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画展
1. 在他人画展的时候为客人去介绍画这样的工作叫什么
1,美院---如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专 鲁迅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属院 湖北美术学院 等等--
2,或大学里面的美术学院--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等等--
要报考--绘画系 或史论系 等等--
访问各大美院的网站--找找相关的板块--看看具体的内容或打电话咨询---
我说的不完全--也可能不是太准确---仅供参考
2. 曹力扮演者是谁
1984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壁画教师作品展》。1985年参加故宫午门东侧殿展出的《十一月画展》。1986年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当代油画展》、《北京国际艺苑第一回油画展》。1987年参加中国美术馆《走向未来》画展和美国纽约HEFNER画廊展出《中国当代油画展》。1988年参加美国纽约EFNER画廊《五人联展》,参加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首届素描作品展》、《油画人体艺术大展》。1989年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1990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教师双年展》。1991年参加日本河日湖美术馆展出的《中国现代美术大展》,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壁画系教师作品集》、《91.3月画展》。1992年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20世纪、中国》美术大展。1993年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93中国油画年展》、《中国油画双年展》。1996年于北京人民文化宫大殿参加“重复·开始”油画作品联展。1997年参加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开放之门”——中国油画展。1999年参加“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艺术精品邀请展”。2000年参加中国美术馆展出“艺术于科学”国际作品邀请展,“20世纪中国油画作品展”。2002年参加“2002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2003年参加“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十所美术院校教师作品展”,“国际当代素描艺术邀请展”。2004年参加“印象武夷—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国际巡回展(中国)。2005年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2006年参加意象武夷——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国际巡回展(德国)、在纸上行走——曹力纸上作品展(宁波·宁波美术馆)。2007年举永远的牧歌——曹力油画作品展(中国·上海美术馆、中国·宁波美术馆)作品1982在侯一民先生指导下搞毕业创作《苗家风情》,毕业后留壁画系任助教。同年创作木浮雕作品《生之歌》、《游方》、《少女与鸽子》等,并发表于《美术》第10期。1983为画马,赴内蒙古海拉尔呼伦贝尔草原体验生活,创作木浮雕《汲水》、《马头》、《拥抱》、《女人体》等作品。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刊》第3期发表《苗家风情》壁画局部。1984创作油画《马与楼道》组画四幅、《七色鸟》组画七幅,创作小品画系列。参加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壁画系教师作品展”。1985创作《马》组画四幅、人体线描20幅及大量试验性作品。参加在故宫午门东侧殿展出的“11月画展”。湖南美术出版社《画家》第1期发表油画《马与楼道》组画四幅、《七色鸟》组画四幅、《灰调子》等作品,并发表文章《玩童与他的梦—关于青年画家曹力》(孙景波文)和《画外的话》(本人文)。1986创作油画《村女》(美籍华人陈逸飞收藏)、《牧童》(中国美术馆收藏)、《牧牛图》(钓鱼台国宾馆藏)、《爱》、《五彩云》、《红色闪念》(日本个人藏)和《马》组画(美国个人藏)。带学生赴内蒙古实习写生。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当代油画展”、“北京国际艺苑第一回油画展”。湖北美术出版社《速写艺术》中发表作品《牧女》、《洗衣》、《笙舞》、《饮》、《削》、《担》。《美术》第9期发表油画《马》。《新观察》第4期发表油画作品《马》和水彩小品四幅。《民族团结》第6期发表油画作品《牧童》以及水彩作品《奔马》、《苗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富春江画报》第10期发表油画《牧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故事画报》第8期发表连环画作品《神秘的古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丛刊》第39期发表装饰画8幅、剪纸4幅、速写6幅、人体素描8幅。《中国美术报》第27期发表油画《马》。安徽美术出版社《中国连环画选刊》发表连环画作品《向日葵》。1987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讲师。创作油画《毛毛雨》、《湖畔》(日本个人藏)、《大草与牧童》、《蓝色的雾》、《暮色》、《晨》、《牧归》、《音乐树》。创作连环画《格列佛游记》200幅。参加中国美术馆“走向未来”画展。参加美国纽约Hefner画廊“中国当代油画展”。《中国美术报》第24期发表速写作品《牧归》并发表文章《谈曹力速写》(卫和文)。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曹力装饰画》个人画册并发表文章《迷人的童心》(詹建俊文)。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线描、现代人体作品选》发表人体线描作品十六幅。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油画》第3期发表油画《马》之二。《北京文学》第1期发表油画《马与楼道》。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中发表《格列佛游记》连环画200幅。1988创作油画《黄昏》、《晨》、《暮》(日本个人藏)、《黑与白》(台湾个人藏)、《梦》、《母与子》(日本个人藏)、《自然》(日本个人藏)、《马戏图》(台湾个人藏)、《牧马人》等作品。参加美国纽约Hefner画廊“五人联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第一次个人展览:“曹力油画、土陶作品展”。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首届素描大展”、“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安徽美术出版社《素描选集》中发表素描作品五幅。漓江出版社《新写实绘画》发表油画《马》。《中国美术报》第8期发表油画《毛毛雨》。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曹力速写集》个人画册。广西人民出版社《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作品集》发表油画《春》、《夏》、《秋》、《冬》、《谜》五幅作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油画》发表油画《五彩云》、《苗孩儿》、《童话》、《放牛娃》并发表文章《画笔下的梦》(吴厚斌文)。1989创作油画《小城一瞥》、《小城印象》、《惊蛰》等作品。在台北龙门画廊举第二次个人展览。《小城印象》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并获铜牌奖(德国个人藏)。秋天赴贵州罗甸体验生活,画了一批素描作品。1990创作油画《乐园》、《惊奇》、《原野》(新加坡个人藏)、《木瓜树下》(美国个人藏)、《谜墙》(西班牙个人藏)、《头像系列》等作品(美国个人藏)。参加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教师作品双年展”。1991创作油画《头像系列》组画、《假面舞会》、《青春》(西班牙个人藏)及12幅微型油画(美国个人藏)。参加在日本河口湖美术馆展出的“中国现代美术大展”。参加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壁画系教师作品展”。参加“’91.3画展”。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第1期发表油画《葫芦树》。第38期《瞭望》周刊海外版发表油画《红笛子》。油画《葫芦树》、《南方童话》参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国当代油画拍卖”,年底赴西班牙考察。1992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展,在西班牙马德里哥什那达、巴拉哈什两个城市的文化中心分别举第3次、第4次个人画展。同年赴法国巴黎考察。油画《红鸟》、《三叶草》、《太阳花》参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国当代油画拍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线描精选·曹力作品集》个人画册。江苏美术出版社《江苏画刊》第1期发表油画《惊蛰》(美国个人藏)、《惊奇》。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油画》第2期发表油画《南京小镇》(美国个人藏)。江西美术出版社《中国现代线描精选》发表线描作品五幅。回国后创作油画《戏金蟾》、《冬去春来》、《窈窕淑女》等。1993创作油画《幸存者》、《蓝鸟》、《迷人的夜色》、《牧笛》、《吹箫女》、《夜曲》、《梅花老K》、《银色》、《岛》等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油画年展”、“中国油画双年展”。参加在炎黄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科学与艺术”美术作品展。油画《红鸟》、《昼与夜》参加香港太古佳士得公司“中国当代油画拍卖”。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第4期发表油画《窈窕淑女》、《假面舞会》、《蓝鸟》、《乐园》及线描五幅、素描一幅并发表文章《曹力画中的曹力》(宋晓霞文)。开始与香港Schoeni画廊合作。1994在香港Schoeni画廊举第五次个人画展。1995创作油画作品:《喧嚣远去》、《远处是橄榄树》、《打开的乐谱》、《最后的歌》等。1996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参加“重复·开始”油画作品联展。参展作品:《盛夏》、《最后的歌》、《远处是橄榄树》、《喧嚣远去》、《宝贝》。创作非洲驼鸟蛋作品046号,由中国驼鸟协会收藏。1997应美国GHK公司邀请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参加“开放之门”中国幕式。参展作品《最后的歌》、《打开的乐谱》、《马》系列等。陶艺作品《孩子的幻想》、《母与子》参加中国文化部组织的“中国当代陶艺展”,作品由文化部收藏。1998创作油画作品《激越的琴声》、《母与子》、《青春》、《少年日记》、《童声合唱》。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素描经典画库·曹力素描集》。在北京世纪艺苑美术中心举“第6次个人作品展”。参展作品:油画40幅、素描20幅。1999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的《中国艺术》1999年第2期发表文章《体味自由》,以及油画作品《喧嚣远去》、《最后的歌》、《远处是橄榄树》、《宝贝》、《窈窕淑女》、《田园合奏》、《牧马人》、《盛夏》、《蓝鸟》、《金色天空》、《光与影》。由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曹力绘画构图技法》光盘及录像带。参加“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艺术精品邀请展”。参展作品:《过去与未来》、《窃窃私语》。参加青岛“国际美术邀请展”。参展作品:《风筝》、《海滩》。2000《今日艺术》总第94期发表评论:《诗·音乐·空间》(张澎文)。发表作品:《原野》、《母与子》、《有月亮的下午》、《青春》、《风筝》、《命运之鸟》、《金色天空》、《光与影》。在四川美术学院主的《当代美术家》2000年第2期发表文章《谈点感想》,并发表作品:《规定曲目》、《都市喧嚣》、《都市喧嚣之二》、《我很烦、我要飞》。油画《小城一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邀请展,参展作品:《综合材料雕塑·新人类》。参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20世纪中国油画作品展”,参展作品:《远处是橄榄树》。2001创作油画作品《红鸟》、《红土》、《飞翔》、《马》系列共四幅。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主的《艺术世界》总129期发表作品:《演员》、《风筝》、《音乐会》。2002参加“2002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参拍作品:《红土》(由美国GHK公司收藏)。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曹氏马家族》第七次个人作品展。参展作品:油画40幅、素描55幅。并在《北京青年报》、《信报》等其他报纸上发表作品及文章。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的《中国艺术》总29期发表文章《有限中寻求无限》及素描作品12幅。《中华文化画报》2002年第4期发表评论文章:《梦想与隐喻——读曹力近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编辑、评论家殷双喜文),同时发表油画作品10幅,素描1幅。2003创作油画:《天使之梦》之一之二、《小女孩的梦》、《粉色晨风》、《梦中的橄榄树》、《完美家庭》。创作素描:《飞翔》、《烛光之歌》、《花样年华》、《完美家庭》。参加“国际当代素描艺术邀请展”,参展作品:《五魁手》、《兵马俑新素描》。在岭南美术出版社、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编辑出版的《画廊》2003年第6期发表评论文章《田园·梦幻与诗》(中央美术学院《世界美术》主编易英文)。同时发表油画作品:《金色的天空》、《少女与鸟》、《夜生活》、《红鸟》、《光与影》、《逆光》、《打开的乐谱》、《牧歌》、《青春》、《秋》、《天使之梦》;发表素描作品《曹氏马家族》16幅;发表综合材料雕塑《新人类》。在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画家·丛书(二)》中发表文章:《梦想与隐喻—读曹力近作》(殷双喜文)。并发表油画作品:《云南童话》、《准备起飞》、《大馅饺子》、《白色梦幻》、《打开的乐谱》、《红土》、《红鸟》、《飞翔》;发表素描作品《自在》;发表综合材料雕塑《新人类》。2004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美术向导》2004年第2期发表素描作品:《看见风景的房间》、《幻境》、《人与自然》、《田园幻想》、《奇异的梦》、《天使之梦》、《生活迷茫》。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画家风格素描系列一书《曹力素描》,作品115幅出版。创作油画作品:《情色花园》、《放飞》、《瑜珈》、《琴声如诉》。2005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油画《中国童话》获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佳作奖”。创作油画:《梦中的俄罗斯》、《绿色童话》、《一束光》、《天使游戏》、《牧童》、《没睡醒的小鸟》、《金色草地》、《大鸟的梦》、《几家欢喜几家愁》。
3. 徐悲鸿个人简介与评价
徐悲鸿
(现代画家)
编辑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版国现代画家、权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1]
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4. 书画展(打一福建省内行政区名)
1949年3月23日 中国木刻赴日本游动展在日本华侨学校举行。春 香港人间画会举行画展,展出会员30余人的木刻、油画、素描、漫画等约300幅。本年 中华艺术研究会在上海成立,方干民为会长。红黄蓝画社在香港成立,由何磊发起组织。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出席代表650人,其中美术工作者代表88人。大会主席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总报告,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到会祝贺并讲话,周恩来作政治报告。19日大会闭幕,正式成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7月2日 全国文代大会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即第一届全国美展)在北平艺专开幕。展出木刻、素描、国画、雕塑、漫画、年画、画报、油画、水彩、洋片等556件,展览会于16日结束。7月21日 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徐悲鸿当选为主席,江丰、叶浅予当选为副主席。9月1日 全国文代大会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移至上海展出。《新中国版画集》印行。9月15日 上海美协举行第一次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开渠,副主任委员米谷、陈烟桥。10月14日 广州解放不久,香港人间画会部分会员集体绘制毛泽东巨幅画像(高30米),题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悬挂于广州爱群大厦。11月14日 上海连环画出版工作者联合会举行连环画座谈会。11月26日 中央文化部发布经毛泽东主席亲自审阅的《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1950年1月1日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历代版画展览会。1月8日 上海市连环画作者联谊会成立。1月17日 南京成立革命历史画创作委员会。2月1日 中国美协机关刊物《人民美术》创刊,并发表有关“新国画运动”的文章。2月1日 上海美协、杭州美协在上海联合举办新年画展览会。2月16日 中国美协、新华书店总店在北京联合举办1950年全国年画展览会。2月 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成立。3月2日 中国美协召开年画座谈会。4月1日 国立北平艺专与华北大学三部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任院长。4月16日 中央文化部颁发1950年新年画创作奖金。6月1日 《漫画》月刊创刊号出版。7月6日 国务院颁发《古文物遗址及古墓葬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及《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8月20日 上海连环画出版业联谊会成立。10月1日 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苏联莫斯科开幕。10月11日 上海美术界举行关于文人画与笔墨情趣座谈会。10月29日 上海新国画研究会成立。本年 国立杭州艺专改名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改名浙江美术学院)。1951年2月7日 天津举行全国年画展。3月1日 全国新年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3月28日 东北文化部出版处召开连环画座谈会。4月3日 苏联宣传画和讽刺画展览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6月14日移展上海。4月9日 上海市文化局举办连环画展览会。4月11日 北京历史博物馆举行敦煌文物展览。4月13日 华东文化部在上海主办全国美术展览会华东作品观摩会开幕。4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艺术展览会在苏联列宁格勒举行。5月16日 《连环画报》创刊。6月16日 文化部文物局派人到敦煌勘察并拟定修整莫高窟三年计划。6月25日 上海市文化局组织新连环画评奖活动。9月14日 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北京成立。10月18日 文化部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加强年画工作的指示》。10月20日 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举办伟大祖国古代艺术展览。11月14日 胡乔木在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上作《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改造思想》的报告。1952年1月23日 捷克斯洛伐克招贴画、漫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月24日 上海举办新年画展览会。3月29日 智利名画家何塞·万徒勒里夫妇由莫斯科到我国访问。6月6日 波兰招贴画展览会在北京举行。8月16日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9月5日 文化部公布1951年、1952年度年画创作评奖结果。10月1日 苏联莫斯科画家之家举办中国年画展览会。11月10日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代表拉丁美洲艺术家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953年1月7日 北京举行画家齐白石93岁寿辰庆祝会。周扬代表文化部授予齐白石荣誉奖状。周恩来总理出席晚宴。2月28日 杭州举办黄宾虹90寿辰庆祝会。赖少其代表华东文化局授予黄宾虹奖状。2月28日 文化部批准国画研究所成立(后改为民族美术研究所),黄宾虹任所长,王朝闻任副所长。3月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总政治部召开文艺创作会议。4月3日 文化部发出“关于建立省市美术工作室的几项通知”。5月5日 日本人民艺术家木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7月9日 文化部组织麦积山勘察团,吴作人任团长。9月16日 全国国画展览会开幕。9月23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周扬作《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的报告,会议10月6日闭幕。10月4日 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改名中国美术家协会,推选齐白石为美协主席。10月20日 现代中国美术展览会在日本神户举行。11月4日 苏联版画素描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2月12日 徐悲鸿遗作展览会在北京中山公园开幕。1954年1月20日 中国美协机关刊物《美术》创刊。4月28日 齐白石绘画展览在北京举办。7月8日 中国造型艺术展览会在柏林开幕。8月6日 全国水彩、速写展览会在北京展出。8月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9月5日 全国版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9月19日 李可染、张仃、罗铭水墨写生画展览在北京开幕。9月19日 黄宾虹作品观摩会在上海开幕。9月26日 连环画原作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0月2日 北京苏联展览馆开幕,展出苏联美术作品280件。10月10日 徐悲鸿纪念馆开幕。12月12日 上海举办任伯年画展。1955年1月16日 苏联美术院通讯院士扎莫施金应东北美专邀请到该院讲学。1月20日 中国绘画展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1月24日 上海市博物馆举办民间木刻年画展览。1月28日 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明清绘画400多件。2月19日 苏联油画家康·麦·马克西莫夫教授抵达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持油画训练班的教学工作。2月26日 华东地区美术展览在上海开幕。3月27日 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展出彩墨画、油画、雕塑、版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插图、水彩画、素描速写等作品996件。至5月15日结束。然后到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地巡回展览。5月3日 《人民日报》就第二届全国美展发表社论《争取我国美术的进一步繁荣和提高》。5月5日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继承遗产等问题。中国文联副主席周扬到会并作报告,提出反对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倾向。5月8日 凯绥·珂勒惠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5月 画家董希文、关夫生、刘仑开始沿红军长征路线写生,至11月返京。6月6日 全国艺术教育行政会议在北京举行。6月18日 中国木刻展览会在波兰华沙开幕。7月1日 文化部召开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7月29日 日本木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9月11日 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周年纪念展览在北京举行,同时召开纪念会。10月9日 敦煌艺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0月22日 智利画家万徒勒里作品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2月11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副总理博尔茨访问齐白石,并代表德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齐白石通讯院士荣誉状。本年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改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2月5日 新旧年画、民间玩具展览会在北京举办。3月31日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训练班开课,由苏联雕塑家尼·尼·克林杜霍夫任教。4月20日 英国版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7月8日 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在北京开幕。7月20日 荷兰画家伦勃朗诞生350周年纪念会和展览会在北京举行。7月25日 中国美协召集在京国画家和各地来京国画家座谈,对第二届全国国画展交换意见。会上对虚无主义、保守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对国画的特色、继承遗产、吸收西洋、重视生活等问题也作了讨论。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到会讲话,希望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画界展开自由辩论。7月31日 墨西哥全国造型艺术阵线油画、版画展览会在北京举行。8月4日 日本画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原子弹灾害图》及访华旅行写生展在北京开幕。8月10日 上海美术展览馆正式成立。第二届全国国画展同时在沪开幕。8月13日 西安美协举办吕斯百油画作品展览会和油画问题讲座。8月22日 首都文化界集会纪念日本画家雪舟等扬逝世450年。9月1日 文化部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召开全国油画教学会议。9月12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美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9月15日 近代画家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黄宾虹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展出。9月 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展出隋至元代历代名画精品,并增加古代书法展览。10月1日 《版画》双月刊创刊。10月7日 19世纪德国绘画大师阿·门采尔原作展在北京展出,11月17日移展上海。10月9日 埃及艺术展在北京开幕。10月17日 陈半丁国画展,艾中信访问民主德国写生画展,关山月、刘蒙天访问波兰写生展览在北京举行。10月22日 第二届全国版画展览会在北京展出。10月30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展国画艺术》。11月1日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京成立,邓洁任院长,庞薰琹、雷圭元任副院长。11月10日 石鲁、赵望云埃及写生展在北京开幕。11月12日 法国现代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2月16日 全国漫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957年1月15日 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学报《美术研究》创刊。3月9日 为纪念近代画家吴昌硕逝世30周年,上海举办吴昌硕遗作展览会。3月16日 全国青年美术工作者作品展览会(即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在北京开幕。共展出845位青年作者的900多件作品。4月12日 现代中国画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5月14日 北京中国画院成立,齐白石为名誉院长,叶恭绰为院长。周恩来总理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讲话,并建议定名中称“中国画”,不称“国画”。为庆祝画院成立,文化部举办国画展览会,展出古代、近代和现代国画家作品。5月23日 北京美术家集会座谈今后美术创作前途、筹组画会、举行画展等问题。文化部、中宣部、美协有关领导到会听取意见,会上大鸣大放。5月24日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结业,文化部举行酒会祝贺,同时举行学员毕业创作和习作展览会。朱德副主席到会参加。5月31日 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捷克访问。7月16日 德国15--16世纪艺术大师丢勒作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7月28日 美术界反右派斗争运动开始,并在运动中错误地提出“江丰反党集团”,最后将江丰及受牵连的同志错误地定为“右派分子”。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在北京举办8月4日 苏联著名美术家穆希娜、法沃尔斯基、库克雷尼克塞、托姆斯基、比曼诺夫、拉奇夫等八位美术家作品展览会在上海展出。9月16日 齐白石逝世。首都各界于22日举行公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公祭仪式。10月1日 中国现代版画展览会在苏联开幕。11月5日 18--20世纪俄罗斯绘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11月6日 苏联版画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2月26日 杭州吴昌硕纪念馆正式开馆。1958年1月1日 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在北京开幕。同时展出了黄宾虹、徐悲鸿部分遗作。展览延期至2月23日闭幕。2月16日 第三届全国版画展览在北京开幕,展出204位作者的302件作品。2月下旬 中国美协在北京召开各地分会和分会筹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对美术家如何上山下乡劳动锻炼与工农结合,加强艺术实践,繁荣创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3月15日 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性艺术科学研究座谈会。3月 大跃进漫画展在北京开幕。4月2日 保加利亚版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展览结束后到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展出。5月1日 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揭幕。6月14日 中央美院雕塑训练班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6月17日 中央美术学院举行雕塑训练班结业典礼,文化部副部长刘芝明代表国务院向尼·尼·克林杜霍夫赠送中苏友谊章。6月18日 潘天寿被苏联艺术研究院聘为名誉院士。6月28日 《东风》美术月刊在上海创刊。7月8日 1955—1957年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8月16日 近百年中国画展览在北京举行。8月25日 文化部召开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会议。9月1日 芬兰艺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9月15日 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工农美术训练班开课。10月4日 比利时版画家麦绥莱勒画展在北京开幕。后移至上海展出。11月21日 全国美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交流群众美术普及和专业美术干部下乡下厂与群众结合的经验。12月26日 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我国参展作品共277件。本年 《中国画》在北京创刊。本年 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改名鲁迅美术学院。1959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馆举办永乐宫壁画(摹本)展览。1月23日 中国近百年画展在巴黎开幕。1月 中央美术学院编辑的《群众美术》(月刊)创刊。2月6日 苏联漫画原作展览在北京开幕。2月21日 罗工柳留苏油画习作展览在北京开幕。3月 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在瑞士拉秀德封市开幕。3月 广州美术学院成立,院长为胡一川。3月24日 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邀请各兄弟国家的委员及美术家代表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讨论会。我国出席会议的代表蔡若虹、王朝闻参加了讨论会。6月18日 明清写真画展在北京开幕。9月20日 李可染水墨写生画展在北京举办。10月1日 画家八大山人纪念馆正式开馆。10月1日 在北京和重庆两地同时举行第四届全国版画展览会。11月 中国美协举办苏联版画展览会。12月12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造型艺术展览在北京开幕。1月22日 十年宣传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本年 在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基础上成立四川美术学院。1960年2月1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3月16日 江苏省中国画院正式成立。傅抱石任院长。4月1日 英国水彩画展览在北京举行,4月25日移上海展出。4月14日 中国美协举办林风眠画展。4月15日 永乐宫展览在北京展出。5月9日 保加利亚油画展览在北京举行。6月17日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展出。共展出27个省市自治区的美术作品907件。至7月31日结束。6月18日 日本现代画展在北京开幕,30日结束。6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成立,其中美术系于1979年正式组建。7月19日 英国近70年油画展览会在北京举行。7月22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7月30日 中国美协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8月9日 中国美协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何香凝为主席,蔡若虹、刘开渠、叶浅予、吴作人、潘天寿、傅抱石为副主席。10月7日 第二届工人业余美术创作展览会在北京举办。10月7日 德意志600年版画展览在北京举行。11月12日 “北大荒”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12月24日 印度尼西亚美术展览在北京开幕。本年 在西安美术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西安美术学院。1961年2月12日 挪威画家爱德华·孟克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3月20日 纪念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展览会在故宫绘画馆开幕,展出两个月,展出期间召开了学术研讨会。5月2日 “山河新貌”江苏中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6月2日 中国美协在北京召开关于革命历史画创作问题座谈会。9月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涛及扬州画派作品展览。12月9日 中国美协主办1931—1949中国木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共展出413幅作品。展出期间举行了座谈会。1962年1月1日 故宫博物院举办沈周诞生535周年,陈洪绶逝世310周年纪念展览会。1月1日 清代扬州画派展览在南京举办。2月5日 中国革命博物馆将馆藏的70余件美术品举办展览会。2月5日 敦煌艺术展览会在上海举行。2月17日 司徒乔遗作展在京举行。2月26日 中国东北垦区版画展览会在越南河内举行。3月11日 画家董希文、吴冠中、邵晶坤西藏写生画展在北京举行。4月 中国美术馆主楼在北京建成。5月23日 文化部、中国美协在新建成的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全国美术展览会(即第三届全国美术展)。共展出绘画和雕塑作品1115件,工艺美术品和设计图稿355件,美术出版物544册(幅)。9月中 黄宾虹画展在杭州举行。9月30日 潘天寿书画展在北京举行。12月27日 林风眠画展在上海开幕。12月 中国美协组织12位美术家到福建前线深入生活慰问写生。12月 中国版画展在阿尔巴尼亚、波兰举行。1963年4月1日 英国水彩画展览在北京举行。7月5日 日本现代现实主义绘画展览在北京举行。7月26日移展上海。7月28日 中央美院油画、雕塑研究班毕业创作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8月18日 泥人张彩塑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9月6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历代名画陈列。10月12日 画家徐悲鸿逝世10周年纪念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0月25日 西泠印社建社60周年纪念,同时在杭州召开社员大会。12月12日 毛主席批示:“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12月28日 文化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中国文联以及中国美协联合举办世界文化名人、画家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国美协举行全国连环画评奖,并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授奖大会。12月29日 第五届全国版画展览会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开幕。1964年2月9日 1964年年画展览在北京举办。3月4日 中南五省版画联合展览分别在广州、南宁、武汉、长沙、郑州等地同时举行。5月1日 中国美协书记处致美术工作者们的信要求歌颂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伟大精神,拟举办社会主义新人新貌展览会。5月8日 中国·日本版画交流展览会同时在北京、东京开幕。6月27日 毛主席在《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所属各协会整风情况报告》草稿上,作了第二个批示。这个批示于7月11日作为正式文件下发。7月1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在中国美术馆开幕。9月26日 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即第四届全国美展)分别在北京、上海、重庆举行。华北地区作品首先在中国美术馆展览。11月8日 全国高等美术院校1964年毕业创作成绩展览会在北京举行。12月19日 第四届全国美展东北、西北地区的作品移至北京展出。1965年1月31日 第四届全国美展华东地区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3月14日 第四届全国美展西南地区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4月25日 全国工农业余美术作品展览会在中国美术馆开幕。6月13日 第四届全国美展中南地区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自1964年9月至1965年7月,第四届全国美展,先后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中南六个大区,巡回于北京、上海、重庆三地展览,合计展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作品2818件。7月18日 毛泽东同志对美术教学中使用模特儿的问题作了批示:“男女老少裸体模特儿,是绘画和雕塑必须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坏事出现也不要紧,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10月 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在四川省大邑县塑成展出。湖北美术院成立。12月24日 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本年 北京中国画院吸收了一些油画、版画、雕塑创作干部,改名为北京画院。1966年1月20日 华北区1966年年画、版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月 户县农民画在北京展出。2月2日至20日 林彪和江青炮制了所谓《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全盘否定了建国以来党领导文艺的伟大成就,排斥一切中外文学艺术遗产,全盘否定“五四”以来特别是三十年代文艺工作的成就,大批作品被打成“毒草”,大批作家被打成“黑线人物”,文艺创作在思想上陷入了僵化和虚假的境地。1979年5月,中央正式通知撤消《纪要》。4月17日 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本年 《美术》杂志停刊。1967年1月11日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判蔡若虹、华君武,称美协是“裴多菲俱乐部”。11月 《美术战报》文字版改为《新美术》,为“中央直属文艺系统美术口革命大联合刊物”。1967年第一期发表大批判文章《打倒齐白石》等。1968年1月1日 红太阳画展在上海美术展览馆展出,是由工厂、农村、部队、学校34个基层单位群众组织倡议筹办,展出作品300多幅。7月1日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印刷品随报纸向订户赠送。7月6日 《文汇报》发表社论:《又一朵大香花——贺油画》。7月16日 《解放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光辉的形象,斗争的力量——评油画的政治和艺术成就》。1969年9月27日 中国美协全体干部和职工下放农村“五七”干校。1970年5月9日 中央美术学院教职工下放部队农场劳动。冬天 “四人帮”建立中央五七艺术学校,江青任校长。年底 周恩来同志指示,搞宾馆布置要做到朴素大方,要反映出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要陈列中国画,从古到今都要有一些。1972年5月23日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973年10月1日 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及户县农民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1月 国务院文化组决定在中央五七艺术学校的基础上改建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下设戏剧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江青任名誉校长,于会泳任校长,浩亮、刘庆棠、王曼恬任副校长。1974年美术大事记2月15日 所谓“黑画展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人民大会堂展出。展出18名作者215幅作品。此后,上海、陕西等地举办类似展览,据不完全统计,被定为“黑画家”或受到株连的美术工作者上百人。9月 美术学院举办工人农兵学员普通班,学制4年,举办油画进修班,学制2年。10月1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上海、阳泉、旅大工人画展览同时在京举行。本年 《江苏画刊》创刊。
5.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画展需要门票吗
美术馆(油画,雕塑)的要门票,其他展厅的不要。
免费:N操场校园展厅-(白色临时展厅)--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
免费:5号楼--版画系、壁画系、城市设计学院
收费:3号楼美术馆--国画、雕塑、油画、实验艺术、人文学院
免费:7号楼--1层+2层+4层+5层:设计学院
7层+8层:建筑学院
1层红椅子报告厅:城市设计学院
免费:2号楼--城市设计学院(动画、绘本)
2015年6月1日~6月30日。每日09:00~16:30开馆展览。
6. 中央美术学院现在还有没有画展了
有,你啥时候来都有。造型那个展览,一直到月末,来看就行,在央美美术馆里面,5号楼的地下展厅,也有展览。
你来央美里面一食堂门口旁的布告栏,就有好多画展海报,一看就全知道了
7. 吴冠中资料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

(7)中央美术学院画展扩展阅读:
作品拍卖
吴冠中巨幅油画作品《周庄》2016年4月4日晚在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上,经过激烈竞逐,最终以2.36亿港元高价成交,不仅创造吴冠中本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同时也刷新中国现当代油画世界拍卖纪录。
此作画于1997年,尺寸为148x297cm,画面以黑、白、灰三种颜色为主,在点、线、面的形式元素组成中,不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气,是艺术市场上所见最大尺幅的吴冠中佳构。
8. 吴作人的吴氏年谱
1908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原籍安徽省泾县茂林村。
1912年——父丧,靠长兄当职员维持全家生活。 1921年——就读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在校期间与同学组织美术组,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学习。
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加入田汉、欧阳予情、徐悲鸿组织的文艺团体“南国社”,并参加他们所倡导的文艺革新运动。
1928年——入南国艺术学院,在徐悲鸿主持的美术系学习。同年秋转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习。
1929年——与专程从北平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旁听的萧淑芳女士邂逅。(萧淑芳,一九一一年生于广东省中山县,自幼喜爱绘画。一九二五年在北京从师汪慎生、汤定之学画中同年被推举为南国社南国画美术部长。在《南国月刊》发表第一幅作品《和平神下的战舰》(素描)。 1930年——在上海举办吴作人、吕霞光、刘毅三人联展。抵法国巴黎,是年秋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西蒙教授工作室。同年冬,转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考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巴思天教授画室学习。
1931年——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校油画会考中获金质奖章,并享有个人画室及由院方供给全部绘画费用的待遇。
1933年——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晚班雕塑会考中名列第一,获金质奖章。
1934年——参加巴思天教授承包的大型壁画绘制工作及其它建筑工程壁画。在法、比学习期间,曾先后赴奥、德、英、意等国,参观各大博物馆。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油画《纤夫》、《哥萨克兵》、《静物》、《沙蒙鱼》、《柠檬》、《窗前》、《月季》、《争论》、《人体习作》、《坐思》、(《流亡者》)、《风磨》等。
1935年——应徐悲鸿函约回国,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创作油画《华佗》,原作已佚。
1936年——参加中国美术会。在中央大学图书馆举行昌斯百、吴作人、刘开渠三人作品联展。作油画《玄武湖上的风云》(已佚)、《沐》等。
1937年——任中国美术会理事,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中展出油画《出窑》等作品。抗日战争爆发,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继续任教。作油画《人体习作》、《芍药》、《鸭》等。
1938年——组织中央大学战地写生团赴潢川、商丘等前方阵地搜集素材。作速写多幅,有《受难者》等。参加在武汉举办的抗日宣传画展。参加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为理事。创作油画《擦灯罩的工人》、《故居》、(刘家院子)、《人瘦猪肥》、《播种者》、《嘉陵江畔》、《晨雾》等。
1939年——作品参加赴美国中国画巡回展,参展作品有油画《嘉陵江石门》、《老农》、《梯田》、《晨雾》等。重庆中苏友好协会在莫斯科举办《中国画展》,参展作品有油画《纤夫》、《擦灯罩的工人》等。 1941年——与唐一禾、吕霞光、黄显之、吕斯百、秦宣夫、李瑞年、王临乙在成都举行八人美术联展。在第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中展出油画《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等作品。
1942年——列名为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受教育部之聘为终身教授;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作油画《自画像》、《碉楼旧居》等。
1943年——四月至一九四四年初,赴成都、兰州、西宁、敦煌莫高窟等地旅行写生、临摹古代壁画。赴玉门油矿收集素材、为全国矿冶展览会作大幅油画《玉门油矿》。
1944年——三月,在成都与刘开渠、雷圭元、丁聪、沈福文、秦威等组织现代美术会,并举行首次展览会。作油画《祭青海》等。
1944年——六月至一九四五年二月,赴青康藏地区旅行写生。作速写和水彩多幅,并开始创作中国画。在康定举行个人画展。展出新作品有:油画《玉树》、《青海市场》等。
1945年——五月在成都举办“吴作人旅边画展”。同年十二月在重庆举办“吴作人画作回顾展”。展出旅边写生、莫高窟所临壁画以及战火中幸存的习作,徐悲鸿、郭有守、陶行知、郑君里等先后在蓉渝两地报刊上撰文评述。
1946年——由重庆到上海。与张光字、丁聪等美术家组成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并举行第一次联展。在画展中与同为会员并参加画展的萧淑芳女士重逢。在上海举办“吴作人边疆旅行画展”。八月应徐悲鸿之聘到北平接管北平艺专,并任油画系教授兼教务主任。组织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任理事长。
1947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英国进行学术访问。五月在伦敦、七月在瑞士日内瓦、九月在法国巴黎分别举行个人画展。
1948年——与萧淑芳结婚,徐悲鸿先生为证婚人,并赠《双骥图》。画上题诗:百年好合休嫌晚,茂实英声相接攀,譬如行程千万里,得看世界最高山。在北平组织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中国美术院、北平艺专联合展览会。参展作品有《古堡与坟场》(水彩)、《喇嘛寺跳神》(水彩,已佚)《惊马》(速写)、《兰州郊外》(油画)、《藏牦》(中国画)等。十二月七日在北平成立综合性艺术团体“一二七”艺术学会。
194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任全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油画《解放南京号外》。 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任油画系教授兼教务长。到工厂、农村、草原牧区,水库工地深入生活,写生
1951年——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并作速写多幅。
1952年——任炳灵寺石窟艺术勘察团副团长,对石窟艺术作发掘整理和临摹工作。参加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任美术组副组长。
1953年——任麦积山石窟艺术勘察团团长,对石窟艺术进行勘察、临摹、石刻翻模等。
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1954年——是年起当选为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油画《齐白石像》。
1955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斯德哥尔摩世界裁军会议。赴内蒙古写生。作油画《草原云雨》、《雨中草原》、《原始林》、中国画《套马》、《少女像》等。
1956年——出席在瑞典隆德举行的国际艺术教育会议。与艾中信、萧淑芳、葛维墨等合作绘制北京天文馆西馆大厅天顶画,惜尽毁于十年动乱中。赴旅顺、大连写生。作油画《三门峡》等。
1957年——赴青岛写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集》。
1958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赴河北省束鹿县、涿县写生,创作油画《农民画家》、中国画《扁担箩筐》等。
1959年——出版《吴作人水墨画选》和油画专辑《海》,作油画《沙漠变绿洲》、《李大钊与孙中山》、《芍药》等。 1960年——赴宁夏旅行写生,为人民大会堂宁夏厅作中国画《枸杞园》、《进发》、《滩羊》。
1961年——赴东北写生。作油画速写多幅。
1962年——赴苏州、无锡等地写生。作中国画《太湖》、《渔》、《仙客来》及油画《月季》等。出版《吴作人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选》。
1963年——为祝贺中国运动员在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夺冠,作中国画《鹰击长空》。所作中国画《熊猫》由邮电部印制成第一套《熊猫》纪念邮票(共三枚)发行。
1964年——作中国画《知白守黑》、《忆漠上》等。
1965年——作中国画《芍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自此年至一九七二年失去创作自由。
1969年——随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下放河北省磁县部队农场劳动,赋《村北有荷塘》、《寐常少》等诗篇。 1972年——为国务院国宾馆作画,创作《吴哥朝晖》、《贡嘎雪峰》、《镜泊湖》等大幅油画和中国画多幅。作中国画《熊猫》,由邮电部印制成第二套《熊猫》特种邮票(共六枚)发行。作《任重道远》、《太湖鱼塘》、《横空出世》等。1974年——赴天津大港油田写生,作油画《大海新貌》,并参加全国美展。
1975年——赴福建省武夷山等地写生,作有水墨速写《武夷山泉》、《象》等。
1976年——作中国画《武夷山下》(藏日本长崎唐人馆)、《警惕》、《金沙云崖》等。
1977年——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在东京和长崎举行的“中国现代书画展”。为纪念周恩来总理作中国画《展翅重霄》,与萧淑芳、赵朴初合作中国画《丰碑》。作中国画《牧驼图》,选入UNESCO“联合国国际巡回画展”,并于一九八○年被邮电部制成为邮票发行。为中国驻外使馆作画多幅:《林海雪原·兴安岭》(存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藏原牦牛》(存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作《金鱼》。邓小平出访尼泊尔时赠尼国王。
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辑》。作中国画《通天河畔》、《戈壁行》、《凌云》等。
197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作中国画《通天河畔》、《苇塘玄鹄》、《藏原奔牦》。作《长驱远蹈》,邓颖超副委员长出访日本时赠大平正芳首相。作《祁连放牧》,由总理赠德意志联邦总理施密特。 1980年——秋至次年春,应邀偕夫人萧淑芳先后访问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作速写多幅。《客有问--谈师造化夺天工》,在《美术研究》发表。作中国画《金鱼》(存人民大会堂)、《池趣》、《长空》、《河西牧驼》、《翔天》等。
1981年——作《戈壁牧野》(存中国驻美大使馆)、《天湖泻瀑》、《双玄鹄》、《雄鸡》等。
198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在巴黎大宫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览”开幕式。中国画《藏原放牧》荣获金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朝华出版社出版《千里云山》、《青海之滨观舞》、《树熊》、《驼羊》、《六朝松》等。
1983年——赴云贵高原写生、作画。中央美术学院摄制教学录像《师造化夺天工--吴作人的中国画艺术》。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作中国画《立鹰》作为全国人大赠礼,赠给叶剑英。应埃德加·斯诺基金会邀请,偕夫人萧淑芳赴美讲学、展出作品,应聘为密苏里坎萨斯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和奈尔逊·阿特金艺术博物馆客座中国部高级研究馆长。作中国画《荇鱼》、《双驼》等。
1984年——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艺术文学最高勋章,授勋仪式于一九八五年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赴日本举行“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完成大幅油画《油田的早晨》。作中国画《雪山牦运》、《奔牦图》、《群鹤翔天》、《长寿》等。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吴作人的艺术》电影片。受聘为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
1985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欧洲议会组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赴安徽省泾县参加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并回茂林村探望故里。作中国画《绿洲灰鹤阵》、《他山之石》等,设计《六艺》壁画稿,与李化吉合作绘制山东曲阜阙里宾舍休息厅壁画《六艺》。再版《吴作人萧淑芳画选》中、英文版,并出版中、法文第一版。
1986年——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吴作人艺术活动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并举办“吴作人画展”,率中国艺术代表团赴新加坡参加新国际和平年活动。在中国与比利时建交十五周年之际,赴比利时参加在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举行的“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继此之后又在卢森堡展出。作中国画《世上奇珍》(熊猫)由国家主席李先念赠送英国菲利浦亲王。外文出版社出版中、英文版画册《吴作人的艺术》。作中国画《啄木鸟》等。
1987年——应法国外交部艺术活动协会邀请赴法国巴黎塞努希博物馆参加“吴作人萧淑芳画展”开幕式,并参观、访问。在巴黎为旅法华侨举办的“救援中国北方火灾书画义卖”活动捐书法作品五幅。在天津举办“吴作人画展”。
1988年——二月,比利时国王博多安一世授予王冠荣誉勋章。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之邀在香港举办“吴作人萧淑芳画展”,并进行艺术交流和友好活动。作《长城--威尼斯》书画作品,捐国际修复长城,拯救威尼斯委员会。应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奖者李政道教授之请为“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国际会议”绘制会标《太极图》,已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标志。为促进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倡导建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得到海内外热心中国文化事业人士的支持。作中国画《一览众山小》(立鹰)等。
1989年——九月,由吴作人倡导,海内外知名人士发起的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在京正式成立。向基金会捐赠个人作品。为荣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首次设立的青年奖得主分别赠送《艺无穷尽》和《花开两岸》篆书作品。获首届南京师范大学“徐悲鸿奖学金荣誉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作中国画《金尘漠漠迷天处》、《千程进发》、《地远天高》、《半天冰雪一天风》等。 1990年二月,应廖静文邀为阳朔徐悲鸿故居陈列馆题匾名。三月,为“中国风情油画艺术展”题名,并送油画《海上油田》参展。古吴轩出版社成立十周年之际篆写“十年艰辛风华茂”和“一朝发颖延寿千秋”祝贺。赋诩并书“两岸衣带水,巨匠慕圣师;功德馨千代,垂杨碧万丝”。赠贺以日本艺术大师东山魁夷先生命名的美术馆落成。五月,蔡若虹先生从艺六十年之际,书“仰名廿载,同舟卅年;老当益壮,飞马挥鞭”致贺。六月,作中国画《奔腾齐进》赠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动会。作中国画《母子山羊图》(中国邮票公司收藏)。七月,作中国画《沙渡漠跨》,日本山崎优子女士藏。八月,书《寿比南山》祝邓小平大寿。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传》(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画传之一)
1991年——二月,患病住北京医院。四月,北京电视台播出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人物》中《吴作人》一片。七月,三十余幅作品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名师的足迹”画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集》。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
1993年——荣获法国国家艺术学会双年大展一九九三年“最杰出中国画家作品特别奖”。
1994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吴作人艺术馆藏品集》。
1995年——被推举为中国民主同盟参议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作品集》,共四个分册----油画卷、中国画卷、素描速写水彩卷和书法诗词卷。
1996年——11月因大面积脑梗塞送北京医院抢救;被全国文联六大聘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举办全国美术院校师生速写巡回展和学生优秀速写作品评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台湾麦克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吴作人·巨匠与中国名画》。
1997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4月30日首都社会各界人士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作人隆重举行送别仪式;5月28日在苏州举行吴作人作品捐赠仪式及吴作人艺术馆开幕式,萧淑芳被聘为艺术馆馆长。
1998年——逝世一周年,各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作品缅怀吴作人;苏州吴作人艺术馆举行开馆周年纪念活动;李政道博士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行的吴作人、黄胄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盛赞吴作人和黄胄的艺术成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沈左尧著《大漠情·吴作人》。

9. 保洁员的国画参加中央美院画展,他是如何变“废”为美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即使条件在艰苦,也不会因为外在因素而放弃追求,努力利用外界条件完成自己喜好,变"废"为宝,这样品质是值得称赞,至于对“废”的理解,丢弃物品不等于是废品,判断物品是否为废品,那得看物品对个人价值,如果物品对个人没有多大价值,那就等于废品,但废品被他人利用起来,发挥物品最大价值,那废品就是珍藏品。

利用别人丢弃的物品,发挥物品最大价值,变成美好事物,追求自己喜好,即可以抒发情操,也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自己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