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分段
『壹』 中国古文分段标志也是空两格吗
古文未曾见有分段的,只有句读。古书中,一般都是红点标记分句。后来的分段,是回后人根据文答章段意分出来的。
如果说古文中有分段,不是在文章中,而是在奏折、上表中,不是空两格,而是顶格突出。竖排写的时候,遇到“圣上”“天子”等词,一定要写在某列第一,并突出一个字。
这个属于分摊的话还具体的,还真的不太了解。
『叁』 如何划分文言文的节奏
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的方法:
1、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例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例如: 夫/环而攻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故/有所览辄省记
2、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
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
例如:佳木/秀而繁阴;问/今是何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5、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例如:山肴/野蔌;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不能停顿的情况:
偏正短语:例如:而/乡邻之生/日蹙
介宾短语: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生/于忧患;其/如土石何
9、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例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0、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天门/中断/楚江/开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
『肆』 黔之驴文言文如何分段
黔之驴文言文分段如下: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回放之山下。虎答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一九,作者柳宗元。与《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都是柳宗元《三戒》的文章,而《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因此,具体而言,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伍』 文言文大全孙权劝学分段1∼3段大意是什么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该文既记叙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先天天赋多好,如果后天不学习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陆』 文言文学弈怎么分段要分段
文来言文 学弈5个层次:
第一句是自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
第二层(第二句),弈秋教的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
第三层(第三句),弈秋教的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
第四层(第四句),虽然两个学生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第五层(第五句),通过议论,说明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柒』 21课文言文二则分段
对于您提出的问题。因为文言文分段是根据特定的语句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去分段的,不能够随意进行分段。
『捌』 一些古文的分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版积蹞步,无以致权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玖』 文言文竖排版抄写要分段吗
除了书法作品外,抄写古文必须分段,如果原文有标点的,必须加标点。
如果原文没有分段也没有标句读,可按原文抄写。但大多数古籍已经经过后人标了句读,如圈点、顿号。
『拾』 文言文夸父逐日分段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专泽。未至,道属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①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很想能够喝水解渴。
④河,渭:黄河,渭水。
⑤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⑥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⑦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既“桃林”。
⑧未至:没有赶到。
⑨渴:他感到口渴。
⑩弃:遗弃。
翻译: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