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颜之推教子文言文翻译

颜之推教子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0-12-04 14:03:25

Ⅰ 颜之推的文言文《以学自损,不如无学》的原文及翻译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本文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原文】夫学者,所专以求益①耳。见人读属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解】

1求益:求得长进。 2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3同列:同辈。 4疾之:怨恨他。 5鸱枭(chī 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译文】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怨恨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Ⅱ 翻译《颜之推教子》

齐朝有位士大夫,曾经对我讲:"我有个孩子,已经17岁了,非常通晓公文的书写内,我教他讲鲜卑语,弹奏容琵琶,他渐渐地也快掌握了,用这些特长去为王公们效劳,没有不宠爱他的,这也是一件紧要的事啊."我当时低着头,未作回答.这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让人诧异啊!假如因干这种职业,就可当上宰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

Ⅲ 颜之推教子文言文翻译

颜之推教子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①.教
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②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俛③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若由此业④,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
齐朝有位士大夫,曾经对我讲:"我有个孩子,已经17岁了,非常通晓
公文的书写,我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他渐渐地也快掌握了,用这些特
长去为王公们效劳,没有不宠爱他的,这也是一件紧要的事啊."我当时低
着头,未作回答.这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让人诧异啊!假如因干这种职
业,就可当上宰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
【注释】
①书疏:此转文书信函等的书写工作.
②伏:通"服".
③免:同"俯".
④业:职业,指服事公卿一事.

Ⅳ 《孟母教子》文言文翻译

“孟母教子”包含有“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三个小故事。

现分别翻译如下:

一、孟母三迁

1、原文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2、译文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说:“这不是我用来安顿孩子的地方!”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说:“这也不是我用来安顿孩子的地方!”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可以用来安顿孩子呀!”

二、买肉啖子

1、原文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2、译文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边的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

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表明她没有欺骗。

三、断机教子

1、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2、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出处:

《列女传》

(4)颜之推教子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从所编一百余个历史故事来看,多数还是表彰美善,歌颂古代妇女高尚品德、聪明才智以及反抗精神的内容,而且有些情节生动感人,颇具女性文学的特征。

二、作品赏析

《列女传》 ,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因此,如今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名。也有人为认为,如今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来的。

三、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Ⅳ 颜之推教子文言文翻译

《颜之推教子》可以有两种方法断句:一种是用分隔符号,一种是直接用标回点符号。
答用分隔符号: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用标点符号: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通常考试时,如果不直接说明用标点符号,就是用分隔符号断句,这就降低了难度。

Ⅵ 颜之推教子文言文断句

《颜之推教子》可以有两种方法断句:一种是用分隔符号,一种是直接用标点符号。版
用分隔符权号: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用标点符号: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通常考试时,如果不直接说明用标点符号,就是用分隔符号断句,这就降低了难度。

Ⅶ 朱熹教子的文言文翻译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 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

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 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 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

若不是这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 戚同乡和老朋友呢?一定要记住,“每天晚上睡觉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吗?”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拓展资料

原文:

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汨于俗务,不得专 意。又父子之间,不得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有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 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朱熹教子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要做一个知“礼”的人。

朱熹曾经给皇帝宋宁宗讲学,在他的年代,他不仅是这样教育自己儿子的,也是这样教育皇帝和全天下的读书人的。有人说,宋朝是文人最幸福的朝代,而营造这个幸福的人,朱熹也应是其中之一。

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长,把所有学问融为一体自创一派。凡人者,应当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朱熹做人的准则。

朱熹一直认为为人要以“勤、谨”二字着眼,讲究“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为根本,做人治学都要勤奋刻苦,敦厚忠信,见善思齐。这种教育理念很具有现实意义。

除了对启蒙教育的重视之外,朱熹对成年子女们的要仍然很严格。在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爱应当是有所节制的,决不能变成“爱而无穷”的溺爱,更不能不根据儿女的情况期望值太高。

Ⅷ 颜之推教子 翻译

颜之推教子来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源:"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①.教
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②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吾时俛③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若由此业④,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
齐朝有位士大夫,曾经对我讲:"我有个孩子,已经17岁了,非常通晓
公文的书写,我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他渐渐地也快掌握了,用这些特
长去为王公们效劳,没有不宠爱他的,这也是一件紧要的事啊."我当时低
着头,未作回答.这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让人诧异啊!假如因干这种职
业,就可当上宰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
【注释】
①书疏:此转文书信函等的书写工作.
②伏:通"服".
③免:同"俯".
④业:职业,指服事公卿一事.

Ⅸ 《为学之要》颜之推的文言文翻译,不是《为学》啊

为学之要颜之推

原文

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 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 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 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 秋实也。

译文

学习所得的知识,用在哪一方面都会见成效。只是现在的人读书,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没有听说(他的)忠孝,仁义也(做得)不够;让他来判断一件诉讼,不一定能弄清事理;治理千户小县,不一定能管好百姓;问他修造房屋的事,不一定知道楣是横着安放的而棁是竖着立的;问他耕田,不一定了解稷种得早而黍种得迟;(成天)吟诗谈笑,诵读辞赋,所做的事情很悠闲,只能增加一些迂腐荒诞的才能,处理军国大事,一点用处也没有:从而被武人俗吏们共同嘲笑讥讽,的确是由於上述的原因吧?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便自高自大,欺凌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他人就像仇敌般怨恨他,像对恶鸟一样厌恶他。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

Ⅹ 《孟母教子》的文言文翻译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 |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家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东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

欲啖(给....吃)女

热点内容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