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学科
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国较早的一些教育学教科书和教育内学辞典都认为教育学属于社容会科学,王汉澜教授主编的《教育学》明确提出“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随着对教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教育学研究要走向综合化的观点。即教育学研究既要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吸收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又要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表述中使用“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需要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教育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利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贰』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关于教育学复独立的标志,学术制界是有一定争论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论不同,有人认为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有人认为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问世。如 正是由于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才使教育学从以往的哲学、社会学等论述中分化出来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夸美纽斯本人也被尊崇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编著,第141页。 王道俊、王汉澜 的《教育学》认为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袁振国 的 《当代教育学》认为 夸美纽斯 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在这个问题上,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角度来说,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赫尔巴特 的 《普通教育学》的问世。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叁』 关于师范类专业和教育学
师范类学生毕业时,就通过了教师资格认证,可以到各类教育管理机关或学校应聘老师,但现在工作不好找,教师也是如此。师范生同样可以去找别的工作,和其他的大学生没有什么不同,但因为国家对师范生有不同的政策,如果你不去当老师,学校会要求你退还国家给你的补助等等。原来师范专业都是在师范院校的,但随着今年来大学合并、改名的潮流,很多师范类学校已经没有师范的名字;比如西南大学、宁波大学。
录取分数线要看你的所在地,每年也有不同,北师大一般来说分数都很高,有的地方仅次于清华北大,差的地方也会在600上下,但也有冷门的时候,比如2006年的辽宁高考,北师大理科提档线是514分,仅比一批本科线(503分)高出11分,这也可以说是造化弄人,(有人说:北师大当时在辽宁招的20人有19个过了600分,只有一个人是514分,它就成了分数线,为什么我没报啊!!!!)
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属师范大学,在不同省市被划在不同的批次,有的是提前批,有的是一批,有的是二批,但一般来说,它会比一批本线高一些。
有关录取分数,你还是看看你们老师发的资料,各省会发行本省近三年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可以分析一下。
补充一句:从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北京师大、东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的师范专业要列为提前批,还要免收学费住宿费,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助。恐怕今年这六所大学会成为热中之热,分数会炒得很高。
教育学和心理学有些接近,就是各个师范专业(数语外史地政理化生)都要学的一些关于如何当好老师的知识。最后毕业和其他师范生也不一样,别人是都是理学学士,文学学士、还有工学学士,而你是教育学学士。
下面是教育学专业 的专业说明
教育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和其它一两门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
4.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一般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肆』 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随便找本教育学的书,上面基本上都有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一、教育学萌芽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民对教育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知识,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但是有一些体现在哲学中的教育学思想,如,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子的《荀子》,庄子的《庄子》,韩愈的《师说》,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等。其中《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西方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等等。
二、独立教育形态的产生和发展。17世纪以后,随着教育知识的积淀、教育实践的丰富、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人民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近代以来学科分门别类的发展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以及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不懈努力,使得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独立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研究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使用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方面;有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学研究机构;
1650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教育学。1632年,夸美纽斯撰写了近代最早一本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776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在格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成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20世纪是教育学活跃和发挥在那的世纪,这一阶段突出的特点是,教育理论的多样化。出现了众多的教育流派,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的形成则打破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1、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4、制度教育学;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6、批判教育学;
『伍』 教育学称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什么啊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回育学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应该是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应该是在强调还处在“开端”阶段,所以《大教学论》应该还不算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只算是开端吧。
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强调的是已经“成为”了,所以指的是1806年赫然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另外,从时间上也可以理解,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比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晚174年,相对来说更成熟,对后来的影响更大些。
『陆』 《百家教育讲坛》介绍了哪些思想家、学科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论述
这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经典价值的教育智慧读本。《百家教育讲坛》中介绍了孔子专、卢梭、爱因斯属坦、康德、梁启超、杜威、蔡元培、叶圣陶等几十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探幽析微,居高声远,让我们直窥教育本原之堂奥。归真返璞,正本清源,你会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柒』 国外大学关于教育类的学科有哪些
国外大学教育类的学习大致分下来有二十几个门类
所以要看你是去读本科还是读研究生
另外国外大学如果是想毕业做老师的话他本科阶段是没有相关的专业,他们要求的老师大多是硕士毕业的
『捌』 关于学科教学(数学)
其实一般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基本都不考太多数学。。。我情况和你回差不多,答考的是杭师,然后出来英语政治,另两门一门全是教育类课程,背到死。。。一门是数学教育类课程,主要不是做数学题而且让你说如何去理解题目,讲解题目,还要写教案。或者你可以考虑课程与教学论 ,他和学科教学差不多,只不过学科教学是专硕,课程与教学论是学硕,并且考试是国家统一的一门专业课考试。我不知道你是哪里人,所以也不知道推荐什么学校好,一般除了自主招生的学校会相对来说难度大一点,很多学校其实只要到国家线就可以了,尤其是这类专业。
『玖』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纠正一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应该是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版的产生。
其实我之前也搞不权懂“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啥区别!
但是分析了很多不同参考书发现,“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应该是在强调还处在“开端”阶段,所以《大教学论》应该还不算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只算是开端吧。
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强调的是已经“成为”了,所以指的是赫然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我不知道这种算不算咬文嚼字,但是考试就是真么滴变态!
欢迎楼下继续补充~
『拾』 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简单地说,教育学就是多种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伦理学、哲学等多种学科为了解决相同问题的综合和整合。在这些学科知识之外,在实践之外,教育学并没有自己的独特的知识来源,也无法发展或发现自己独有的知识。教育学的学科综合性,正是由于教育学独特的问题领域所决定的。正因为它所关注的问题是复杂的,它需要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教育价值观念,植根于教育领域之外,植根于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一般价值观念(主流的与非主流)……同时,称之为‘教育现象’的种种现象,在其一般意义上,属于发生在一定社会中由人们所参与的文化现象,故在研究教育问题’、解释‘教育现象’时,不能不涉及隐含在这种现象之中的关于‘社会’‘文化’和‘人’之类的假设。”〔2〕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中不仅涉及到各门学科知识,也涉及到心理学中关于认知和情感等发展的特点,还涉及到对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的认识。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都应该获得充分而丰富的背景知识,它们组合起来才共同成为关于教育的知识。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教育学“被其他学科占领”,哲学家康德、罗素,文学家卢梭写出关于教育的传世之作,都不是偶然,也不应被看作是教育学的悲哀或地位低下的表现等等,这正是教育学发展到任何阶段都不可摆脱的宿命,因为学科综合性正是教育学学科的本质特性之一。教育学在本质上就是各种学科综合和交叉的产物,它始终保持着向各种有关人或事物的学科的敞开性,尤其是向有关人的学科敞开。
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为教育学划定地盘、寻找教育学知识的独特性、教育学特有的“意味”“视角”,寻求教育学学者不可替代的话语权等等做法,都不会有太大意义。
教育学中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不是教育学专业本土的、白发的,而是融合、移植和交叉的。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学专业的知识是零零碎碎的补丁,也并非意味着它就是各种其他学科知识的拼凑或简单移植。实际上,教育学研究之所以有难度,正是因为它试图在多学科视野中综合地、逻辑地解决教育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