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科
历史是一门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它既是它的自身,又是自身的对象,它虽然与哲学似乎完全不同,但它所具有的反思性质即它自身的超越却与哲学无异。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它具有超文化性,从而为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的比较提供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历史的自身、历史的重写、历史研究、对重写历史与研究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反思即是性质上的同一,又是形式的同构,它暗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历史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所达到的深度可以把中西哲学带到了一种互补的境界。
一、历史与哲学
历史总是多重意义的: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成为了现在的历史事实——这首先是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的历史,然后是指包括文化遗迹和史料中的历史,再就是由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这就是一般意义的被表达的历史,最后是有关历史理论包括关于历史研究,史学观点和方法、关于历史的哲学思想等等,但这一切最终也是都是历史即人类自身的历史。
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过去的存在比现在的存在更令人困惑,在哲学上更加困难,比如海德格尔 (1889-1976)对存在与时间的描述就给读者一种梦境中的挣扎般的印象,但是,虽然时间意义的存在问题如此困难,但至少现在的存在在理性的思想中却是确实的,笛卡儿(1596-1650)说:“我思故我在。”现在的存在因理性的思想而被自觉,或者说在理性的思想中因自觉而被证实,这句话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最终从朦胧时代挣脱的句号,也是人类自身存在的理性自觉自身开始的问号,它宣告了人类从历史的觉醒进入到了思想自觉的时代。
对于历史来说,这意味着历史的真正意义不能离开历史的时间性本质,但是过去总是以被表达的重写方式成为有意义的历史,因此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相信有两种历史,基于时间的过去的历史即历史的存在和基于表达的历史即被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或称之为现在中的历史,他们留下了过去的存在问题去折磨哲学家们, 但是他们并不能逃脱历史哲学,因为基于时间的历史最终包括了现在,人们无法区别存在在历史时间之中的现在与在现在之中的历史存在,它的最高形式就是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在现实思想中的历史反思,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历史的反思或反思的历史,这种历史存在的超越同时性是历史和历史哲学所透露的世界最重要的秘密之一。
人类的历史从不自觉的自身开始经过历史表达的自觉而趋向自觉的历史哲学,这正是人类自觉的一个组成部份,历史的特殊性正在这里,它即是历史的自身,同时又是历史的表达与反思,一方面,作为历史与历史的反思,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意义,即历史与历史反思的同一;另一方面,作为被表达的历史与对被表达的历史的反思,它们总是以相同的表达的方式实现的,即具有形式的同构性,历史的自身是这样,历史的反思也是这样,因此历史和历史的反思在同一中进行,在同构中重演,人们总是反复地重新理解、思考历史。或许有无数的具体的历史,有千百万历史学中的历史,但无论是时间意义的过去的历史还是表达或被表达的历史的过去,它们具有终级的一致性,否则就没有历史。——这也是一种历史观,也是一种哲学,即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主要是关于对历史的本质的认识和对历史学的反思,它同样基于两个层次水平,第一是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或作为部份的整体而研究它的原因趋势,简单地说;历史为什么?它是历史哲学中的历史本体论,与以往的用某种观念来解释历史的哲学思想不同,现代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企图从历史的自身寻找答案而形成某种历史理论,即思辩的历史哲学。第二是把对历史的研究、重写、解释的本身的观点和方法看作为历史的自身,甚至看成是历史唯一有决定意义的部份,它实际上企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历史是什么?这时它就成为了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即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不等同于哲学,富有历史精神的中国哲学也不等同于历史哲学或者有一种中国历史哲学,历史哲学从历史表达和对历史的研究中抽象出自己,而中国思想是历史自身的抽象与本质(参见“论中国思想”),因此历史哲学是超越于历史的史学理论,而中国思想是源于历史本质的中国哲学,正是历史自身本质的超越同一性使中国思想成为与西方传统哲学相对照的哲学思想。虽然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与史观千差万别,它们在历史反思的意义上却是相同的,即历史的反思与反思的历史的互补一致性,历史哲学所提供的思想不仅仅是历史的,也是广义文化意义的,同时又是哲学的,这也正是历史多重性的本义。
『贰』 初中的历史和历史与社会两个学科有什么不同
1、学科性质不同
初中的历史学科是单门学科,而社会和历史是综合性的一门学科,两者是不同的。
2、学科内容不同
历史是一门学科,学习的内容就是历史史实,没有别的。而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更像是高中的文综,是地理、历史、政治的结合体。

3、学科侧重不同
初中的历史学科侧重于讲述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历史和近代历史,以历史史实为主。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七年级学习是地理部分,包括认识地图、地球、气候等等。而八年级内容就是完全的历史部分,从远古开始一直到现代。九年级主要分析近现当代的历史状况,提出未来发展的选择。
『叁』 问下初中的历史与社会,与历史是一个学科吗
历史是2012年被教育局分开的一个学科,把历史与社会分成了历史和地理,而历史与社会是在2012年之前教育局的老教材,一般都不会分开上
『肆』 初中的历史和历史与社会两个学科有什么不同
初中的历史和历史与社会两个学科在于:学科性质不同、学科内容不同、学科侧重不同。
一、学科性质不同:
初中的历史学科是单门学科。
社会和历史是综合性的一门学科。
二、学科内容不同:
初中的历史是一门学科,学习的内容就是历史史实,没有别的。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更像是高中的文综,是地理、历史、政治的结合体。
三、学科侧重不同:
初中的历史学科侧重于讲述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历史和近代历史,以历史史实为主。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七年级学习是地理部分,包括认识地图、地球、气候等等。而八年级内容就是完全的历史部分,从远古开始一直到现代。九年级主要分析近现当代的历史状况,提出未来发展的选择。

(4)历史与社会学科扩展阅读:
所谓历史,就是指记录下以前所发生的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一个真相。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
『伍』 历史学科知识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之间的区别
一、内容不同
历史:历史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
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的内容主要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二、特点不同
历史:历史学科具有对当下时代的映射、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等特点。
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具有体现现代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的特点。

三、侧重点不同
历史:历史学科的侧重点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
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的侧重点是将历史事件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
『陆』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
历史学科核心素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和关键成就。
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确定历史核心素养的依据: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一)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
内涵: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表现: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过去。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二)史料实证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社会学科。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内涵: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表现:1.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4.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三)历史理解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上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事加以理解,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内涵: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表现:1.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2.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3.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4.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5.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四)历史解释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的阐释和评判,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解释历史和评价历史,对历史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历史评判是建立在对史事的掌握、理解、解释的基础上的,也是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内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表现: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五)历史价值观
历史研究所追寻的是求真、求通、立德。“求真”指的是对历史的探究是以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为目的;“求通”是指“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立德”是指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价值取向,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任何对历史的阐释和评判,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
内涵: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表现:1.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2.能够认识到分辨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3.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柒』 教师资格证里,历史学科知识 与 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科目必修阶段不同。
1、历史学科知识:是指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以及存在人物及其行为的记载和产生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它是中学阶段必修科目。
2、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是指包括历史知识在内的涉及政治、社会常识等领域综合性的小学生必修科。

(7)历史与社会学科扩展阅读:
历史与社会学科特
为体现现代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我国适时推出了一门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该课程包括了历史、人文、思想品德、社会和地理等的内容,属文综学科。在美国,也存在一门与我国的《历史与社会》相类似的学科——社会课(Social Studies,又译为社会学科)。
与历史的区别
历史是一门学科,学习的内容就是历史史实,没有别的。而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更像是高中的文综,是地理、历史、政治的结合体。从现行的教材看,七年级学习的内容是地理部分,包括认识地图、地球、气候等等。
而八年级内容就是完全的历史部分,从远古开始一直到现代。九年级的内容主要分析近现当代的历史状况,提出未来发展的选择。所以说,初中的社会和历史是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而历史是单门学科,是不同的。
『捌』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有什么特点急求,越详细越好,非常感谢!!
《历史与社会》该课程包括了历史政治和地理的内容,属于文科类综合学科。历史与社会是地理、历史、政治的结合体。
『玖』 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点
为体现现代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和创造性特征,我国适时推出了一门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该课程包括了历史、人文、思想品德、社会和地理等的内容,属文综学科。
在美国,也存在一门与我国的《历史与社会》相类似的学科——社会课(Social Studies,又译为社会学科)。

『拾』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历史与社会》该课程包括了历史政治和地理的内容,属于文科类综合学科.历史与社会是地理、历史、政治的结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