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文言文
A. 求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文言文翻译!!!!急急急~~~
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 蟋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 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 分付尊中醽醁录, 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 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 韵悠悠。 清时良夜, 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 遍倚栏干十二, 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 欹枕卧江流。
。
B. 米芾狂放 文言文
【原文】宋徽宗闻米元章①]有字学②。一旦,于瑶林殿设纸砚笔墨,召米书之。上映帘观看,令梁守道相伴,赐酒果。米乃反系 ③袍袖,升高就上④,跳跃便捷⑤,落笔如云⑥,龙蛇⑦飞动。闻上在帘下,回顾抗 ⑧声曰:“奇绝,陛下!”上大喜,尽以砚纸之属赐之。寻除书学博士⑨。
【译文】宋徽宗听说米芾精通书法。一天,在瑶林殿摆放纸砚笔墨,召来米芾让他写字。宋徽宗隔着帘子观看,叫梁守道陪伴米芾,(还)赏赐酒与果品。米芾便反穿袍子,登上高处,轻便敏捷,下笔如云飘,犹如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米芾)听说皇上在帘子下,回头高声说:“皇上,好极了!”皇上大喜,把纸砚笔墨之类全部赏赐给他。不久又任命他为书学博士。
C. 米芾索帖 翻译
一、译文:米芾诙谐机智,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很好奇。在真州,米芾曾经在船上拜访蔡攸,蔡攸拿出自己收藏的王羲之的《王略帖》给米芾看。米芾对这幅作品感到惊叹不已,请求用别的画来换取《王略帖》,蔡攸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米芾说:“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也不想活了,就跳入这个江中死去。”于是米芾大叫,靠着船的船舷想要跳江。蔡攸立刻把《王略帖》给他了。
二、原文:出自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
米芾诙谲好奇。在真州,米芾尝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帖》示之。芾惊叹,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
(3)米芾文言文扩展阅读
一、人物简介: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二、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人。绍兴四年进士。翰林学士、吏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工词,词风早年婉丽,中年学东坡,南渡后多感怀国事,转向简淡宏阔,晚年简洁。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燕语》等。
D. 古文释意宋书法家米芾尺牍中有“冲胜”,是什么意思
米芾的《韩马帖》中有这个词,“冲胜”指的是地名。“冲胜”是古地名回,
芾顿首启:经宿答,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此帖为致彦和书札,《彦和帖》,《墨缘汇观著录》作《彦和帖》;《式古堂书画汇考》作《经宿帖》;《故宫法书》作《致彦和国士尺牍》。米芾所宝砚山多枚,实有贡入内府者。周密《志雅堂杂抄》:「米芾砚山,后归宣和御府。闻今在台州一大家戴氏,极珍秘,不可见矣。」帖云「山试纳文府」,即此。
E. 米芾狂放文言文翻译急!!!!!!!!
宋徽宗听说米芾精通书法。一天,在瑶林殿摆放纸砚笔墨,召来米芾让他写字。宋徽宗隔着帘子观看,叫梁守道陪伴米芾,(还)赏赐酒与果品。米芾便反穿袍子,登上高处,轻便敏捷,下笔如云飘,犹如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米芾)听说皇上在帘子下,回头高声说:“皇上,好极了!”皇上大喜,把纸砚笔墨之类全部赏赐给他。不久又任命他为书学博士。
F. 翻译古文~~急!!!
米元章就是米芾。米芾有酷爱书画的癖好,每每见到别人的收藏,就自己去临摹的和真迹一样。有次,米芾与蔡攸在船里一起观赏,米芾便把王衍的书法卷起来夹在怀里,起身就要跳水。吃惊的问米芾这样做是为什么,米芾说:“我平生所收藏的,从未有这样好的,所以宁愿带着这书法去死。”蔡攸不得已,将王衍的书法赠送给了米芾。
G.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又称什么 运用手法是什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版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权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