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止文言文

止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4 23:24:52

『壹』 《禁何从止》翻译古文

是禁何以止吧抄

齐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贰』 易止文言文什么意思

因为没有上下文语境做参考,很难准确解释“易止”的意思。只能暂列有可能的几个意思如回下:
1、容答易阻止。或:容易劝阻(劝止)。【止:使……停止;阻止;劝止;劝阻。】
2、容易停止。【止:停止。】
3、容易居住。或:容易居留。或:容易停留。【止:居留;居住;停留。】

『叁』 东方朔谏止方士文言文翻译

汉武帝抄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袭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执拗,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的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最好赶快走吧,皇帝现在都已经长大了,怎么会惦记着你小时候喂奶的恩情呢?”皇帝感到很悲伤,就不再提杀乳母的事了。
别名
东方朔设计救乳母

①愎:执拗。
②临:临刑。
③设奇:筹划妙计。
④激:激发感情。
⑤宜,应该,应当。
⑥舍,赦免。
⑦言,求情。

『肆』 止铺是什么意思,当止不止文言文翻译,行乎当行止乎

先解释字词来

乎:介词,相当于在源;于。
当:应当,应该。
“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是倒装句(介宾结构状语后置),即:于当行时则行,于当止时则止——在该做的时候去做,在该停止的时候停止。或意译为:对该做的就去做,对不该做的就不做。
当止不止:应该停止却不停止。

『伍』 止在古文中除了 到 的意思还有什么意思 要例句和出处

其实,止最常用的抄意思是”袭停止”.由此引申为:居住,栖息。诗经/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桑。
还有:
1、禁止、阻止。止诈伪,莫如刑。《左传》
2、副词 只是,仅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3、通脚趾,的“趾”。当斩左趾者,……〈汉书/刑法志〉

你说的“到”义,并不准确,请详察。

『陆』 赵简主止车 文言文翻译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扎到,便内十分生气,把鸡蛋容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踩到。

十分愤怒,又从地上捡起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听了大笑说:“王承有这种性格,都不值得一提,何况王蓝田呢?”

(6)止文言文扩展阅读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定公十一年,鲁阳虎奔晋,赵鞅简子舍之。十二年,孔子相鲁。十五年,赵鞅使邯郸大夫午,不信,欲杀午,午与中行寅、范吉射亲攻赵鞅,鞅走保晋阳。

定公围晋阳。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中行为仇,乃移兵伐范、中行。范、中行反,晋君击之,败范、中行。范、中行走朝歌,保之。韩、魏为赵鞅谢晋君,乃赦赵鞅,复位。二十二年,晋败范、中行氏,二子奔齐。

『柒』 古文中“止”字的用法有哪些

〈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foot]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北止。——《仪礼·士昏礼》。注:“足也。”

屦校灭止。——《易·噬嗑》

举止高。——《汉书·五行志》

四之日举止。——《汉书·食货志》

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

词性变化

◎ 止 zhǐ

〈动〉

(1) 停住,中断进程 [halt;stop]

止,停也,息也。——《广韵》

亦可以止矣。——《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羽飞乃止。——《三国志·诸葛亮传》

雪止。——《资治通鉴·唐纪》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絮絮不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

渐拍断止。

(3) 又如:止步;止怒;止泻;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战争);止止(犹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军(让军队停止前进)

(4) 阻止,不让进行 [prevent]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相如止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

相如固止。

使人止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

年兄肯出一言止了此事。——清· 狄夷散人《玉娇梨》

(6) 又如:止遏(阻止;抑制);止哭(止住哭声);止善(阻止别人做好事);止节(阻塞;节制,抑制);止塞(阻止,堵塞);止暴(制止暴戾行为)

(7) 驻守 [be stationed]。如:止壁(顿兵扎营);止舍(驻扎宿营);止守(留守);止次(驻扎)

(8) 居住 [dwell]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商颂·玄鸟》

止文殊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 又如:止息(住宿;休息);止居(安居;定居);止托(寄居)

(10) 停留,逗留 [stay]

南阳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则有祸。——《搜神记》

止子路宿。(止,使……留下。)——《论语·微子》

(11) 又如:止顿(止留。停留);止泊(停息);止于至善(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 止 zhǐ

〈副〉

(1) 仅;只 [only]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印二三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只十有一日。——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

止露尻尾。

(3) 又

止有剩骨

(4) 又如: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止剩下一篇文章还没有抄完;止有此数了

◎ 止 zhǐ

<语气助词>

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诗·小雅》

『捌』 文言文中“止”怎么翻译

止字的用法还是比较少用的,一般作题目遇见的都可以理解为字面意思,也就是:停止、终止、不停。当然还有就是通假字了,理解为它所通的那个字就可以了。

『玖』 哪片文言文带有止则的句子

“止则”zhǐzé

《吕氏春秋·论人》:“凡论人,通则观其所专礼,贵则观其所进,属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系统地提出鉴定人的心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八观”属观察法,六验”则带有实验法的性质。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谚语,意思是指见机行事,该进行就进行,该停止就停止。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用来比喻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不懈地坚持做下去,就可以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效。

『拾』 止在文言文中通什么

止在作副词时同“只”,表示仅仅、只。如: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