的材料不能够用来做器用,那么,国君就不要去理会它。
②至于山林河湖的物产,把它们取来做日用品,
3、国君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能玩物丧志,以免上行下效。
65陶侃留客
1、① 名望 ② 告诉③ 只 ④ 都 ⑤ 离开 ⑥ 停止⑦ 左右 ⑧ 返回
2、①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
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
3、待人要真心实意才会得到别人的好评。
66王粲强记
1.①以……为奇 ②全,满 ③ 记 ④超过
2.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一字不差。 3.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
4.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67岑文本官高而忧

1. ①平定 ②称赞 ③熟练 ④尽 ⑤同“返”,返回 ⑥死
2.①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就不再担任原职了。”
②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
3.江东之役,几所度之,神用顿竭。
69君不自诈
1、 ①要求 ②正直 ③极、最 ④认为可耻
2、①那些坚持真理不肯屈服的人,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权势顺从旨意的大臣,是奸佞的大臣。
②源泉浑浊而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
3、皇帝认为用欺诈的方法去试探大臣是否为“直臣”,这种做法是可耻的,也不可能有直臣的。
70孟子欲休妻
1、①是 ②说 ③防备、准备 ④责备
2、①将要进门,问有谁在。将上客堂,声要高扬。将进内室,眼要向下。
②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你媳妇不讲礼仪。
3、 ①与人交往,要注意礼貌。 ②与人相处,要严以律己。
68. ★★★★祖逖闻鸡起舞

【参考答案】
1.(1)踢 (2)醒 (3)指舞剑 (4)果真 (5)带领 (6)驻扎
3.有志者及时奋起为国效力。

㈣ 文言文陈述古辨盗有什么启示

1.★鲁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凭④长处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2.★农夫殴宦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3.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3.★教学相长 1.(1)味美 (2)即使 (3)困惑 (4)增进,促进 3.教 学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4. ★樊重树木 1.(1)但是 (2)从前 (3)都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5. ★颜回好学 1.(1)早 (2)极度悲哀 (3)更加 3.颜回年轻轻就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6. ★王充博览 1.(1)赞扬 (2)以……为师 (3)就 (4)就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7. ★不记人过 1.(1)过失、过错 (2)假装 (3)责问 (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8.★欲食半饼喻 1.(1)原因、缘故 (2)停止 (3)假如 2.略 3.讽刺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苦恼的糊涂虫(愚蠢的人)。9. ★反裘负刍 1.(1)背 (2)为什么 (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0. ★管庄子刺虎 1.(1)制止 (2)代词,指老虎 (3)举动 (4)却 2.略3.做事应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 ★齐人有好猎者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12. ★何梅谷之妻 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13. ★邴原泣学 1.(1)能够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4. ★晋人好利 1.(1)离开 (2)求取 (3)给 (4)比……严重 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15.★范仲淹罢官 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 (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 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16.★一知半解 1.(1)却 (2)圣贤 (3)因此 (4)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义 3.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17.★非所言勿言 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3)谋划(4)防备,戒备 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18.★武王问治国之道 1.(1)方法 (2)罢了 (3)怎么样 (4)利益,好处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19.★君子之言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虑 (4)灾难,祸害 3.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 4.寡——多、实——虚、有——无20.★刘备纳贤 1.(1)后代 (2)回头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为 (5)拜见 (6)以……为奇 3.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生于忧患,于安乐。)21.★绝妙好辞 1.经过 (2)同“否” (3)走 (4)女儿的儿子 (5)记录 2.略 3.才高八斗,绝顶聪明22.★牧童捉小狼 1.距离 (2)特意 (3)快速跑 (4)样子 2.略 3.要善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23.★林逋论学问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讨、分辨 (4)“之于” (5)实在的事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4.★一轴鼠画 1.(1)随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25.★勉谕儿辈 1.(1)用来做成 (2)不要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26.★★刘庆问饮 1.(1)到 (2)先前 (3)只是 (4)无辜服罪 3.自己拿着房间钥匙,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丢失了。 4.柳庆商人:“你的钥匙常放在什么地方?”商人回答说:“经常自己带着。”柳庆又问:“你可曾和别人一同住宿过吗?”商回答说:“没有。”柳庆接着又问道:“与别人一同喝过酒吗?”商人回答说:“先前曾和一个僧人畅饮过两次,酒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柳庆据此判断房间主人只是因为刑讯痛苦才被迫认罪的,并不是真正的盗窃犯,那个僧人才是真正的盗窃犯。 27.★★勾践困于会稽 1.(1)已经 (2)同“返”,回 (3)抬头看 (4)穿 3.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刻苦自励,发愤图强。28.★★孔子过而不式 1.(1)讨伐;攻打 (2)就 (3)拿着缰绳 (4)扶着车前横木敬礼 3.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非勇也。29.★★汗不敢出 1.(1)皇帝下诏书接见 (2)恐惧 4.钟毓是个诚实的人。30.★★吴郡陈遗 1.(1)极,非常 (2)常常 (3)口袋 (4)收藏 (5)送给 (6)正值、遇到3.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31.★★仲尼相鲁 1.(1)忧患 (2)你 (3)认为……骄傲 (4)接纳 3.足智多谋 32.★★饶州神童 1.(1)爱慕、羡慕 (2)断、切断、断绝 (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33.★★烛邹亡鸟 1.(1)爱好、喜欢 (2)掌管 (3)代“烛邹的罪状” (4)接受、听从 2.D 4.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为了一只鸟而要轻易杀人的残忍,赞扬了晏子巧言善谏的睿智。34.★★东野稷败马 1.(1)驾车(的技艺) (2)转动、转弯 (3)一会儿 (4)用尽 3.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必然会失败。(凡事都有一个度。)35.★★多言何益 1.(1)说话 (2)持久 (3)啼叫 (4)好处 3.举例 对比 说话应切合时机 36.★★校人欺子产 1.(1)赠送 (2)叫,命 (3)一会儿 (4)我 3.校人明明把鱼煮了,却编了“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的谎话来欺骗子产。 4.把校人因骗过子产而颇为得意的语气极为逼真地写了出来。 37.★★陈述古辨盗 1.(1)主管 (2)极其 (3)暗中,暗地里 (4)小偷 3.做贼心虚38.★★更渡一遭 1.(1)抓到 (2)吃 (3)名声 3.它尚未识破主人言而无信、又装腔作势的真面目。39.★★害群之马 1.(1)要,打算 (2)是的 (3)只,仅仅 (4)除去,除掉 3.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40.★★李陵答苏武书 1.(1)投降 (2)防御,抵御 (3)抬起 (4)和 (5)妻子和儿子 (6)辜负3.子归受荣,我留受辱 坚韧不屈、至不渝41.★★鲁国之法 1.(1)在 (2)兴起 (3)改变 (4)给予 (5)适合 (6)少 2.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却不愿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 3.孔子不赞同子贡的这一做法。孔子从小事情便能看到教化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影响百姓,子贡不取赎金,便不能引导不富裕的百姓效法她去赎回更多为奴的鲁人。42.★★王旦与寇准 1.(1)屡次 (2)原本 (3)更加 (4)因此 3.宽厚,以国事为重 忠诚正直,不徇私情43.★★寇准读书 1.(1)听说,听到 (2)对……说 (3)恰好 (4)明白 3.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具有自知之明。44.★★★金壶丹书 1.(1)打开 (2)同“返” (3)劣马 (4)你 (5)讨厌 (6)治国的道理 3.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45.★★欧阳修“三上”作文 1.(1)只 (2)好学 (3)欧阳修自称 (4)同“耳”,罢了 3.珍惜时间,勤于读书46.★★呕心沥血 1.(1)快速 (2)使动用法,使……跟从 (3)一概,都 (4)醒悟 3.穷思苦索,费尽心机 认真教育、苦心钻研技术、刻苦探讨技艺47.★★工之侨为琴 1.(1)砍削(2)用作动词,装上琴弦 (3)用作名词,美器,美琴 (4)用作动词,装进匣子里 (5)往,到 (6)同“稀” (7)打算 (8)表推测的语气助词 3.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世道不辨真伪48.★★曾子不受邑 1.(1)接受 (2)同“返”返回 (3)向 (4)保全 3.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49.★★★吕僧珍无私 1.(1)偏私 (2)承受 (3)都 (4)扩大 3.严以律己,不谋私利 50.★★刘行本进谏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么可能3.D51.★★★李生论善学者 1.(1)同“识”,记 (2)劝说 (3)超过 (4)何不 (5)等到 3.阐明勤学苦练出人才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4.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52.★★★子产论政宽猛 1.(1)使……服从 (2)很少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5)这个地步 (6)稍稍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3.★★★刘崇龟换刀 1.(1)极不,一点儿也不 (2)以为 (3)大绳子 (4)跟踪 5)等候 (6)急,赶快 (7)处 3.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践其血,污而仆”怕受牵连,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调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刘崇龟用换刀的方法,以假乱真迷惑对方抓到真正的凶手,这是智慧的表现。54.★★★苻融验走 1.(1)做,担任 (2)谁,哪一个 (3)就,于是 (4)过了一会儿 (5)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3.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4.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实。55.★★★申包胥如秦乞师 1.(1)到 (2)请求出兵 (3)国家 (4)趁 (5)叩头 3.(1)出逃 (2)灭亡 4.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56.★★★臣闻地广者粟多 1.(1)辞,拒 (2)成就 (3)拒绝,抛弃 (4)帮助 (5)使……成霸业 3.古今对比和敌我对比 君王不抛弃民众有很多好处,抛弃百姓危害极大。57.★★★悬赏纳谏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悬赏纳谏 4.等到兵败才想到要求谋臣,未免太迟了。58.★★★扁鹊治病 1.(1)先前 (2)治愈 (3)治疗 (4)计谋 (5)损伤,伤害 (6)好 3.因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计谋虽多,却缺乏决断;齐婴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坚强,缺乏计谋且又过于专断。将两个人的心对换,可以扬起长而避其短。59.★★★狄梁公与娄师德 1.(1)担任 (2)左右 (3)过错 (4)自夸 3.狄梁公:知错能改;娄师德:胸怀若谷;则天皇帝:懂得用人之术。 60.★★★王安石待客 1.(1)拜见 (2)料想 (3)准备 (4)以……为怪3.嫌贫爱富、阿谀奉承 做事讲究原则61. ★★★窃槽 1.(1)管理 (2)用 (3)找来 (4)这 3.佛学的糟粕或从佛学中窃来的一点儿皮毛 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62.★★★贾生吊屈原 1.(1)担任 (2)住;到……去 (3)眼泪 (4)等到 (5)游说 3.屈原投汨罗江殉节的事情 4.提示:认同的讲清理由,或不认同的讲清理由。63.★★★韩信忍辱 1.(1)百姓,平民 (2)推荐,推举 (3)同情 (4)你 (5)羞辱 (6)全,整个 3.忍辱负重,具有顽强意志64.★★★臧僖伯①谏观鱼 1.(1)前去 (2)劝阻 (3)引导 (4)衡量,估计 (5)显示 (6)……的原因 (7)射猎 3.要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能玩物丧志,以免上行下效。65.★★★陶侃留客 1.(1)名望 (2)告诉 (3)只 (4)都 (5)离开 (6)停止 (7)左右 (8)返回 3.待人要真心实意才会得到别人的好评。 66.★★★王粲强记1.①以……为奇 ②全,满 ③ 记 ④超过 3.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4.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67.★★★岑文本官高而忧 1. ①平定 ②称赞 ③熟练 ④尽 ⑤同“返”,返回 ⑥3.江东之役,几所度之,神用顿竭。68. ★★★祖逖闻鸡起舞 1.(1)踢 (2)醒 (3)指舞剑 (4)果真 (5)带领 (6)驻扎 3.有志者及时奋起为国效力。 69.★★★君不自诈1、 ①要求 ②正直 ③极、最 ④认为可耻3、皇帝认为用欺诈的方法去试探大臣是否为“直臣”,这种做法是可耻的,也不可能有直臣的。70.★★★孟子欲休妻1、①是 ②说 ③防备、准备 ④责备3、 ①与人交往,要注意礼貌。 ②与人相处,要严以律己。 翻译句子略,见译文

㈤ 白侯之贤的翻译(文言文)

三衢的沈持正,赞美他们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问他:“白侯定的徭役怎么样?”他回答说:“富豪擅长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摊在贫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我问:“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

他说:“白侯是个清廉节俭的人,除了喝衢水外,不烦劳衢州百姓任何东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农夫不认识他,和他争路,他也不问罪。”“白侯管理胥吏怎么样?”他说:“胥吏抱着案卷站在他身边,只听白侯的裁决,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报下达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奖了他,衢州人都为白侯感到光荣。”

我问完,回头对几个儿子说:“以前我听兰溪的吴德基就这么说,现在持正又赞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确很有德行才能啊。”

原文: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yáo)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已。”

(5)君不自诈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白侯之贤作者生平: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热点内容
校长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发布:2025-05-15 07:26:18 浏览:72
科高教育 发布:2025-05-15 04:51:38 浏览:76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5 03:39:22 浏览:833
叶开语文 发布:2025-05-15 03:38:08 浏览:879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
教育课 发布:2025-05-15 00:39:16 浏览:887
笔画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15 00:06:14 浏览:99
小班幼儿英语 发布:2025-05-15 00:00:31 浏览: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