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复再文言文

复再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4 20:19:24

㈠ 古文中复是什么意思

1、动词:返回;回还。《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
2、动词:回复;回答。《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文: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他。
3、动词:恢复;还原。《师说》:“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译文: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4、动词:免除赋税徭役。《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译文:沛县的赋税免去了,丰邑的赋税还没有得到免除。
5、动词:报复。桓宽《盐铁论·本论》:“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译文:有报复北边的匈奴的志向(意愿)。
6、副词:再;又。《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7、名词:夹衣。《世说新语·夙惠》:“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
译文:正是冬天,他白天不穿夹衣。
8、形容词:夹层的。《旧唐书·王锷传》:“作复垣洞穴,实金钱于其中。”
译文:做一个夹层的洞穴,将金钱放在里面。
9、形容词:繁复;重复。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
译文: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
10、动词:通“覆”,覆盖,盖住。《女娲补天》:“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译文: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

㈡ “复”在古文(文言文)中的几种解释!我要详细一点的,最好再给个列句!


①<动>返回;回还。《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先典攸高。”《信陵君窃符求赵》:“以是知公子恨之~返也。”
②<动>回复;回答。《信陵君窃符求赵》:“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谢。”《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
③<动>恢复;还原。《出师表》:“兴~汉室,还于旧都。”《师说》:“师道之不~,可知矣。”
④<动>免除赋税徭役。《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丰未得~。”
⑤<动>报复。桓宽《盐铁论?本论》:“有~匈奴之志。”
⑥<副>再;又。《劝学》:“虽有槁暴,不~挺者。”《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见。”
⑦<名>夹衣。《世说新语?夙惠》:“冬天昼日不著~衣。”
⑧<形>夹层的。《旧唐书?王锷传》:“作~垣洞穴,实金钱于其中。”
⑨<形>繁复;重复。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疑无路。”
⑩<动>通“覆”,覆盖,盖住。《女娲补天》:“天不兼~,地不周载。”《促织》:“~之以掌,虚若无物。”

希望能帮到你 有什么不明白的再HI我

㈢ “复”字文言文什么意思急谢谢!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复”--光复、重新建立的意思

扶苏发书,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
“复”--“继续”的意思

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
“复”--恢复的意思

明日复明日
“复”--又的意思

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复”--“再”的意思

㈣ 重复在文言文中文怎么翻译

重复在文言文中还是“重复”。并且很常见。如: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内有重复者。——容沈括《梦溪笔谈》
重复,在文言文中‍可表示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或按原来的样子再次做;或一句话反复说;或重新恢复(以前的旧貌);或表示路途遥远(相去路重复)。

㈤ 复在古文中的意思

重复的意思吧,或者循环,再来一次

㈥ 复在古文中的意思

再,又一次

㈦ 复在文言文中有对待的意思吗,向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释义 fù
①<动>返回;回还。《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先典攸高。”《信陵版君窃符求赵》权:“以是知公子恨之~返也。”
②<动>回复;回答。《信陵君窃符求赵》:“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谢。”《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
③<动>恢复;还原。《出师表》:“兴~汉室,还于旧都。”《师说》:“师道之不~,可知矣。”
④<动>免除赋税徭役。《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丰未得~。”
⑤<动>报复。桓宽《盐铁论?本论》:“有~匈奴之志。”
⑥<副>再;又。《劝学》:“虽有槁暴,不~挺者。”《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见。”
⑦<名>夹衣。《世说新语?夙惠》:“冬天昼日不著~衣。”
⑧<形>夹层的。《旧唐书?王锷传》:“作~垣洞穴,实金钱于其中。”
⑨<形>繁复;重复。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疑无路。”
⑩<动>通“覆”,覆盖,盖住。《女娲补天》:“天不兼~,地不周载。”《促织》:“~之以掌,虚若无物。”
望采纳~~

㈧ 复在文言文中的几种解释

1、回去,返:
往复,一阳复来
2、恢复: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回专答,回报属: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举一隅不以三反,不复也
4、还原,使如前:
光复。
死者不可复生
5、再,重来:
得复见将军于此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㈨ “起复”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起复 qǐ fù
1. 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
例:《北齐书•清河王岳传》:「元象二年,遭母忧去职,寻起复本任。」
2. 明清后又指服父母丧满期后重行出来做官。
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起复后,便再到福建,希图当个差使。」
3. 泛指一般开缺或革职官员重被起用。
例:《红楼梦》第三回:「他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
4. 恢复;康复。
例:《红楼梦》第五五回:「谁知服药调养,直到三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
5. 相当于参差。
例: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唐瑀﹞《桃源涧》云:‘清响散高林,暗流出浅草。石脉互起复,安所穷杳渺。’」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