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逸的文言文

逸的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3 01:47:34

1. 王逸少坦腹的翻译,文言文

王羲之正值意气风发之时。东晋,有个大将军叫郗鉴,他有个宝贝女儿国色天香专。当时,人们讲属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氏当时也是朝中权贵,他就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 露着肚皮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

2. 古文中有“逸”字的文章或句子有哪些

俱怀逸兴壮思抄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春日忆李白》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陆游《梅花》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古诗十九首·今日宴良会》

俊发抱龙泉,逸才生自然。
俊才早在苍鹰上,逸思常闻不暂忘。
宝贤不遗俊,前溪堪放逸。

3. 文言文阅读张瑰,字祖逸

张瑰,字祖逸,吴郡吴人也。祖裕,宋金紫光禄大夫。父永,右光禄大夫。晓音律,宋孝武问永以太极殿前钟声嘶,永答"钟有铜滓"。乃扣钟求其处,凿而去之,声遂清越。瑰解褐江夏王太尉行参军,署外兵,随府转为太傅五官,为义恭所遇。迁太子舍人,中书郎,骠骑从事中郎,司徒右长史。初,永拒桂阳贼于白下,溃散,阮佃夫等欲加罪,太祖固申明之,瑰由此感恩自结。转通直散骑常侍,骁骑将军。遭父丧,还吴持服。

升明元年,刘秉有异图,弟遐为吴郡,潜相影响。因沈攸之事起,聚众三千人,治攻具。太祖密遣殿中将军卞白龙令瑰取遐。诸张世有豪气,瑰宅中常有父时旧部曲数百。遐召瑰,瑰伪受旨,与叔恕领兵十八人入郡,与防郡队主强弩将军郭罗云进中斋取遐,遐逾窗而走,瑰部曲顾宪子手斩之,郡内莫敢动者。献捷,太祖以告领军张冲,冲曰:"瑰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即授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封瑰义成县侯,邑千户。太祖故以嘉名锡之。除冠军将军、东海东莞二郡太守,不拜。建元元年,增邑二百户。寻改封平都。迁侍中,加领步兵校尉。二年,迁都官尚书,领校尉如故。出为征虏将军、吴兴太守。三年,乌程令顾昌玄有罪,瑰坐不纠,免官。明年,为度支尚书。

世祖即位,为冠军将军、鄱阳王北中郎长史、襄阳相、行雍州府州事,随府转征虏长史。四年,仍为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辅国将军、雍州刺史,寻领宁蛮校尉。还为左民尚书,领右军将军,迁冠军将军、大司马长史。十年,转太常。自陈衰疾,愿从闲养。明年,转散骑常侍、光禄大夫。顷之,上欲复用瑰,乃以为后将军、南东海太守,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府州事,又行河东王国事。到官,复称疾,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

郁林即位,加金章紫绶。隆昌元年,给亲信二十人。郁林废,朝臣到宫门参承高宗,瑰托脚疾不至。海陵立,加右将军。高宗疑外蕃起兵,以瑰镇石头,督众军事。瑰见朝廷多难,遂恒卧疾。建武元年,转给事中、光禄大夫,亲信如故。月加给钱二万。二年,虏盛,诏瑰以本官假节督广陵诸军事、行南兖州事,虏退乃还。瑰居室豪富,伎妾盈房,有子十余人,常云"其中要应有好者"。建武末,屡启高宗还吴,见许。优游自乐。或有讥瑰衰暮畜伎,瑰曰:"我少好音律,老而方解。平生嗜欲,无复一存,唯未能遣此处耳。"

高宗疾甚,防疑大司马王敬则,以瑰素著干略,授平东将军、吴郡太守,以为之备。及敬则反,瑰遣将吏三千人迎拒于松江,闻敬则军鼓声,一时散走,瑰弃郡逃民间。事平,瑰复还郡,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永元初,为光禄大夫。寻加前将军,金章紫绶。三年,义师下,东昏假瑰节,戍石头。义师至新亭,瑰弃城走还宫。梁初复为光禄。天监四年卒。
译文,
张瑰字祖逸,是吴郡吴县人。祖父张裕曾任宋的金紫光禄大夫。父亲张永,官至右光
禄大夫。通晓音律,宋孝武帝曾问张永太极殿前钟声音为什么有嘶声,张永回答说:“铸
钟时有铜滓掺入了。"于是扣钟找铜滓所在,凿去铜滓,钟声于是清越起来。张瑰最初任
官为江夏王太尉行参军,代理掌管外兵,又随府为太傅五官,很受刘义恭的知遇。调任太
子舍人,中书郎,骠骑从事中郎,司徒右长史。当初,张永曾在白下领军抵抗过桂阳叛军,
溃散,阮佃夫等要加罪张永,太祖f萧道成)反复为他申辩,张瑰从此感恩太祖主动来结
好关系。转任通直散骑常侍,骁骑将军。 。
升明元年(477),刘秉起异心,当时其弟刘遐主管吴郡,兄弟暗中勾结响应。又趁着
沈攸之事件,聚众三千人,并打造攻城器具。太祖秘密派遣殿中将军卞白龙传命张瑰,让
他捉拿刘遐。张氏家族世代有豪气,张瑰家中经常有其父旧部将士数百人。刘遐来召张瑰,
张瑰便假装接受了刘遐的安排,然后与其叔张恕率领十八名士兵进入郡中,和驻防郡里的
部队主将强驽将军郭罗云进入斋中捉拿刘遐,刘遐跳窗逃跑,被张瑰的部将顾宪子亲手斩
了,郡内没有人敢动。捷报传来,太祖把这件事告诉了领军张冲,张冲说:“张瑰只要用
百十人,一出手便成功了。”随即授张瑰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封张瑰为义成县侯,食邑
千户。太祖特别赐给他这个美名。
后来朝廷授予张瑰冠军将军,东海、东莞二郡太守,他没接受。建元元年(479),又
增加食邑二百户o .
郁林王(萧昭业)即位后,加张瑰金章紫绶。郁林王被废后,朝臣都到宫门参拜高宗,张瑰借口脚病没有去。海陵王即位后,加封他为右将军。高宗怀疑外地蕃镇会起兵,便让
张瑰镇守石头,督众军事。张瑰见朝廷多难,遂长期卧病不起。建武元年(494),张瑰转
任给事中、光禄大夫,皇上对他仍旧亲密信任。每月增加钱二万。
张瑰居室豪富,满房伎妾,有十多个儿子,他经常说:“其中总应该有好的。"建武末
年,张瑰多次请求高宗让他回到吴中家里去,被批准。优游自乐,有人讥刺说他衰暮之年
还蓄养伎乐,张瑰说:“我从少年时就喜欢音律,年老了才弄通。平时的爱好现在没有一
点了,只有这一项还没能丢掉。”天监四年(505)去世。 。
赞语:忠武匡正佐助皇业,真可称是文武名实兼备。在朝廷可以讲析玄理,在战场能
够指挥若定。游艺于术数,又长于琴龟。张瑰得封义成也真是有义,他为皇基树立了功绩。

4. 含有逸字音的古诗文

李白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释】:
多少的往日去事随著时光而离我远去,已经无从挽留.接踵而来扰乱我心思的眼前时刻,却有太多的烦恼忧愁.今天,在这谢朓楼上为你饯别,面对著孤寥明净的秋空,遥望著万里的长风吹送鸿雁的晴空美景,不觉为之神清气爽,竟把所有的烦恼忧愁一扫而空.此刻,在这高楼上,我又满怀了豪情,逸兴遄飞的想要痛痛快地畅饮一番了.校书郎!你的文章有建安时代刚健的风骨,我的诗却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我们都怀有风起云涌的豪情壮志,当此酒酣兴发时,更是飘然欲飞,想要登上青天揽取明月,追求那志高意洁理想的境界.然而,一旦回到现实,又想到内心那些壮志难酬的烦忧苦闷,就像楼前终年长流的溪水一样,不知要流到什麼时候才会停止.真想摆脱这一切呢!然而它却好比抽出刀子去砍断流水那样,不但没能阻流,反而更加湍急地奔流起来.举起酒杯,本想借酒浇愁,怎奈愁闷却更加深厚而难以消解啊!人活在这世间,要是不能称心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披散著头发,驾起小舟悠游,避世隐居,还来得写意啊!

5. 关于文言文《无逸》的翻译

原文: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弗言。其惟弗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弗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弗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弗知稼穑之艰难,弗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弗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诪张为幻。’此厥弗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弗啻弗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弗永念厥辟,弗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译文:
周公说:啊,君子居其位,不要贪图安逸。先知道农业的艰辛,就知道庶民的苦衷。看那些小人,父母辛勤耕种收获,儿子却不知庄稼的艰辛,贪图享乐,狂妄粗暴,以至于欺诈诓骗。很是瞧不起父母,说什么:“你们从前的人没有见识。”
周公说:啊,我听说:以前殷宗时,庄严慎重对待上天赋予的王位,用诚信之道治理民众,小心谨慎,不敢贪图安逸荒废政事。所以中宗在位七十五年。殷高宗时,有好多年在外过着平民的劳苦生活,于是有机会接触庶民生活。开始即位,怀着满腹诚信,态度沉默,三年不大说话。可当他一说话,群臣一致赞成。不敢贪图安乐,荒废政事,安定殷邦,大小官员没有怨言。所以高宗在位五十九年。殷祖甲时,认为废其兄自己做君主不义,逃于民间,长期过着平民的生活。当他即位后,非常清楚民众之苦,对他们施加恩惠,从不歧视孤寡之人。所以祖甲在位三十三年。此后所立之王,都是生来就舒适安逸。舒适安逸,不问民众疾苦,沉迷于享乐。自此后,没有人能在位长久的。有的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四·三年。
周公说:啊,只有我周太王·王季,恭敬慎重。文王有条不紊的成就了安定人民和开垦土地的事业。善仁谦恭,安抚庶民,施德孤寡。从早晨到中午,以至于太阳偏西,没有工夫吃饭,全用于和谐万民。文王不敢逗留于游猎,恭恭敬敬操劳政事。文王中年即诸侯之位,在位五十年。
周公说:啊,今后继承王位,就不能放纵自己,不能过分的贪图欢乐,贪图安逸,贪图游玩,贪图游猎。要为万民的事尽心尽力。比方说:“今日痛快玩一次吧。”那不是在教民,那也不是在顺天。这样的人是有过失的。不要象纣王那样废于迷乱,喝酒没有节制啊!
周公说:啊,我听说:古人互相告诫,互相爱护,互相教育,民众没有欺瞒诓骗的。这些告诫的话不听,他的臣就顺着他的意思行事了。那么就变乱了先王的政事与法度,因小失大。人民就要心里怨恨,口里咒骂。
周公说:啊,自殷王中宗,以及高宗,以及祖甲,以及我周文王,此四人明智。有人告他们说:小人怨你骂你,他们就更加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并说有过失,应该是我的过失。这样做了,民众就不只是不敢含怒了。这样的话不听,就会有人欺骗,说:小人怨你骂你,你就信之。象这样轻信,不常念为君之道,不宽宏大量,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恨就会聚集起来集中在他的身上。
周公说:啊,成王,要以此为鉴啊。
介绍:
《无逸》出自《尚书》,集中表达了禁止荒淫的思想。无逸,不要贪图安逸,文章开宗明义,提出:“君子所其无逸。知稼穑之艰难”,这是全文的主题和论述的核心。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

6. 事逸的古文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
编纂后妃等传,事迹亡佚无所凭据,危素买来糖饼馈赠给宦官,叩问得到实情,就记载在书中,终于编纂成完整的史书。

7. 李白少有逸才 文言文翻译

原文出自《旧唐书·李白传》的内容。即:

原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筠征赴阙,荐之于朝,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扬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的人。年轻时就有超群的才干,志向宏大,气质豪放,俊逸潇洒有超越尘世的心愿。父亲作任城县尉,于是就把家安在了任城。(李白)年轻时同鲁中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文士隐居在徂徕山,尽情地吟诗饮酒,当时被称为“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游学到了会稽,同道土吴筠隐居到剡中。吴筠被征召到朝廷,就把李白推荐给朝廷,与吴筠一起任翰林供奉。李白酷爱饮酒,每天都同嗜酒者在酒店喝得大醉。玄宗作了曲子,想要作乐府新词,急切地召见李白、李白却已经醉卧在酒店了。(把李白)召入(宫),用冷水浇他的脸,马上命令写诗,不一会儿,(李白)就写成十余首,皇帝非常嘉许他。(李白)曾经大醉在金殿上,伸出脚来命令高力士(给他)脱靴子,因此被斥责离开(长安)。于是,(李白)浪迹江湖,一天到晚沉浸在酒中。当时侍御史崔宗之被贬官到金陵,与李白吟诗饮酒互相酬答。(李白)曾经在月夜乘船,从采石直达金陵,他身穿宫中锦袍,在船里顾盼自雄,谈笑自如,好象身边没有别人似的。当初贺知章见到李白,赞赏地称他:“这是天上贬滴(人间)的仙人啊!”安禄山作乱,玄宗驾临西蜀,在途中让永王李璘当了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州拜见(永王),于是被召为从事。永王阴谋作乱,兵马被击败,李白连坐被远放夜郎。后来遇上大赦才得以放还,最后因饮酒过量,死在了宣城。有文集二十卷,在当时社会上传播。

又“李白少有逸才”是主谓句,其中:少,形容词,年幼,年轻。例如:《战国策·齐策》:寡人少。注:“少,小也。”;逸才,指出众的才能。例如: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四》:“益州刺史因奏王襃有逸才,能为文。”。

所以原文“李白少有逸才”的大意是:李白年轻时就有超群的才能。

8. 以逸代劳的文言文的意思

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9. 种放 字明逸文言文翻译

是个来古人的名字。

种放(源955年-1015年),字明逸,号云溪醉侯,河南洛阳人,父种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七岁能写文章,精于易学。不应科举,父亡随母亲隐居终南山,讲学为生,撰写的《蒙书》十卷以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录》等,人们很是称许。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陕西转运使宋惟干向朝廷推荐种放,种放推辞了。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兵部尚书张齐贤对皇帝再次举荐种放,种放仍旧推辞了。咸平四年(1002年),张齐贤任京兆太守,再次向朝廷推荐种放,种放应诏而面圣。而后数年中,种放奔走于朝廷与终南山之间,数次归山后又数次再度出山入仕。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正月,种放再次来朝觐见,陪祭汾阴,被授予工部侍郎。种放晚年侈靡丧清节, 《宋史》记载:“颇饰盥服”,“于长安广制良田,岁利甚博”。谏官王嗣宗参奏了种放,恰逢赦恩而停止。后种放再次辞官归隐。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十一月十九日,种放晨起,穿上道士衣裳,召门生一起饮酒,几巡酒后安然离世,终年60岁。上诏赠工部尚书。

10. 古文中有“逸”字的文章或句子有哪些逸字作安闲、闲适讲时

十二来、 贺新郎四首
1.高逸图
何处寻黄自鹤?
只留下长空万里,
白云飞过。
昔日良宵成佳节,
疑是阴差阳错,
谁曾想千金一诺?
此情悠悠竟为何?
只好向天涯问过客:
镜中花,
水中月。

千古赤壁遗英烈,
风雨中大江南北,
龙腾虎跃。
群山尽染英雄色,
天上寒星闪烁,
五千年不甘寂寞。
醉卧长亭长叹息,
看人间花开花又落:
秋风起,
声瑟瑟。

热点内容
市师德先进事迹 发布:2025-05-10 06:55:21 浏览:103
巧学高中化学 发布:2025-05-10 06:34:49 浏览:351
香港以前的历史 发布:2025-05-10 05:47:11 浏览:406
眼睑赘生物 发布:2025-05-10 05:37:33 浏览:263
化学钙符合 发布:2025-05-10 05:29:00 浏览:463
师德师风培训实施方案 发布:2025-05-10 03:16:08 浏览:975
好老师tv 发布:2025-05-10 02:49:55 浏览:376
物理高一必修二课本 发布:2025-05-10 01:54:35 浏览:287
60e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0 01:24:13 浏览:80
武邑历史 发布:2025-05-10 00:45:53 浏览: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