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待人以宽文言文

待人以宽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4 23:30:24

『壹』 《待人以宽》文言文中你认为金忠身上有怎样的可贵品质

严于利己

『贰』 有没有关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文急急急!!!!!!!!

关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春秋战国故事一则: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将军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摘自《网络·作业帮》

『叁』 杨士奇宽以待人文言文答案

《杨士奇宽以待人》原文:
帝(1)之初即位也,内阁臣七人。陈山、张锳以东宫旧恩入,不称,出为他官。黄淮以疾致仕(2)。金幼孜卒。阁中惟士奇(3)、荣(4)、溥(5)三人。荣疏闿(6)果毅,遇事敢为。数从成祖北征,能知边将贤否,阨塞险易远近,敌情顺逆。然颇通馈遗,边将岁时致良马。帝颇知之,以问士奇。士奇力言:“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7)介意。”帝笑曰:“荣尝短卿及原吉,卿乃为之地(8)耶?”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帝意(9)乃解。其后,语稍(10)稍闻,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帝亦益亲厚之,先后所赐珍果牢醴(11)金绮衣币书器无算。

(出自《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参考注释】

(1)帝: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数度随成祖征讨。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停止对交址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2)致仕:辞去官职。

(3)士奇:杨士奇(1365年-1444年),名寓,字以行,号东里,明朝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前后侍奉过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代皇帝。

(4)荣:杨荣,建安(今福建省建宁县)人,字勉仁,是明朝时代名臣。杨荣办事敏捷,谋划政事,果敢决断,经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皇帝,都受重用,与杨士奇、杨溥并入内阁,号称三杨。

(5)溥:杨溥,明朝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字弘济,授以翰林编修,后为当朝首辅,以有雅操、质直廉静而出名,被后人誉为一代贤相。

(6)疏闿(音楷):疏,开通。闿,欢乐。

(7)小眚(音省):小过失。眚,过错。

(8)地:事理的依据,引申为理由,说情。

(9)意:心思。

(10)稍:略微。

(11)醴(音理):甜酒。

【参考译文】

宣宗刚即位时,内阁大臣只有七人。陈山、张锳因为宣宗做太子时在东宫的旧情入阁,但是不称职,调出去做别的官。黄淮因为生病辞官。金幼孜死了。内阁中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个人。杨荣个性开通乐观果敢刚毅,遇事能勇敢去做。屡次跟从成祖北征蒙古,能够知道边境将领是否贤能,据守要塞的险峻平易和道路远近,敌人对朝廷的依顺和叛逆。但常接受礼物,边将年节都送给他良马。宣宗也知道这些事,并询问杨士奇。杨士奇极力说:“杨荣通晓边境事务,我们这些人都赶不上他,不应当把这些小过失记在心上。”宣宗笑说:“杨荣曾经说你及夏原吉的坏话,你怎么给他说情呢?”杨士奇说:“希望陛下像委曲宽容我那样去宽容杨荣。”宣宗的心思才消除。后来,这些话杨荣略微知道了,杨荣因此感到愧对杨士奇,此后,两人相处甚欢。宣宗也更加亲近厚待杨士奇,先后赐给他珍果、牲牢、甜酒、金子、花丝衣服、币帛、书籍、器具等无数。

【参考分析】

自古圣人古来稀,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些小缺点,只要这些小缺失,不影响大局,倒不见得一定要吹毛求疵,要求阁员都是完美之人。如杨荣原本宣宗皇帝对他喜欢接受礼物,有些不好的观感,转而询问杨士奇,却告知以其优点是别人无可取代的。其出发点完全站在用人专业的角度去考量,不但没计较杨荣曾说过他的坏话进行报复,反而劝宣宗皇帝要去包容他这些缺点,遂解了宣宗皇帝疑虑,而且更为厚待他。更难能可贵的是,化解杨荣心结,让他觉得惭愧,此后两人和谐相处。可见人与人相处,只要能打开心扉,做个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就可以互相包容,即使没成为知心好友,也不会恶言相向,或推向对立面,这一切的转变,端看每个人的思维与器量罢了。

『肆』 待人以宽文言文阅读

原文: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内故不能无失。然容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翻译:
如今的学者,读古人的书,大多都考虑古人的错误,与如今的人一起,也喜欢数落他人的错误,人当然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你试一试换位思考,平心而论,自己就没有翻过一个错误吗?自己能看到他人所犯的错误,而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能看到他人犯的很小的错误,去对自己的大错视而不见,自己要求自己还来不及,何况数落别人的错误? +++++++

『伍』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文言文座右铭中的哪一句含义相似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恪守这一处世法则.
某位著名的IT经理,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在我看来,人生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许多事情就能豁然开朗!”这位经理所说的,正是《菜根谭》所推崇的处世之道——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我们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处事方式两方面.首先,就学习而论,我们应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个学习任务、专心倾听老师的授课,我们不必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但起码的勤勉态度还是必须的.对于其他同学的小问题,也要宽容,并及时地给予他帮助和友善的提醒.
而同样,在为人处事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法则也是必须遵循的.献给大家听一些案例:
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重耳不仅不责备头须的盗窃、对他的不尊敬,反而还将他看作自己的得力助将,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这不仅为重耳赢得了人心,也让重耳多了一个左膀右臂,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齐国孟尝君受难时,众门客纷纷离去,孟尝君当时记仇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单,后来孟尝君又回到齐国,众门客又都回来,孟尝君接受了手下的建议,毁掉了名单,并没有对门客进行丝毫报复.最后还对自己之前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孟尝君开始记仇的做法确实不太妥当,但他后来还是选择了宽恕那些背叛他的人.他能够立身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从而达到一个对别人的充分理解和谅解,并对自己要求严格的高深境界.这也为孟尝君后来建立功勋伟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重耳也好,孟尝君也罢,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一直被世人所称道到现在.那么他们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在做人方面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我们与同学、朋友相处时,要注意言行,不要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多看看他们的闪光点,如果他们有不小心做错什么,也应该本着“宽以待人”的原则,和气地诉他.当我们自己犯了错时,首先要批评自己和反省,然后得诚恳地向同学道歉.这样,同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维护得越来越好.
同学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如果以以往对待自己的宽松来对待他人,用对待别人的抠门要求来衡量自己.那么,我们的自身将会日趋完美,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好人与我们同行

『陆』 金忠待人以宽文言文翻译 金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

金忠一向因为对人和善而受称赞,即使平时与他有不同见解的人,金忠也对他很宽厚,从来也是称赞有加。有的邻居曾经多次羞辱他,他当尚书时,那个人来京城作官,担心金忠不能容他。金忠仍然推荐任命他。有的人说:你难道不记恨他吗?金忠说:考虑到他的才能可以使用,怎么能因为个人恩怨来掩盖他的长处呢?
纯粹人个翻译,如有瑕疵请指正。

『柒』 杨士奇宽以待人文言文翻译

《杨士奇宽以待人》原文
帝之初即位也,内阁臣七人。陈山、张锳以东宫旧恩入,不称,出为他官。黄淮以疾致仕。金幼孜卒。阁中惟士奇、荣、溥三人。荣疏闿果毅,遇事敢为。数从成祖北征,能知边将贤否,阨塞险易远近,敌情顺逆。然颇通馈遗,边将岁时致良马。帝颇知之,以问士奇。士奇力言:“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介意。”帝笑曰:“荣尝短卿及原吉,卿乃为之地耶?”士奇曰:“愿陛下以曲容臣者容荣。”帝意乃解。其后,语稍稍闻,荣以此愧士奇,相得甚欢。帝亦益亲厚之,先后所赐珍果牢醴金绮衣币书器无算。

《杨士奇宽以待人》出自《二十四史 宋史》之《杨士奇传》。

《杨士奇宽以待人》译文
皇上刚即位时,内阁大臣有七人。其中陈山、张瑛是皇上做东宫太子时的旧恩,但因不称职,已经出任别官。黄淮因病退休。金幼孜已去世。内阁中只剩下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杨荣豪放开朗,果断刚毅,办事敢作敢为。他曾多次跟随成祖北征,对守边将领贤明与否,边防要塞的险易远近,敌情的顺逆,都有了解。但他也颇通馈赠之道,守边将领每年常有良马送给他。皇上对此颇有了解,便问士奇。士奇极力辩解说:“杨荣精通边防事务,这一点臣等都不如他。不应该因这点小缺点而对他产生介意。”皇上笑着说“:杨荣曾经揭你和夏原吉的短,你难道反而要为他说话吗?”士奇说:“愿陛下就像宽容臣的过错一样宽容杨荣。”皇上这才消除了介意。后来,这些话渐渐传开了,杨荣为此觉得愧对士奇,两人相处得更好了。皇上对他也更加亲善,先后赐给的珍贵果品、牛羊美酒、锦衣金币、书籍器用无数。

【杨士奇】简介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一生见证了明朝的盛转衰,后因子致仕,不久忧虑不起。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赠太师,谥文贞。

『捌』 初一文言文!《待人以宽》急!好心人,帮帮我!

看到别人的才能本来可以重用,为什么却因为自己的私心将别人的优点、才干都视之不见?

『玖』 《待人以宽》文言文翻译,原文:金忠于人有片善必称之~

原文: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故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内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容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翻译:
如今的学者,读古人的书,大多都考虑古人的错误,与如今的人一起,也喜欢数落他人的错误,人当然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你试一试换位思考,平心而论,自己就没有翻过一个错误吗?自己能看到他人所犯的错误,而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能看到他人犯的很小的错误,去对自己的大错视而不见,自己要求自己还来不及,何况数落别人的错误?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