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小学科学个人总结

小学科学个人总结

发布时间: 2020-12-06 06:24:32

『壹』 求小学三年级科学老师期末总结,不要场面话!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三、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教学中,我才去了以下基本措施: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上。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科学教学工作会不断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贰』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计划及总结

课外活动工作计划
在学校,课外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制定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学生们很喜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则,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养探索科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3、加强活动的计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新年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应节日特点的活动。
4、保证活动时间,在每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动,切实达到活动目的。
5、做好活动的记录,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
6、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差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7、发扬集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8、发挥年级组的合力,组织适合学生活动的班级集体项目,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叁』 小学 科学 概念总结

科学复习
1.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 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 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
12、(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3、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15、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16、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17、铁生锈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有关。
1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19、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
20、铁丝变弯\水结冰和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变化。
21、物理变化的特点: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的特点:产生了新物质。
22、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23、 第一个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人叫(阿姆斯特朗)。
24、 第一个进入宇宙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25、 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是(中国)
26、 我的载人飞船是(神舟5号和神舟6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又发射成功
27、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8、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9、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30、 (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利用大熊座能很快找到北极星。
31、 (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三个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称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牛郎星属于(天鹰座)。
32、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3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4、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剩余饭菜、果皮和蔬菜茎叶等厨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各种金属、纸、塑料、玻璃、橡胶、布等制品。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
其他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
35、(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36、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 焚烧) 两种。
37、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38、(垃圾分类、分装)是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
39、污水的处理包括三步:初步处理(物理方法)、再处理(生物方法)、追加处理(化学方法)
40、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肆』 小学科学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教学小结反思

《土壤中有什么》这节课的内容很多,主要分四个部分: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的土壤、研究土壤的沉积实验、了解土壤与生命的关系,内容相当多,所以进行简单的引入后可以直奔主题了。
学生对土壤并不陌生但是没有系统地认识,所以在课堂上观察新鲜泥土还是必要的,里面有动植物的活体和残体,会给学生带来惊喜,但是在喜悦的同时记录也相当重要,可以采用多种记录方式,如文字和图画。观察干土壤,要求学生用牙签把颗粒大小分清楚,学生感觉有难度,但是如果我们用手去触摸、去感觉,学生的印象很深刻,在这个时候引入地质学家区分颗粒大小的标准,看直尺上一毫米的刻度,再用手比划两毫米有多少大。根据颗粒大小的标准,学生自己对土壤进行分类,他们会发现黏土太小,无法用肉眼区分,引出“土壤沉积”实验,这个实验采用教师小组实验,将干燥的土壤放到水里学生会发现有气泡出现,“这个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是空气,对于土壤的沉积实验时间比较长,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份。土壤在沉积的过程中,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沉积好的那份。课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土壤与生命的关系”通过土壤的横截面图,让学生了解生命和土壤间的关系,渗透热爱土壤的思想。
这节课我感觉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让学生观察将干燥的土壤放到水里有什么发现,较多同学发现了气泡,知道了土壤中有空气,比我预想的要成功。

『伍』 小学科学日记专题总结

生活处处有科学,如果违背科学办事,就会遭受挫折;科学处理问题,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如果你不信,那就听听我养鱼这件事吧。

前几天,我家买了十几条小鱼,我把他们当宝贝一样供着,可是小鱼总是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喂错饲料
我把鱼放在一个大盆子里,每天都按时喂小鱼我最爱吃的零食。可没几天,几只鱼都“鱼仰肚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是喂错饲料了,于是我立马把鱼的“伙食”换成了专用鱼食,从此,鱼就再没有“吃”死了。
不勤换水
给鱼换了“伙食”后,还是有几只鱼肚皮朝上——上西天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想啊想,脑汁被绞光了,也没想出来。我又观察了盆子,盆子里除了多了一些鱼的排泄物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没办法,我只好用老方法——上网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鱼的排泄物能污染水,对鱼的身体有危害。而且不经常换水,水中会聚集许多脏东西和有害物质,对鱼的健康也有损害。我恍然大悟:噢,原来还要换水啊。于是,我只要没事,就给鱼换水,这样鱼的健康状况就好多了。
虽然这次养鱼,鱼“光荣牺牲”了一大半,但这让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了科学,科学离不开生活。让我们一起运用科学,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