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师范画图片
A. 大大班美术教案小松鼠浇花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
2、让幼儿懂得保护花草树木。
3、体验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范画。
2、蜡笔、白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本次教学内容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家里种了花吗?都有些什么花?
2、幼儿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原来呀!许多小朋友家里种了花,有水仙花、月季花、太阳花。花儿开放的真美丽呀!
4、教师:那么你们家的花儿都是谁来给它浇水的呀?
5、教师小结:看来小朋友们都比较懒哦,只有少数的小朋友会给花儿浇水,说明他们很爱劳动,是个勤劳的孩子。我们大家都喜欢爱劳动的孩子哦!
二、教师举例,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
教师:你们看过环卫工人在大街上的花坛里浇灌花草树木吗?因为有他们的辛勤劳作,所以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美丽。所以我们都要热爱劳动。
三、教师出示范画。
1、出示范画。
教师:老师也画了一幅画,老师画的是我在家里浇花。
四、幼儿作画。
1、教师发放材料,并交代要求。
教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自己浇花的情景画在纸上,注意画的时候要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勾线时要勾的清晰。要合理安排画面,让画面丰富些。
2、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幼儿的作品。
1、展示画的比较好的一些幼儿的作品,以及一些有进步的幼儿的作品。鼓励其他幼儿认真作画。
2、结束活动。
B. 幼儿园大班美术课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小鱼捉迷藏》 目标: 1.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擦出小鱼形象,并添画鱼的眼睛、嘴巴、鳍及花纹等。 2.学习合理搭配颜色,乐于表现美。 准备: 1.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录音机,轻音乐磁带。 过程: 1.产生兴趣。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线: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地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部留下了它的痕迹。 (2)幼儿徒手练习"画"会跳舞的线。 2.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找小鱼藏在哪里。 3.从这些会跳舞的线里找到小鱼后,教师添画小鱼的眼睛,嘴巴、鳍,花纹等。 4.讨论:怎样让这些小鱼变得更漂亮?(涂上漂亮的颜色。) 5.出示茫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绘画过程:先用黑色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再把藏在线里面的小鱼找出来,然后给小鱼添画上眼睛、嘴巴、鳍和花纹,并给它穿上漂亮的衣裳,最后还可以添画水草,小石头等。 6.播放轻音乐,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注意色彩搭配和画面安排。 7.展示、欣赏、交流作品,关注能力稍弱幼儿并给予鼓励。 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投入相应的材料和作品,引发幼儿继续创作。
C. 大班绘画教案:一样不一样
教材简解:
照镜子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幼儿平时照的都是平面镜,镜中的影像和自己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本次活动,我将为幼儿介绍哈哈镜,让幼儿通过照哈哈镜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并通过美术绘画的方式,将不一样的自己画出来,从中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三、目标预设:
1.尝试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照哈哈镜时变形的样子。
2.通过照平面镜和哈哈镜,观察出哈哈镜中人物的头部或身体等各个部分变形的特征。
3.感受照哈哈镜的乐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四、重点、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把重点归纳为:在感受照哈哈镜的乐趣的基础上能够用夸张的方式画出镜子中的自己;难点归纳为:能够根据哈哈镜中的影像,用流利的线条进行绘画。
五、设计理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取照哈哈镜类似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能够充分享受活动,并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来进行绘画,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摒弃传统的教师范画、幼儿临摹的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绘画来展示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性。
六、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以幼儿照镜子的方式导入,幼儿先选择平面镜发现自己的模样没有变化,再选择哈哈镜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将前后两次照镜子的结果进行对比,激发幼儿对哈哈镜中不一样的自己的兴趣,为之后的活动做好铺垫。紧接着,就是幼儿介绍自己在哈哈镜中的模样,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到底哪里变得不一样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用夸张的方式、流利的线条把不一样的自己给画出来。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照镜子
1.出示平面镜,请幼儿照一照,说一说你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
(1)师:今天,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带来了两面镜子,请你们先拿起第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你发现了什么呀?
(2)师:你在镜子中看到的模样和自己一样吗?
2.出示哈哈镜,再次请幼儿照一照,说一说这回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1)师:现在,请你们取出第二面镜子来照一照,这一回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2)幼儿交流讨论在哈哈镜中看到的自己的模样。
3.教师小结:我们在照平面镜的时候,发现镜子中的模样和自己一样没什么变化,但是当我们照哈哈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变得不一样了!
(二)美术绘画——哈哈镜中的我
1.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引导幼儿画一画哈哈镜中的自己。
师:这么特别的自己,我们平时是不是很少看见呀?那老师想把这个特别的自己画出来,以后每天都能见到啦,你们愿意吗?
2.重点指导美术绘画时的方式方法。
(1)师:在哈哈镜中,我们的脸变得怎么样了?身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在绘画的时候,请你们把这些变化用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比看,谁最特别。
3.幼儿进行绘画,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师:绘画的时候,如果你忘记样子了,可以再照一照哈哈镜。
(三)作品展览——不一样的我
将幼儿完成的美术作品贴到展览板上,幼儿互相欣赏,并交流讨论画中的幼儿是哪一位幼儿。
(四)活动延伸
将哈哈镜放置到班级美工区中,供幼儿在平时区域活动时玩耍、绘画。
D. 幼儿园大班教案怎么写春天的树美术课
美术教案:春天的树 活动目标 1、通过吹点的树木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景。 2、培养幼儿了解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有关春天树木的图片)。 2、各种颜料、纸、调色盘。 3、配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提问。老师:“看,谁来了?”“春姑娘来了。春姑娘带来了什么礼物呀?”让幼儿自由回答。 二、观看课件。 1.播放flash——桃树、杏树 让幼儿观看树干、树枝、花的颜色。 2.播放flash——柳树。 让幼儿观看树干、树枝、树叶。 3.播放flash-——迎春花。 让幼儿观看树干、树枝、花。 4.播放flash——丁香花。 让幼儿观看树干、树枝、花。 三、进行绘画 1、看范画:有关柳树、迎春花、桃树的范画。 2、教师示范:在纸上滴几滴赭石色,用嘴吹成树的样子,等晾干后,再给树穿上不同的衣裳。变成桃树、柳树、迎春花。 3、幼儿作画:分三组让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重点:树的方向性、点花叶技巧。 4、将幼儿的作品贴出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