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文言文赠

文言文赠

发布时间: 2020-12-04 12:27:30

Ⅰ 古文中"凡赠″一词是何意思

(原文)凡赠
(解析)但凡馈赠之物品
(凡是赠送之物品...)

Ⅱ “送”字文言文翻译

送:
①<动>送行。《荆轲刺秦王》:“皆白衣冠以送之。”
②<动>陪送;追随。《梦内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容送我至剡溪。”
③<动>押送;遣送。《李愬雪夜入蔡州》:“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④<动>送交;送达。《失街亭》:“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
⑤<动>赠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⑥<动>断送;了结。《陈州粜米》:“兀的不送了我这条老命。”

Ⅲ 文言文中表示“赠送”的词有哪些

一.馈kuì

1.馈,遗也。——《广雅》

2.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周礼·天官》注

3.馈者,上下通称。故祭祀于神而言馈。阳货馈孔子豚而言馈,乡党云朋友之馈,是上下通言馈。——《仪礼·士虞礼》疏

4.于是诸侯之大于戍齐,齐人馈之以饩。——《左传·桓公六年》

5.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左传·哀公十一年》

6.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

二.贻yí

1.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2.坐贻聋瞽。——唐·李朝威《柳毅传》

Ⅳ 古文中"凡赠″何意

凡赠即凡是赠

Ⅳ 古文中"凡赠″是何意

这个要结合语境的,主要是“凡”字的意思很多。

Ⅵ 赠予和回赠文言文怎么表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旧时好友专知我者,属而今汝远去,惜也,惜也。又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吾哀乎!吾所以哀乎,以汝去也,吾期再会之。……以下省略50字。
【我已经尽力了】

Ⅶ 古代文化常识中“赠”字的意思

意思是:赠送

一、赠的组词:

追赠、奉赠、赠答、颁赠、赐赠

赠与、赠予、赠序、见赠、赠给

二、赠的笔顺:

三、相关组词:

1、回赠[huí zèng]

接受赠礼后,还(huán)赠对方礼物:~一束鲜花。

2、追赠[zhuī zèng]

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

3、赠别[zèng bié]

离别时把物品或所做的诗文赠送给分别的亲友。

4、敬赠[jìng zèng]

恭敬地赠送。

5、颁赠[bān zèng]

颁发赠予:~奖品。

Ⅷ 文言文寄札赠剑翻译

这篇文言文是《抄季札赠剑》
翻译:袭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Ⅸ 文言文表示赠送的词

赠送是同义来联合的双音节词自,也就是赠、送。文言文多为单音节词,表示赠送的,就是赠、送。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歌以赠之。”《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此外,还有:馈、贻、贶、赉、遗(读 wèi)等‍

Ⅹ 季扎赠剑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季札将使于晋,带宝剑而行,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则徐君已死于楚。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季曰:“吾非赠嗣君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季子乃至墓,以剑县徐君墓树而去。

译文: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没有献上剑,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

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10)文言文赠扩展阅读:

启示道理

故事中,虽然季札内心想要将剑送给徐国君主,但是他并没有言语上的承诺,更何况当时徐国君主已经过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着内心的诺言,不惜舍去千斤难买的宝剑,将它挂在树上,赠给徐国君主,从中可看出季札是个信守承诺的人,不违背对徐国君主的誓言,更不失信自己心中对别人的许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究诚信。

相关人物

季札,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汉书》中称为吴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天宁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公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

作者简介

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

热点内容
师德师风大讨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2 13:36:50 浏览: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发布:2025-07-12 12:01:32 浏览:329
什么什么工作 发布:2025-07-12 11:04:17 浏览:624
dnf紧急任务是什么 发布:2025-07-12 09:36:55 浏览:227
妈妈的心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12 09:33:04 浏览:158
师德师风测试题 发布:2025-07-12 09:03:10 浏览:7
日本歪曲历史 发布:2025-07-12 08:37:05 浏览:424
优化的英语 发布:2025-07-12 07:23:08 浏览:772
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发布:2025-07-12 06:54:47 浏览:673
自己班主任 发布:2025-07-12 06:37:42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