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家而

美术家而

发布时间: 2020-12-06 00:05:32

Ⅰ 艺术家就得是什么样子的

所谓的艺术家不是靠外表的,而是靠修养!你所说的“凌乱的发型,衣衫不整齐,版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说话有权时语无伦次,做事风格雷厉风行。打扮都是阿非”这样的形象是过去式啦!之前,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低,收入低,人人为生计而奔波,所以关注艺术品的人不多,而艺术家是一群有理想的人,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疯狂者废寝忘食,但作品又没有市场,那年代的艺术家往往都穷困潦倒(当时的书生也一样),没有钱,又长期沉浸于艺术创作中,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了你所说的那样子……一夜成名以后,人们记住了他们,而人们第一看到的就是他们“凌乱的发型,衣衫不整齐”的形象,慢慢地人们就认为艺术家就那模样! 在当今社会,那绝对是误解,如果谁还把自己弄成那样子,八成被人认为是疯子。 那么,艺术家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以外表界限的话,没有定论!界定是否是艺术家应该从他的艺术才能和艺术修养方面去评定,通俗地说,创造艺术品的人就是艺术家!当然,艺术品跟美术品、书法作品还是有区别的哈,虽然艺术品也是美术品、也是书画作品,但其层次还是有得分的哦。

Ⅱ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2、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的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教学重点: 在于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教学难点: 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三:教具准备: 相关画册四:教材分析 ( A )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 1954 》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 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B ) 作品分析 1954 (油画, 1954 年) 克里福德·斯蒂尔(美国)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 28.7 厘米× 335.5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顾闳中(五代) 顾闳中( 907 — 960 )是我国五代时期南唐( 937 — 975 )的著名人物画家,时任宫廷画院待诏。维纳斯的诞生(油画, 1485 年) 波提切利(意大利) 桑德罗·波提切利 (1445 — 1510)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杰出画家。早于达·芬奇 7 年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 14 岁时开始跟随僧侣画家利比学画达 7 年之久。其后个人独立作画,多为宗教题材和古代神话故事题材,但他创作的作品如《三王韩拜》(圣经故事,约 1475 年)、《圣母颂》(圣经故事,约 1482 年),《维纳斯的诞生》(神话故事,约 1485 年,一说 1482 年)、《春》(神话故事,约 1487 年)等代表作品,则是用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了充满诗意柔情的世俗的情感与精神。在技法上重视写实,巧妙地将人物和风景结合起来,其人体解剖和透视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成为佛罗伦萨画派的杰出代表。 我们从画面中所获得的一切感受,就是画家用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离开这些艺术语言,便无从获得感知。泼墨仙人图(中国画) 梁楷(宋) 梁楷(生卒年不详),祖居东平(今山东),南渡后客居钱塘(今杭州),宋宁宗嘉泰年间( 1201 — 1204 )为画院待诏。善人物山水、鬼神道释,亦能花鸟。他生活放纵不羁、嗜酒如命,又喜与和尚交往。传说朝廷鉴于他在画坛上的声望而赐他金带,而他却挂带而去,世称“梁疯子”。搜尽奇峰打草稿(中国画) 石涛(清)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该画上的题款,后人以此题款作为该画的标题。石涛在许多画中的题款书写的往往是自己的艺术主张。荷拉斯兄弟宣誓(油画, 330 厘米× 425 厘米, 1784 年,巴黎卢浮宫藏) 达维特(法国) 达维特( Jacques-Louis David , 1748 — 1825 )出生在巴黎一个服饰用品商的家里, 9 岁成为孤儿,由他的叔父比隆抚养。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 46 厘米× 180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周(唐) 繁荣的唐代艺术,以人物画为主流,一时名家辈出,周就是当时以人物画驰名的丹青名家。周曾学张萱,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创了“周家样”。这种“周家样”突出地表现在他著名的“水月观音”佛教造像中。除此之外,周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他表现宫廷生活和贵族仕女的题材中。《唐朝名画录》中将其作品评为“神品”,尤其称赞其仕女画是“古今冠绝”。蓝马(油画, 1911 年) 马克(德国) 此图为马克的代表作之一。画家运用响亮的蓝色描绘出几匹不同形态的马,形体刻画简洁洗练,造型雄健强壮,马匹的轮廓呈有力的弧线,与背景的山峰的起伏和流云的走势形成一组活泼跌宕的流动曲线,使画面和谐统一,宛如一首雄浑激越的协奏曲。虾(中国画, 1946 年) 齐白石 齐白石兼擅诗、画、印各艺,在绘画上则以花鸟虫鱼闻名。其花鸟画继承徐渭、八大、石涛、金农、吴昌硕诸家笔墨精神,又融入民间艺术清新质朴的审美趣味。他以一个农民的本色和淳朴的情怀,运用老辣生涩的笔墨,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和民间画工的局限,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作品呈现出明快、清新和诙谐的趣味和生命力。尤其是他的虾,更以笔墨洗练、形象生动见长,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走下楼梯的裸女(油画, 147.3 厘米× 88.9 厘米, 1912 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和沃尔特·阿伦斯堡藏) 杜尚(法国) 杜尚( Marcel Duchamp , 1887 — 1968 )生于法国布兰维尔附近,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最有争议和最有影响的一个人物。他在校时天资聪颖,在各个方面均表现了对绘画的爱好。 1913 年,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第一次在纽约的军械库展览中向观众露面,受到了极大的攻击,被认为是“木瓦工厂里的一场爆炸”,它得到了“一种引起公愤的成功”。这样的攻击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据估计,有记载的参观者就有 25 万人之多,人们大都是冲着这幅画去的。红、黑、黄、蓝构成(油画, 1922 年) 蒙德里安(荷兰) 1920 年,风格派最有影响的画家和理论家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 , 1872 — 1944 )发表了自己的著作《新造型主义》,介绍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他认为现代人与自然的距离已相去甚远,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抽象。牛顿色盘(油画, 100 厘米× 73.7 厘米, 1912 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和沃尔特·阿伦斯堡藏) 库普卡(捷克) 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当时被公认为是“正统的”(或称“原发的”、“经典的”),但根据诗人和立体主义理论家阿波利奈尔的说法,实际上它已被分化成四股力量,其中“奥尔甫斯主义”即是其中之一。奥尔甫斯( Orpheus )这个词,法语的意思是“同时的”,奥尔甫斯主义即指描绘事物在同一时间内的不同方面,也即光与色的同时性,故又称“奥尔甫斯立体主义”。( C )名词解释 明暗 明暗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即物体因受光而产生明暗上的变化。“明暗”在中国传统中往往以“阴阳”来描述,尽管“阴阳”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但也可以用在美术中来指事物一明一暗或一黑一白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空间透视 透视是表现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把对象“合理”地表现出来。但在不同的文化下对透视的认识也是不同的。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就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研究透视,形成了自己的透视观。它表现透视的方法一是几何透视,即利用形体的几何形变化来形成透视空间;二是视觉透视,即利用事物的浓淡和色彩冷暖变化来产生空间透视的感觉;三是焦点透视,即利用事物向一个中心聚焦的办法产生透视空间。而中国的办法就不同,中国艺术采用移动的视点,因而形成了所谓的“散点透视”,即不同事物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之中,通过其相互关系形成透视空间。构图 构图就是按照艺术家的需要把一些形象安排在一起,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以表达艺术家的某种意图。但是这种“安排”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则的。在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有许多艺术家和学者对美术中的构图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一门构图学,专门研究构图对于形象呈现的作用。在中国, 20 世纪以来也逐步建立起对构图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美术中的构图的研究,形成了一批突出的成果。肌理 是造型艺术特有的美感特征,因所用工具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感觉。例如油画和中国画的肌理就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而不同。另外在许多当代艺术作品中已有对现实中的各种材料的大量使用,就形成了各种肌理效果。它之成为美术的语言之一,就在于不同工具和材料所表现出来的美感特征已成为艺术家进行各种情感和观念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反思:美术作品鉴赏中必须要了解的重要部分,教学中要利用对语文字词句构成的关系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对美术作品鉴赏中,对形象艺术语言的运用分析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教学中以美术作品中的美术语言与语文语法之间关系为引导,引起关注 --- 深入讨论 --- 感悟作用 --- 理解概念。

Ⅲ 艺术家为何而伟大

“开拓新的经验”,是艺术家的任务,也是他的伟大之处。没有艺术版家的开拓,人类就不权会有这些经验。我们应当从开拓新经验的意义上去理解艺术是一种创造。由于新经验的开拓,事物的新的方面和性质被揭示了。这与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真理的原始发生”相一致。杜威的话说得非常准确,指出了艺术创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发现,是对新经验的开拓。

Ⅳ 美术家的故事

徐悲鸿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还能为乡里人写“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13岁随父辗转于乡村镇里,卖画为生,接济家用。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艰苦,却丰富了徐悲鸿的阅历,开拓了其艺术视野。17岁时,徐悲鸿独自到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卖画谋生,并想借机学习西方绘画,但数月后却因父亲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远的徐悲鸿在20岁时再度来到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日后的赴法留学打下了一定的法语基础。其间认识了著名的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在画作上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和指点,增强了绘画创作的信心。他还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其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艺术观念影响下,他对只重笔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贬薄,认为只有唐代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五代黄筌,北宋李成、范宽等人的写实绘画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他观摩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深得北碑真髓,书法得以长进。后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在日本,徐悲鸿饱览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能够会心于造物,在创作上写实求真,但在创作上缺少中国文人画的笔情墨韵,无蕴藉朴茂之风。
徐悲鸿从日本归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在京期间,相继结识了蔡元培、陈师曾、梅兰芳及鲁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旅欧深造 孜孜不倦
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习绘画。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佛宫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柯罗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留学4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可与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由于北洋政府一度中断学费,徐悲鸿被迫转至消费水平较低的德国柏林。在那里,徐悲鸿仍然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求教于画家康普,到博物馆临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且常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等各种动物,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系统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老人》、《自画像》等。
徐悲鸿在旅欧的最后阶段还先后走访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美丽的异国风光令他陶醉,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浅。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技融中西 名垂画史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他陆续创作出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之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除此之外,还创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动物题材的作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满腔热情地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为战斗英雄画像,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一点一滴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不幸的是,这一切艺术活动因画家过早地离开人世戛然而止。
徐悲鸿的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素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义的光与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在早期中国油画家中,杰出者首推徐悲鸿。在素描方面,徐悲鸿成绩卓著。他的素描既是绘画训练的习作,为他的国画和油画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又是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其一生中,仅画人体素描就不止千幅。徐悲鸿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他是国画创新的艺术实践者,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制了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以人们熟知的画家的马画为例,从这类作品中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1、达·芬奇画蛋
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塑家韦罗基奥的作坊当学徒。
达·芬奇来到作坊以后,老师韦罗基奥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老师小瞧了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
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基督受洗》
达·芬奇:基督受洗关于《基督受洗》的创作,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原来韦罗基奥受圣萨尔宾诺教堂的委托绘制《基督受洗》,全画的人物虽已画完,但是还剩下背景没有画,根据规定本应在一年前完成任务,因此教堂一再催促,限定韦罗基奥心须在复活节前交画,否则受罚。这时离复活节仅七天了,可是韦罗基奥又不愿敷衍了事,他决定带着达·芬奇去希莫尼湖写生,然后再画背景。不料途中遇暴雨,韦罗基奥受寒感冒,高烧不止。
由于任务紧迫,韦罗基奥只好命自己得意的门生达·芬奇来画背景。达·芬奇写生完毕,赶回佛罗伦萨,反复琢磨体会老师的创作意图,模仿老师的画风,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全画。第二天早晨,当达·芬奇揭开画布时,他惊呆了。
原来,老师以达·芬奇作模特儿画的那个手捧圣衣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师兄们刮掉了。他感到事态非常严重,时间又紧迫,他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的委托,为了维护老师的荣誉,他当机立断,自己动手来补画这个天使。他找出老师原来的画稿,以自己为模特儿,对着镜子,重画捧衣天使。韦罗基奥康复归来,看到《基督受洗》时,激动万分,他伸出双手紧紧抱住达·芬奇的肩膀兴奋地说:“它是如此的完美,看来我以后只能去拿雕刻刀了。”从此达·芬奇声名鹊起,成为佛罗伦萨有名的画家了。

Ⅳ 世界闻名的艺术家的简介(至少4个)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莱(Millet)。
凡·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爱德华·蒙克(1863-1944)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人们发现,在绘画艺术中,精神分裂症能唤起没有艺术素养的人的艺术活力,有时还能增加已成名的艺术家的创造力.也许像心理学家们所表明的那样,艺术家确实存在潜在的精神病的倾向,而艺术创作则有助于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有位作家曾说过:"有时我奇怪,所有那些不写作、谱曲或画画的人是怎样做到得以逃避发疯、忧郁、惊恐这些人类境遇中总是存在的东西."这种绘画的治疗作用在表现主义绘画之父爱德华·蒙克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
蒙克于1863年出生在挪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军医,母亲也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养,母亲去世后,父亲难过得好几天没有走出家门,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
蒙克与姐姐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这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从他的《病孩》、《母亲之死》和《在灵床旁》等作品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特别在1889年父亲去世后,他的精神更是无法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他要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呼吸、感觉和受苦受难.在这一时期,他画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呐喊》.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形似成形婴儿的小人张着口从桥上跑来,远景是海湾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蒙克后来在谈及此画时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喊."
蒙克的《呐喊》和他所有的作品一样,都是通过自身体验才画出的,他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他所表达的只是有关他自己的忧郁和不安.这就是他的创作的原动力所在.蒙克正是通过创作才打开了自己幽闭着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自己无意识的情感,使内心产生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渲泄.正如弗洛依德相信梦能使紧张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一样,通过艺术来表达情感可以使他自己达到一种较为平和的状态.倘若不是通过大量的创作来表达自己,那他也许早就像其妹妹一样过早地精神崩溃了.
不幸的是,蒙克还是在1908年精神分裂了.在精神分裂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彻底的解脱.从丹麦的哥本哈根接受治疗回到挪威后,他仍能以很高的热情坚持创作,他为奥斯陆大学讲演厅创作热力四射的巨大壁画《太阳》,也画了一些诸如《扫雪回家》和《工人回家》等纯朴自然的画作,但他作品所表达的东西与发病前彻底不同了,作品变得明亮、宁静而富哲理.这就是美术史学家们所称的"第二时期".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蒙克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已经被释放得无影无踪了。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六岁时丧母,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的家里,因此从小就对雕塑发生兴趣。父亲送他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是他学画画,父亲训斥也无用,十三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画室学画;1489年转到另一个画家学雕塑。后来当上美术学校的学生兼助手。那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人文主义学者集中的地方。在那里干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艺术上被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使他离开佛罗伦萨到罗马。二十四岁作为雕塑家开始从事创作,制作了著名的<<大卫>>(雕塑)和<<圣家族>>(壁画),又为教皇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画壁画,用了四年时间凭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人,对于如此宏大的工程,找来一些人作助手,最后中意的只有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绘画都由他自己动手。米开朗基罗画的这些巨人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人类的庄严颂歌。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专稿建筑。他的作品雄壮宏伟,因此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气质。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

Ⅵ 艺术家的名言名句

有关艺术家的名言名句
1、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奋斗。
——宗白华
2、缺乏盛情的艺术家好似没有颜料的画家。
——巴里
3、我们的艺术应当比现实站更高,应当使人不脱离现实又高于现实。
——高尔基
4、画家在画室的门上应该大书:“室内有一双眼睛,为不幸的人洒同情之泪。”——贺拉斯
5、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爱因斯坦
6、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
——托·卡莱尔
7、音乐是人生的艺术。
—— 施特劳斯
8、伟大的艺术品不像生活那样令人失望,它们并不像生活那样总是在一开始就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
——马塞尔·普鲁斯特
9、艺术是人类的天性。——伯克
10、寻门而入,破门而出。
—— 许麟庐
11、艺术远不及生活重要,但如果没有艺术,生活就非常贫乏了。
——非洲
12、经典是这样一种著作——它不断引生批判它的种种论说的云朵,而又不停地将其摆脱,它永远不会完结它所要叙说的东西。
—— 卡尔维诺
13、电影应当给观众希望、感悟和好心情,因为要看绝望,观众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免费的。
—— 摩根·弗里曼
14、太生活化了也就没有艺术了。
——爱献生
15、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罗曼·罗兰
16、艺术是高尚情操的宣泄。
—— 穆尔
17、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
—— 罗曼·罗兰
18、艺术的成功在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奥维德
19、任何美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小小的瑕疵,但真正的美却一定能够掩盖这些小小的瑕疵。——迦迪那
20、艺术是活的科学。
—— 科克托
21、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
——鲁迅、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冈察洛夫
22、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会。
——克罗齐
23、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 齐白石
24、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林语堂
25、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
——列夫·托尔斯泰
26、艺术属于古老的世界,科学属于现代的世界。
—— 迪斯雷利
27、向生活和习俗里去找真正的范本,并且从那里吸收忠于生活的语言。
——贺拉斯
28、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亚里士多德
29、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
—— (法)罗曼。
罗兰
30、艺术或有谬误,自然却永不犯错。
—— (英)德莱敦
31、笨拙的艺术家永远载别人的眼镜。——罗丹
32、非出自情意的艺术,大概不能说是真正的艺术。
——德国
33、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歌 德
34、艺术使自然更完美。
—— 雷诺兹

Ⅶ 什么是艺术家

艺术意思是指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7)美术家而扩展阅读

艺术形象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家在创造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具体的形象。正如郑板桥画竹子,他观察、体验竹子的形象始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艺术构思孕育了“胸中之竹”。

而磨砚展纸倏作变相最后完成了“手中之竹”,可见竹子的形象自始至终伴随了画竹的全过程。艺术家不仅在创作过程中从不脱离生动具体的形象,其创造的成果艺术品, 更须展现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打动每一个欣赏者。

因此,艺术欣赏的过程也要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感情来引发对作品中情境、意境的体味。这足以说明形象贯穿了艺术活动的每个环节, 形象性成为艺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创作主体对于客体对象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

它是感性的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同时,艺术形象的创造又不能离开理性,艺术中的形象是有意味的形象,是渗透了艺术家深刻理性思考的形象。

它不是客观生活图景随意照搬,而是艺术家经过选择、加工并融入艺术家对人生理解,对社会事物的态度和理性认识的外化和彰显。鲁迅先生就曾说过: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

另外,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中的理性思维,在把握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有机统一。

Ⅷ 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

岩姐觉得复真正的艺术制家必须满足以下这几个条件。

首先就是有职业操守,坚持职业道德,这一点很重要,既然称之为“艺术家”就应该有大家风范,就应该有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能够坚持职业道德,有些人虽然长得好,学历也够,也算是专业的艺术毕业,但是却没有职业操守,不遵守职业道德,这样的人,即便再有才华,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家。

第二,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歌唱家,唱歌的功底要有,关于声乐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要具备,并且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和造诣,不然的话,就很难算是艺术家,只能算是艺术从业者而已。

第三,真正的艺术家还需要取得过很大的成绩,有重大的贡献,不管是对艺术本身的进步,还是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亦或者提高到更高层次,对于国家和民族有杰出贡献,这样的艺术从业者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家。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