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初中文言文怎么学好

初中文言文怎么学好

发布时间: 2020-12-04 13:29:47

『壹』 初中文言文如何能够学好。

任何语言都有一个基础性的概念,文言文也不例外。
要学好文言文,要从字、词、回句、篇去理解领答会,首先是积累。
要学好文言文,要掌握理解古代的名词概念和系统,包括地理、人物、官名等。
要学好文言文,还要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要学好文言文,还要触类而旁通、融会贯通。

『贰』 初中文言文怎么才能学得好啊

初中文言文如何学习?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所以卓越教育建议同学们呢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这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而若认为“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这个“劝”就是“劝勉”的意思,与“劝学”的“劝”同义。对翻译和字义的准确解释不加区分,很容易违背理解字义词义的基本原则。

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卓越教育提醒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4、提倡诵读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在语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诘屈聱牙;词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殊句式,跟现代汉语习惯更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多诵读,才能培养古汉语语感,只有多诵读,才能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才能领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泱泱文章大国”,文言文中有许多为政、为人、为学的好文章,好观点。还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过读,尤其是诵读,才能体味其特有的品味和意蕴。卓越教育建议同学们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借助注释,粗读课文。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第二步,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领会,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第四步,鉴赏评价,熟读课文。这一步主要靠同学们在课后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叁』 初中文言文怎么学好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古文,一定要学好古文中的动词和通假字。课文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把其中的注释一个一个标志出来,每天都看,就象背单词一样。再放到课文中去理解。最多二个月就能大幅提高古文水平。
文言文其实初中还不算难。基本上老师讲的你掌握了就差不多。而且考试之前老师还会划范围,所以考试的话,复习到位的话基本没有问题。
记住重点字词然后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注意一下语言的表达就可以了。这样翻译文言文的话比较快,而且也比较方便,不需要你可以去背下来。这种方法在被课文的时候优势更会体现出来,可以结合翻译背课文。
理解性内容基本上就是课文里面的名句、中心句。老师应该都会讲到,而且练习里面也很常见,所以如果这部分薄弱的话,考试之前可以翻看笔记,相关部分的练习,中心内容(意思之类)没有问题了,注意一下表达就可以了。
每学一篇文言文都要进行归纳,将一些同义词啊 ,一词多义啊,特殊读音啊,进行列举归纳。经常看看。还有就是可以读读《世说新语》之类的书,不是很难的,多读读,就会有语感的。
如果希望深刻理解的话,可以查找一些资料,比如作者,写作背景、缘由之类的资料。不需要刻意记,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去看文章,也许又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如果觉得不够保险的话,可以买练习册写写看,自己测试测试。推荐那种有答案的,最好有一定讲解,那样帮助应该会更大。

下面是翻译规律
翻译规律
文言文的翻译规律中学生翻译古文,主要有两个要求:正确、通顺(即:信、达、雅)。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具体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掌握六种操作方法。
原则之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光看这一句,似乎可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式的。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原则之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意译灵活性大,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仅译大意,不及直译平密,对正在培养古文逐步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提倡。

希望我的回答让您满意。望采纳。

『肆』 怎么学好初中语文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

从现在的学生看,读文言诗文的时间很少,因而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多数学生拿到一篇古诗文,觉得满篇皆生,不知如何断句,对文章的意思和内涵就更不知所云了。笔者认为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文言诗文的一些方法,其阅读方法是;
第一、“预读法”。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具体操作是: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结合预习提示和语文工具书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以及作家作品、背景常识;给一些较长、难懂的句子试着划朗读节奏线,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多次,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第二、“抄读法”。其主要目标是: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初步明确学习的重点,提出自己的难点。
具体操作是: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标出生字难词、名言警句;勾画并抄写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记录在阅读时产生的疑难问题;阅读并摘抄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材料;结合课后的“理解•探究”确立自己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第三、“解读法”。其主要目标是:对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等。
具体操作是:结合语境以及上下文去理解疑难词句的意思;利用古汉语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等)去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口头或书面翻译精要片段,以便深入理解文章;思考解答课后的“理解•探究”题和相关教辅资料题,强化能力训练。
第四、“品读法”。其主要目标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等方面作鉴赏性阅读和评价。
具体操作是:从文体特征出发,整体把握文章的类型特征;领会、感悟文章内容所蕴含的东西,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揣摩赏析作者的写作技法和语言艺术;与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其异同点,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把文章放在具体时代和历史发展中去宏观分析,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指导学生写文艺评论,以加深对课文的审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的能力。
第五、“诵读法”。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具体操作是:反复朗读,其义自现,力求熟读成诵;用心品味,背诵名篇、名句,形成记忆;扩展阅读与文章相关材料,扩大知识面;整理读书笔记,梳理已学知识,做出小结;练笔写读后感或者小评论。
以上阅读文言诗文的方法要行之有效的话,还得有教师的点拨启发,示范性的解读、品读、诵读;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在语文中,学习更轻松。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不必篇篇相同,步步到位;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对文言诗文的教学要强调、突出一个“读”字,古之学校,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古之读书人“口舌成疮”日诵不辍。久而久之,语感也越来越强,以至形成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大大提高了语文素养,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后续发展。

『伍』 请问怎样快速学好初中文言文求学习方法。

推荐你买一本《古文观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很多文言文都是这本内书里出的。有时候我做容题目,试卷一发下来我就发现自己看到过的,那样做起题目来就是如鱼得水。而且你做得多了就懂得其中的窍门,这个是靠积累的,细水长流,别人只是起一个指导作用,关键是要自己努力,
对于文言文的翻译,最好的办法是看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比如《古文观止》,它有一篇文言文然后就是它的翻译,你了解这个故事,大致记住了情节,就自然而然可以翻译了,每天早自习的时候当看故事一样看个两三则。很有帮助,高中很多文言文都是出自这本书的,我以前用了觉得很有帮助。就算没有的话,这方面的书看得多了,也就有了功底,你会觉得得心应手。逐字逐句翻译就可以了,不会翻译的就联系上下文来看,猜测一下。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东周列国志》、《战国策》《左传》这样的书,很有帮助的,要了解一个故事,就容易的多了。以前一发下来试卷我就发现自己看到过这篇文章的白话文版,古文观止还给你讲中心思想什么的。确实很好用。

『陆』 初中文言文怎么学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复语文教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文言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特别是在考试中失分率较高。因此对文言文的教学就成为我们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学好文言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

1、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

2、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3、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等。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柒』 怎样教初中学生学好文言文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古文,一定要学好古文中的动词和通假字.课文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把其中的注释一个一个标志出来,每天都看,就象背单词一样.再放到课文中去理解.最多二个月就能大幅提高古文水平.
文言文其实初中还不算难.基本上老师讲的你掌握了就差不多.而且考试之前老师还会划范围,所以考试的话,复习到位的话基本没有问题.
记住重点字词然后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注意一下语言的表达就可以了.这样翻译文言文的话比较快,而且也比较方便,不需要你可以去背下来.这种方法在被课文的时候优势更会体现出来,可以结合翻译背课文.
理解性内容基本上就是课文里面的名句、中心句.老师应该都会讲到,而且练习里面也很常见,所以如果这部分薄弱的话,考试之前可以翻看笔记,相关部分的练习,中心内容(意思之类)没有问题了,注意一下表达就可以了.
每学一篇文言文都要进行归纳,将一些同义词啊 ,一词多义啊,特殊读音啊,进行列举归纳.经常看看.还有就是可以读读《世说新语》之类的书,不是很难的,多读读,就会有语感的.
如果希望深刻理解的话,可以查找一些资料,比如作者,写作背景、缘由之类的资料.不需要刻意记,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去看文章,也许又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如果觉得不够保险的话,可以买练习册写写看,自己测试测试.推荐那种有答案的,最好有一定讲解,那样帮助应该会更大.

『捌』 初中文言文怎么学习

你好。初中文言文是不难的,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然后早读的时候读一读就好了。

『玖』 初中文言文怎么学才能学好

能想到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件好事。因为读好文言文才能提高语文的成绩。
生活在现在正是太好了。想学什么都有,网上的资源多得是。想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学会利用网上资源。
现在网上有很多文言文朗读的音频资料。喜马拉雅就是个很好的平台。
先要学好文言文,先把文言文听熟。这点很重要。学语言是要有感性认识的培养的,文言文也一样。你把它听熟了,再去研究它的意思就容易的多。你不用找专门的时间来听。你完全可以吃饭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睡觉前,总之,只要不动脑筋时都可以听,现在网上有很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录制的文言文朗读音频。他们的声音优美。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听他们的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学外语练听力是为了听懂。而听文言文则是为了记忆。听多了就能记住,能背下来。文言文都比较短,你可以每天把一学期的课文听一遍,现在正是寒假,现在就听下学期的课文,到开学时就听了好几十遍了,应该听熟了吧。
然后就是研究课文的意思。学文言文要不放过任何一个字或词,别管是学过的还是没学的,都要认真研究,做到完全理解。只要发现某个字或词在某句话中不理解,马上查字典。学会自己查字典。别什么事都问老师,要培养自学能力。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中学生够用了。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买一本文言文虚词讲解的书。兴趣很浓的话,也可以买一些专著,比如你觉得教材中的唐诗解释的不够详细,那就买一本唐诗三百首,最好带有详解二字的。其它的如古文观止,论文,孟子,庄子等等,都可以,有的真比教材解释的更清楚。
养成在书中做笔记的习惯。把从字典里查到的字词记在书里。最好在同一页纸上编上序号,以后阅读时便于查找。尽量不单独做笔记。因为很不方便。记在书里,再看到那页时,忘记的东西都在那写着呢,不用再翻别的书或笔记。
剩下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熟,或者背下来,如果你真的按照我的方法去听了,你背的时候会很容易。
最后,就是有耐心,别急于求成。只要努力,一切交给时间就好了。

『拾』 初中生如何学好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拿高分的方法

文言文拿高分的方法一
1、以音猜义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声训(训诂学术语)原理,找到文言文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句中“辟”与“避”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避”的含义是“逃避”、“躲藏”,“辟患”就是躲避祸患,所以“辟”通“避”。
2、温故知新法。对于某些文言文词义不明的词,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
文言文拿高分的方法二
1、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文言文词义的缩小。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文言文拿高分的方法三
1、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要根据文言文句式特点翻译句子,例如:省略句,应根据文章前后联系补足省略部分;判断句,应根据句式特点,翻译出判断词“是”;倒装句,翻译时应该注意调整语序。
2、而且文言文翻译句子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把文言文句子的词语用现代汉语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再根据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和习惯,调顺句子。

热点内容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发布:2025-07-13 23:48:29 浏览:271
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2025-07-13 23:20:30 浏览:530
给老师的101条建议 发布:2025-07-13 21:59:07 浏览:877
教师美文诵读材料 发布:2025-07-13 20:46:09 浏览:211
2017数学高考答案解析 发布:2025-07-13 20:21:13 浏览:721
黄冈小状元四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发布:2025-07-13 18:50:35 浏览:24
告诉英语 发布:2025-07-13 18:39:33 浏览:202
南陵县教育信息网 发布:2025-07-13 18:21:05 浏览:638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发布:2025-07-13 14:42:16 浏览:896
对教育的 发布:2025-07-13 14:06:14 浏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