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科研
A.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科研机构
江南来大学–隆力奇日化联自合研究中心
江南大学–广东顺龙联合研究所
江南大学–南风集团产学研联合中心
江南大学–南风集团联合研究所
江南大学–波顿集团香料实验室
江南大学–无锡华光膜分离联合研究所
江南大学–国星光电联合研究所
江南大学–无锡凯茂功能粉体材料研究所
江南大学–完美(中国)研发中心
江南大学–宇桥科技干粉砂浆联合研究所
江南大学–牛塘化工联合研究所
江南大学–皇马工业表面活性剂联合研究所

B. 国内有没有一所大学有营养学硕士或博士的专业呢
2007年,中国主要有以下院校招收营养学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各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一般也不禁止跨专业报考。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等信息请与报考院校联系。以下院校排名不分实力先后。

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3、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4、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5、河北医科大学;
6、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7、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8、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9、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0、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1、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3、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4、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15、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6、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17、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8、浙江大学医学院;
19、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20、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1、福建医科大学;
2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3、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4、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5、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6、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7、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28、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9、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0、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1、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2、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3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34、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5、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6、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7、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8、天津医科大学;
39、青岛大学医学院;
40、内蒙古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4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3、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
44、第三军医大学;
45、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
4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2)江南大学科研扩展阅读:
营养学专业八大就业岗位描述:
1、在诊所从事营养工作 负责确诊病人的营养问题,列出保健计划,并监督饮食变化的有效性。通常他们在医院、社区健身中心或保健机构工作。
2.在餐饮服务业负责管理工作 公共营养师加盟到餐饮服务管理行业中,使得不管是一日三餐还是零食小点都能够安全、卫生、成本经济地预备和配送。他们掌管餐饮服务的地点是医院、保健机 构、学校、高等院校和商务场所。
3.公共营养咨询师 为个人、机构、商务组织和媒体提供有关营养、食疗和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专家建议,他们经营的是自己的私人咨询业务。
4.在公共领域从事保健工作的公共营养师 他们在公共保健领域工作,了解大众的营养需求,确认社区中的营养问题,并发展营养教育项目和健康促进战略。
通过在社会公共保健领域和社会服务部门的工作, 公共营养师们向其他公众部门、专家和公众提供讯息与咨询性服务。
5.在社区健身中心提供服务的公共营养师 这些营养师与社区、个人进行合作,目的在于提高其营养水平,抵御疾病,增进对饮食的关注以及提高个人对健康的控制能力。
6.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公共营养师在 饮食学、护理学、食品生产和儿童保健等方面,他们对学生开设营养学、食品化学和餐饮服务管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将普及到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 医院。
7.在商务领域工作的公共营养师 在商务背景下,公共营养师们协助各自的领导进行研究,帮助促进生产,对管理和市场提出专家性意见。
在公共营养师们的帮助下,食品和制药公司、市场协会和餐 饮服务供应商得以生产出更好的食品和营养产品并投放市场。
8.研究性公共营养师 少数公共营养师可能向研究项目方面发展,这些项目能从根本上提高医疗护理水平,节约餐饮服务成本。
C.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荣获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
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荣获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
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荣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95)
《氨基酸工艺学》荣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

D. 吴国平的人物生涯
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在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民法原理与实务》、《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婚姻家庭法新论》、《合同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民法学》、《物权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婚姻家庭立法问题研究》、《经济法概论》等专著、合著及主编教材共8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江南大学学报》、《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广西大学学报》、《北方法学》、《行政与法》、《政法学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海峡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论文《监护概念与性质辨析》发表于《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被收入《新华文摘》2009年第3期“论点摘编”栏目。主持完成司法部部级科研项目《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涉台民商事法律问题研究》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科研项目:
1.《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国家司法部科研项目
2.《涉台民商事法律问题研究》,国务院台办委托课题
3.《法律基础知识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
4.《业主委员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福建省教育厅课题
5.《我国监护立法问题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
著作和教材:
1.《婚姻家庭法新论》,专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合同法原理与实务》,参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物权法》, 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国民法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婚姻家庭立法问题研究》。专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经济法概论》,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论文:
1.《我国夫妻人身关系立法完善问题探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侵犯配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江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收养弃婴中的非法行为及法律规制》,《行政与法》2006年第10期;
4.《特殊收养行为的法律规制》,《广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夫妻生育权冲突的法律救济》,《政法学刊》2007年第4期;
6.《监护人主体资格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完善》,《广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7.《论业主团体法律地位的确立》,《北方法学》2008年第5期;
8.《监护概念与性质辨析》,《江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转载于《新华文摘》;
9.《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新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0.《好意同乘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法律适用》,《海峡法学》2010年第1期。
科研获奖:
1.《高等政法职业教育考试模式新探》,《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32期,获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七届(2005年“鹏博士杯”)全国职教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2.《收养立法完善的思考》,《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获得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优秀论文奖 。

E. 常州大学怎么样提高档次能够与兄弟城市的211重点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平衡
三校合并: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文科,职业教育学,机械设计,材料学,电器自动化,汽车版车辆工程权,美术,经济管理,强项。 河海大学,机械,通讯,商务学院,常州大学,化工,生物医学,化工机械,计算机技术。三校综合各优势。提高综合实力。
F.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怎样
就业不难起薪低,3000 --3500,男生就业更容易点,进企业是从生产线和基本的检测、配料等基本工作做起,比较辛苦,南农这块出国不大难的!
食品专业就业不难,起薪低、工作累、发展差,还是跟行业有关吧!
没有切身体会的朋友拜托就不要乱说了,不要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学子了,再也不能害了他们前途!!十年寒窗容易么?父母的血汗钱容易么?不能错误的上一个垃圾专业,断送自己的努力、青春、付出.................. 你们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么?你们读过该专业的本科和硕士么?
食品科学与技术,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这块不错;上海海洋、华南理工、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这块也挺不错;只是得提醒下,食品就业容易起薪挺低,食品名校的硕士也就3000 -- 3500
食品行业确实有搞出名堂的,比如读博后爬到教授级的那批,还有茅台董事长等这类做食品企业高管的这批,都是出类拔萃;不过这样的很少很多,也要熬很多年的,任何食品人要跻身到这波很难,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的,无法代表和代替现状和大局;我们必须要看多数人的情况,这多数人情况才能代表行业;
一定要选对专业,男怕入错行,女也怕入错行的!不同行业毕业生收入、发展、前途等差别实在太大太大了,计算机、通信、医学影像、轮机、机械、建筑、石油、土木、地质等工科就业好多了,起薪也高多了
拜托网上那些没有切身体会的朋友就不要乱说了,咱再也不能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学子了,再也不能毁了他们前途了!!我们十年寒窗容易么?我们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们上学的学费来的容易么?不能错误选择一个黯淡的专业,断送自己的努力、青春、所有的付出..................
那些不知情的人们,你们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么?你们读过该专业的本科和硕士么?你们对该专业的博士就业又了解多少么?不清楚的,麻烦还是不要掺和说我是愤青什么的吧!以一个食品人(某211食品院校,全国排名60以内,硕士)身份告诉你们一些所见所闻!
高校众多专业中,食品和生物专业转行的最多,只因就业困难、起薪非常低,工作相当辛苦!
食品专业和生物专业在国内是臭名昭著的烂专业了!说句难听话,在中国,这些专业就是一坨烂泥巴;除非你读到名校的博士或许运气好能进一所不怎么样的大学做教师;
一般情况,即便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南京农大、华南理工、浙大等食品顶尖学校的毕业生也无一幸免不景气的就业和狭窄的发展空间,江南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说应该挺强了,可就业呢?一样无法例外!本人本科同学有江南大学、中国农大、有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品硕士毕业,他们实验室待遇和起薪都不大好,普遍起薪3000 --3500,在一线城市这让人怎么生存??
学食品当下最好出路无非考公务员去食品\药品\海关等国家检验部门,或者读个食品名校博士毕业进一所一般般的高校,其他出路都比较差(极个别挤入玛氏的不错起薪10K,中粮起薪5K,还有益海嘉里等这类企业待遇也好一些,不过十分难进,每年全国也就招那么几个,而且不一定招食品,可能是其他专业的,锁定的基本是北大之类的前20的院校);
更多品类毕业生不得不为生产和独立而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食品、饮料、药物等企业,不得不选择没日没夜的加班、轮班、生物钟紊乱、生活无规律、紧张的节奏、高度的精神压力、疲惫的身心...........,按说如此辛苦应该高薪才对,错!大错特错!!这不是金融业、不是船舶业.......食品,这个道貌岸然的专业,不仅辛苦,而且低薪,这是有目共睹的
食品行业属于快速消费行业,劳动强度大,附加值普遍低,门槛普遍不高;且国内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基本都很低,很少有企业愿意不惜血本做研发,大环境决定的,你不昧着良心做你就倒闭,你就OUT,这就是恶心的大环境;自己去查查大陆食品企业还剩几个有实力的? 康师傅比较强了吧,别搞错了,她属于台湾人,不是大陆;徐福记有点名堂,可惜已被雀巢收购!我们曾经应以为傲的民族品牌啊,太太乐、银鹭、小肥羊、全兴集团、味事达等多家中国知名食品企业,均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瑞士雀巢集团等跨国公司收购或并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本土食品经济相继倒戈.........令人堪忧!!
食品第一学府江南大学,食品研究生毕业也才3500左右,更多的食品研究生起薪只有3000左右;这样的待遇就连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等优势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如的,走访调查过吉林大学、北大等院校的IT类本科就业起薪基本在4000 ---6000!这样的行业差距你能看下去么?你觉得公平么?你觉得为之付出值得么?
我们的政府也应该睁开一只眼吧!!! 否则民族食品真的完蛋,彻底的全军覆没! 关注下国人的健康吧!!!!!!这些年来,我们回忆下: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彼起此伏的食品问题,现在终于知道这个行业内幕、前途和被重视程度了;在中国,你想吃没毒的东西,很难很难,除非你是领导人,有特供!!
改行吧,所有学食品的同仁们,所有准备投身食品的潜在食品人们,放弃食品吧,离开这只有辛酸、不公、黯淡的行业吧!!让我们不辜负美好未来,另辟蹊径,为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G. 国内哪些学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比较好
说到物联网专业,首屈一指的当然是电子科大了。
电子科技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就通讯和信息技术来说,电子科技大学本身就是具有十足的优势,因此在物联网工程上的建树和发展也是具有先天的优势和条件。而且电子科技大学还是985。在我们国家是十分有优势的,响当当的名校了。

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地理位置也好,离图书馆和一教都很近。所以综合专业排名、环境和地理位置。我觉得江南大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再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我们学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我们学院也是近几年才改了名字,之前叫信息学院来着,在我们学校的话,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也是很受欢迎的,是我们学校的班级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抓的是比较严格的,毕竟是刚兴起的专业,国家是大力支持的,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支柱,所以我们学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上花费的精力与物力财力都是非常可观的。
H. 江南大学有哪些科研成果
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版品科学与技术国家权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38个;
建有教育部、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6个及国际联合实验室21个;
“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246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0项;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0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
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6项,2016年在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上并列全国高校第17名;
学校发起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现与全国5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无锡创新设计研究院校地联合研究院/所3个;
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大学基金会。
I.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科研项目
1、项目名称:大宗发酵产品的先进发酵工艺技术
课题名称:谷氨酸发酵高产菌种选育和过内程优化控制技容术
子课题名称:谷氨酸发酵高产菌种选育及代谢网络研究(2006AA020301-10)
2、项目名称: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专题
课题名称:L-缬氨酸高效清洁发酵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2007AA02Z232)
3、梅花集团氨基酸联合开发项目
4、中粮生化赖氨酸联合开发项目
5、韩国希杰CJ氨基酸联合开发项目
6发酵法生产赖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组氨酸等
7、菊芋为生产燃料乙醇和乳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