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曾文言文

曾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5 12:54:59

⑴ 曾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读音

曾有两个读音来:zē源ng和céng
读zēng时基本字义: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
4. 姓。

读céng时基本字义:
1.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其中《核舟记》中: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读zēng
《愚公移山》中: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读céng

⑵ 文言文中“曾”字的读音

先说熟悉的céng的读音:抄常用的共有意思有三种:(1)曾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2)尚,竟然: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3)通假字“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岳》zēng的读音:(1)姓氏的一种: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韩非子》(2)通假字“增”: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孟子》(3)固定用法,和高连用,高曾,指祖父先辈。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

不能以一瞬。对的读音是为céng,意为:要是从那变化的角度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竟然)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来的状态。对不起我也拉下来了
希望采纳

⑶ 文言文中“曾”字的读音

先说熟悉的来céng的读音:常用的自共有意思有三种:(1)曾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2)尚,竟然: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3)通假字“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岳》zēng的读音:(1)姓氏的一种: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韩非子》(2)通假字“增”: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孟子》(3)固定用法,和高连用,高曾,指祖父先辈。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 曾 不能以一瞬。对的读音是为céng,意为:要是从那变化的角度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竟然)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来的状态。对不起我也拉下来了

希望采纳

⑷ 曾参杀人 文言文 译文

原文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版:"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权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译文
春秋的时候,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在外乡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曾参杀了人"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 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

⑸ 古文曾是什么意思

曾zēng
.天下一曾无二曾,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鄫(zeng 曾)国太子巫,以国为氏。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复国无望,便在鲁国的南武城(今济宁市嘉祥县南)长期住下来,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改鄫为曾,称曾氏,仕于鲁。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是少有的几个来源比较纯正的姓氏之一,因曾姓先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2.据有关资料所载,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数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鄫侯。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子修己因梦见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鄫”地(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从此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复国无望,便在鲁国的南武城(今济宁市嘉祥县南)长期住下来,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改鄫为曾,称曾氏。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3.“曾”字读zēng时,有意思为:竟,竟然<副词>。多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明,魏学洢《核舟记》)【此句中“曾”是“竟然”的意思,故读zēng】。
4.“曾”字读zēng时,有意思为:从来,一直<副词>。多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如: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副词)岂,难道。
6.(动词)通“增”,增加。
7.(名词)指隔两代的亲属:曾孙,曾祖父等。
编辑本段
成语

得未曾有 (dé wèi céng yǒu)
解释: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出处:《楞严经》卷一:“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示例:承先生封都给我回信,于“小鬼”实在好像在盂兰节,食饱袋足,~了。★鲁迅《两地书·七》
高曾规矩 (gāo zēng guī jǔ)
解释:高曾:曾祖。祖宗留下来的成法。
出处:《后汉书·班固传》:“商修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
似曾相识 (sì céng xiāng shí)
解释: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示例:文淑忽然惊喜地想到,她看见了一张~的黑黑的脸。★巴金《火》第三部
曾不惨然 (céng bù cǎn rán)
解释:竟不觉得惨痛。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曾参杀人 (zēng shēn shā rén)
解释:比喻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示例:这冤怎申,硬叠成~。★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曾几何时 (céng jǐ hé shí)
解释: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出处: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示例:~,他自己去做了一个小小的官儿回来,而他又劝我去学法政了。★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曾经沧海 (céng jīng cāng hǎi)
解释: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示例:老兄是~,车皮底下也呆过三天三夜,这一点挤,而且不过两个钟头,不算什么,算不了什么。★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
曾母投杼 (zēng mǔ tóu zhù)
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示例:联以不明,虽有~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曾无与二 (céng wú yǔ èr)
解释: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出处:晋·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无与二。”
示例:于时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晋书·贾胥传》
曾子杀彘 (zēng zǐ shā zhì)
解释: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⑹ 曾在文言文翻译中有一点儿的意思吗

céng
①<副>曾经。《陈情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琵琶行》:“同是天涯版沦落人,相逢何权必曾相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
②<形>通“层”。重叠的。陆机《园葵》:“曾云无温液,严霜有疑威。”
zēng
①<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治平篇》:“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
②<动>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副>竟然;连……都;甚至。《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④<副>乃;又。《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少:暂时,稍微。)
【曾累】层层积累。
【曾阴】重叠的阴云。
【曾臣】犹末臣,古代诸侯对天子自称的谦词。
【曾翁】称别人的曾祖父。

⑺ 曾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读音

曾有两个读音:zēng和céng
读zēng时基本字义: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内~孙。
2. 古同“增”,增容加。
3. 竟,简直,还
4. 姓。

读céng时基本字义:
1.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其中《核舟记》中: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读zēng
《愚公移山》中: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读céng

⑻ 曾字和尝字在文言文中的区别

文言文中表示"曾经"的意思时,多数用"尝",一般不用"曾"。例如: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⑼ “曾经”这个词用文言文怎么

有两个词可以表示“曾经”的文言文形式

  1. “尝”

  2. “曾”

⑽ 曾 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1.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回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答,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竟然;尚
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3.通“层”。重叠
如: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4.通“增”
如:曾益其所不能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