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的文言文
『壹』 文言文:似廉实贪 翻译
裴佶小抄时候,他姑夫在朝中为官,名声很好。一次,裴佶到姑夫家看望姑父,正赶上姑夫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崔昭是什么人,众口一致说他好。这一定行贿得来的美誉。这样下去,国家怎么能不混乱呢。”裴佶的姑夫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说:“寿州崔刺史请求拜见老爷。”裴佶的姑夫听了后很是生气,呵斥门人一顿,用鞭子抽打守门人。过了很长工夫,裴佶姑父整束衣带强行出来。又过了一会儿,裴佶的姑夫急着命家人给崔刺史上茶。一会儿,又命准备酒宴。一会儿,又命令给他马吃草,给他仆人吃饭。送走崔刺史后,裴佶的姑姑问他姑夫:“你为什么前边那么傲慢而后又那么谦恭?”裴佶的姑夫脸上显出得意的神色走进屋门,挥手让裴佶离开这里,说:“去,到书房休息去。”裴佶出屋还没走下门前的台阶,回头一看,见他姑夫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赠送粗官绸一千匹。
『贰』 古代有没有关于贪字的文言文如题,最好是比较经典的
没找到清代的,sorry,
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预苏舜钦进奏院会,出签书菜庆军判官。王尧臣修《唐书》,以敏求习唐事,奏为编修官。持祖母丧.诏令居家修书。卒丧,同知太常礼院。
石中立薨,子继死,无他子。其孙祖仁疑所服,下礼官议。敏求谓宜为服三年,当解官,斩衰。同僚援据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议,遂定为令。加集贤校理。从宋庠辟,通判西京。为群牧度支判官。坠马伤足,出知亳州。治平中,召为仁宗实录检讨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大常寺。
英宗在殡,有言宗室服疏者可嫁娶,敏求以为大行未发引,不可。逾年,又有言者。敏求言宗室义服,服降而练,可嫁娶矣。坐前后议异,贬秩知绛州。王珪、范镇乞留之,使成实录。神宗曰:“典礼,国之所重,而误谬如是,安得无责。”然敏求议初不误,曾公亮恶礼院刘瑾附敏求为说,故因是去之。是岁,即诏还。
徐国公主以夫兄为侄奏官,敏求疏其乱天伦,执正之。王安石恶吕公著,诬其言韩琦欲因人心,如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出之颍州。敏求当草制,安石谕旨使明著罪状,敏求但言敷陈失实。安石怒白于帝,命陈升之改其语,敏求请解职,未听。
会李定自秀州判官除御史,敏求封还词头,遂以本官右谏议大夫奉朝请。策试贤良方正,孔文仲对语切直,擢置优等,安石愈怒,罢文仲。人为敏求惧,帝独全护之,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邓润甫为帝言:“比群臣多尚告讦,非国家之羌,宜登用敦厚之士,以变薄俗”乃加敏求龙田阁直学士,命修《两朝正史》,掌均国公笺奏。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礼部侍郎。 (《宋史·敏求列传》有删节)
[注]①斩衰:丧服名,衰(cuī)通“縗”。“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②大行:指的葬礼
『叁』 文言文《较贪》
读了此文,不禁想起一句话——苛政猛于虎也。
“且以为助军之用,岂一一于军哉?今十未有二三及于戎费,余悉为外用。又黠吏贪官,盈索万变。”反映的是贪官巧设名目,收取苛捐杂税,害得民不聊生。
”若然,则人不如兽也远矣!“那些贪官污吏,远不如禽兽,禽兽只求一饱,而贪官却是贪得无厌!可恶至极。
总的说来,《较贪》反映的是”当时一些贪官污吏巧设名目,中饱私囊,鱼肉百姓“这一社会现实。
『肆』 翻译文言文《较贪》
杨某在卞山的北边游玩,遇见一个乡村老者(他)头巾残缺,鞋子破烂,背着柴火仰面向天,又是叹息又是号哭,因此上前去问他:“是有丧事还没料理完呢,还是有冤没处诉呢,怎么声音如此哀痛心情这么悲苦啊?”老人放下柴火哭道:“欠着助军的赋税,儿子被囚禁在县里,已经断粮三天了。今天将要去探视他。前天所拖欠的,已经用卖耕牛的钱抵了;昨天的欠帐,又把小女儿抵押了;现在的田地贫瘠再频繁地播种也别想有收成,卖也卖不出价钱的。况且说是助军队用的,难道钱全会用到军队去吗?现在不到十分之二三是用于军费,剩下的钱全都挪做他用了。还有狡猾的贪官污吏,超额索费名目万变。去没地方去,修建住房(我)没有钱,没有指望活着了,怎么还不死呢!”杨某听了他的话,也跟着他叹息,回头想想,这世间万物中对人最有害的,莫过于老虎的残暴了,在赋税这事上警告贪官污吏,也许可以解救民众的疾苦
当天晚上,(我)梦见老虎用人言说道:“你想警告贪官,却拿我出头,虽然你是廉洁,干吗这么过分地侮辱我呢?”我说:“偷人所养的牲畜,吃饱你自己的肚子,你不是贪吗?”老虎说:“没有豢养动物没有耕种庄稼,用什么维持生命?如果不捕食野物,没东西填饱我的嘴。我是饥饿了要吃饱肚子,如果吃饱了,就平静地销声匿迹,不会再图谋什么的。岂是象你们人类凭点智慧就奴役万物,豢养、畜牧、畋猎、捕鱼,用来满足你们的食欲;养蚕喂桑、栽培养育、治理、谋划,用来满足你们的享用。有一样东西就要谋求,有利就图,绞尽脑汁思谋,念念不忘地记挂着,欲壑如涧,无法填满。怎能象我只求一饱,就安然熟睡,想想这怎么能比呢?”杨某惊醒,仔细思量:这样的话,人不如野兽的多啊!
『伍』 文言文中“贪字近贫”是什么意思请热心的朋友帮忙解释一下,谢谢!
第一,贪和贫两个字的字形类似,这是表面意思;
第二,做人太贪得无厌最终可能会一无所有,这是深层次的含义,告诫人们要知足要适可而止。比如赌徒赌钱,赢了还想赢,结果反而输光,由贪而导致的贫。
『陆』 爱名即贪文言文翻译
爱名即贪 易宗夔
易宗夔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原名易鼐,戊戌变法后改名易宗夔,字蔚儒,又字味腴。湖南湘潭人。早年与谭嗣同等创立南学会。戊戌变法期间,任《湘学报》史学编辑。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学,未几返国。1909冬,被选为资政院议员。1912年任法典编纂会纂修。民国成立后,任中国国民党政事部干事。1913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旋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国会解散(1914)后,携眷回湘,经营实业。1916年第一次恢复国会时,仍任众议院议员。1922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再任众议院议员。1923年3月,任北京政府国务院法制局局长。1924年5月免职。1925年病逝,享年51岁。著有《新世说》和《湖海楼诗文集》
原文
刘毅斋①尝抚新疆,每食必与幕友偕。欲办一事,往往自挟文牍,就友商榷。一日言某事将出奏,有袁龄者,佐公幕久,乃驳之曰:“此中丞②职所应为,何必入告?”公曰:“借此见某之多所兴办耳。”袁曰:“吾向以中丞为贪,观此益信。凡贪者不必爱钱也,即爱名,亦谓之贪。”他友窃议其赣,公竟受之,不以为侮。(清末民初·《新世说》)
注释
① 刘毅斋:刘锦棠字毅斋,湖南湘乡人,同治十年授新疆巡抚,在新疆为官十年多。
② 中丞:御史中丞的简称,秦汉时,人“二丞相”,明清时作巡抚的别称。
译文
刘毅斋曾巡抚新疆,每次吃饭都带着幕友。想办什么事,经常是自己夹着公文案卷,到幕友那里商谈。有一天刘毅斋跟幕友说有件事准备向上头汇报。幕友里面有个叫袁龄的,跟刘毅斋时间长了,反驳他说“这本来就是你职权里面的事,何必汇报?”刘毅斋说“不汇报领导们咋知道我干事多。”袁龄说“我一直知道你贪,今天才知道你这么贪啊。贪的人不一定都是贪财,也有喜欢博取名声的,也是贪。”其它幕友私下说袁龄这人太耿直了。刘毅斋竟然欣然接受这个贪名,不生气。
『柒』 文言文中"爱"有贪的意思吗
①<动>喜爱.《师说》:“~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形>亲爱的;心爱的.《柳毅传》:“版见大王~其女牧羊权于野。”
③<动>爱护.《陈涉世家》:“吴广素~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动>怜惜;同情.《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重伤,则如勿伤。”
⑤<动>爱惜.《指南录后序》:“国事至此,予不得~身。”
⑥<动>吝啬.《齐桓晋文之事》:“吾何~一丰?。”
⑦<动>爱好.《阿房宫赋》:“秦~纷奢,人亦念共家。
『捌』 用文文言文来写贪污腐败
正乐府十篇·贪官怨
年代:【唐】 作者:【皮日休】
国家省闼吏,赏之皆与位。素来不知书,岂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
伤哉尧舜民,肉袒受鞭棰。吾闻古圣王,天下无遗士。
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义。国家选贤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禄仕。何不广取人,何不广历试。
下位既贤哉,上位何如矣。胥徒赏以财,俊造悉为吏。
天下若不平,吾当甘弃市。
『玖』 文言文中贪钱的事例.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六)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七)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八)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发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译文】我幼年时候,就喜好读书,因为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到书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到时归还。遇到天寒,砚台里结成坚冰,手指头不能屈伸,(仍然坚持抄写)一点也不敢偷懒。抄写完,立刻送人家,从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所以能够读了许多书。
到了成年,更羡慕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又恐怕没有大师、名人来开导自己,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辈是德高望重的人,学生挤满屋子,他说话态度从没有流露一点客气。我(毕恭毕敬地)站着侍候在先辈的左右,向他提出问题,询问道理,弯着腰,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有时遭到了斥责,态度越发恭敬,礼节越发周到,不敢回答一句话;等待他高兴了,就向他请教问题。所以我虽然很愚笨,还是得了知识,增长了见闻。
(九)师旷论学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一0)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译文】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拾』 求几句关系形容人贪婪自私的文言文,最好多举几句,谢谢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选自唐代柳宗元《蝜蝂传》)
译文: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不避开,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他们)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