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勋文言文

勋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30 23:54:11

㈠ 大勋在文言文的意思

【原文】“大勋” dà xūn
【解析】大勋劳;大功业。

㈡ 古文中 同勋 是什么意思

是 【资治通鉴】 里的吗

勋在里面代表一种官职,勋官。
同勋:跟勋版官一权样。

原文如下:故国家命秩之制,有职事官,有散官,有勋官,有爵号,然掌务而授俸者,唯系职事之一官也,此所谓旋实利而寓虚名者也。其勋、散、爵号三者所系,大抵止于服色、资廕而已,此所谓假虚名以佐实利者也。今之员外、试官,颇同勋、散、爵号,虽则授无费禄,受不占员,

㈢ 翻译古文 范式和张勋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抄在太学求学,与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请假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回到太学读书,(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于是一起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登上大厅一起饮酒,最后开心的分别了。
参考资料:ke..com/view/1328000.htm

㈣ 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怎么翻译成文言文

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韩文决定……)并且暂时借用皇家亲戚的、和有功勋的氏族的、庄田地租(来充当边防将士的赏赐费用。)

㈤ 文言文《后汉书·蔡邕列传》翻译

蔡邕列传
【原文】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①人也。六世祖勋②,好黄老,平帝时为郿③令。王莽初,授以厌戎连率④。勋对印绶仰天叹曰:“吾策名⑤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⑥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与鲍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亦有清白行,谥日贞定公⑦。
【注释】
①圉(yǔ):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南。
②勋:《谢承书》曰:“勋字君严。”
③郿(méi):县名,在今陕西眉县东。
④厌戎连率:王莽改陇西郡曰厌戎郡,守曰连率。
⑤策名:“策名委质”之省,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
⑥季孙:鲁国权臣,时鲁国军政权皆掌于季氏三家即孟孙、仲孙、季孙。
⑦“父棱”以下句:邕《祖携碑》云:“携字叔业,有周之胄。昔蔡叔没,成王命其子仲使践诸侯之位,以国氏姓,君其后也。君曾祖父勋,哀帝时以孝廉为长安邰长。及君之身,增修厥德,顺帝时以司空高弟迁新蔡长,年七十九卒。长子棱,字伯直,处俗孤党,不协于时,垂翼华发,人爵不升,年五十三卒。”
【译文】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他的六世祖蔡勋,爱好黄老学术,汉平帝时任他为郿县的县令。王莽初年,被任命为厌戎郡连率(即陇西郡太守)。蔡勋面对着印绶仰天长叹说:“我本来在汉朝为官,死了也不能失去正道。往昔的时候曾子不接受季孙氏的赏赐,何况是侍奉异姓朝廷呢?”于是就携带着家属,逃进深山,和鲍宣、卓茂等人一样不在新朝为官。父亲蔡棱,也有清白的操行,谥号为贞定公。
更多进入《诗词网》阅读。

㈥ “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文言文怎么翻译

原文
岑文本初仕萧铣。江陵平,授秘书郎,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於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江东之役,凡所支度,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
译文
岑文本起初在萧铣部下任职。平定江陵后,任命他为秘书郎、直中书。担任检校中书省(官职名)的李靖很是看中他的才能,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渐渐得到皇帝的赏识。当时颜师古对旧例非常熟悉,擅长起草文书,当时没有比得上的,希望重新被起用。唐太宗说:“我亲自推荐一个人,你不要再担当这个职务了。”于是让岑文本担任中书侍郎,专管机密。后来升任中书令,回到家里脸上却有忧虑的表情。他的母亲感到奇怪并问他,岑文本回答说:“我没有功勋也跟皇上没有旧交,获得太大的宠幸,职位高责任重,这是古人所忌的,所以感到忧虑。”有来向他庆贺的,他就说:“今天,我只接受吊唁不接受庆贺。”江东之战,所有筹划辎重运输,都全部委托岑文本来主持,导致他劳累过度,精力耗尽。唐太宗忧虑地说:“岑文本和我一同出征,恐怕不能和我一同回去了。”不久岑文本就病死了。
编辑本段解释:
平:平定; 称:称赞; 谙:熟练; 竭:尽,完全; 反:通“返”,返回; 卒:死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宰相,南阳棘阳人,(595~645年)。祖父名善方,仕萧察,吏部尚书。父名之象,隋末为邯郸令。曾被人诬陷。岑聪慧敏捷,博通经史。 少年时代即聪颖明理,博览经史。隋时,其父岑之象遭诬入狱,冤不能申。当时他14岁,到司隶处申冤,辩对哀畅。司隶命作《莲花赋》,他一挥而就,受到赞赏,父冤遂申。隋末,萧铣在江陵建立割据政权,任他为中书侍郎,专典文书。萧铣于荆州称帝,召岑为中书侍郎。唐李孝恭定荆州时,岑劝铣出降。及入城,诸将欲掳掠。岑劝孝恭说:“隋无道,群雄并起,江南人民受苦不堪,王师到此,萧氏君臣,江江陵父老决计归命,实为去危就安。今若纵兵掳掠,不仅士民失望,且江岭以南无复向化了。”孝恭称善,乃严申军令,禁止杀掠。授岑为荆州别驾。孝恭进击辅公祏,令岑主管军书,复授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授岑为秘书郎,兼直中书省。唐太宗行藉田(古时帝王春耕前农田,以奉祀宗庙)之礼,岑上《藉田颂》;元日(正月初一),太宗大宗群臣,岑又上《三元颂》,文辞均佳,很有才名。经李靖举荐,擢拜中书舍人。 后又任中书侍郎,曾与令狐德芬撰修《北周书》,其中许多史论出于文本,最后官至中书令。他善于文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60卷,已散佚。《全唐文》录存其文20篇,《全唐诗》录存其诗4首。 当时,颜师古为朝廷重臣,文书巨擘,深通典章文物制度,名重一时。皇帝诏诰,皆出其手。后颜师古因事失官,当时皆认为无人后继。可是唐太宗却说:“我有南阳岑文本,才能远在颜师古之上。”太宗以岑为中书侍郎,专管机密。可见对他器重程度。他不仅富有才华,而且重于操守。每遇升官,不喜反忧,并非感到才能不足,而是觉得应该多做实事,责任重大,故深受唐太宗赏识。 贞观十一年,岑上书陈述治国之道。恳乞太宗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国家为重,下以黎民为念,选贤任能,闻过即改,去奢从俭,不忘武备。是时魏王李泰广修第宅。岑又上书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岑兼摄。岑说:“ 臣才疏学浅,仅此一职,犹恐不称,岂能更添太子宫?臣请一心事陛下还原更求东宫恩泽。”太宗乃止。不久,拜岑为中书令。归家面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岑说:“我无功于国家,得此殊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有亲友来庆贺,岑说:“我愿受吊,还原受贺。”有从劝其营置产业,岑说:“我是南方一平民,徒步入关,我的愿望,只不过秘书郎或一县令即心满意足了。而无汗马功劳,徙以文墨升任中书令,地位够高了。优厚的俸禄,足以令人惧怕,岂能更言产业?” 在对高句丽的作战中,他曾与唐太宗同行。在对辽东的战争中,一切后勤事宜,诸如粮草转运、铠甲武器等物资钱财,全部委任于他。因心血损耗,精力枯竭,操劳过度,染病在身。以致神情言辞异于平常,太宗看到后,为他担忧说:“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能与我同返。”及至幽州暴病殃于军中,享年51岁。唐太宗十分悲恸,闻严鼓之声,说:“文本殒逝,令人悲伤,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即命停止夜警。追赠他为侍中、广州都督,赐谥号宪,陪葬于昭陵。自岑文本始,其从子岑长倩、孙岑羲相继为相,一门三相,令人惊叹。(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及《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中)。 萧铣(583-621)隋朝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首领。南兰陵人。为后梁(又称西梁)宣帝曾孙。他年幼时,家境贫寒。少时,曾受雇给人抄书自给,孝母。隋仁寿四年(604),炀帝杨广即位,次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遂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谋起兵反隋,萧铣在罗县亦举兵起事。5日之内,得兵数万,自称梁公,又进军岳阳,与董景珍等会合。十月,称梁王,建年号为鸣凤。次年四月,在岳阳称帝,国号为梁,建元鸣凤,置百官,均循梁故制。时值隋亡之际,形势纷乱,远近归附者日多,萧铣迁都江陵,修复先世陵园。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越南河内),北至汉水,拥有精兵40万,雄踞南方。梁国初建后,其部下诸将自恃有功,骄恣专横,杀戮多自决。萧铣恐日久难制,即以休兵耕种为名,裁削诸将兵权。引起一些将帅的怨恨,相继有人谋乱,萧铣逐一诛杀。后因滥杀过多,其故人及边将镇帅多有疑惧,叛降而去甚众,萧铣兵势渐弱,最终被李孝恭击败。唐朝武德四年(621),萧铣被斩。时年39岁。

这是全篇翻译,满意请采纳

㈦ 古文中,赐勋多少转是什么意思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意思是花木兰记功很多次,赏赐很多很多的财物。策:通假字,同“册”记录的意思。 勋:功勋。 !绝对正确!

㈧ 文言文翻译圣主以神武拨乱,德盛 勋高,群逆交扇,灭在晷刻。

“圣主以神武拨乱,德盛 勋高,群逆交扇,灭在晷刻。”的翻译是“圣明的君主以拨乱反正,德行盛大功勋高,叛逆者交扇,消灭危在旦夕。”

这句话出自《宋书·列传·卷八十三宗越、吴喜、黄回》。

圣主以神武拨乱,德盛 勋高,群逆交扇,灭在晷刻。君等勋义之烈,世荷国恩,事愧鸣鸮,不怀食椹。今 练勒所部,星言进迈,相见在近,不复多陈。”喜,孝武世见驱使,常充使命,性 宽厚,所至人并怀之。及东讨,百姓闻吴河东来,便望风降散,故喜所至克捷,事 在《孔觊传》。

宋书迁步兵校尉,将军如故。封竟陵县侯,食邑千户。东土平定,又率所领南讨,迁辅国将军、寻阳太守。南贼退走,喜追讨平定荆州,迁前军将军,增邑三百户。泰始四年,改封东兴县侯,户邑如先。仍除使持节、督交州、广州之郁林、宁浦二郡诸军事、辅国将军、交州刺史。不行,又除右军将军、淮陵太守,假辅师将军,兼太子左卫率。

拓展资料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

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作者: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曾自称“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齐永明五年(487年)时,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诏撰《宋书》。

他依据宋代何承天、苏宝生、徐爰等修撰的《宋书》及其他记述宋代历史的书籍,增补宋末十几年的事迹,只用一年时间,到六年二月就完成本纪、列传七十卷,后又续修八志三十卷。沈约以文字称世,有文集九卷。

㈨ 文言文翻译: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后汉书、盖勋节》

勋我认为是人名,被通披,创是受伤的意思,古人喜用三,六,九表示多次。所以三创版可认为是多处受权伤。曰是说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勋身上带着多处伤口,坚定的不动,于是指着目表示说:一定将我尸体埋在这个地方。

热点内容
小苹果舞蹈教学儿童版 发布:2025-05-14 18:06:07 浏览:916
高三语文卷 发布:2025-05-14 17:40:03 浏览:761
五年级上册语文达标卷 发布:2025-05-14 16:38:37 浏览:871
邓矮的历史 发布:2025-05-14 15:03:50 浏览:621
中小学师德总结 发布:2025-05-14 14:47:39 浏览:720
初中教学进度 发布:2025-05-14 13:33:36 浏览:758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 发布:2025-05-14 13:22:51 浏览:775
带班主任的老师 发布:2025-05-14 13:20:39 浏览:240
氧化铝化学 发布:2025-05-14 13:03:56 浏览:339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 发布:2025-05-14 12:54:28 浏览: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