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文言文翻译
1. 大丈夫 文言文翻译(选自《孟子》)
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版上,能权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着就是大丈夫!
2. 古文翻译:"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翻译:大丈夫生在乱世,应当拿起自己的宝剑立下不朽的功绩。现在自己的志向还未实现,怎么可以死呢?(《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所言)
用兵的原则,从心理上瓦解敌人,使对手投降是上策,强攻城池是下策;以攻心为战争的目标是上策,以士兵、武力取胜是下策。(马谡 )
大丈夫应当学习卫青、霍去病,在沙漠上建立功勋,带领几十万士兵,在天下间纵横,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博士这样的文官呢?(博士类似于明清的大学士,文官)。(曹彰)
(2)大丈夫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这段古文是裴松之引吴书(应该是韦昭等人的)注<三国志>时提到太史慈的遗言
太史慈 (东汉末年名将)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原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pán],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后世纪念
太史慈墓位于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墓高1.7米,直径约3米,建于长6.7米、宽7.4米的石平台上,北面挡土墙长6.8米,高2米左右不等,墓前有高1.43米、宽约0.7米的大理石碑,上面刻着7个大字“东莱太史慈之墓”。
太史慈墓早已不见,墓前原有碑,题为“孝子建昌都尉太史慈墓”,后来改题为“汉吴将子义太史公之墓”,原墓于1967年遭破坏。 [13] 1872年修筑城墙时发现,后屡次修治。抗战前,曾修葺一新,建国初,因塌山被埋没。现墓于1985年重建。原墓前有一块碑简要记述了他的生平事迹,已无存。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描述了他的英勇善战。《三国志》中“太史慈传”对他作了详尽的记述。
3. 古文中 关于“大丈夫”的解释典故
哈哈哈,你说的当然了,古代这是理所当然的,那时候重男轻女阿~女人像财产和畜牲一样是可以予取予夺的
4. 孟子论大丈夫古文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 诸侯们都会害怕版;安静权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 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 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 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 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 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叫做大丈夫!”
5. 大丈夫古文译文
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内现志向就与百容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着就是大丈夫!
6. “大丈夫”用文言文怎么翻译
原文:
居天下之抄广居,袭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比喻“仁”),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比喻“礼”),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比喻“义”),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践,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7. 文言文翻译 大丈夫 很急的!
原文:
居天下之广来居,立源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8. 《大丈夫》文言文全文解释
原文:复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制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9. 古文翻译 大概意思是大丈夫或者就这样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10. 《大丈夫》用文言文翻译。
【原文】
居天来下之广居,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注释】
居:居住。
广居:大宅子,这里喻指“仁”。
居:居所
立:站立
正:正大
正位:正确的位子,这里喻指“礼”。意思是说,“礼”是人们立身的制度保障。
大道:广阔的道路,这里喻指“义”。
得:实现
得志:实现了自己的志向。
由:遵循实践
行:施行
道:原则,行为准则
【翻译】
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比喻“仁”),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比喻“礼”),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比喻“义”),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践,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富贵迷乱,不为贫贱改变志向,不为权势和武力屈服,这样才称得上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