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术书
『壹』 艺术生 书法 高考
首先要告诉你的是书法八级或者八十级对于书法艺考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版
你走上考场权的时候会发现,其他的考生都接受过专门的考前有针对性的培训
社会上所谓的名家与科班的书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点但凡是走进了正规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都深有体会
所以建议你首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好学校,最好能找这所学校的学生参加培训,他们是走过来的。
如果要考国美或者央美的话,篆刻是一定要学的,国美只要求画印稿,央美要求动刀,对篆刻要求最高。其他的大部分综合类院校不考篆刻,但是起码有两种字体的创作和临摹
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咨询
『贰』 有关书法的书
怎么问这个问题呢?个人认为“书法”顾名思义,“书”书写,“法”方法。书回法就是书写方法,写出来后又会答呈现出视觉和感官效果,也就是书法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书法的历史发展悠久,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书法也分软笔和硬笔,但一般只强调毛笔,这和两种笔的结构和书写方式有关。毛笔更能体现书写的笔法,神韵,全方位的展现文字及书写者的精气神。所以书法不仅仅是写字,而是写“神”。当然这只是一己之见,不代表权威。
『叁』 美术学的书法类和书法学的区别
1.就这类概念在国内以往的实际使用情况而言,【美术学】是个集合概念,用以囊括有关的学科与研究方向。书法/书法学往往被包括其中。这种情况下,书法一般是美术学下面的子学科、次一级的专业,或者是其中一个学科方向、专业方向,称之为书法学、书法专业或书法方向。
2.同理,【书法学】也是一个集合概念,一个筐,用以装载与书法、篆刻直接有关的课程或研究方向。不过目前,它下面还没有细分为更小的专业。在国内,书法学是1990前後新兴的概念。
3.【书法学】或【书法】目前还不是一级学科,所以它一般挂靠在更高一级的学科、专业下面。这种更高一级的学科,除了美术学,还可能是别的有关学科,比如有的高校把【书法】或【书法学】挂靠在【文学】之类的学科下面。可以想象,书法也可以挂在诸如【哲学-美学】下面,当然,这种情况下,它可能更偏向学术/理论而不是创作/实践。
4.您所谓【美术学的书法类】,前面有个定语;您所谓【书法学】,前面没有定语,不清楚挂靠在什么下面。不管怎样,这两个概念,从字面上说,一般是理论与实践兼顾;从实际情况看,往往有所偏向,或倾向于实践,或偏重于理论。究竟怎么回事,要看具体学校、具体学科的实际运作。
费劲半天,我觉得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仅供参考。
『肆』 艺术书法十级作品是什么
艺术:给人予美的追求的表现形式。书法:书写的法度。作品:人所创造的外在表现形式。书法艺术:有关通过书法给人予美的追求的集合。书法作品:书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书法作品是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伍』 如何自学书法
您好,如果您是书法初学者,建议您从楷书入手,这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初学者首先您需要准备好笔墨纸砚,另附一本字帖。
一、笔:笔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狼毫羊毫的兼容(兼毫),长度适中即可。

(5)书法美术书扩展阅读: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资料来源:书法-网络
『陆』 书法与美术的共通点是什么
1、中国画和书法皆以笔墨纸砚为工具,这是书画会通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起点。
中国书画艺术之辉煌仰赖毛笔之发明。柔软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毛笔早在半坡人的彩陶绘制中便已出现,后人所谓的蒙恬制笔不过是对原始先民所用书写与绘画工具的改进而已。
2、中国画和书法均以线条为主要艺术媒介。
书法以之构成和表现文字,讲求于动静节奏中表现意象与情感;中国画以之表现物象,讲求体感、质感和量感,书法之线在意象性、立体性、情感性方面的探颐赋予了绘画更为丰富的造型力量。

(6)书法美术书扩展阅读:
千百年来,中国画和书法历来被视为血肉相连、手足与共的姊妹艺术。书画会通特有其漫长的历史渊源,且有其悠久的表现传统,更有其深刻的本体基础。“书画同源”堪称中国古典艺术最为著名的理论命题。
古来文人画家皆重以书入画,其画法常于书法笔法中化出高古奇崛、婉通圆润、停匀精密的线条,引起画法革新。文与可画竹,郭熙、唐棣画树,温日观画葡萄,都借鉴了草书写法而开一代画风;王维雨点皴、李思训斧劈皴、吴道子兰叶描,均与书法艺术相关。
『柒』 美术和书法有间接关系吗
“书法与绘画被人称“书,画同源”,两者都属于一种艺术形式。但是两者又有很多不同,绘画具体展现事物细节与具体形象,书法则展现抽象的事物,绘画和书法的创作过程,书写创作和学习方式各有所异,人们常说的“书画同源”又体现了绘画和书法相似的交集...”
『捌』 什么是书画书法和绘画有什么区别
书画是:抄绘画和书法的统称,袭也称字画。也可以理解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绘画。
书法和绘画的区别:
1、概念不同
书法是指毛笔字书写;而绘画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用具象来表现美。
2、寓意不同
书法只有抽象的线条;而绘画既有线条,又有形像和色彩,书法线条的气、韵表现比绘画更为强烈。

3、艺术层面不同
书法即以最直观、简单的线画构描自然物体的轮廓而形成的结字,是一种线画的抽象结构字空间;而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4、书写规定方面不同
书法的时间性表现为用笔不可重复的规定上,毛笔书法是不可以描画的,一笔下去就是一笔,不能随便擦掉;而绘画则不同,不好了可以擦掉,重新上色,一次、两次、许多次,直至满意。
『玖』 关于书法类艺术高考
可以参加书法高考,书法类本科招生现在有129所大学,主要考临摹、创作,美院有的需要加试篆刻、白描、印稿设计、书法史论等。
『拾』 书法是美术类的吗
不是,书法跟美术都同属于艺术类,两者就像孪生姐妹一样,地位平等的。书法与绘画是我国古今艺术门类中两种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们象一对同根同源的孪生姊妹,在中华文化艺术的大舞台上共同展示着高雅的魅力。因此,自古以来都有“书画同源”之说。研究发现,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环节,无不与书法艺术的美学环节一脉相通。
人们常说的“书画同源”,可能是指汉字的产生是从“象形”发物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洁拙,日月是也”《说文解字》。其实,这“源”,是指艺术创作中最本质的源。远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早就用绘画来表现与他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中国书法艺术形成晚于绘画。然书与画二者是“异形而同品”。
也就是说:“字与画同出于笔,故皆曰写,写虽同而功实异也”(汤贻芬《画荃析览》)。中国书画的创作方法、手段有着惊人的一致。
都以纸、笔、墨为工具材料,把运笔分为落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都用中锋、偏锋、顺笔、逆笔、回笔等,以提、按、顿、挫、轻、重、缓、急来表现高、低、强、弱、俯、仰、争、让,追求干、湿、浓、淡、疏、密、虚、实等的变化,创作出具有神彩飞扬、气韵生动的作品为最终目标。
但中国书法赖以存在的文字,创造汉字的艺术造型为主,绘画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造物象为主。前者是“书以言情,书为心画”,后者是“画以状物,画状物形”。书画在基本作用上,有两种美感。一是发于意志,曰气,代表气势的阳刚之美,一种是发于情感,曰韵,代表风韵的阴柔之美。
书画所表现的风格,是气和韵的流露。绘画既有线条,又有形像和色彩(亦有不着色的)。而书法只有抽象的线条。所以,书法线条的气、韵表现比绘画更为强烈。同时,书法与绘画又互相影响,互为补偿。
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除应物象形、尤其随类赋彩离书法较远外,余者也是书法创作的法则,清刘熙载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笔”。
这是以画理来喻书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了王献之的一笔书,便有了陆探微(南朝时宋人)的一笔画。南朝梁的张僧繇作画按东晋书法家卫夫人的《笔阵图》。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用笔来自张旭的草书。唐寅说:“工笔画如楷书,写意画如草隶”。元代画家昊镇以书法作竹,苏东坡以竹法作书。
而明代王线说得更具体:“画竹之法,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赵孟頫在其《枯木竹石》图上自题曰:“石如飞白树如摘,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郑板桥“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廿,他得出结论:“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有不少老画家主张“未曾学画先攻书”。
可见书与画相互促进的关系。“工画者多善书,善书者易工画。”所以,我国历史上出现一大批能书善画,能画善书的艺术家,如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不胜枚举。

(10)书法美术书扩展阅读
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
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
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
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