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科的
Ⅰ 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内涵
中文名:农业生态学英文名: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
主要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属于应用生态学的分支之一。 农业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农业生态学不仅要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更要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和管理途径等。学习农业生态学的目的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

Ⅱ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属于什么学科
我不知道亲是什么学历,面临什么选择,但是从这个专业名字上看,应该是:
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农村电力系统和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产后加工的宽口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我系力争从以下两方面突破,办出本专业的特色:
一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在设施农业自动化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结合我校农业方面的相关专业,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控制手段: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气控制技术,研究对设施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掌握在农业生产中对光、气、水、温、肥的控制技术。为实施农业农村电气化培养合格人才。
另一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在农村电网运行管理和工业自动控制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雅安电力公司、国营泛华航空仪器仪表厂等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基地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尽早了解和熟悉关于:无人值守变电所,水利发电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负荷管理,微机保护装置以及电子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们毕业以后能迅速进入角色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
中国农业大学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排名(★: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拥有所有下属二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专业重要性:★ 专业排名:1 专业高校数:42 专业评级:A++ 评级对应:1010 参考排名:1
可见,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应该是交叉学科,不是纯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而是独立的一级学科。
Ⅲ 农学大类包括哪些专业
主干学科:作物学;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学。
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

拓展资料
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其中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Ⅳ 为什么说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的基础学科
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一般分为以下10个方面。
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特殊功能。它们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太阳光。色素在受激发后发生电荷分离,电子经过一系列的载体传递后,引起氧化还原反应:在一端分解水分子,放出氧气;另一端还原辅酶Ⅱ,同时造成质子(氢离子)转移,形成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内外的电位差和氢离子浓度差,推动腺苷三磷酸(ATP)的合成。这样 ,将光能转变成还原辅酶Ⅱ与ATP中的化学能,最后经过一系列的酶反应,把从空气中吸入的CO2固定并还原成碳水化合物。
②植物代谢。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合成代谢——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比较简单的有机物通过一系列酶反应,组成更复杂的包括大分子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酶、纤维素等,构成植物身体的组成部分;或贮存物如淀粉、蔗糖、油脂,以供其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是分解代谢——把大分子的物质水解(或磷酸解)成为简单的糖磷酯,再经过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还原的辅酶(NADH或NADPH)。
③植物呼吸。同动物一样,植物也进行呼吸,但没有像鳃、肺那样专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分解代谢所形成的还原的辅酶或几种简单的有机酸,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呼吸链),最后把吸入的氧气还原成水。电子传递和末端氧化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电子传递同时偶联着ATP的形成,供应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
④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的生活需要大量的水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和代谢过程,绝大部分是在阳光照射下,气孔(器)开放、进行光合作用时,从叶面蒸发出去的。陆生植物适应于蒸腾作用对水分的需求,演化出各种结构。由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木质部的导管或管胞输送到地上部的叶和其他器官。进入大气时所经过的气孔能控制水分的散失。在干旱地区的植物,更有减少蒸腾的特殊构造和代谢方式。
⑤植物矿质营养。除CO2和水外,植物还需要多种化学元素。需要量较大的氮(N)、磷(P)、钾(K),是农业上常需以肥料形式施加的元素。需要量次之的为钙(Ca)、硫(S)、镁(Mg)、铁(Fe),是构成植物体内生活物质包括某些酶的必要成分。此外还需一些微量元素,如锰(Mn)、锌(Zn)、硼(B)、铜(Cu)、钼(Mo)等。
⑥植物体内运输 。植物没有血液循环系统,但制造有机物质的光合器官(叶子)位于地上,吸收土壤中无机养料和水分的根系处于地下,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等则要从两者取得营养物质的供应。适应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和各种器官之间物质运输的需要,植物演化出两种特殊的通道,即主要输送水和溶于其中的矿质元素的木质部,和主要输送有机物的韧皮部中的筛管。
⑦生长与发育。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膨大,发育是通过细胞的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制约,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季节性。在寒、暖、雨、旱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的植物常有休眠期。种子多在冬季或旱季到来之前形成,在休眠状态下度过不良环境。从营养生长(叶、茎、根的生长)向生殖生长(分化花芽、开花、结实)转化的过程常与自然环境的年度变化相偶合。植物有一系列感受环境变化的机制,光周期现象是其中之一。植物的细胞具有很大的全能性,身体许多部分的细胞,离体后在人工培养基中,都可以脱分化而长成愈伤组织。在适当的情况下,又可以再分化,形成根、茎、叶等器官以至长成完整的植株。
⑧植物激素。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各器官间的生理活动,除随营养物的供求关系相互制约以外,大都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来相互调节和控制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植物激素,它们在某些部位形成,转移到另一些部位起作用。如最先发现的生长素就是在生长顶端形成,促进下面的细胞伸长。随后相继发现许多其他激素,如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除去通过化学物质而调节控制之外,植物中也能有迅速的物理的信息传导,如电位的变化。
⑨抗逆性。不同植物对不良环境的耐性和抗性的差异很大,有的能在极干旱的条件下生存,有的能抵抗低温。品种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在自然界中,不同生境中植物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由它们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决定的。在农业生产上,扩大作物的种植,了解抗逆性的生理机理,有助于采取措施以提高抗逆性,或为育种工作中抗逆品种的筛选提供生理指标。
⑩植物运动。生活在水中的低等植物,有些具有特殊器官如鞭毛,可以游泳,作趋光运动。陆生植物虽然着生位置固定,却并非完全不能运动。根有向地(重力)性,叶子有向光性,是通过生长来运动,称为生长运动。有些植物能做机械运动,如睡莲的花昼开夜合;合欢的复叶晚间闭拢;含羞草和食虫植物猪笼草等,动作更为迅速。
这些研究都是农业生产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知识,所以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的基础学科
Ⅳ 如何将物理学技术运用到农业学科中
在当前物理教学中的新技巧应该如何运用到农业科学技术当中来呢?不同的新科技发展模式有哪些呢?应该怎样来加强对现在农业学科的新发展探讨呢?本文从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和物理学科与农科知识结合的必然与优势以及在农业科研中,进行物理技术与农业栽培措施有机结合的探索等方式做了相应的介绍。
摘要:在“绿色革命”“转基因作物”的粮食增产模式一一亮相的时候,物理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增产技术也在低碳农业、节水农业的倡导环境中备受关注。把物理中的力、热、光、电、磁等知识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农业”,区别于传统的“化学农业”,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恢复耕地质量,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是解决“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进了科学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现代科技发展的学科高达分化基础上的高达综合的特点说明,科技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和技术的横向联合就能形成整体优势,边缘交叉容易出现新的生长点 [2]。尤其是物理学这一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是越来越突出,如计算物理学、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延伸。其中物理学与农业科学的交叉渗透,使“物理农业”脱颖而出,并且有效推动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物理学科与农科知识结合的必然与优势
1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相结合的必然
(1)自然科学领域内必然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20世纪以来,以数学为工具、物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发展,已逐步把除生物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同一起来[3]。而物理学研究的物理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它渗透于自然界的任何生命系统,因此物理学也要研究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联系等,它与生物学科也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这一点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写下了《生命是什么》一书,从物理学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现今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遗传密码”,就是由薛定谔首次提出的;21世纪关于生命现象的描述性信息太多了,新的工作框架——定量生物学的应运而生,使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这些基础学科联系起来;同时在农科教材中也不乏许多物理科学知识,如离心分离技术、宏观、微观方法——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红外测温、卫星遥感、生物与熵、正常细胞的电模型、衍射现象、生物体的旋光现象、核磁共振技术和物质的放射性,等等,涉及了物理学的力、热、电、光、磁,原子物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许多方面。可见,物理科学与农科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物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已日益渗透和应用于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农科的生物科学。20世纪50年代以物理学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的成就与发展技术被引进了生物学,从而确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至今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法仍是分析生物大分子立体结构最精确的技术[3];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生物物理学在研究思路、应用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就突出了物理学的特点。
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走在国际前沿开展科学研究的美国、英国的趋势来看,21世纪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的融会贯通已经势不可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国家卫生研究院联手资助大学建立了多个跨学科的Bio-X中心,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基金会在2003年也建立了以10年为期的重大研究计划——预测生物学。这个蓬勃发展的交叉学科正在成为大量学术会议、高质量学术杂志以及基金资助机构的主角。可见,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间的交叉融合是必然的。
2。把物理知识用于农业的现代物理农业的优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等国就已开始研究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单项技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物理农业—物理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应用物理学技术、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生物生命过程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的作用机制,涉及物理学、材料学、动植物学及农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新生学科[4]。随着国际贸易农药残留标准越来越严格的动态趋势,消费者对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高要求,“物理农业”的精英们在中国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近5年来,在天津、大连等地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已取得骄人的成绩,有力地说明把物理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能推动传统农业的变革,是一种独特有效的生产方式。
在我国,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有:磁化、电场处理种子技术、电子杀虫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等等,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对于化学农业来说是一种高效、无环境污染且成本低廉,易实现效益转化的农业技术,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达到提高品质、抗病增产的目的,保证农产品达到质量、绿色、无污染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把物理科学知识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利用物理因素和物理技术应用于农业,有着诱人的前景与潜力。
三、在农业科研中,进行物理技术与农业栽培措施有机结合的探索
前人把物理技术应用于科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低温和紫外线辐射植株地上部分后能有效抑制病害发生,并对植株生长产生良好的影响,这在小麦、大豆、玉米、郁金香、百合、大蒜等作物上已得到证实。
魔芋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近年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魔芋生产中,魔芋软腐病已成为魔芋生产和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鉴于魔芋软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种芋及土壤,种芋带菌是引起植株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一特性,以及温度、紫外线等物理因子影响魔芋生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低温、紫外线对魔芋种芋生长的影响”研究,通过对魔芋种芋进行不同强度的低温冷藏和不同时长的紫外线辐射,研究不同处理对魔芋生长过程中软腐病的控制及产量表现的影响,把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知识结合应用于科研生产。通过此研究得出结论:用低温冷刺激、紫外线杀菌处理魔芋种芋能降低病害,提高产量,把物理因子低温、紫外线这样应用对魔芋的影响是正向的;试验中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生产的魔芋没有药物残留,绿色环保。
笔者在科研中把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种生产成本低、简便易行的生产方式对改善和提高魔芋品质、保护生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四、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的展望与思考
1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与升造
农业院校教学与科研中注意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的融合,有利于教师的农业科研拓展,更好地服务“三农”的同时能加强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素养,能拓宽农科学生的农业生产技术。毕业生面对需要大量知识和技术的市场就业更具有绝对的优势;对于毕业且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可选择由交叉学科而产生的新兴领域为方向,而现代新兴的物理农业中所涉及的有关食品安全、生态农业等诸多问题有待应用科学理念和现代技术加以解决,农业院校的学生由此领域为方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融合的培养对他们的知识积累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中国理论生物物理学家欧阳钟灿院士呼吁:“为培养具有全新知识结构的研究人员,首先应革新大学生命科学相关的教学”,呼吁高校生物系反省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适当增加数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美国著名的倡议“培养21世纪的科学家:本科生的生物学教育”(Undergraate biology ecation to prepare research scientists for the 21st century,简称Bio2010)相呼应[3]。现在中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已开设了生物物理学等交叉学科专业,希望“培养出来的跨学科学生能操同一种语言去建造生命科学的通天塔”。
2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近年物理农业已展示了它的“神奇”,相信物理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在粮食生产的健康安全、增产增收方面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也能兼顾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容,同时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物理科学知识的作用,充分展示交叉学科的魅力。
Ⅵ 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所属学科方向
地理学考研在本学科领域的一般有:人文地理学(北大、中山、南大、北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大、华中师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武大、南大、南师大、中科院)、自然地理学(兰州大学、北大、武大、南大、南师大),环境科学(清华、南大、中山、重大),这四个专业是授予理学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地理)(华东师大、北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相关学科领域有:城市规划(老八校),授予工科硕士学位
旅游管理(中山、浙大、华东师大)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土地资源管理(中国人大、南农、华农、中国地质、武大)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区域经济学(中国人大、南开、厦大、北大,兰大)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武大、北大、南开、云南大学、厦大、中国人大)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农业推广等等。
至于公费与自费问题要具体到各学校,据我所知,江苏的院校一般都是公费。
Ⅶ 农业专科一流的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强排名
1、中国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采用两段式培养方案。基础阶段,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学计划;进入专业阶段后,划分为果蔬及饮料加工工艺、畜水产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为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海关、商检、商务公司、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
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部分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2。华中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下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畜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等4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把本科生的教育作为基础,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增强学科发展的力量和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方向)培养既懂得食品专业知识,又懂得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重点学科。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相关知名企业。我国排名前10位的乳品集团中,有8个集团的副总,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培养出来的。
3、江南大学
【专业特色】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是中国食品工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学院建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通过师生双选,学生可自二年级起每人有1位导师给予专业指导。实施精英教育,组建试点班。学业优异者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学院已与国内200多家著名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
毕业生供给量与企业招聘需求为1∶5。学生落实单位区域,85%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2003届本科毕业生,近40%在上海就业。
4、南昌大学
【专业特色】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食吕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南昌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
本学科发展具有浓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点。其江西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大中德食品工程中心,是中德政府科技合作项目。
本学科在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方向上形成了自身特色。
近5年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6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奖,发明专利7项。
【毕业生去向】本科生就业率达92%,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8%。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供不应求。
5、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
从2003年起,农业与生物学院按“生物技术”和“环境生态类”两个专业招生。第二学年末,按学生前两学年的成绩、个人志向、社会需求预测等,经个人申请,院校批准,可在学院所属专业中选读某一个专业。第一学年末,部分优秀学生可跨学院重新选择专业。
此外,大多数学生可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第7学期,一定比例的优秀生可直接攻读硕、博研究生。
目前,学院主持“863”计划项目3项、参与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
6、西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西南农大食品科学学院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
该学科为农业部重点学科,也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点,成为西南、西北地区(10省区市)惟一的食品加工博士点。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包装工程、茶文化4个本、专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7、华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吸收工科院校食品学科之所长,加强工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既具有多学科交叉并重,又具有热带亚热带的特色。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食品加工与保藏生产、试验、研究及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食品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先后承担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多数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8、杭州商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与英国Leeds大学、日本爱媛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协议,每年选送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对方深造。
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食品贸易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饭店、大型超市、食品加工及营销企业、食品教学和科研单位等。
9、上海水产大学
【专业特色】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前身为吴淞水产学校水产制造科,创建于1912年。
学院现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分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制药、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院现有3个学科(系)、3个重点实验室、两个中心和1个研究所。
【毕业生去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80.33%以上。
10、沈阳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有食品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可被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前往各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科研单位、食品贸易部门、食品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
11、郑州轻工业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有食品工程、烟草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方向,在河南省开办时间最早。
学院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40多项,国家及省烟草局烟草企业重大科研项目5项,取得了包括国家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在内的成果20多项,创造了数千万元经济效益。
【毕业去向】在31个食品行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测、品质控制、科研等工作。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90%以上。
12、南京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南京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农产品质量控制及加工工艺,注重食品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目前承担国家和部、省级数十项科研项目,主编多本“面向21世纪”教材和“十五”规划教材。拥有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和校内外实践基地。
【毕业生去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升学率约为20%。约有8%的本科生赴美国、法国、荷兰留学。3家大型食品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13、天津科技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是全国高校轻工、食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工程分委会委员单位;曾被评为“1981-2001年度中国食品工业20大科研和教学机构”。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科被评为天津市50个重点学科之一,是天津市实力最强的特色学科。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取得了50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市级教学成果和科技进步奖。
【毕业生去向】大批学子已成为教学、科研、企业的卓越人才,在国有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4、哈尔滨商业大学
【专业特色】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1996年被原国内贸易部确认为部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近5年获省部级奖11项,其他科研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科研成果转让19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委项目5项。
【毕业生去向】该系一次就业率为79%,考研率为21%。
15、华南理工大学
【专业特色】原为华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学校2002年固定资产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06亿元。
第二个问题,农学方面全国第一,植物学就是A++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农学第一校,多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以很大的优势稳定地居于中国大学农学第一名,理科类,研究1型。中国农业大学以农学第一名进入中国一流大学,总分列全国大学第30名。中国农业大学在7个学科门招收本科生,其中农学为A++级,管理学为 A级。中国农业大学在53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其中工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W、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农学的农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管理学的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A++级。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实力超群,是造就农学一流人才的理想之地。管理学实力上乘,是培养管理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俞双岛牛柬致鹛目海慰尥靓梨察錾蔚巍隶沱渚烛
Ⅷ 农业专业学什么
农业专业主要学习的学科有: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学。
农学专业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学科,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其中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业科学范畴之内。

(8)农业学科的扩展阅读:
农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农业专业
Ⅸ 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分类
①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有微生物农业生态学、植物农业生态学、动物农业生态学、人专类农业生态学等;还属可细分,如昆虫农业生态学、鱼类农业生态学等。
②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有个体农业生态学、种群农业生态学、群落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学等。
③按生物栖居的环境类别分,有陆地农业生态学和水域农业生态学;前者又可分为森林农业生态学、草原农业生态学、荒漠农业生态学等,后者可分为海洋农业生态学、湖沼农业生态学、河流农业生态学等;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植物根际农业生态学、肠道农业生态学等。
④农业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有数学农业生态学、化学农业生态学、物理农业生态学、地理农业生态学、经济农业生态学等;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相结合的有生理农业生态学、行为农业生态学、遗传农业生态学、进化农业生态学、古农业生态学等。
⑤应用性分支学科有:农业农业生态学、医学农业生态学、工业资源农业生态学、污染农业生态学(环境保护农业生态学)、城市农业生态学等。

Ⅹ 农业生态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现代汉语所属学科抄性质:
1、现代袭汉语作为一门学科,只研究汉语,属于个别语言学;它又只研究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属于个别语言 学中的描写语言学。现代汉语,内部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分支学科:现代汉语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 语语义学、现代汉语语用学、现代汉语方言学等等。
2、对现代汉语可以有三种理解:
第一,指现代汉语的本体,即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第二,专门指研究现代汉语的学科。
第三,指大学里为中文系或相关专业开设的学习现代汉语的课程。
3、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学科,它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首先要给现代汉语这门学科定位,也就是确定它在整个语言学坐标中所占据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