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讽刺小人的文言文

讽刺小人的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4 18:02:17

⑴ 谁能给我一句古文,用来讽刺小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鸡鸣狗盗,也是形容偷偷摸摸的小人行为。

⑵ 谁知道完整的《聊斋志异》里面的全部故事目录

卷一:

考城隍,耳中人,尸变, 瞳人语 ,画壁 ,山魈 , 咬鬼, 捉狐,荞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种梨,丐仙,僧孽,鬼哭,蛇癖,庙鬼,义鼠,地震,猪婆龙,陕右某公, 好快刀 ,江中鬼 ,戏术,蛰龙 ,小髻 ,金永年,夏雪,美人首,车夫,杨疤眼,鼠戏。

卷二:

崂山道士,长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王公筠苍···),狐嫁女,娇娜,妖术,野狗, 三生(刘孝廉···), 狐入瓶,真定女,焦螟,叶生,四十千,成仙,新郎,灵官,王兰,王成,梦别,李公,鄱阳神,骂鸭,柳氏子。

卷三:

青凤,画皮,贾儿,董生,龁石,陆判,婴宁,聂小倩,海公子,丁前溪, 张老相公,水莽草 ,造畜,头滚,侯静山,钱流,龙肉,魁星,潞令,山神。

卷四:

凤阳士人,耿十八,珠儿,小官人,胡四姐,祝翁,侠女,酒友,莲香, 阿宝,九山王 ,遵化署狐,张诚,跳神,铁布衫法,吴门画工,豢蛇,化男。

卷五:

汾州狐,巧娘,吴令,口技,狐联,潍水狐,红玉,林四娘,鲁公女,道士,胡氏,丐僧,伏狐 苏仙,李伯言,黄九郎 ,金陵女子,汤公,阎罗(莱芜秀才···),厍将军,雷公,戏缢 ,死僧 , 赤字 ,梓潼令,鬼津,禄数,鬼令,禽侠,负尸。

卷六:

连琐, 单道士,白于玉,夜叉国,西僧,老饕,连城,霍生,汪士秀,商三官,于江,小二,庚娘,宫梦弼,泥鬼。

卷七:

鸲鹆,刘海石,谕鬼,犬灯,番僧,狐妾,雷曹,赌符,阿霞,李司鉴,毛狐,翩翩,黑兽,余德,青梅,罗刹海市,紫花和尚,鞠乐如,盗户,某乙。

卷八:

田七郎,保住,公孙九娘,促织,柳秀才,水灾,诸城某甲,库官,酆都御史,狐谐,雨钱,妾杖击贼,秀才驱怪,姊妹易嫁,续黄粱,小猎犬,棋鬼,辛十四娘,男生子。

卷九:

白莲教(白莲教某···),双灯,蹇偿债,鬼作筵,胡相公,念秧,泥书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 酒狂,阳武侯,赵城虎,武技,小人,秦生,鸦头,封三娘,狐梦。

卷十:

布客,农人驱狐,章阿端,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孝子,阎王(阎罗王),土偶,长治女子,义犬(潞安某甲···),伍秋月,莲花公主,绿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采薇翁,鹿衔草, 小棺,李生,蒋太史,澄俗。

(2)讽刺小人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聊斋志异》,清朝蒲松龄编著的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历时30多年完成的著作。“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在文学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人兽,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中国的社会面貌。青年作家贾飞曾评价,现当代所有奇幻、玄幻、鬼故事所用的套路和手法,都是蒲松龄用剩下来的,其《聊斋志异》堪称这些小说类作者的鼻祖。

《促织》写明朝宣德皇帝好玩促织(蟋蟀),责令地方上每年给他进贡,致使促织也成了可居的奇货,“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华阳县有位叫成名的人,因为交不出应征的促织,被打得“两股间浓血流离”。

受女巫的指引,成名好不容易捉到一只促织,却又被小儿子不慎弄死了,小儿子因为害怕父亲责怪,竟投井自杀。后来,儿子的灵魂化成一只促织,能征善战,,成名因此受到了赏赐,成了秀才,还发了大财。

一只蟋蟀,竟然决定了人的生死!这是血泪的控诉,也是绝妙的讽刺。

这种反映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的作品,还有《红玉》《梦狼》《窦氏》等。

《青娥》写霍桓对青娥一见钟情,却无法与之相会,后从一个道士那里得到了一把斫石如泥的小铲,挖开墙壁,与青娥相见,并赢得了青娥的爱情。但这种爱情又受到女方家庭的阻挠,几经周折,才在县令的帮助下成了亲。

几年之后,青娥又被父亲招到深山。霍桓找到山里,用那把小铲奋力“凿石攻进,且攻且骂”,终于把青娥接到家里。

这个故事歌颂了这些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谴责了阻挠、破坏这种爱情的封建势力,表现了自己美好的理想。

《聊斋志异》中,这种描写理想爱情的故事很多,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鸦头》等。

《司文郎》写了一个有特异功能的瞎眼和尚,只要在他面前把一篇八股文烧掉,他用鼻子嗅一嗅,就能立刻说出文章的好坏。书生王平子虚心好学,受过高人指点;余杭生则惯好吹牛,对写文章一窍不通。俩人一起来向瞎眼和尚请教。

和尚嗅过王平子的文章后说:“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又嗅余杭生的文章,嗅一篇便“咳逆数声”,连呼“勿再投矣”!

可是应试的结果却是王平子落第,余杭生高中。和尚感叹地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

这种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弊端,控诉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的作品,还有《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王子安》等。

《席方平》中,席方平在冥司告状的过程中受到严刑拷打,城隍、郡司又许以千金,他均不为所动。到了冥王那里,又受笞刑,他喊道:“受笞允当,谁叫我无钱耶!”冥王又把他放在火床上,“骨肉焦黑,苦不得死”。

冥王问他:“敢再讼乎?”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必讼!”冥王又命令把他锯成两半。虽是“痛不可禁”,他却“忍而不号”。

他的这种精神使得行刑的小鬼也不由地发出“壮哉此汉”的赞叹。冥王没有办法,只好又来软的,叫他回到阳间,答应让他发财,给他增寿,并当场把这些写在生死簿上。但他毫不动心,终于在二郎神那里告了一状,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种歌颂被压迫人民对恶势力的抗争的作品,还有《商三官》《向杲》等。

《劳山道士》写一个慕道的王生往劳山拜师学道,却又受不了山中艰苦的劳动生活,终于半途而废。

临行前,他请老师教给他穿墙之术,老师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告诉他,法术不能乱用,否则就不灵了。他回到家里,却马上向妻子吹嘘自己的本领。妻子不信,他便当场试验,结果一头撞在墙上,额头上鼓起一个大包。作者在篇末说:

“闻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为王生者,正复不少。”

显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就是要讽刺王生这一类喜高名、好卖弄,却又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去学一点真本事的人。

这类故事总结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还有《种梨》《画皮》《瞳人语》《狼》等。

蒲先生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讲的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人读之,欲罢不能。

比如《西湖主》讲书生陈弼教一个偶然的机会救了一个猪婆龙,后在洞庭湖遇风翻船,流落到个小岛上。原来被他救的猪婆龙正是洞庭湖君的妃子,恰巧住在这里。相遇之后,,妃子把女儿嫁给他,他因此得以发财成仙。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可是到了作者笔下,却写得起伏跌宕,一波三折。陈弼教误入园亭的一段尤其精采。

陈弼教在岛上误入王妃园亭,偷看了打秋千的公主,一见钟情。后在秋千架下拾到公主的红巾,遂题诗一首。一会儿,一个侍女来寻红巾,见红巾已被玷染,大吃一惊,告诉他:窃窥宫仪,又玷染红巾,其罪当死。

看到这里,读者不能不为陈弼教的安危担心。

过了许久,侍女又来告诉他:公主并不生气,看来求生有望。读者也随之松了一口气。后来,公主又派人接连给他送来饮食,读者又松了一口气。

不想,就在问题趋于解决的时候,又掀起一重大波澜: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妃,王妃十分生气,“大骂狂伧”。气氛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拿着绳索来捉他。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当年跟随王妃的婢女认出了陈弼教,报告了王妃,于是他一下子由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客,还真的与公主结了婚!

没有好的语言,再好的故事也食之无味。《聊斋志异》用文言写成,一方面继承了文言文精炼、含蓄的优点,一方面又大量吸收民间口语,兼有生活化的长处,语言准确精练而又生动传神。

如《红玉》写冯相如与狐女红玉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

短短的几句话便把整个过程交待得清清楚楚。“视之”“近之”“招以手”“固请之”几句写冯相如,“美”“微笑”“不来亦不去”写红玉,文字简练到无法再简练的程度,内容却十分丰富,不仅写出了两个人的动作、神态,而且准确地传达出双方微妙的心理变化。

人教版语文教材选了《狼》这个故事,你还记得对那只狡猾的狼的描写吗?“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多么生动传神!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法国汉学家克罗德·罗阿说:“《聊斋志异》是世界上最美的寓言。”

这都是对《聊斋志异》的高度赞颂。当然,受时代所限,《聊斋志异》在进步的思想内容中也夹杂着一些落后的成分,如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鬼神迷信和因果报应思想,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倾向等,对某些低级趣味的故事也津津乐道等等,这是我们阅读时应注意分析批判的。

⑶ 推荐好看的文学作品

张悦然的 誓鸟~
记忆如此之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
故事简介:在神奇的南洋历时700天,张悦然从历史遗迹中寻找一个断了线的故事,在亲历的大海啸中收到撞击,从一枚贝壳中得到神秘的谕示,从而诞生出这部瑰丽动人的长篇小说。在大航海时代的宏大历史背景下,一个美丽的中国女子远下南洋,海啸夺走了她的记忆,她在大海里,岛屿上颠沛流离,被欺侮,被抛弃,经历生育,病痛,牢狱之苦,她刺瞎了自己的双目,只为寻找遗失的记忆。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美好动人震荡人灵魂的故事~也是我目前最喜欢的小说之一。楼主就算不选我的答案也推荐去看看啊~~~

轻小说:文学少女~
作者如果喜欢文学的话这部作品千万不能错过!! 因为它每话都套用一本实际存在的文学作品的部分特点和内容为故事的轴心讲述细腻动人的成长故事~(我发现我自己写的简介真的很烂。。。)其涉及的名著及文学作品非常之广且让人阅读后都会产生去拜读原著的愿望~(楼主感兴趣还是自己去了解吧。。。ORZ)
落落的 全宇宙自此剧终 语言非常动人细腻~
贴近我们的生活~看到班霆与他爷爷之间的亲情描写很自然的联想到了自身哭了很多次~
不过还没完结~~~那么就推荐尘埃星球与年华是无效信~总觉得看落落的小说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那个童话集可以吗。。。我以前珍藏过两本童话集--来自天空的花朵 与快乐园 读里面的童话仿佛置身于大大的柔软的花瓣中温暖~时儿又如夏日的小溪般清凉的能唤起你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呢。。。(哎。。。我承认我语言贫瘠~~对不起被我介绍过的好作品)
三三的短篇小说:香豌豆的春天!!!短篇童话-守着十八个鸡蛋等你 很温馨的作品 以及像猪一样飞翔 --又是赚人眼泪的.TAT。。。。一下子还真想不起来
最后说到电影 今天刚看了一部动画电影
秒速5厘米 里面的每一个场景都画的非常漂亮~几乎全可以截下来做桌面 故事虽然平淡但是非常美~在主人公淡淡的诉说中表达出了曾经纯真的感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逝。即便这种感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完成,但它必定会是心里美丽的一段回忆。而龟缩于以往的伤痕中,不敢接受新的幸福,只会使心越来越苍老,最后慢慢死去。回忆像酒,少许你便可觉得那其中的甘美,如果滥喝沉迷其中,只是一个神智不清的酒徒这一主题。。(饿。。还是推荐你亲自去看)
就先到这吧~~
饿~~~MS我推荐的都不是名著哈...但是我觉得一本书的好看程度并不在于他所属的类型~且一本好书也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关键是取决于阅读者是否能在书中的艺术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能与其中的人物化为一体~去体验一场绚烂的心灵之旅并从得到对自己的思想宝贵的启迪~也许许多言情小说都很肤浅~但只要哪怕其中有一处不经意间作者关于人的思考的闪光点~我觉得这就不是一本烂小说~~
虽然我推荐的书里有很多80后写的~但它们也并非言情小说~也不能说是简单意义上的青春小说......名著也看过却因从中找不到自我而少有坚持的看完~
以上有点胡言乱语~但隐约就想表达出这个意思
也许我在思想上与这里的其他几位回答者比还是欠缺深度的吧.....看过许多书被骂的很惨~但直到现在还隐约的认为一本书的存在必定有他存在的价值~只有一
个读者的书也是有意义的存在.

⑷ 有哪些骂搬弄是非的的小人的文言文

行路难
行路难,君好看,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

⑸ 聊斋志异及蒲松龄的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聘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至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另有相关同名电视剧和电影等。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

图书(14张)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 学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人兽,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中国的社会面貌。
《聊斋志异》,顾名思义,是记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其中“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
二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
三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
四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
版本信息

《聊斋志异》版本很多,现存的主要有:  山东淄川蒲松龄聊斋半部手稿本(解放初发行,曾影印出版),乃作者修订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原作面貌,可惜仅存203篇(《猪婆龙》重出文不计),约当原稿之半。稿本中有作者手录的王士祯评语。手抄本现保存于辽宁省图书馆。
乾隆十六年(1752),历城张希杰(别号练塘)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了一个本子,是为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此本共12卷,有目488篇,但有目无文者凡14篇,实有文474篇。此本也附有王士□评语。
与铸雪斋抄本同时,另有一种《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1963年发现,已影印出版)。其底本当是作者的另一稿本,并参照其他抄本作了校对、复核。此本共有文474篇(《王桂□》、《寄生附》合为一篇)。这是现在所见到的最完整的两个早期抄本,对研究《聊斋志异》有重要价值。
现存最早的《聊斋志异》刻本,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刻的青柯亭本。其“弁言”和“例言”,记述了底本的来源和刻者所作的工作。书共16卷,凡431篇。篇目虽不完全,但重要的篇章都已包括在内。其文字的更定,亦有可取者。
青柯亭本出后,一般通行本都据此翻印。此本也有几种内容互有歧异的本子,一种是文目不全本,即比一般赵本少文10余篇,少目40余条;一种是刊有鲍迁博《刻书纪事》和“杭油局桥陈氏”书牌的本子;还有一种本子则无“纪事”和书牌。此本亦附有王士□评语,并在某些篇后附有有关的附录。次年,即乾隆三十二年(1767),又有王金范刻本刊行。这是一个“册繁就简,分门别类”的选辑本,共18卷,分26门,收文270余篇。此外,尚有同文书局绘图本,其特点是在赵本附录之外,又加了一些有关附录。至于别种版本,如乾隆三十二年福建李时宪刻本、光绪七年(1881)邵州经畲书屋刻本以及小艺山樵精选本等,其文字大同小异。
《聊斋志异》的注解本,通行的有吕湛恩、何垠两家。吕注原为  《聊斋志异》单刻,有道光五年(1825)刻本。道光二十三年(1843)广东五云楼刻本始将吕注与《志异》原文合刻,后又有广百宋斋和同文书局绘图本。何注有道光十九年(1839)花木长荣之馆刻本,又有光绪七年(1881)邵州经畲书屋评注合刊本。两种注本,指明典故,诠释字义,都给读者阅读《聊斋志异》以很大便利。但吕注较为详赡谨严,错误较少;何注则嫌芜杂,错误较多。
《聊斋志异》的评语,最早者为王士□评。王评虽颇简略,但时有精当之处。后刊刻成书,又有冯镇峦、何守奇、但明伦诸人评语。诸家评语,或阐明作者旨意,或品评为文之法,或考据传闻异同,都富有参考价值。但其迂腐附会之处,亦所难免。
《聊斋志异》尚有多种拾遗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辑校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编定为12卷,合共491篇(其中“又”篇和附则,均属正文,不作一篇计),连同附录9篇,较通行本增补近70篇,采录宏富,是目前较为完备的一个本子。清代刻本《详注聊斋志异图咏》

⑹ 古人说脏话吗一般会怎么说呢

含蓄?不一定的。含蓄是没骂人,是在旁敲侧击,让听者自觉点。真骂人,呵呵,嘴损的也不少。另外,最大的关键是白话和文言文的差别。我们现代人对白话文中的骂人词汇体会很深,但是对文言文中骂人的词汇就没有任何切身体会,所以看上去一些文言骂人的词,我们觉得很文雅很含蓄,实际上在当时可能是非常“凶残”的骂法。就像我们如果不是很熟悉英语的,听到英语里说“F*ck”、“Son of b*tch”之类的,我们没太大感触,但是在美国或者英国这样的英语母语国家,可能会引发流血冲突。

略举一例:

最经典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场景,仔细阅读一下。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朽木:这是古人的骂人词汇,我们觉得好像没什么啊,什么朽木不可雕,那不都是很常见的吗?可是这词要用在一个读书人,尤其用在一个饱读诗书的人身上,那简直就跟挖了祖坟差不多。你这是质疑人的能力啊,质疑他学术造假啊。当然,这里不是骂王朗的,是骂汉朝堂。

禽兽:不用说,这也是骂人的。我们现代人对这个词感触也没那么深,甚至还有自嘲社畜的,朋友间开玩笑也可用说“你丫就是一禽兽”、“牲口们”。可是这搁在古人身上,那就是连带祖宗都被辱骂了。

狼心狗肺、奴颜婢膝……这些也是很狠毒的骂人的词汇。尤其后面奴颜婢膝。奴婢是指家奴、太监和婢女,不但没地位,甚至连人都算不上。多毒辣啊?

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谄谀:这个我们现代人也感受不明显。说的是溜须拍马、逢迎献媚、投机钻营,这么去骂一个六七十岁,还靠着自己的才能才爬上高位的人,换谁都受不了啊。就譬如你是个大明星,明明你的演技很好,可人就说你是靠人干爹才上的位,你觉得受得了吗?

匹夫:我们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给带了节奏。匹夫不但有普通人的意思,骂人的时候,“匹夫”大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东西”、“家伙”的意思。然而“东西”、“家伙”在现代汉语中,语气也弱化了。实际上在部分地区方言中,这两个词都是很狠毒的骂人的词汇。这里“皓首匹夫”,大概就是“老不死的老东西”、“老不死的畜生”、“老狗”这样的意思。

老贼:这个不用解释,就现代也是骂人的话。

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贰臣:这个我们现代人毫无感觉,反正换公司跟喝水似的,谁也不会说你“不忠”。换国籍也毫无问题。但是这在古代,忠君简直和妇女的忠贞一个等级了。一个臣子如果被骂不忠,那绝对是让整个家族都蒙羞的事情。所以历史上那些勾结敌国的,没一个是有好名声的。简直就是被钉死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断脊之犬:这个很明显了,现代话叫“跪舔”、“摇尾乞怜”。你说我跪舔某女神,我还没多大意见。你要说我跪舔对手,我绝对跟你打个头破血流。

上面来看,先骂了一句“(皓首匹夫)老东西”,再接一句“(苍髯老贼)老畜生”,接着骂他是一条跪在曹氏脚下的哈巴狗。你觉得这还含蓄吗?

所以,真不是文言文不骂人,而是我们现代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没那么深,没体会中间骂人的“精髓”。看着文文雅雅的几个字,实际上那都是尖刀挖肉、杀人诛心的话。绝对比我们现在的三字经国骂狠多了。


注意:真实的王朗和诸葛亮没什么交际,王朗是汉末大儒,其人饱读诗书,诗、书、礼、易、春秋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著述颇多。而且其人为官清正廉明,恭俭节约,为人乐善好施,严谨慷慨。经常拿钱财接济穷人。和《三国演义》里的那个“王朗”几乎是两个人。王朗所著的《周易传》曾经是魏国的“教材”,是学习“易经”的学生的必考科目。他的孙女嫁给了晋文帝司马昭,生了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别搞错了。

⑺ 哪些古诗古文是描写小人得志,仗恃欺人的

讽刺小人得志的诗句:

1.有感
【宋】詹初
世道已趋末,人心觉更殊。
逐逐在势利,权势竞吹嘘。
忠言翻为怨,成风在谄谀。
谄谀势立至,势去还踌躇。
小人夸得志,君子思归欤。
不忍同世浊,深山高结庐。
闭门守吾拙,势利安可居。
势利一时荣,时过祸反予。
不如守贫贱,履道常坦如。
所以介然志,三公不易诸。

2.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衤及]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3.相鼠.鄘风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小人吟
【宋】邵雍
小人无节,弃本逐末。
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5.结交
【唐】孟郊
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
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6.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宋】欧阳修
阳进升君子,阴消退小人。
圣君南面治,布政法新春。

7.第一百七十五
【宋】文天祥
小人困驰骤,后生血气豪。
世事固堪论,我何随汝曹

8.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
【宋】陆游
汉祸始外戚,唐乱基宦寺。
小人计已私,颇复指他事。
公卿恬骇机,关河入危涕。
草茅岂无人,死抱经世志?

9.酒德
【唐】孟郊
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
酒功如此多,酒屈亦以深。罪人免罪酒,如此可为箴。

10.君子法天运
【唐】韩愈
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⑻ 骂卑鄙小人的诗句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第二》。释义: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的《论语·里仁》。释义: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孔子的《论语》。释义: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释义: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5、小人无耻,重利轻死。这句话出自宋代邵雍的《小人吟》,这句话的释义:品质低劣的人不齿于人,感受不到耻辱,重视利益而轻视死亡,从而不畏惧被杀死,更不会顾忌社会的非议。

热点内容
文都教育下载 发布:2025-07-16 09:49:59 浏览:97
麻将机多少钱 发布:2025-07-16 09:45:32 浏览:903
明地理志 发布:2025-07-16 08:56:57 浏览:461
物理昏迷 发布:2025-07-16 08:30:48 浏览:460
古典舞身韵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6 08:16:40 浏览:718
聚优数学 发布:2025-07-16 07:27:39 浏览:815
催眠老师小说 发布:2025-07-16 03:15:50 浏览:700
杨彭美术 发布:2025-07-16 02:49:22 浏览:348
变速教学 发布:2025-07-16 02:29:54 浏览:141
上海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发布:2025-07-15 22:34:05 浏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