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马燧
❶ 文言文在线翻译网站
深州的安平这个地方(那时还没有省,州就相当于省。)有个叫崔衍的家伙, 字著,他爸名叫伦,字叙。他爸给他爸的爸出殡的时候光着脚扶着棺材走了一千多华里(那时候就流行行为艺术),道路两边的人民群众感动的热泪盈眶。(千里长街送总理?)在他爸坟边上扎个草房住了若干年。服除,脱衣服。古人服丧是要披麻戴孝的,丧期过后才可以穿别的。服除,及进士第, 这里是指丧期一过就考上进士,意思很明显,要不是为服丧,他爸早考上了。俗话说二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考上进士都是年少有为,这可比中科院院士值钱。历吏部员外郎。指曾经做过吏部的员外郎。安禄山造反,也就是唐玄宗安史之乱的时候,陷于贼,这里可不是说被安禄山抓了,而是指身陷被占领区。不污伪官,不作反政府武装的官。(A太君说了,只要你出任会长,金票大大地。B老夫绝不做汉奸!)使子弟间表贼事。派族人给中央抵情报。(无间道啊!) 贼平,下迁晋州长史。(本来他是吏部的编外人员,安史之乱后,下放到晋州当长史,这可是实权啊!)李齐物讼其忠(啥也没干,家里蹲几年就升了,当然遭人嫉妒。这不,李齐物立马写检举信,告他叛变投敌。)授长安令,封武邑县男。(告我啊,你到是告我啊!你有证据吗?你看,反而把我告出名了吧!三告两告,一不小心就把我给告升了。长安令啊,首都市委书记啊!还有封地,爵位。想名利双收,就得打官司,古今同理。)宝应二年,以右庶子的身份出使吐蕃,吐蕃人背信弃义,关了他两年,(吐蕃基地恐怖主义分子可够不是东西的。)押着他到泾州,逼着他写劝降信,他爸伦不从,更又囚于逻娑城,过了六年,始终不屈服,乃许还。(啥也不干吃了六年白食,白养啊?滚!)代宗皇帝见之,为他的事迹感动的痛哭呜咽。即具陈虏情伪、山川险易,指画帝前,人服其详。在皇帝面前上窜下跳,指东划西,全面的讲解吐蕃的军情地貌,大家都佩服他了解的详细。本来要升迁尚书左丞,因为疾病改为太子宾客。卒,死亡。
享年七十一,追封工部尚书,谥曰敬。死后的 谥号为敬。衍,天宝末擢明经,调富平尉。崔衍天宝末年(也就是唐玄宗安史之乱的时候),考上了明经。明经,一种公务员考试。调到富平县警察局作局长。他后妈李氏对她不好,他爸伦自吐蕃放回来的时候,李氏故意穿破衣服出来见面,他爸问 其
原因,她说:“你儿子不给。”他爸伦怒,王八羔子你给我过来!把裤子脱了,老子要抽你!衍吓得除了哭啥都不会了。伦他弟殷到说了句公道话:
“你儿子工资都叫她领去了,你还想咋的!”伦醒悟,之后,李氏的谗言就再也没起过作用。后来调清源县令,劝民大力发展农业,收留难民,观察使马燧看到了,上表其能力,他又调动到美原。父卒,他爸死后,这个老好人更叫后妈熊住了,每年,光替李氏之子还债的钱就不计其数。所以官都做到刺史了,他妻子仅免饥寒。
(这人是个焦裕禄呀!)
❷ 古文中带“翊”字的好句子有哪些
翊,飞貌。——《说文·羽部》
翊赞季兴。——《三国志·吕凯传》
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子奉使,朝用书临赋营筑,越若翊辛丑,诸生、庶民大和会。——《汉书•王莽传上》
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翊之也。——汉刘向《新序•杂事四》
翊我戴我,实惟勋贤。——《旧唐书•马燧传》
昔在草昧,翊我隆皇。——明张煌言《祭延平王文》
裹疮容易求良将,束手端难翊圣朝。——清谭莹《围城》诗之一
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唐杜甫《牵牛织女》
翊,助劳也。——浦起龙心解
❸ 翻译文言文《新唐书·张建封转》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居在兖州。小时候喜爱文章,能言善辩,性格豪达崇尚 气节,自以为能以功业扬名。李光弼镇守河南,盗贼在苏州、常州出没,残害抢掠乡助。代宗下诏命宦官马日新与李光弼部下一起去征讨。建封见过宦官,请求前去 晓谕盗贼,可以不用交战。于是到盗贼驻地晓谕祸福,一天就使数千人投降。朝廷就将他们放归乡里,张建封也因此出名。当时马燧任三城镇遏使,向来了解张建 封,上表朝廷举荐他任判官,升监察御史。马燧讨伐李灵耀,军中事务大都向他咨询。杨炎想让他担任要职,卢杞不喜欢他,出任岳州刺史。
李希烈打破梁崇义以后,专横跋扈不遵守臣下礼仪,寿州刺史崔昭与他互通消息,德宗召 见宰相吩咐他选取替代崔昭的人,卢杞仓促之间来不仅挑选其他官吏,就禀告德宗任用张建封。李希烈多次打败官军,非常嚣张,于是越分即天子位。当时天下还有 很多变乱,张建封于是修缮城壕,加紧练兵,四境归附悦服。李希烈派遣猛将强兵前来交战,张建封都使他们遭受挫败。叛贼平定,建封加官晋爵。
当时,宦官主持宫市,没有诏文验证,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敢盘问,大致给的钱不抵原价 的十分之一。又要索取宫门进俸和脚力钱,甚至有满载货物来到市集结果空手而回的。有农夫卖一驴车柴,宦官用数尺帛交换,又索要其他费用,并且赶驴入宫,农 夫交出柴而不收帛,想赶紧离去,宦官不允许,农夫发怒道:“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痛殴宦官。有关部门拘捕了农夫上奏,皇帝罢免了宦官,赐给农夫十匹帛。 然而宫市并没有废除。谏官不断上书论谏,皇上都不采纳,因此张建封趁机会向皇帝陈述此事,皇帝欣然接受,又赶上皇帝下诏书免除老百姓拖欠的赋税,皇帝询问 怎么样,张建封回答说:“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绝没有可以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
张建封治理徐州十年,亲自处理政务,全军都治理得很好。善于容忍他人过失,即使最狡 猾的人也绝不枉法宽免他(即在法内宽免)。他的言辞忠义激奋,因此部下都心悦诚服。他生性喜爱贤士,无论贤能与否游历他的门下他都同礼相待,因此来到他这 里的人就如同到了家一样。许孟容、韩愈都是他从幕府中上奏给朝廷的人,有文章在当时流传。
❹ 姜公高传是哪篇文言文
新唐书姜公辅传
姜公辅,爱州日南人。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为翰林学士。岁满当迁,上书以母老赖禄而养,求兼京兆户曹参军事。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
朱滔助田悦也,以蜜裹书间道邀泚,太原马燧获之,泚不知也,召还京师。公辅谏曰:陛下若不能坦怀待泚,不如诛之,养虎无自诒害。不从。俄而泾师乱,帝自苑门出,公辅叩马谏曰:泚尝帅泾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夺之兵,居常怫郁不自聊,请驰骑捕取以从,无为群凶得之。帝仓卒不及听。既行,欲驻凤翔倚张镒。公辅曰:镒虽信臣,然文吏也,所领皆朱泚部曲,渔阳突骑,泚若立,泾军且有变,非万全策也。帝遂之奉天。不数日,凤翔果乱,杀镒。帝在奉天,有言泚反者,请为守备。卢杞曰:泚忠正笃实,奈何言其叛,伤大臣心!请百口保之。帝知群臣多劝泚奉迎乘舆者,乃诏诸道兵距城一舍止。公辅曰:王者不严羽卫,无以重威灵。今禁旅单寡而士马处外,为陛下危之。帝曰:善。悉内诸军。泚兵果至,如所言,乃擢公辅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帝怒,谓翰林学士陆贽曰:唐安之葬,不欲事茔垅,令累甓为浮图,费甚寡约,不容宰相关预,苟欲指朕过尔!贽曰:公辅官谏议,职宰相,献替固其分。本立辅臣,朝夕纳诲,微而弼之,乃其所也。帝曰:不然,朕以公辅才不足以相,而又自求解,朕既许之,内知且罢,故卖直售名尔。遂下迁太子左庶子,以母丧解。复为右庶子。
❺ 荐的古文意有哪些,外加例句
荐
jian ㄐ〡ㄢˋ 〔《广韵》在甸切,去霰,从。〕
1. 再;又;接连。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政令之无常,国家罢病,不虞荐至。」
杜预注:「荐,仍也。」
●《北史•高劢传》:「人神怨愤,怪异荐发。」
●唐韩愈《祭郑夫人文》:「年方及纪,荐及凶屯。」
●元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九州重构乱,五代荐荒饥。」
2. 草席。
●《说文·艸部》:「荐,荐席也。」
参见「草荐」。
3. 草。
●《左传•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
●孔颖达疏引服虔曰:「荐,草也。言狄人逐水草而居,徙无常处。」
4. 同「荐」。
荐(2)
jian ㄐ〡ㄢˋ 〔《广韵》作甸切,去霰,精。〕
1. 牧草。
●《庄子•齐物论》:「民食刍豢,麋鹿食荐。」
2. 草茂密丛聚。
●《新唐书•裴延龄传》:「长安、咸阳间,得陂艿数百顷,愿以为内厩牧地,水甘草荐与苑厩等。」
参见「荐草」。
3. 垫席;垫褥。
●《韩非子•存韩》:「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王逸注:「荐,卧席也。」
●清方苞《先母行略》:「方冬时,仅敝絮一衾,有覆无荐。」
4. 衬,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
●《晋书•姚苌传》:「苌乃掘苻坚尸,鞭挞无数,裸剥衣裳,荐之以棘,坎土而埋之。」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六:「其人以竹马行水上,以板荐之,以曲木支腋下,一蹴辄百余步。」
●郭沫若《归去来·希望不要下雨》:「草地上铺着木板,难民们有的就在木板上睡着,有的荐以草席。」
5. 包裹。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一》:「作乘舆驾辇,加画绣茵冯,黄金涂;韦絮荐轮,侍婢以五彩丝挽显于第中游戏。」
6. 进献;送上。
●《仪礼•乡射礼》:「主人阼阶上拜送爵,宾少退,荐脯醢。」
郑玄注:「荐,进。」
●《国语•晋语三》:「补乏荐饥,道也,不可以废道于天下。」
韦昭注:「荐,进也。」
●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臣实怀愚,不惮瞽言,使身死名著,碎体粪土,荐肉狐鼠,犹生之年。」
●唐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闲,为己不利,卑身佞辞,求与公好,荐女请昏,使日月至。」
7. 祭祀时献牲。
●《易·观》:「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孔颖达疏:「既盥之后,陈荐笾豆之事。」
●《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宋叶适《徐文渊墓志铭》:「此人主所以荐天地宗庙,非臣下所宜得。」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捧爵帛,供牲醴,香芹早荐。」
●鲁迅《集外集拾遗·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8. 指祭品。
●《礼记•祭义》:「奉荐而进。」
9. 指请和尚道士念经拜忏以超度亡灵。
●宋洪迈《夷坚甲志·解三娘》:「明日,召僧为诵佛书,作荐事,遂行。」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是贤夫新亡求荐,家中必然设立孝堂,此须在孝堂内设箓行持,方有专功实际。」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元来吴氏请醮荐夫,本是一点诚心,原无邪意。」
10. 推荐;介绍。
●《国语•晋语七》:「辛未,朝于武宫,定百事,立百官,育门子,选贤良,兴旧族,出滞赏,毕故刑,赦囚系,宥闲罪,荐积德。」
●《孟子•万章上》:「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宋曾巩《夫人曾氏墓志铭》:「曾不蕃宠,以畀子孙;曾不遐年,善则长存。维仲荐美,列辞墓门。」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周启明颇昏,不知外事,废名是他荐为大学讲师的。」
11. 至;达到。
●唐韩愈《曹成王碑》:「文被明章,武荐畯功。」
●清汪懋麟《阻东昌三日》诗:「杜北韦南留客苦,冰桃火枣荐牙酸。」
12. 铺陈。
●宋叶适《毛积夫墓志铭》:「君荐虎皮道旁,燔肉煮葵菜,浩歌纵饮,弗为视。」
13. 践踏。参见「荐撙」。
14. 执;举起。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15. 佐食。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取小蚌肉,贯之以篾,晒干,谓之珠母,容桂人率将烧之以荐酒也。」
●宋周邦彦《花犯·梅花》词:「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河朔人食油汤鲙,以荐酸酱粟饭。」
16. 通「洊」。屡次;接连。
●《旧唐书•马燧传》:「嗟予寡昧,嗣守丕图,寇戎荐兴,德化未孚。」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又前期累日,甘露荐降。」
●清薛福
❻ 文言文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三部的原文
二李马路 李嗣业,字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开元中,从安西都护来曜讨十姓苏禄,先登捕虏,累功署。
❼ 文言文中物议多之中的多字什么意思
物议多之中的多,动词,意思是赞美。
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李自良用侍奉马燧已久的理由诚恳推辞。不愿接持他做军帅,受到舆论的赞美
❽ 求一句古文的翻译。。
唐 马燧 讨 田悦,军中乏粮,悦 深壁不战。燧 令 诸军 持 十日粮,进 次 仓口,与 悦版 夹 洹水 而军。
唐代的马燧讨伐田悦,权军队中缺乏粮草,而田悦深躲在城中坚守不战。马燧命令各路军马拿十天的粮草,进军驻扎在仓口,与田悦隔洹水布兵。
逐字逐句翻译是这样。
❾ 文言文:《新唐书·崔邠传》翻译
崔郾,字广略,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人们远望仰慕他,却不敢亲近。崔郾考中进士,补缺担任集贤校书郎,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员外郎,下属不敢欺瞒他。每次选拔官吏,都亲自把握标准考查,褒扬贬黜官员一定得当,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居处僻远的人才都不会遗漏。多次升迁后担任谏议大夫。穆宗登基,荒废政务,沉溺于游猎,在宫中纵饮放荡恣意放纵,天亮了还不能上朝处理政务。崔郾进谏说:“靠十一代先帝的功德,才拥有广大的疆域,众多的百姓,天下安定还是混乱,都系在陛下您一人身上。从崤山往东有百座城池,地广千里,昨天刚得到,今天就失去了。西望敌寇的营垒,距离宗庙只有十舍的距离,百姓憔悴,没有积蓄。希望陛下亲自处理政事而使天下人有幸。”穆宗十分感动深表谢意,提拔他为给事中。敬宗继承帝位,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不久又升任他为中书舍人,他入宫谢恩说:“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敬宗惭愧地说:“我不久一定向你请教。”高釴恰好在旁边,趁机进言说:“陛下乐意向善却没有咨询什么,这样天下的人就不知道您有尊崇儒家的意愿。”敬宗又自责道歉,都赐给他们锦缎财物。崔郾与高重将《六经》中的主要言论按类编为十篇,进献给皇上,以便于皇帝阅读思考。崔郾升任礼部侍郎,后出京外任虢州观察使。先前,上供朝廷的财物缺乏,就剥夺官吏的俸禄来资助进献的费用,一年大概有八十万钱。崔郾说:“官吏不能供养自己和家人,哪里有精力抚恤百姓呢?我一个人不能治理好地方,怎么能会使自己富厚呢?”就拿官府日常费用代替上供的缺额。皇上又下诏将征收的粮食运到太仓,一年有数万石,老百姓苦于运输,还要用车子把粮食运到河边。崔郾就在河的支流设置粮仓收粮,修建通道将粮食装入漕运船。百姓高兴,减轻了转运的辛苦。崔郾改任鄂州、岳州等地观察使。自从蔡州人反叛,鄂州、岳州的百姓常常苦于战乱,长江和两湖一带盗贼公开横行。修造铠甲兵器,制造战船,穷追紧随,上下千里,一年之内盗贼全都被捕获平定。又担任浙西观察使,升任检校礼部尚书,死在官任上。他死后被追赠为吏部尚书,谥号德。崔郾不积蓄财物,有了钱财就周济亲朋故友,供他们办理婚丧大事。他居家怡然自得,不训斥子弟,但子弟们都自然得到教化。他的房屋地势低洼,地面泥泞,又没有走廊,客人们只能打着伞穿着木屐站在屋外。他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都没有鞭打过一个人。等到了鄂州任职,却施用严法重罚,对罪犯一概不予宽免。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陕地贫瘠,百姓穷苦,我抚慰他们还来不及,唯恐打扰了他们;鄂地肥沃,百姓剽悍,夹杂有夷人风俗,不用威严就无法治理。所以说为政贵在知道变化。”听到这话的人无不佩服。
❿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文言文
马燧(726年-795年),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岳麓山道林精舍之创建人。马燧少与诸兄一起学习,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今北京城西南)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宝应中,被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推荐为赵城尉,知仆固怀恩必反。迁左武卫兵曹参军。大历十年,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大历十四年,迁河东节度使,威震北方。建中二年,加检校兵部尚书,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以解临洺(今河北永年)、邢州(今邢台)之围。斩田悦部将杨朝光以下5000余人,至临洺,大破田悦军。以功加尚书右仆射。贞元元年三月,败怀光军于陶城(今永济北),破怀光军于长春宫(今陕西大荔朝邑西北)平定河中。迁光禄大夫。贞元二年,吐蕃寇边,马燧率军出击,贞元三年四月,因轻信吐蕃,会盟于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尚结赞预先埋伏骑兵于盟坛西部,数万吐蕃骑兵一起杀出,浑瑊逃脱,招致平凉会盟之劫。吐蕃尚结赞设下的圈套,马燧果然被夺兵权,备受德宗冷落。为司徒兼侍中。贞元五年,马燧和太尉李晟的画相入凌烟阁。贞元九年,德宗于延英殿召见马燧,马燧因为足疾跌倒,皇帝亲自扶起。贞元十一年,病逝,德宗为之辍朝四日,追赠太尉,谥号庄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