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把握学科本质

把握学科本质

发布时间: 2020-12-05 00:22:34

数学学科本质是什么

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数学基本概念背后往往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涉及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呢?这些思想方法如何教学中落实呢? 3.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 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数学也不例外,主要思维方式有: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其中“概括”是数学思维方式的核心。4.对数学美的鉴赏。 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能够把握数学美的本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数学学习的进程和学习成绩。

❷ 求翻译罗素名言: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是要英语吗?
Essentially all disciplines should start from the inspired mind

化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

化学教学在向学生传授具体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使具体化学知识沉淀为学生的化学意识,是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在于强化化学的学科特征,这要求教师要有清晰的学科特征意识,使化学学科特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❹ 如何凸显学科本质

在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材(上册)“数学广角”里,编排了一个语文课常见的内容:“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作为语文阅读课要学习的内容,又安排在数学课本里。数学老师困惑着,不知该从何入手。
关于“田忌赛马”,语文课该教给孩子们什么?数学课又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是一个涉及到学科本质特点的问题。笔者带着这个问题,与语文方面的专家进行过切磋。语文老师谈到,语文课教“田忌赛马”,教学过程会着眼于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对人物心理的感受、对语言艺术的体会、以及字词句的运用等等,显然这些是语文课所承载的任务。那么数学课的教学过程应该侧重在哪里呢?笔者站在数学教研员的角度,认为,侧重点应讲对阵方式,让学生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
这是一个游戏。田忌与齐王赛马,第一轮比赛田忌输给了齐王,如果田忌在比赛中想取胜,有没有可能呢?如果可能,又有多大的可能呢?如果要取胜,又与哪些因素相关呢?从这个角度,我们把故事引向数学。当我们意识到赛马的结果可能会与对阵的方式有关时,我们就考虑应该把所有可能的对阵方式一一列举出来,再考虑如何实现对我们自己有利的对阵方式,最后得出结果:“避免先出、以最弱对最强”,至此,这个游戏问题就被我们当成一个数学问题给解决了。
这个过程可以被理解为弗兰登塔尔所说的“数学化”的过程。

❺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❻ 信息技术的学科本质是什么

1) 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2) 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3)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4)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5) 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
6) 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
7)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
8) 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9)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❼ 为什么说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科学与学科没有国界,部分学科有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中专国大陆地区属汉语区的语文特指汉语文,它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的形式。

选取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境界,陶冶情操,激发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

(7)把握学科本质扩展阅读

新的教学观念要求人们,教学不但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而且还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已经列为中学阶段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创新观点,应用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语文教学不再是死记硬背和口耳相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去探讨、去研究、去创造。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探究性和创造性,同样是语文科必不可少的特点。

❽ 艺术学学科本质问题主要有哪些学说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模仿说”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这个在欧洲文学史上逾千年而不衰文学原则。
在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上,西方文论最古老的一个传统便是认为文艺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模仿”。文艺和外在自然、外在世界的关系是古典文论不可回避的最基本、最中心的一个问题,是文艺所面临的最自然、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文论的一个传统是朴素地认为文艺是对外在世界的“模仿”、“再现”。早在前希腊时期,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便提出了“模仿说”,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文艺应该仿效好人、好事而不应模仿坏人,他的这些主张奠定了西方文艺“模仿说”的基础。

❾ 如何准确地把握课程的本质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是以学生(少年儿童)为主体的,他们是授课的对象,如果说以儿童为中心还是不能区别这两个课程,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教育目标不同。

活动课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经验来参与活动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锻炼能力,积累经验学识,而活动本身只是一种手段,不能说以活动为中心,所谓中心,就是指你课程的目标,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服务的。

(9)把握学科本质扩展阅读:

1、“补充说”,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功能;

2、对立说”,认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有本质的不同,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成相互“补充”,就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

3、“发展说”,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不对立,而是具有历史逻辑的统一性;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

4、活动课程实质上包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作为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