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美术
现代西方哲学与科学技术与不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和文学艺术实践之间形成了回更为密切的互答动关系.而且,由于思想方式的转变,相比于传统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距离拉近,有了更多的、更深入的对话可能.
此外,现代西方哲学是活着的、还在不断出新的,在当今这种全球化的形势中,对中国的各种思潮有着巨大和持久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西学东渐”的现象屡屡出现,并势将不断出现.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未来哲学的塑造中,现代西方哲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美术与哲学有着怎样的关系
美术复主要跟美学或美的制本质有关系,美的本质问题是美术的深层基础。而美的本质问题就像善的本质一样,都是古今中外哲学一直以来都在探讨而还未能很好地解决的问题。所以,美术是美学(或美的哲学)在艺术方面的表述或体现!
3. 关于美术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看了以上几位的回答,都答得很好,我也想说几句我的个人薄见:
一个回社会的艺术宗教和哲学答总是同步的,西方的艺术和哲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是看西方的发展历史,西方曾长期在基督教的统治下,包括精神统治,所以那一时期,艺术和哲学实际上是宗教艺术和宗教哲学。
你问的“中国的艺术、宗教和哲学是如何发展的”,这个主要也是看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因为艺术、宗教和哲学毕竟都是为人服务的(严格的说,这是主观的看法),所以要详尽的理解这个问题,你必须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了,我个人认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普遍共识一直没有发生根深蒂固的变化,也许近两百年来的社会变革可能会是导致普遍共识发生大的变化的因素,但是由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比较具有韧性,所以中国人最根本普遍共识和过去相比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于是社会趋于稳定,所以艺术和哲学并没发生大的变革,这点和西方大不相同,但小的变革是有的,这可以从当今一些比较典型的社会现象中得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实际上你的问题已经我已经也给出答案了,不明之处,还请见谅,由于本人哲学水平有限,且没有系统研究过艺术和宗教,对您的回答也就不尽详细,更请原谅!
4. 有什么大学哲学和艺术类(美术)专业性都好一点的
中国人民大学啊,氛围好。还可以去旁听。
5. 关于美术教育哲学的几点思考
想研究好美术史,就别怕花钱。一、世界美术史 1、[英] 伍德福特等 《剑桥艺术史》 ★ 2、[美] 休·昂纳等 《世界美术史》 ★ 3、[英] 贡布里希 《艺术发展史》 范景中译 ☆ 附: 加德纳(Gardner)《艺术史》(Art through the Ages)(2001) / 詹森(Janson)艺术史(History of art)(2001) / (美)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 / (英)里德《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 (苏)阿尔巴托夫《美术史文选》 / (意)文杜里《欧洲近代绘画大师》(旧译《西欧近代画家美》 / (美)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 / 沃尔夫林《古典艺术》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 / 扎内奇《西方中世纪艺术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 / 金维诺主编《世界美术全集》(20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视觉艺术》(7册)吉林美术出版社 《世界美术全集》 《现代世界美术全集》 (日)集英社或平凡社,讲谈社同名著作 《世界美术馆全集》 台湾光复书局 二、西方美术理论 1、(意) 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 ★ 2、(德) 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 ★ 3、(德) 帊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 ★ 4、(英)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 ★ 5、(美)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附: (英) 贡布里希 《理想与偶像》(范景中等译)/ 阿洛瓦*里 《风格问题:装饰艺术的基础》 / 迟柯主编 《西方美术理论文选》 /(德) 汉斯*贝尔廷 《艺术史终结了吗?》 / 斯坦戈斯 《现代艺术观念》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 拉塞尔 《现代艺术的意义》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 布雷德伯里等编 《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2 / 弗兰契娜等编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 弗莱明 《艺术与观念》 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三、 美术教育学: 1、(美)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 ★ 2、尹少淳 《美术教育学》 刑莉 《自觉与规范: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美术学院》 / (美) 艾迪斯*埃里克森《艺术史与艺术教育》 / (美) 布朗科赞尼克 《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 / (美) 沃尔夫古伊根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 四、 艺术哲学与文艺理论: 1、宗白华 《意境》 或 《美学散步》 2、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3、(美) 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一译《美学新解》)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附: (法) 丹纳 《艺术哲学》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 /(德) 黑格尔《美学》 / 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叶朗《中国美术史大纲》 /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术史》 // 《中国美术史资料编选》 / 莱德尔《现代美学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 伍蠡甫《西方艺术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987 《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 五、艺术批评文献: 1. 丁宁《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 2. (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旧译《美学新解》) 3. (意)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 4. (美)温*米奈《艺术史的历史》 5. 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 6. 于安澜《画品丛书》 7. 迟柯《西方美术理论文选》 8. 郭小川《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 9. (法)丹纳《艺术哲学》 10. (德)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 11. (德)怕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 12.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13. (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范景中等译) 14. 宗白华《艺境》(或《美学散步》) 15. 周忠厚《文艺批评学教程》
6. 什么是美术理论
问题很大啊!! 呵呵
怎么说呢,美术理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 “意向”和 “形象” 就是对于某一学科的个人见解和技法探索,它是有一定规律的,我们可以参照材料对于你的专业进行分析,最基础的 :从美术的的出现来说,我们幼儿时候,对“形”的客观认识,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一种印象,等有所感动时,我们的手就会不自觉的勾勒出内心对形的认识,我们可以认定这就是美术的起源!
以上是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在给我们讲课是所说到的, 仅供参考! 内容还很多,以后我们还可以交流!
7. 结合优秀美术作品分析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包括指导抄和探袭讨人类如何思考和获取正确价值观的一种学问。而其中对“美”的定义和追求也是人类探讨的目的,语言的表述方式就是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进而成为文学的土壤,而音乐美术其实是另一种表述的语言。“善恶美丑”等几乎是人类一直的主题,引导人类区分各种价值观。而美术音乐文学等则是表述这些内容的形式。
8. 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翻译
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又与当下实用没有关系的,是哲学和艺术啊。天下人专都大叫着说它们没有用属处,但这并不损害哲学、艺术的价值。至于治学的人自己忘记了哲学、艺术的神圣地位,而力求符合当下社会的实用需要,那么它们的价值就没有了。哲学、艺术的目标是真理。真理是天下永恒的真理,不是一时的相对真理。那发现揭示这一真理的哲学家或者用艺术符号表达出这一真理的艺术,有天下万世的功劳,不是一时的功绩啊。只是因为它们是天下永恒的真理,所以不能和一时一国的利益相符合,甚至有时两者不能相容,这就是它的神圣性所在。
这段文章告诉我们哲学和艺术不实用,但因为它们揭示或者表达了真理,所以具有超时空的永恒价值。
9. 美术和哲学有什么关系]
美术的目的是艺术.艺术的内涵是美学.美学属于哲学领域``艺术的发内展是由美学思潮引容起的`而美术思潮的变动则是由哲学应该说是思想领域的一种存在变化而变动的``文艺复兴后精神的表现越来越直白`直接体现的艺术与文学等的身上`而在这个时候由于文学是用人类文字这种人人都所直白的形式`而艺术则是一些自由的形式`但这种自由的形式却是思想或精神达到一定境界后才有的`而文学则更简易些`艺术的这种直白和深层次性又使艺术的思想性活跃了 使领域也得到扩展`在哲学的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这种扩展的确是积极的`而哲学的根本确定的情况下`它又需要再进一步思考了`
10. 美术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
美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专交互作用属关系,相互影响关系。认识到这种复杂而又必然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识美术发展史上各种复杂的现象,从而把握美术的社会本质。
手打- -。来自陕西理工美术概论股息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