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学磊

美术学磊

发布时间: 2020-12-05 15:20:45

A. 中国有哪些国画大师

中国近现代的顶级国画大师有:

1.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他工笔画到顶,写意画达峰,工写结合成为大师。为中国画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作品有《虾》、《蟹》、《牡丹》、《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等。出版有《齐白石画册》多种。

B.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院教工

● 教授:
周绍斌、赵溅球、张志攀、侯吉明、黄镇南、邱兴雄、李力加、宋永进
● 副教授:
陈建军、杨 尔、李 果、李舒弟、唐 潇、牟宇宙、王 琴、尹小斌、李林璠
潘江龙、郑军德、文 艺、徐丹旭、施俊天、徐华颖、钟朝芳、杨 勇、钟文婧、
● 讲师:
卢新颜、潘 勤、郑云龙、吴宝旭、王 滢、 薛 磊、方丽敏、
翁志飞、杨 成、方荣根、 朱一平、陶 洁、傅 栾、朱欣子
罗青石、徐成钢、 潘中华、 舒献忠、宋剑飞、肖 寒
● 助教
苏胜前、吴维伟、陈伟龙
◆行政名录
张跃彬、金坚真、刘念群、周剑辉 、吴小红 、王亚萍、方小春、孔红梅、宋霄雯
朱 婷、祝 立、郑积勤、胡荣春 ●退休:
骆华民、沈桂华、诸葛冠伦、丁爱钟、胡锡乾、孙韬成、郑岳华、程归燕、王义淼、张 禾、李舒弟、
●调离:
梁泰福、江来柱、 黄永茂、 黄 晨、李 旭、杜为廉、陈伟南、高天民、丁 韬、 刘 宣
管建新、孙 扬、 项丽萍、 洪 波、李 莹、郭光初、尹浩兵、陈 晶、陆 健、 吴 方
叶 庆、刘 伟、 黄 芳、 叶蒙荻、姜玉峰、张 伟、胡良勇、冯永潮、陈文辉、 黄颖谊
吕迎春、官仲璋 、 彭 纲、 裴张龙、崇秀全、周珍珍、夏盛品、陈 波、谭淑敏、李 宁
王兴智、夏 卿、 潘志琪、林敏杏、耿 涵、童 威
●已故:任 荣、来祖秀、朱雪汀

C. 李剑晨的艺术

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耕耘历程中,李剑晨始终不渝地探索着一条融会中外、贯通古今的艺术道路,他那些中西绘画作品,虽然形式不同,画法有异,却都洋溢着共同的精神气质;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中国民族情韵,强烈的个人风格;画风浑厚雄健、富丽灵动、淳朴清新。这一切来源于他的爱国豪情和人格力量,得力于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濡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体现出一个真正立足于中华大地而又面向世界的艺术家的广阔胸襟。
水彩画
李剑晨先生的水彩画以娴熟的西画技法结合中国风土生活及东方色彩情调,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讲究意境隽永,用笔洒脱,用色于浑厚中见清新,构图于稳健中有变化,对题材的开拓也颇为着力。无论画自然山川、名胜古迹、地方风情、建设新姿,均根据立意触情的需要,采用不同笔法,如《宁静的小巷》以简练的笔触,创造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静谧气氛;《东海风云》用奔放的水色浑成,渲染出海天风云激荡的雄伟旋律;《龙门石窟》以积水沉淀法营造出斑驳陆离的古代文明;《壮丽的天坛》则用浓重的暖色调烘托出中国古建筑的壮观。每一幅画,都是一曲水色一体的交响乐,都是一首动人心魄的抒情诗。他的水彩画作品量大面广,画遍祖国大好河山,记载了中国五十多年来建设中的许多珍贵场景。
中国画
李剑晨先生的中国画也别具一格。他以传统笔墨的精髓为基础,融合西画之色彩与结构,讲求章法的变化与意境的雄深。他的格言是:“继承不泥于古,创新不离于源”。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色彩就是力量。他有意识地在中国画的色彩运用方面进行突破性的探索,终于达到富丽中见典雅、丰富中显纯净的境地。人物画如《岳飞》、《山鬼》、《李清照》,花鸟画如《雄鹰》、《小黑豆》、《冰清玉洁》,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笔力雄健,设色考究,而且章法严谨,意蕴深厚,神采飞扬。他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的活力。
油画
在现代画坛,李剑晨的水彩画和中国画广为人知,很少人知道他其实最初 是一个专门学画油画的。1936年,他创作的油画《收获》代表河南省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收获》就悬挂在展厅中央位置,左侧是潘玉良的油画《起舞的少女》右侧是徐悲鸿的《奔马》,可以看出当时其油画水平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面;1943年创作的《流浪儿》,在重庆参加了全国美展,面对国破家亡,不少观众在画前流下了泪水;解放后,陈列于南京博物院的油画《平英团》、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油画《忠王东征》、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油画《抢修上海机场》等作品,都是洋为中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力作;《文成公主》、《蔡文姬》等作品更是受到人们交口称赞;李剑晨的油画在继承西欧古典艺术严谨而完美的造型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印象派对光色的研究成果,采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在运用西画技法表现东方文化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创新,特别运用油画技法,创作了大量的中国古典人物,如《李师师》、《贵妃出浴》、《戚继光》、《文成公主》等,用油画画中国古装人物,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这是一项无论中西,前无古人的艺术创造,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李剑晨大师在五十年代所著《水彩画技法》一书中,创造性的提出水彩画的水份、时间、色彩三要素和干画法、湿画法两种基本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学习水彩画的基本问题,成为几代人的美术范本,再版多达十二次印数20万册,畅销国内外。同时,他还精心编写了《英国水彩画选》,介绍了英国十九世纪初期22位著名画家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方法的典型作品,对于作家和作品作了介绍和分析。80年代又完成了《水彩画创作技法》。他的理论体系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彩画技法奠定了基础,为推动我国水彩画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李剑晨大师鉴于中国水彩画在“文革”遭受严重摧残,分别于1979年全国方代会和1980年江苏省第四届文代会上发出“重视水彩画创作,解救和发展水彩画”的呼吁,得到了热情支持。1980年9月,他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江苏省水彩画学会”(现名“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进而全国各省市水彩画组织相继成立,还促成了“中国水彩画协会”的成立。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在李剑晨大师亲自领导下,广泛团结中国水彩画家,8旬老人亲自或派员奔波于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安徽、山东等省市,克服重重困难,自筹经费在国内外举办了包括省展、省际交流展、联展、国际展等各种形式的水彩画展览近80个,同时举办学术研讨会。与20多个国家的水彩画会共同创建了“国际水彩画联盟”,参加了七届世界水彩画大展和众多的国际水彩画交流展。在李老领导下,研究会的贱卖多次自费出国交流、讲学,与“美国水彩画会”等五大洲30多个最具影响的水彩画会建立了友好的学术关系,使中国水彩画在国际水彩画坛上占了了一席之地,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切实为振兴和发慌中国水彩画并将其推向国际画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大师还主持撰写《中国水彩画史》,填补了美术史上的这一空白。 在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史上,李剑晨大师占有闪光的篇章。
水彩画自1715年由欧洲传人中国,已有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耕耘和浇培,在中国土壤中生根、开花,并给出丰硕的果实。这一过程、我概括为三句话:从移植到创造,从轻音乐到交响乐,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其中,活了102岁的李剑晨(1900一2002),不仅以精湛的水彩画创作造诣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在普及水彩画教学和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彩画振兴两个方面,都做出了独特贡献。80岁以后的李剑晨,已成为中国水彩画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
早在1918年,李剑晨考上河南第一师范,就开始喜爱水彩画。后来又考入北京国立艺专,由于捷克水彩画家齐提尔教授的进一步影响,使他对变化莫测的色彩和逼真的表现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乃至立下了终生追求的宏愿。与此同时,他又师从陈半丁、王梦白研习中国画。水彩、水墨,邀游于两个画种之间,构筑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相同和相异的基本理解,并成为日后进行水彩画创新的动因。毕业后,他回河南工作。三十年代初期,他研究出水彩画水份、时间、颜色这三要素,开始确立自己的水彩画理论体系。此后,他又考取公费留学,去英、法两国深造。1940年回国,便在高等院校从事水彩画教学,先后任教于重庆国立艺专、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长达六十年之久的教学生涯,培育人才遍及海内外,如赵无极、吴冠中、戴念慈、陈其宽、吴良镛、齐康、钟训五、李霖灿、吴承砚等著名艺术家和建筑师都曾受教于他。
李剑晨创立了自己的水彩画技法理论体系,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专著《水彩画技法》,正是他多年研究心得的结晶。这本书成为几十年来美术青年竞相学习的范本,再版多达12次,印订20多万册,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欧美地区。在艺术创作中,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一条融会中外、贯通古今的艺术道路。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民族情韵,格调浑厚雄健,富丽灵动,淳朴清新。作品以娴熟的西画写实技法为基础,结合中国艺术意境韵味,用笔于洒脱中见功力,用色于浑厚中见清新,构图于稳健中见变化,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对题材内容的开拓也颇为着力,无论画自然山川、名胜古迹、地域风情、建筑新姿,都达到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境界,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具体画法上又是灵活多样,或严谨写实,或奔放写意,或班驳陆离。每幅画,是一章水色融会的交响乐,是一首动人心魄的抒情诗。
李剑晨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水彩画的振兴尤有杰出贡献。直到1980年,水彩画在中国仍处于不大受重视的弱势,不少画家也自视卑微,甘心充当小品、配角。是李剑晨于1980年在全国率先组建江苏水彩画研究会,并在全国文代会、美代会上大声疾呼,要重视水彩画的发展,要拓展作品的内涵和形式。此后,各省纷纷成立专业协会,并成立了全国水彩画学会,推举李老为名誉主席。难怪海内外后学者尊崇他为中国水彩画之父、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1999年荣府香港全国杰出人士要文学艺术家金龙奖--艺术大师奖,2001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又颁给他国家级最高美术奖-- 金彩成就奖。
光明透彻,这四个大字是李剑晨百岁华诞之称所书,这是他的内心独白,也是人格写照。的确,他毕生光明磊落,爱国爱民,一心一意以艺术报效祖国。晚年他将毕生创作的水彩画精品全部捐献给国家,永久珍藏于河南博物馆和江苏省美术馆,并设专厅陈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还在关心和思考中国水彩画的发展问题。他坚信,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D. 周光磊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什么系的

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是老师可以在清华美院的网上查找看看~如果是学生就不好找了。本科硕士博士加上艺硕和访问学者,美院有好多人呢。

E. 中国知名画家磊石几岁

赵佩绂,别署磊石,今年76岁。

赵佩绂,别署磊石、显逸居士。1938年 8月生于哈尔滨,专祖籍河北属丰润。1962年毕业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历任哈尔滨市文联委员,哈尔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哈尔滨市篆刻家学会会长,哈尔滨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文联委员,黑龙江省书协秘书长,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篆刻》杂志社名誉社长,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F.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名单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12年最新师资概况(含3年内离退休教师)
姓 名 学历 职 称 职务 专 业 备注
刘国辉 硕士 教 授 博导 人物画
吴山明 本科 教 授 博导 人物画
卓鹤君 硕士 教 授 博导 山水画
闵学林 硕士 教 授 博导 花鸟画
吴宪生 本科 教 授 博导 人物画
张伟平 硕士 教 授 硕导 山水画
陈向迅 硕士 教 授 博导 山水画
尉晓榕 博士 教 授 博导 人物画 系主任
王 赞 博士 教 授 博导 人物画 副院长
刘文洁 博士 教 授 硕导 山水画
顾迎庆 博士 教 授 硕导 人物画 教研室主任
胡寿荣 博士 教 授 硕导 人物画
田 源 本科 副教授 硕导 花鸟画
朱 红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山水画
徐 默 博士 教 授 硕导 人物画
张国民 博士 教 授 硕导 山水画 系副主任
顾震岩 本科 副教授 硕导 花鸟画
彭小冲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花鸟画 教研室主任
张 捷 博士 教 授 硕导 山水画 教研室主任
郑 力 硕士 副教授 硕导 山水画
卢 勇 在读博士 教 授 硕导 花鸟画
陈 磊 博士 副教授 山水画 基础部主任
林海钟 博士 教 授 博导 山水画 综合教研室主任
韩 璐 博士 教 授 硕导 花鸟画 副书记、副主任
盛天晔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人物画
罗 颖 博士 副教授 山水画
周 青 在读博士 讲 师 花鸟画
刘海勇 在读博士 副教授 花鸟画
潘文汛 博士 副教授 人物画
邓先仙 博士 讲 师 人物画
花 俊 博士 副教授 人物画
黄 芳 硕士 助 教 花鸟画
林 皖 硕士 助 教 人物画

G.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磊艺术设计专业咨询.

您好,我老家就是齐齐哈尔的,齐大就在我家对面,在市区内,交通便利周围环境也很好,绝对不是在小城市的郊区,等你真正去了就知道了。我说这些并不因为我老家在那,而是以客观的角度来告诉你的。
对于齐大这几年的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而齐大的艺术类也是不容小觑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很多,相信只要你认真学习,不浪费四年的时光,以你个人的努力加上老师的帮助,你毕业以后绝对不会后悔的。
学校的环境我个人觉得挺好的,尤其是这几年的建设,很不错。齐大东区(艺术学院就在东区)紧邻劳动湖,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东北人热情好客也实在,如果真心跟他们交朋友,相信都会成为你要好的哥们~~至于饮食么,我就更不用多说了,齐齐哈尔的烤肉远近闻名,各种特色小吃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呵呵我说了这么多,还是比不过你自己看到来的实惠。
至于你担心的文化课,我说不出具体的数字。不过你应该知道,任何学校都是对本地招生分数稍低,外省稍高。不过也不用太担心,齐大的艺术类录取分数历年来都不是很高,如果你的文化课能达到280-360左右,就不用太担心了。住宿条件也不差,就在校区内,两个校区是连着的,住宿在中间,吃饭洗澡什么的都很方便的,不用担心。另外专业的选择方面,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这要看你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打算了,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高枕无忧了,要对你自己今后的道路有个预想,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也适合市场发展的专业。

好好加油,真诚的希望你能去我的家乡读书,相信,会成为你今后美好的回忆哦~~

以上个人意见,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加油~

H. 艺术名人资料 最好是绘画的

历代绘画名家之郑板桥
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又名郑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卫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
做官期间,不肯逢迎上司,颇能关心人民疾苦,饥荒年岁,曾因擅自开仓赈济,拔款救灾,获罪罢官。后来长期在扬州以卖画为生。受石涛、八大山人影响较深,又发挥了自己的独创精神,为“扬州八怪”之一。
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用笔秀劲潇洒,多而不乱,少而不疏,芳兰数丛,浓墨画花,秀逸多姿;浓淡疏密,墨色淋漓,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他主张“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重视深入生活,观察写生。书法杂用篆、隶、行、楷并以隶为主,兼有画意的美感,独创一格,自调用为六分半书,人称之谓“乱石铺街”体。兼长篆刻,古朴不俗。《桐阴论画》的作者秦祖永曾把丁敬、金农、郑燮、黄易、奚冈、蒋仁、陈鸿寿七人的印章边款题跋辑为“七家印跋”。
作品很多,画风极大地影响了清代的画坛。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拄石干霄图》、《丛兰荆棘图》、《画竹留赠图》等。有《板桥文集》。
历代绘画名家之顾恺之
东晋(公元317-420年)画家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其博学多才,能诗擅文赋,尤以画人物而闻名于世,所作描法被后人称为“如春蚕吐丝”“游丝描”。现人们还常引用的一句话:“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也是出自顾恺之口。据《世说新语》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蒸霞蔚”。相传其画人物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研蚩,本无关于妙处,传客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他“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绘画理论,至今仍被人们称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人称他才绝、画绝、痴绝,为“三绝”。
顾恺之的所谓“痴绝”,更是痴的奇妙,引人难忘而发笑。历史上记载,其在桓玄门下时,为把自己画的最好的精品,加封题后存放在桓玄处,后来桓玄开橱窃取了里面的画,然后又如原样加上封题归还给顾,顾见封题如初,但画已丢失,竟没有表示出一点责怪的意思,只是说:“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还有一次桓玄以一柳叶戏弄其说:“这是蝉用来遮身的叶子,若用以遮蔽自己,别人是不会看见的”。顾恺之听了非常高兴,就用叶遮己身,玄就溺焉,顾竟真的相信其不见己也,并如至宝而珍之。这些趣闻轶事的流传,说明了顾恺之“好谐谑”、“痴黠各半”追求精神超脱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豁达宽容的处世态度。
现流传的顾恺之作品主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这些作品虽为后人摹本,但却是研究顾恺之绘画风格和南北朝绘画的重要资料。
《文史箴图》现存两种摹本,其中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是南宋人所摹,另一摹本是唐人所作,已流传国外,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顾恺之在图中所塑造的妇女形象,云髻高耸,长裙曳地,衣带飘舞,容态端庄,仪表典雅,显露出时代的审美特征。
《洛神赋图》现存多种摹本,大多是宋人所作,有的也流传到了国外。《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名著《洛神赋》(感甄赋)所作,赋中曹植以人与神的恋爱,表达了他失恋的伤感和对甄氏不能忘怀的爱恋。顾恺之在图中形象地再现了曹植这一美好而又悲哀的梦境,奇幻而绚丽,真切而生动,充分反映了其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和利用环境烘托主题的表现才能。
《列女仁智图》是描写古代《列女传》中的故事,每段还题有赞语,有着早期绘画作品“明劝戒、助人伦”的明显痕迹,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顾恺之作为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后来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在画史上与南朝的陆探微、张僧 被后人并称为“六朝三杰”。
历代绘画名家之画圣吴道子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誉为诗圣,还有一位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唐代的吴道子。
可惜吴道子的生卒代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一生主要活动时期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吴道子出生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困,为了生计,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唐玄宗把他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他成了御用画家,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作画。这样,一方面对他这样一个平民意识很强的艺术家是一种约束和限制,另一方面,他得到了最优厚的条件,不再浪迹江湖,利用条件,可以施展他的艺术才华。
吴道子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每一挥毫,必须酣饮”,因此,经常是醉中作画。传说他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成。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者水泄不通。他画画时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当时的都城长安(今西安)是全国文化中心,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吴道子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使他的技艺不断提高。有一次,在洛阳同他的书法老师张旭和善于舞剑的将军相遇,吴道子观看裴持剑起舞,左旋右转,神出鬼没,变化万端,很受启发,即兴在天宫寺墙壁上画了一幅壁画,画时笔走如飞,飒飒有声,倾刻而成。随后张旭又在墙壁上作书。这一次使在场数千观众大饱眼福,高兴地赞叹:“一日之中,获观三绝!”
还有一次,唐玄宗要看嘉陵江的景象,派吴道子去写生。吴回来后,要人准备了一匹素绢,用了一天时间,在大同殿上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风光,令唐玄宗赞叹不已,认为和在此前不久另一位画家李思训用几个月功夫画成的嘉陵山水一样美妙。
吴道子是一个多产的画家,他作品的数量很大。据说寺廊壁画有三百余堵,有记录的卷轴画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题材为多,还有山水、花鸟、走兽等。可惜今已无存。《送子天王图》(一称《释迦降生图》)是宋人对他作品的临摹本。它所表现的是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子以后,其父净饭王抱他拜谢天神的佛经故事。从中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因为游丝描的线条圆润挺健,但如铁线一般而无变化。吴道子开创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他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这些,似乎都透出了后来疏笔水墨画的先声。
历代绘画名家之张僧繇
张僧繇(yó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一说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 - 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顼道人物,亦善画 龙 、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他与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唐代的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张僧繇擅长描写人物面貌,梁武帝因为思念出外担任各州的诸皇子们,便命令张僧繇为各个皇子们画人物像,画得样子维妙维肖,见图就好像见诸皇子们。 张僧繇吸收了天竺等外来艺术之长处,在中国画中首先采用凹凸晕染法,画出的人物像和佛像栩栩如生,传神逼真。 张僧繇的绘画真迹,目前已无从得知,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倒还流传在世。从影印本看,作者是以细画见长。这虽不能使张僧繇的艺术特徵完全再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作的某些特点,对研究张僧繇的技法风格,仍不失为现在所能有的唯一资料。
张僧繇一生苦学,“手不释笔,俾夜作昼,未栾倦怠,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 张僧繇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栠武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氠怪图》、《摩纳仙人图》、《醉僧图》等,分别著录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已无真迹流传,仅有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还流传在世(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不过从画面上看。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像点曳斫拂、简笔、凹凸法都无从辨识。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
他曾在建康一乘寺门上用天竺(古印度)画法以朱色及青绿色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姚最《续画品录》中说:“善图塔庙,超越群工。”张彦远家曾藏有张僧繇的《定光如来像》,并亲眼看到过他的《维摩诘》、《菩萨》等作品。张僧繇生平勤奋,《续画品录》说他“俾昼作夜,未曾厌怠,惟公及私,手不释笔,但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足见他业精于勤的可贵精神。在色彩上,吸取了外来影响。
据《建康实录》所载:“一乘寺,梁邵陵王王纶造,寺门遗画凸凹花,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造,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云。”据传他又创造了一种不用轮廓线的“没骨”法,全用色彩画成,改变了顾陆以来的瘦削型的形象,创造出比较丰腴的典型,画人“面短而艳”。张怀瓘评语“象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张僧繇的“疏体”画法,至隋唐而兴盛起来。后人论其作画用笔多依书法,点曳斫拂,如钩戟利剑,点画时有缺落而形象具备,一变东晋顾桤之、南朝宋陆探微连绵循环的“密体”画法。
后人将其画法与唐吴道子并称为“疏体”。子善果、儒童,均擅绘宗教画。
他还写了《画龙点睛》。

I. 什么是抽象美术

抽象与具象相对来,是从具象中抽自离出来的东西,包括理性的认识、概念、思想认识、表达情感等等。
抽象美术,既与具体的形象相对,又是对具象的一种提炼和升华。它不再单纯是对自然界中已有的一切的模仿和组合,而是高于已有的形式,在创造一种事物和表现对象应有的形式,这种形式中又充满着意味。
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都经历了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从刚开始的追求细致入微和纤毫毕现,开始分别走上抽象艺术和写意画的道路。但两者共同追求的,都不再是完美地呈现事物现实的样子,而是追求事物所蕴含的意味或是称之为神韵。正是逸笔草草却直抒胸臆,直达人心。
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
但是现在的抽象美术,有一些是在追求标新立异和单纯的视觉冲击,这种失去了意味的形式,也是让人担忧的。

J. 国家一级美术师有哪些

【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二级美术师、国家三级美术师】正确时间是1988年----2010年,国家一级美术师至于国家三级美术师是从中国书画家职称及润格审定委员会由1988年董寿平‘贺敬之、华君武、启功、张仃、古元等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及老一代书画名家和艺术家及北京市有关领导,在北京成立开设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中国书画艺术服务中心确定了。以后我国各院校、中国各省美术家协会画院也开始评。这是【最好的的答案】回复 中国书画家
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
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的任务;在关注现代书画艺术流派及领军人物的同时鼓励并护提被社会普遍认可的优秀书画家进入国内外书画艺术品市场。在真假职称难分,优劣作品难难辨。据此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关注下,重托香港国际艺术品拍卖信息中心成立由华君武、启功、徐邦达、沈鹏、靳尚谊’为艺术顾问,赵毅敏、郭献瑞、金紫光为中国书画家职称及润格审定委员会主任、总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文化部相关文件,面向从事书画创作为主的海内外学者,开展中国书画家职称及润格审定工作,并颁发中国书画家职称及润格证书。委员会常年面向海内外聘请特约委员,凡书画创作、书画教育、书画编辑、书画评论年满三十的海内外人士可应聘。并定了严格的特约委员的条件与资金义务。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1990年成立后,在中国书画报社等数家新闻媒体的支持下,通过主编与协编书画精品典籍,主办与协办书画展卖活动,为繁荣、发展中国书画艺术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海西松鹰书画院院长吴孙英
一个好的画匠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区别
一、画匠的作品多以摹仿前人的粉本,或重复前人或今人的技法,很难看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画匠是掌握专业技能机械的工作者。而画家是专门从事绘画创作与研究的绘画艺术工作者,包括油画、中国画、水粉画、水彩画、油彩画、漆画等绘画艺术类的创作者。而画家是艺术灵魂的设计工程师。
二、画家不但能够全面地掌握绘画技术,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中有着十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的质量。画匠虽然也掌握了熟练的绘画技法,但是他们的作品多以摹仿前人的粉本,或重复前人或今人的技法,很难看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的质量。因此,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成为一个一流的画匠很容易,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就不那么简单了,若称之为大师仅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不够,同时还要建立起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理论,这就需要画家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史、哲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登上大师的台阶。
绘画对一个画匠而言是一门专业技能;绘画对画家而言是一门学问。质量画家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靠的是自己的艺术才华与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或大师级的画家,离不开人的艺术智慧、广泛的学识,以及对人生、自然的体验与感受。道无先后、达者为尊,老并不是什么资本,少也不是什么短处。令人可敬的是真才实学。
风格不是做出来的,风格体现出的是画者本人的个性与艺术才华,风格不是随心所欲,是建立在文化底蕰与理论基础上的。心到意到笔到神到。人物、山水、花乌靠的是在丰富生活的实践中得来。
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编辑委员会副主席、 国家一级美术师、 福建省海西松鹰书画院院长吴孙英
职称及润格审定委员会副主席 福建省海西松鹰书画院院长吴孙英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