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学后感

美术学后感

发布时间: 2020-12-05 03:12:28

❶ 2017中国美术学院观后感800字作文

[观后感怎么写]
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版观的内容写得权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观后感开头怎么写。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❷ 谈谈你对艺术鉴赏课学习体会

其实艺术鉴赏课还是可以学到东西的,只是会有一些无聊。

❸ 四川美术学院旅游后观后感600字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的故事

即使在千城一面的今天,山城重庆依然独具特色。

即使全中国都在轰轰烈烈地修建地铁,山城重庆依然标新立异,一条条轻轨,犹如一条条飘带,载送着一批批的乘客,或于高楼狭缝中穿城而过,或于空旷江面上昂首阔步。

即使所有的城市都在前仆后继地抛离过去,重新印刻上使用率非常高的新地名,山城重庆依然我行我素,保留了大量珍贵的老地名。其中最突出的,是无处不在的,以“沱”和“坪”为结尾的老地名。原来,“沱”表示停船的水湾,“坪”则表示平坦的场地。以水运崛起的重庆,被誉为码头城市的重庆,每一处的“沱”,都见证了其曾经的辉煌,而每一处的“坪”,则是山城中的稀有宝地。

山城重庆有许许多多响当当的名片,其中最闪亮的名片之一,便是四川美术学院。说起川美,院长罗中立还是该校学生时创作的油画《父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红光亮”为主导的时代,《父亲》所带领的“伤痕美术”异军突起,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走进四川美术学院,只源于一颗小小的好奇之心,没想到,却处处收获了惊喜。

这颗小小的好奇之心,在于远近闻名的涂鸦街。四川美术学院有两个校区,一个是九龙坡区的黄桷坪老校区,一个是沙坪坝大学城的虎溪新校区。黄桷坪校区的这条涂鸦街,只缘于罗中立院长的一个建议。然后,整条街道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喷涂行为,形成了今天全长1.25公里,据说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群,也是旧城换新颜的一个典型案例。涂鸦街在欧美国家,早已见怪不怪,但在中国,究竟还是稀奇事。

可置身于鸿篇巨著的涂鸦街中,却总觉得欠缺了点什么。也许,涂鸦本应随意自由,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向上需经由政府领导审核批准,向下需征得居民的应允赞同, 图案色块都是多方确定的,学生只是负责根据色块编码进行涂色,出来的成品中规中矩,哪还能叫涂鸦呢?只有在不经意的角落里,又或被废弃的围墙上,那随心所欲的喷画,才是涂鸦的精髓所在。不过,让老旧的社区重新焕发生命力,总归是好事。

在涂鸦街闲逛的时候,见到不远处开往虎溪校区的公交即将开动,用了0.1秒的思考时间,便直接坐了上去。万万没有想到,真正的惊喜,在后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一直觉得大美应该是沧桑的,历经磨难后身临其境才能领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对于打卡式的到此一游模式,一直不太感冒。前往虎溪校区,果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竟驶出了收费站。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校园,欣喜一浪接一浪,竟不曾停止。

话说,新校园建设时,罗中立院长提出绝不铲平一个山头,让建筑物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理念,然后便交由副院长郝大鹏主持设计。单凭这个设计理念,在一切推平重来的中国,便已独树一帜。如若中国再评选新十大最美校园,“农村原生态”校园——四川美术学院的虎溪校区当居榜首。

第一处惊喜,便在于校园尊重、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校区内矮丘浅谷密布,共有26处小山丘和11条小山谷,置身于其中,错落有致,有如世外桃源。景观设计,讲究视觉效果丰富多样,建筑植被精心布置却显现出随意自由,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只有如此般高低起伏的地势,才能将人文元素溶于自然环境中,即使未有一步一风景,亦能做到移步换形,营造出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效果。

第二处惊喜,在于校方在校区中心地带保留了原有的农田农舍,还将农民聘请为园艺工人进行维持和打理。漫步于校园中,不仅能于农舍旁见到嗷嗷待哺的小鸡,水中畅游的鸭子,悠闲自得的白鹅,还能在羊肠小道中与山羊擦肩而过!好一派田园风光,居然是出现在校区中心,现代都市人的田园追求,不也就是如此景致么?

第三处惊喜,在于通往农舍的断桥。由古石板和古石雕铺就的断桥,长久以来一直在守护着这一片土地,后曾被拆除。新校园做规划设计时,院长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农田农舍,还重金买回了这断桥,并按原貌在原址上重新堆砌而成。写生是美院教学的传统,皖南、新疆、九寨沟,多少美景在笔头的勾画渲染下家喻户晓,又多少美景因纸张画册的记载而得以承传?也许,川美的学生,不再需要奔波于远方,去寻觅那一缕幽静与斑驳,因为,眼前、身旁、脚下,已是最好的写生基地。

第四处惊喜,在于农舍旁,那一池枯荷,以及倒影中亭亭玉立的逸夫图书馆。逸夫图书馆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汤桦设计,设计取材于重庆地方随处可见的砖窑、仓库等,建筑主体的外表皮采用青色粘土砖叠砌,内部墙体及梁柱则采用清水混凝土,简洁而古朴,与农舍、枯荷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图书馆直入云端的尖顶设计,则如神圣的教堂,每一处的细节,每一个的光影变化,每一本知识的承载体,都是学子创作设计的灵感源泉。

第五处惊喜,在于校园中高低错落的土坡,蜿蜒盘旋的小道,乡土特色的回廊等等。其实,最美的风景,往往在路上。都市的人们,步伐匆匆,都市的生活,总是忙碌而压抑。可走得太快了,就会把灵魂落下,忘了自己是谁。也许,试着放慢脚步,于清幽美景中平复心情,就能看见自己那最初的样子。

第六处惊喜,在于主体建筑虽体量较大,但整体采用灰色调,而且能较好地融合在众多山坡之中,不至于显得突兀而不协调。在人定胜天的思想主导下,建筑设计一味地追求高度,不断地突破原有的天际线,同时讲求大体量、大容量,以彰显建筑体在城市中的地位。可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往往是依山势而建,将建筑体藏于自然环境中,让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让室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同时建筑体还可随四季变化而景色各异。无疑,川美虎溪校区的建筑群做到了。

第七处惊喜,在于校园角落里大量出现的石刻和雕塑。对于校方大量收集的“舶来品”,开始以为是高仿,谁知竟都是真品!实在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长满苔藓的古石碑,满眼青葱的绿地,再配以《收租院》系列的雕塑,实在是神来之笔。《收租院》系列泥塑群像,由川美师生创作于1965年,反映的是当年地主收租的情况,平地一声雷,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多次在海外巡回展出。

第八处惊喜,在于校园中此起彼伏的梯田,茂密幽深的竹林,挺拔粗壮的黄桷树,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以及沁人心脾的梅花丛。教学,从来就不应该局限于教室,局限于课堂。在川美的新校园里,保存土地记忆,再现乡土风情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很好的学问,是一个个引人深思的课堂,是一处处焕发无限创意的情景剧场。

第九处惊喜,在于不设围墙的校园,虎溪公社,以及刘家琨设计的“七个小矮人”。将校园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分界模糊化,突出校际资源共享,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做法。而校园空间和重大商业街的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商业空间,为虎溪公社——中国最大的“画家村”——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平台。罗院长表示,通过审核的艺术家,租用公社的租金,每月每平方米20元。这个公共平台,既能很好地让学生接触外界,将自己的作品推向社会,又能吸引艺术家群体进驻,在 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进行良性循环。与虎溪公社的红砖墙相呼应的,还有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为设计艺术系设计的“七个小矮人”——设计艺术系馆。好的设计,永远是对现有环境资源的创造性利用。这“七个小矮人”依靠着校园内的小山丘,顺坡就势,切分体量,化整为零,且将底层裙房作跌落处理,成为师生活动的绿化平台,再现了重庆特有的山城聚落形态。整个建筑群以清水页岩砖、清水混凝土、素面抹灰为主要材料,线性的室外楼梯自由转折,连接起屋顶平台、天井和山坡绿地,不仅形成了具有冲击力的景观视觉效果,也构建了立体的景观路径。

世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源于一颗小小的好奇心,源于即将开动的公共汽车,我就踏上了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的旅途。不看不知道,看了连做梦也会笑。2013年,在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上,川美虎溪校区从全球14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亚洲地区唯一获奖的优秀公共艺术项目。

承前,才能启后。四川美术学院是一扇窗口,打开了重庆的历史卷轴,也开启了当代艺术的新篇章。

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之风,源于70多年前的陪都时期。陪都重庆,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囊括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顶尖艺术家和文化精英。1937年10月,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内迁赴重庆,在重庆期间创作了影响深远的《巴人汲水图》;1938年至1945年,林风眠辗转抵达重庆,独居于长江南岸大佛殿的一间旧房中,专心于绘画探索;1939年4月,傅抱石携全家迁往重庆,在重庆期间,创立了自己的画风,并迎来了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1939年至1945年,张大千多次在重庆、成都举办画展;1942年,吴冠中随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迁往重庆,于当年完成了学业,并于次年在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

在陪都文化高度繁荣的局面下,四川美术学院诞生了。抗战胜利后,即便诸多文人墨客亦纷纷回迁,但这朵艺术教育奇葩,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盛夏。在1980年的“全国青年美展”上,川美学生的作品几乎囊括了金、银、铜等奖项,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一举夺得金奖。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中,更是有1/3出自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就是以《大家庭》系列油画蜚声国内外的张晓刚。在2009年雅昌艺术网发布的《拍卖市场年度调查报告》中,51岁的张晓刚以3.01亿元的总成交额取代2008年榜首吴冠中,排名第一,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画家。

在或近或远的将来,传奇故事还在延续。只要办学初衷不变,只要教学环境不变,四川美术学院还将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出一位又一位的大艺术家。而你,为走进这所艺术圣殿做好准备了吗?

高原(北京)2014-12-18 12:22:03

鸳鸯蝴蝶梦(达州)2015-02-16 16:02:28
勇气是什么?是哭着要你爱我,还是哭着要你离开?其实当你的心情很容易被另

一个人所影响时,你便会知道他对你意义非凡。拥有了勇气与智慧,你需要一个

机会,第一步你需要一张游轮船票,淘宝网上的 四川环游天下 他们家的船票

,是一次非常好的旅行的机会。

❹ 求一篇美术学习心得 200字左右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用真心真情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肢体语言和优美语言互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美术课上,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体现。不光要教学生技巧,还要教他们思维。 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要让学生多使用美术语言,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总之,合作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素材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在美术课中很重要。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互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是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之余,还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参加课内外听评课、教研活动及专业培训。多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本次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❺ 请问什么颜色属于鲜艳的颜色

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所有色彩都由三原色红、黄、蓝、以不同的比例调配出来。那么一般说来,这三种颜色就是最鲜艳的。

红色视觉刺激强,让人觉得活跃、热烈,有朝气。在人们的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样、好运、喜庆相联系,它便自然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的常用色。同时红色又易联想到血液和火炮,有一种生命感、跳动感,还有危险、恐怖的血腥气味的联想。

(5)美术学后感扩展阅读

色彩视觉

1、色彩的冷、暖感

(1)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

(2)冷色: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但如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寒感倾向。

2、色彩的轻、重感

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

3、色彩的软、硬感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感略改。明度高、纯底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

4、色彩的前、后感

由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后面成像,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

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前进感觉,相反,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后退感觉。

5、色彩的大、小感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冷色、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

6、色彩的华丽、质朴感

色彩的三要素对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纯度关系最大。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丰富、强对比 色彩感觉华丽、辉煌。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单纯、弱对比的色彩感觉质朴、古雅。但无论何种色彩,如果带上光泽,都能获得华丽的效果。

7、色彩的活泼、庄重感

暖色、高纯度色、丰富多彩色、强对比色感觉跳跃、活泼有朝气,冷色、低纯度色、低明度色感觉庄重、严肃。

8、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

其影响最明显的是色相,红、橙、黄等鲜艳而明亮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感,蓝、蓝绿、蓝紫等色使人感到沉着、平静。绿和紫为中性色,没有这种感觉。纯度的关系也很大,高纯度色兴奋感,低纯度色沉静感。

❻ 2016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有何观后感

[观后感怎么写]
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版总爱把故权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观后感开头怎么写。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❼ 小学美术教学视频《小扎染》的观后感该怎么写。紧急求助

主要写这三方面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
2、教学方法
3、教学后让学生学会了什么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