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科地理
① 青岛大学是几本啊
二本
青岛大学是由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的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办学起源于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1)北大学科地理扩展阅读:
学校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正在规划建设占地3200余亩的胶州科教园区。固定资产28亿元,馆藏图书406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主办7种学术期刊。
教职工3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595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4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者1192人。现有全职院士6人,外聘院士9人,万人计划学科领军人才2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青11人。
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专业学位类型2种(涵盖18个培养领域);3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硕士专业学位类型23种(涵盖81个培养领域)。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7个。
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列全国第61位;系统科学和纺织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排名前十名。
② 历史地理学大学排名
在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中位列第一的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历史学系始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早期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
该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共有1个系直属科研实体,2个藏书共达20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1个史学文献数字化实验室。
接下来一起看看各个院校相关排名情况吧!
历史学考研可以报考的院校众多,同学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否则来回更换院校会增加复习成本,因为有些院校的专业课考查时,是自主命题,换了学校,就意味着有些书目,需要全部推翻,从头开始复习
③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地理
现在都大二了,还能看到这样的问题很怀念啊,高中时我就是地理课代表,文综成绩很好,说些我自己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地理虽然是文科,但其实相比历史政治来说是有些文理综合的,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反正我们那时的全国二卷有三道左右的计算题,综合性很强。我觉得不论是地理还是历史政治,记是一定的,但绝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学好的。首先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现在你还没高三,可以看看国家地理杂志什么的,不急着弄那些死知识,兴趣有了记什么都是主动的,很快就能背下来。其次现在你这个阶段老师应该是分块讲一些书上的东西,跟住老师就好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一定要结合着学,孤立开来的话考试你看地图什么也看不出来。。平时闲着么事就拿着本小地图册反复看,重要经纬线,地形,洋流,大气,人口,资源分布,根据各国自然地理延伸出的人文地理状况……只要你常看地图册,所有的知识都能延伸出来,像一张网一样,根本不用死记硬背。有些知识我记不太清了,简单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北美洲的地图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反正我会联想出靠太平洋一侧北太平洋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的是加利福尼亚寒流,低纬流向高纬是阿拉斯加暖流,由洋流可以联想出气压带风带规律,和沿岸出现的独特的地中海气候原因,说到地中海气候,又可以想到美国其他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气候类型?地形很重要!于是西高东低的地形图在脑中显现,然后,西面的科迪勒拉山脉产生的原因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版块的消亡边界,是地震带,但为什么这么著名?因为西部有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市,这些城市都以什么著称?——硅谷,然后可以联想到美国交通发达,可以联想到其他城市,密西西比河贯穿美国,工业农业,玉米带棉花带小麦蔬菜种植地畜牧业,中央大平原也随之显现……最后到达东部,五大湖相关知识,纽约的繁忙,迈阿密的温暖阳光你似乎能感受到……再就是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由此又可以延展到欧洲为什么那么温暖湿润…………以此类推的联想,你还觉得地理难背吗?反正我有想在复习一遍的冲动,呵呵再就是一些固定公式,气压等基本问题要弄懂,记住是弄懂产生原理,不是背!背你是永远也记不牢的,在就跟住老师,把平时考试测试的错题都弄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看。我相信这样学习高中地理一年后你会很从容的进入考场!完全个人经验,希望对你和学弟学妹们有帮助!
努力什么都不怕
④ 哪些大学的电子商务比较好
我来,我这个电子商务大四的老男人来说一说。
我想,只要学了这个专业的,多多少少都会觉得这个专业就是个坑。没什么不好,网络介绍也挺高大上,挺完美的,但是杂。
杂,具体杂什么,就是这个专业是什么类的交叉学科就杂什么,就好像电子商务这个专业就是经济学还有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所以就杂经济学和管理学什么的。
这两类学科好的,电子商务也差不到哪去,就说说我这个老学长在我们电子商务这个专业一直听到的和崇拜的学校吧。
第一个,中山大学。
学校平台也高,实力技术也强,关键是校友也优秀。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就是上海交大,福布斯全球最佳投资人耶!!我的男神!!!
⑤ 在北京林业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本人目前是北京林业大学的硕士生学姐一枚,本就就读于南方的一所财经类院校,虽然2017年才入学,但通过这两年美好的学习生活,对北林还是有所了解哒~
⑥ 北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带头人
是陈运泰,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原籍广东潮阳,1940年8月10日生于福建厦门。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2015年1月,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
70年代以来,陈运泰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150余篇(部),他与人合著的《地球物理学基础》、《震源理论》等,长期以来被用作该领域的主要教材。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3、1985、1988)、一等奖(1997)、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8)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等多项奖励。1986年他被人事部命名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长期担任硕士生导师(1981至今)、博士生导师 (1984至今)和博士后导师,并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北京石油大学、浙江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兼职(客座)教授。1978年以来培养了200余名学生和研究生,其中包括两名伊朗博士研究生和数名外国(罗马尼亚、德国等国)的博士后。
陈运泰在地震学方面的贡献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他曾任国际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副主席(1989至1991年),国际学术刊物《纯粹和应用地球物理》(PAGEOPH)编委(1995至1999年);现任国际学术刊物《地震学刊》(JOSE)编委(1998年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414(UNESCO-IGCP Project 414) “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地区的地震地面运动的真实模拟”(“Realistic Modeling of Seismic Input for Megacities and Large Urban Areas”)项目学术委员会委员(1995年至今);并多次在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学术大会、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学术大会、亚洲地震委员会(ASC)学术大会、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WPGM)等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或会议主持人,多次担任IASPEI和ASC提名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多次担任国际性的研讨班或培训班的主席或教员。1987年,卢森堡大公授予勋章,表彰陈运泰在科学研究和推进中卢科技合作方面的贡献。
⑦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历史沿革
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历史沿革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文学科中设地理学门。[据王恩涌考证:1904年仅仅是个计划,并未实现。在北大讲地理课的是张相文教授,他1917-1919年在北大讲授《中国地理沿革史》,编有《中国地理沿革史》讲义。学科发展历史与清华大学的地理系和燕京大学的历史系有直接的渊源。
清华大学于1928年成立地理系,著名的地质学家翁文灏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地理系于1929年招收学生。由于系的发展,到1933年,在学科上有了扩大,下设地理、地质、气象三个组,分别培养地理、地质、气象方面人才,改名为地学系。
抗日战争开始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于1938年4月在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合并为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抗战胜利,三校回迁,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各回本校。清华原地学系的气象组遂单独成系。
1950年初,因当时国家急需地质人才,清华地学系中的地质组遂单独成立地质系,地学系只留有地理组。
1952年,为适应国家建设,全国高校进行大调整,原清华的地学系调整到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历史系少数教师一起成立的地质地理系。当时,学习苏联培养人才的经验,地理学遂采取按二级学科成立专业,分别制定教学计划以培养专门人才。在地质地理系,1952年设有自然地理专业。1955年又设立了经济地理与地貌两专业,同时引进部分地质学教师,开始招收地质专业学生。这种方式是我国地理学高等人才培养上重要变化。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高校于1966年停止招生。
北大地质地理系于1972年开始恢复招生。当时,考虑到世界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城市化与卫星遥感技术等方面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遂确定地理学的专门人才培养采取理科专业与应用相结合,自然地理与环境保护结合,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相结合,地貌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以培养理科应用人才。这使地理学人才培养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文、理结合,而成了文、理、应用、技术大综合的新时代。
1978年,地理学方面的学科与地质学方面的学科分别成立地理系与地质系。地理系下设自然地理、地貌和经济地理三个专业。随着学科发展日益重视应用的趋势,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老学科的新变化,于1989年将地理学系改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
由于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北大在2002年将原城市与环境系与环境科学中心合并成立了环境学院。2007年5月,学校决定将环境学院的两部分分开,原城市与环境学系所属部分成立了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院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创世界一流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条件建设,大力提高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推动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使学院的师资队伍水平、设施水平、教学研究水平和主要学科方向的水平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某些方面争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化的建院模式
学科建设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国际化战略。采用国际通行的办学模式和评估体系,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和企业的联合办学和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建立国内和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学科建设的国际化。
突出中国特色、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学院建设注重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在学科建设中将注重已有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扶持和培养某些国家急需的学科和重要的新兴学科。发挥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学科布局注重文、理、工相关学科的结合。 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得到批准,其中2004年获得批准的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2005年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2008年获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01-2004年每年参与和主持的863、973项目均在2项以上。直接进入本院的横向项目平均每年在15项左右。
2003年,本院共有2个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分别是陶澍教授牵头的“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生态效应”以及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另有蔡运龙教授牵头的“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途径”获该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许学工教授参与的(排名第四)“渤海西南岸滨海油区环境演变卫星监测及预测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城市与环境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两方面的科研经费接近。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环保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学院每年直接使用的科研经费维持在6000余万元,2012年科研经费近8000万元。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得到批准。
学院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全院每年在sci和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2011年以来发表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大于3.0。方精云院士和朴世龙教授曾在science和nature等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共6篇。
⑧ 我要去读文科还是理科
中国目前的高考分文、理两科。文科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理科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六科。语、数、英各一套卷子,考三场六个半小时,合计450分;政史地合为一套卷子,称作“文科综合”,又叫“文综”,考两个半小时,300分;理化生合为一套卷子,称作“理科综合”,又叫“理综”,考两个半小时,也是300分。根据近年来对高考情况的有关报道,理科生的高考成绩差距很大,最高达730分,最低只有几十分;文科生的高考成绩差距不大,最高670分左右,最低300分左右。理科一本、二本、三本的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20分、470分和420分左右;文科一本、二本、三本的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10分、480分和450分左右。
文科确实比理科好考一些,所以学不动数理化生四科的学生都奔文科而去,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于是“笨蛋才学文科”的说法流行全国。语文和英语两份考卷文、理科完全相同;数学考卷中有70%的内容相同,30%不同,文科生必做的题目比理科生必做的题目稍微简单一些。如果一个考生考理科数学能拿到120分,那么他考文科数学就能拿到130分。同理,文综的考分也要高于理综的考分。因此,如果一个考生考理科能拿到600总分的话,那么他考文科就能拿到630分左右。
由于“笨蛋才学文科”的观念深入人心,大部分学业优秀的学生自然不肯与“笨蛋”为伍,都挤在理科班里互相竞争,结果给某些很有谋略的优秀学生创造了高考致胜的机会。2000年我们边城中考前30名和32名以后的高分学生在升高二时都选择理科,只有第31名阿英不顾家庭和老师的反对以及同学的嘲笑选择了文科。在2003年的高考中考了630分,录取到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课程主要是《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会计学》、《计算机应用》、《统计学》、《财政学》、《英语》、《军事理论》、《货币银行学》、《心理学》、《管理学》《传媒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等。由于高二、高三两年文科生作业较少,阿英阅读了大量书籍,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进大学后感到特别轻松,于是又多学了一门专业:经贸英语。高一没有分文、理科时排名在阿英前面的30名学生,理科高考600分以上的只有12人。其中有两人也被录取到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和阿英同班,学习相当吃力,根本无暇考虑第二专业。2002年边城中考第一名赵丽鸥选择文科,2005年考了674分,是新疆文科状元。本来公布的文科状元是一个民考汉的学生,加了民族照顾分以后为676分,其实际考分低于赵丽鸥,后来因为有人举报该生作弊而被取消录取资格。
现在重点大学的许多专业都是文理不分家的,录取时只要成绩高,文、理科考生兼收。有些大学教师误以为中学学理科的学生在大学里以及以后的工作中都有很明显的优势,那是因为不了解高中分科时学生的真实情况而已。另外,理科生的重复性作业实在太多,跟着老师在题海里挣扎,睡眠不足,近视加重,厌学心理日益增长;进大学后猛然松弛下来,会发生许多适应不良的行为。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跳楼自杀的已有多例。往黑熊身上泼硫酸的刘海洋、连杀四位同窗好友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公派出国留学却连杀多名世界级天文学家的卢刚等事件震惊世界。而高中文科生就一个数学作业比较多,有大量的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自学,可以博览群书,培养自学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进大学后除了为情所困会产生一些问题外,行凶杀人之类的极端事件很少发生在文科学生的身上。
高中理科生未必能成为科学家,但很难成为思想家或文学家,因为在可塑性很强的两年里,繁重的理科作业窒息了他们的想象力,阻碍了语言能力的发展。美国的中学和大学对文科的强调绝对超过理科,绝大部分的大学校长都是文科出身。朋友阿辉全家移民美国,她女儿在中国上高一时,成绩差,自卑感重,说话都不敢大声。到美国上高二,除了英语暂时不如同学外,其它功课样样第一,跟我视频通话时,其自信和乐观,简直变了一个人。科学发明和创造离不开语言的载体和驰骋的想象。而优秀的文科生恰好具有这两方面的优势,进入大学后只要专攻一门,照样可以成为科学家。中国的祖冲之、张衡、沈括等都是文科出身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既是科学家又是思想家,要不然他也不会反对法西斯。达芬奇是个著名的画家,但是近来的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他在科学发明方面的手稿和图纸。许许多多科学家的文笔之优美,简直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