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子罕说宝文言文翻译

子罕说宝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0-12-04 22:51:38

文言文子罕说宝中子罕认为人生最珍贵的宝贝是什么

不贪图别人的东西

Ⅱ 《子罕说宝》文言文阅读题

我【以】不贪为宝 :我把不贪作为珍宝,
若【以】与我 :如果(把玉)给我,

玉人回以【为】宝也:玉匠答认为它是珍宝,为:wei 二声,认为
使玉人【为】之攻之: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为:wei 四声,替

献【诸】子罕:把它献给(国相)子罕!诸:代词
子罕置【诸】其里: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手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诸:代词

故敢献【之】 :所以敢献给你!之,代词,
使玉人为之攻【之】: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之,代词,代玉

Ⅲ 《人有其宝》的文言文翻译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内敢献之。”容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人有其宝》译文: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予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雕玉的人认为是宝物,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财物当作宝物,你把玉当作宝物,你如果把玉给我,我们都失去了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脆拜行礼告诉说:“小人怀带着这块玉璧,不敢走出乡里,我交出这块玉来请免于死。”子罕把这块玉放在乡里,让雕玉的人为他雕琢,使这个人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

Ⅳ 文言文《子罕说宝》中的句子翻译

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

Ⅳ 子罕说宝翻译

子罕弗受玉目录

本文原文
译文
注释
启示
拓展延伸《左传》
编年体例
后人注释
外交辞令
参考资料本文 原文
译文
注释
启示
拓展延伸 《左传》
编年体例
后人注释
外交辞令
参考资料
展开 编辑本段本文
原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译文
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玉碧,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乡里,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出去后,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富有后才让他返回家乡。
注释
1、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宋国国相,又名乐喜; 2、示:给……看; 3、或:有人; 4、诸:之(代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于(介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在本文意思是:把玉献给。) 5、弗:不; 6、尔:你; 7、故:所以 8、若:假如; 9、与:给 10、人有其宝: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 11、以……为:把……当作; 12、以为:认为; 13、皆:都; 14、丧:失去; 15、故:所以; 16、献:进献,进贡; 17、玉人:从事玉石加工的匠人 18、怀:藏 19. 稽首而告:献玉人跪拜着所述。 稽首:跪拜 20. 置诸其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所。里:居住的地区 21. 为之攻之:替献玉人整治好那块玉
启示
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清明得多了。道理: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编辑本段拓展延伸
《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左传》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它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资治通鉴》。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作者简介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编年体例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事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1.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2.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3.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4.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5.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6.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 7.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 8.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 9.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 10.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 11.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 12.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 13.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
后人注释
《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诂》,清洪亮吉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清刘文淇等撰。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撰。
外交辞令
《左传》记载了很多文采斐然的辞令,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
编辑本段参考资料
作品评价 《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经学通论·春秋》评论说: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经书,可以独有千古。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服虔、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