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治学文言文翻译王念孙

治学文言文翻译王念孙

发布时间: 2020-12-02 17:42:11

『壹』 翻译一篇文言文

仲尼到齐国去,谒见景公却不见晏子。子贡说;诸见君主却不去见他的执政的人,可以吗?”仲尼说:“我听说晏子侍奉三位君主而且能顺从他们,我怀疑他的为人。” 晏子听到这话以后,说:“我家世世代代是齐国的平民,我难以保住自己的品行,难以知道自己的过错,不能自立于齐国。我听说过,运气好就受宠爱,运气不好就遭受厌恶, 遭诽谤或受赞誉都与自己的行为相跟随,就像回声和声音相应和一样,应该看清行为如何然后再准备是责备还是赞誉。我听说过,用一个心眼奉三位在君主的,因而能顺从君主;用三个心眼奉一位君主的,不能顺从君主。现在还没有看到我的行为如何,就责备我顺从君主。我听说过,君子独自战立着,对身影不感到有愧;独自睡觉,对梦魂不感到有愧。孔子在大树下习礼,被人拨掉大树后就离开了,自己并不认为为受辱;在陈国、楚国绝粮处于困境,自己并不认为贫穷。责难人却找不到正当原因,这就如同住在水边的人认为斧斤没有用处而加以责难,住山上的人认为鱼网没有用处而加以责难一样。话从他的嘴里说了出来,他自己却不知道因此而陷入困境。当初我看见儒者很尊重,现在我看见儒者开始怀疑了。” 仲尼听到这些话以后,说:“俗语有这样的话,近处说的话,传到远处也不能停止;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掩盖众人的耳目。我私下议论晏子却没有说中他的过错,我的罪过不可避免了。我听说君子超过别人就把他当成朋友,赶不上别人就把他当成老师。现在我在他老先生身上说错了话。他老先生批评我,他就是我的老师啊。”通过宰我去想他道歉,然后仲尼去会见了晏子。

『贰』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文言文翻译

王念孙字怀祖,籍贯高邮州人。罢官以后,每日通过著书里说自娱自乐。

『叁』 翻译文言文

齐桓公去打猎,到了麦丘一地,见到了麦丘邑人,就问:“您是干啥的啊?”回答说:“俺是麦丘这的平民。”齐桓公问:“多大岁数了啊?”回答说:“俺都八十三啦!”齐桓公说:“牛叉阿,这么长寿啊!您就凭藉您的长寿帮寡人祷祝吧!”麦丘邑人说:“为我的主上君王祷祝,祝主君万岁,金玉越来越便宜,人才成为宝贝。”齐桓公说:“好极了!最高的德行不会单独出现,好话不会单单一句,我的老人家,您再来祝祷一次吧!”麦丘邑人说:“为我的主上君王祷祝,让我的主君不以向别人学习为耻,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为羞,让贤能的人伴随着我的主君,让提建议的人认可主君的善用。”齐桓公说:“好极了!最高的德行不会单独出现,好话不会单单两句,我的老人家,您再来祝祷一次吧!”麦丘邑人说:“为我的主上君王祷祝,让我的主君不被群臣百姓怪罪。”齐桓公很不高兴,脸色变了,说道:“我听说过,做子女的会被父母怪罪,做臣子的会被主上怪罪,就没听说过主上还会被臣下怪罪的。你刚才的这句话,根本没法和前两句比,您改个说法吧!”麦丘邑人跪坐着行礼,起身说:“俺刚说的那句话,可比前两句值钱多了。儿女被父母怪罪,可以让姑母叔父求情,而让父母不再记恨,父母还能原谅。臣下被主上怪罪,可以让主上的亲近和左右求情,而让主上不再记恨,主上还能原谅。过去夏桀被商汤怪罪,殷纣被周武王怪罪,这就是主上被臣下怪罪的例子。不能够谢罪,到了今天也没听说被原谅的。”齐桓公说:“非常好,仰仗我的国家有福气,我的先祖保佑,让寡人在这里得到了您这个人才。”扶着麦丘邑人上了车,亲自驾车回家,在朝廷上行了封官之礼,让他在麦丘当了头头,主持地方事务。

『肆』 翻译两句文言文(追10分)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一〕,三年,毁闻于国〔二〕。景公不说,召而免之〔三〕。晏子谢曰〔四〕:“ 婴知婴之过矣〔五〕,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六〕。”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七〕,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说,召而赏之〔八〕。景公问其故,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九〕,急门闾之政〔一十〕,而淫民恶之;〔一一〕举俭力孝弟〔一二〕,罚偷窳,而惰民恶之〔一三〕;决狱不避,贵强恶之〔一四〕;左右所求〔一五〕,法则予〔一六〕,非法则否,而左右恶之;事贵人体不过礼〔一七〕,而贵人恶之。是以三邪毁乎外〔一八〕,二谗毁于内〔一九〕,三年而毁闻乎君也。今臣谨更之〔二十〕,不筑蹊径,而缓门闾之政,而淫民说;不举俭力孝弟,不罚偷窳,而惰民说;决狱阿贵强,而贵强说;左右所求言诺〔二一〕,而左右说;事贵人体过礼,而贵人说。是以三邪誉乎外,〔二二〕二谗誉乎内〔二三〕,三年而誉闻于君也。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二四〕,是故不敢受。”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二五〕,三年而齐大兴。
〔一〕 孙星衍云:“左传庄十三年 ‘公会齐侯盟于柯’,杜预注:‘齐之阿邑。齐威王烹阿大夫,即此。’元和郡县志:‘东阿县,汉旧县也。春秋时齐之阿地。’按此已名东阿,则汉县承古名。又本草经已有阿胶,‘阿’、‘柯’通也”。◎卢文弨曰:“御览二百六十六,又四百二十四,皆无‘东’字。 ”◎苏舆云: “治要亦无‘东’ 字。”◎则虞案:艺文类聚五十、意林一俱无“东”字,当据删。指海本已删。

〔二〕 孙星衍云:“意林作‘治阿三年’。”◎王念孙云:“‘三年’下有‘而’字,而今本脱之。下文云‘三年而誉闻于国’,又云‘三年而毁闻于君’,‘三年而誉闻于君’,则此亦当有‘而’ 字,治要及艺文类聚职官部六、御览职官部六十四皆作 ‘三年而毁闻于国’。”◎则虞案:指海本补“而”字。

〔三〕 孙星衍云:“一本脱‘而’ 字,非。意林作‘召而问之’。”◎则虞案:黄本无“ 而”字。

〔四〕 则虞案:杨本、凌本作“对曰”。

〔五〕 则虞案:类聚、御览俱无“ 婴之”二字。

〔六〕 则虞案:御览二百六十六引无“必”字。此晏子决然自信之语,有“必”字者是。

〔七〕 则虞案:“不忍”二字衍,治要无,当据删。

〔八〕 孙星衍云:“艺文类聚此下有‘辞而不受’四字,疑此脱。”◎刘师培校补云:“ 治要及御览二百六十六、四百廿四所引此下有‘辞而不受’四字,与类聚五十所引合,当据补。”◎陶鸿庆云:“
‘召而赏之’下,当依艺文类聚补 ‘辞而不受’四字,‘公问其故’,即问其不受之故也。下文云‘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是以不敢受’,是其明证。”◎则虞案:指海本补此四字。

〔九〕 孙星衍云:“说文‘徯’或从‘足’作‘蹊’,玉篇:‘遐鸡切,径也。’”◎则虞案:管子八观“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郭周外通,则奸遁逾越者作,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此皆指蹊径言也。周礼秋官野庐氏“禁野之横行径逾者”,注:“皆为防奸也。横行妄由田中,径逾,射邪趋疾,越堤渠也。”此言“筑蹊径”,当即指此,故下云“淫民恶之”。

〔一十〕则虞案:周礼地官乡大夫“ 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又秋官修闾氏“邦有故,则令守其闾互,唯执节者不几 ”。是门闾之政,俱以防遏寇盗。

〔一一〕则虞案:意林一引无“而” 字。

〔一二〕苏舆云:“治要作‘悌’,下同。”

〔一三〕则虞案:意林引作“举俭罚偷”。

〔一四〕孙星衍云:“意林‘避’作 ‘畏’,‘贵强’下疑有‘贵强’二字,后人以与下‘ 贵强’重出,故脱之。”◎苏舆云:“拾补作‘决狱不避贵强,而贵强恶之’,注云:‘“而”字当补,“贵强”二字孙补。’案以上下文例之,卢补是也。治要有 ‘贵强’二字,无‘而’字。”◎则虞案:指海本补“ 贵强”二字。

〔一五〕苏舆云:“治要‘所’上有 ‘之’字。”◎则虞案:意林“
所”作“取”,是也。

〔一六〕则虞案:治要“予”作“与 ”。

〔一七〕孙星衍云:“意林作‘不能过礼’。”

〔一八〕黄以周云:“‘乎’,御览作‘于’,下二句俱同。”

〔一九〕则虞案:黄本“于”作“乎 ”。

〔二十〕孙星衍云:“意林作‘臣请改辙,更治三年,必有誉也’。”◎苏舆云:“治要无 ‘谨’字。”

〔二一〕陶鸿庆云:“‘言’盖‘皆 ’之坏字,‘所求皆诺’,与上文‘法则予,非法则否 ’正相反。”

〔二二〕苏舆云:“各本‘是’下无 ‘以’字,治要有。卢文弨云‘
当补’,今从之。‘乎’,治要作 ‘于’。”

〔二三〕则虞案:意林此二句“乎” “于”互易,元刻本亦作“于”。

〔二四〕孙星衍云:“艺文类聚作‘ 昔者婴之所治者当赏,而今所以治者当诛’。”◎苏舆云:“治要有‘而’字。”◎则虞案:御览两引“宜” 并作“当”,“今”上有“而”字,治要亦有“而”字。

〔二五〕苏舆云:“治要作‘景公乃任以国政焉’。”

『伍』 晏子,文言文翻译

景公在泰山的南边摆酒宴,酒喝多了,景公四处望望他的土地,长叹起来,流下了几行眼泪,说:“我寡人将离弃这堂堂的国家而死么!”左右有三个人帮助景公哀哭(悲哀也可帮助吗?原文“佐”字很幽默很讽刺。),说:“我们是小人,还将感到难于去死,更何况您了!离弃这国家而死,那岂是可行的呢!”
晏子却独自拍着大腿,仰天大笑道:“今日的宴饮真高兴啊!”景公勃然大怒道:“我寡人有悲哀之情,你独大笑,为什么?”晏子回答说:“今日我看见了怯懦的君主一个,阿谀的臣子三个,因此大笑。”景公问:“什么是阿谀怯懦?”
晏子说:“从古以来就有死的情况,死,可以使后代贤的人得到安息,不贤的人消失。如果使古时的统治者不死(俞樾云:“按‘毋知有死’ ,本作‘如毋有死’”),从过去的先君太公到现在的君主都还活着,哪您也如何能得到这国家来享受它〔陶鸿庆云:“ ‘哀’当为‘享’字之误。〕?至于旺盛就有衰败,生就有死,是自然的法则。事物必定会有到来的,事情也有常态,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有什么可悲的?一个人到老了还为死而悲,是怯懦;左右人帮助哀情,是阿谀。怯懦与阿谀聚集在此,我因此而笑。”
景公惭愧地换话题道:“我不是为弃国而死悲哀。我寡人听说,如果彗星出现,彗星指向的那个国家的君主将承担恶果,现在彗星出现并指向我国,我因此悲哀。”
晏子说: “您的行为当然不正(则虞案:元龟“回”作“固 ”),对国家无恩德,开凿池沼,就想它水深并广大;建筑台榭,就想它高而大;征收赋税像抢夺,诛杀罪人如仇敌。从这些事情看起来,灾星(茀,即孛星,彗星的一种)又将出现。天有变化,彗星出现,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庸可,王念孙云:“‘可’读曰‘ 何’,‘何’‘可’古字通。‘ 庸’,亦‘何’也)!”
于是景公畏惧了,就(“廷”字中的“壬”换成“西”,是“乃”字)回京城去,填平了池沼,停建了台榭,减轻赋税,宽缓刑罚,三十七天后彗星消失了。

『陆』 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2〕排藜藿入穷阎,〔3〕过谢原宪。〔4〕宪摄敝衣冠见子贡。〔5〕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6〕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7〕终身耻其言之过也。〔8〕

【注释】〔1〕“草泽”,荒野之地。〔2〕“驷”,音sì,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以驷指马车。“骑”,马匹。“结驷连骑”,随从车马接连不断,前呼后拥,指出行排场盛大。〔3〕“排”,披,分开。“藜藿”,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当作“藜藿”,即灰藋,一种高过人的野草。“穷”,陋。“阎”,巷门,此指里巷。〔4〕“过”,过访,探望。“谢”,告谢,问候。〔5〕“摄”,整理。“敝”,败,破。〔6〕“夫子”,对人的尊称。“岂”,难道。“病”,辱,耻辱。〔7〕“怿”,音yì,喜悦,高兴。〔8〕按本节所言事,亦见《庄子·让王》、《韩诗外传一》、《新序·节士》、《高士传》。

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柒』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的全篇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全文翻译:王念孙,表字怀祖,是高邮州的人。罢官以后,每天都凭着写作来自娱自乐。他写成一本《读书杂志》。这本书对于古义晦涩的地方,抄写的错误,都一一做了校正。一个字的考证,博览达到万卷书,他精于校对考证到了如此地步。有因为邵晋涵以前写了一本《尔雅正义》,因此王念孙撰写《广雅疏证》,以每天解释原书三个字作为章程,经过十年书作完成。一共三十二卷。这本书用古音探求古义,引申字义并广涉相似的字。对于《尔雅》、《说文》,没有涉及不到的地方。虽然此时涉及到的字很多,但是每个字的发音、字义考证严谨,没有一丝混乱。大概凭借张揖的著作,同时采纳各家学说,但是此书有很多内容是张揖所不知道的,连同时代的惠栋、戴震的著作也没有涉及。

『捌』 王念孙字怀祖是那篇文言文

王念孙,字来怀祖,高邮州人…自…既罢官,曰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于校雠①如此。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也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②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玖』 文言文翻译

张揖为魏时期的博士,撰写了《广雅》。他把魏以前的经传谣俗中的形音义大概都汇专集在这本书里了。如属果对古形古音古义不熟悉,则无法综合分析品评现存的相关学说的源流。那些已经亡佚的学说,也无从推测了。不清楚字形,则认为《说文》之外的字都可以废弃了。不了解字音,则会被字母七音所迷惑,就好比理丝而找不到头绪。不了解字形,则会为《说文》所说的本意所桎梏住,而忽视了假借义。又有人研究假借义而不懂古音的。这都是对研究小学没有益处的。
王念孙(字怀祖)能以上述三者互相考求,能以上述六者互相考求,更能根据古音推求经义,大概天下也只是他一个人可以办到的吧。他借助广雅来证实他自己的学问,注解的精粹之处,如果扬子云(杨雄)再世,是必定能与他相知的。我以此来询问王念孙,并问询于天下后世研究小学的人。乾隆辛亥年八月。金坛段玉裁序。

『拾』 王念孙字怀祖出自哪篇文言文

清史记载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父安国,官吏部尚书,谥文肃,自有传。八岁读十三经毕,旁涉史鉴。高宗南巡,以大臣子迎銮,献文册,赐举人。乾隆四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升郎中,擢陕西道御史,转吏科给事中。嘉庆四年,仁宗亲政,时川、楚教匪猖獗,念孙陈剿贼六事,首劾大学士和珅,疏语援据经义,大契圣心。是年授直隶永定河道。六年,以河堤漫口罢,特旨留督办河工。工竣,赏主事衔。河南衡家楼河决,命往查勘,又命驰赴台庄治河务。寻授山东运河道,在任六年,调永定河道。会东河总督与山东巡抚以引黄利运异议,召入都决其是非。念孙奏引黄入湖,不能不少淤,然暂行无害,诏许之。已而永定河水复异涨,如六年之隘,念孙自引罪,得旨休致。道光五年,重宴鹿鸣,卒,年八十有九。
念孙故精熟水利书,官工部,著导河议上下篇。及奉旨纂河源纪略,议者或误指河源所出,念孙力辨其讹,议乃定,纪略中辨讹一门,念孙所撰也。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分逸周书、战国策、管子、荀子、晏子春秋、墨子、淮南子、史记、汉书、汉隶拾遗,都八十二卷。於古义之晦,於钞之误写,校之妄改,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於校雠如此。
初从休宁戴震受声音文字训诂,其於经,熟於汉学之门户,手编诗三百篇、九经、楚辞之韵,分古音为二十一部。於支、脂、之三部之分,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亦见及此,其分至、祭、盍、辑为四部,则段书所未及也。念孙以段书先出,遂辍作。
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扩充於尔雅、说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尝语子引之曰:"诂训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因假借之字强为之解,则结夋不通矣。毛公诗传多易假借之字而训以本字,已开改读之先。至康成笺诗注礼,屡云某读为某,假借之例大明。后人或病康成破字者,不知古字之多假借也。"又曰:"说经者,期得经意而已,不必墨守一家。"引之因推广庭训,成经义述闻十五卷,经传释辞十卷,周秦古字解诂,字典考证。论者谓有清经术独绝千古,高邮王氏一家之学,三世相承,与长洲惠氏相埒云。
引之,字伯申。嘉庆四年一甲进士,授编修。大考一等,擢侍讲。历官至工部尚书。福建署龙溪令朱履中诬布政使李赓芸受赇,总督汪志伊、巡抚王绍兰劾之。对簿无佐证,而持之愈急。赓芸不堪,遂自经。命引之谳之,平反其狱,罢督抚官。为礼部侍郎时,有议为生祖母承重丁忧三年者,引之力持不可。会奉使去,持议者遽奏行之。引之还,疏陈庶祖母非祖敌体,不得以承重论。缘情,即终身持服不足以报罔极;制礼,则承重之义,不能加於支庶。请复治丧一年旧例,遂更正。道光十四年,卒,谥文简。
折叠编辑本段

热点内容
我对班主任的印象 发布:2025-05-10 10:17:45 浏览:769
2015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0 09:22:58 浏览:447
那五常历史 发布:2025-05-10 08:46:52 浏览:121
散打历史 发布:2025-05-10 08:37:17 浏览:3
烟台教师招考 发布:2025-05-10 08:34:58 浏览:280
宁波生物招聘 发布:2025-05-10 07:19:15 浏览:483
市师德先进事迹 发布:2025-05-10 06:55:21 浏览:103
巧学高中化学 发布:2025-05-10 06:34:49 浏览:351
香港以前的历史 发布:2025-05-10 05:47:11 浏览:406
眼睑赘生物 发布:2025-05-10 05:37:33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