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科技园
Ⅰ 西南科技大学校区设置
西南科技大学现在校区只有两个,一个是西山校区,一个是本部校区,两个校区不在版同一个地方,坐车权的话大概要半个小时(公交)。西山校区原本是专科生的校区,不过本校今年不再招手专科生,同时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所有新入学的大一新生都会搬到西山校区居住,大二再返回本部校区。本部校区再次分为三个校区,老区、中区、新区。老区主要是大一的新生居住,材料、土建、环资的所有本科生居住,大一大二的公开课基本上都在老区,同时,材料、土建、环资、理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实验室都在老校区。中区居住了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中区较为不便,去新区、老区基本都是走路,很难打到校车,外卖、出校什么的都不方便,不过中区有电影院,10元一场,很划算。另外,今年年底所有研究生都要搬到中区居住(还未正式通知)。新校区是剩下的所有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居住,各学院学办、教办楼、学校行政楼等等都在新区,建设起来才几年,现在环境也是相当不错的。老区是风景最好的,新区是配置最齐全的,较为现代化,新老区外吃喝玩乐的地方都很多,价格便宜,进城也是比较方便的。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土地4.98平方公里。建园初期,园区采取“市校共建,以市为主”的建设模式,由绵阳市人民政府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绵阳市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区以及在科技部与国防科工委共同支持下建设的国家军转民科技园区实行“三块牌子、—套班子”的管理体制。设立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暨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学校副校长罗学刚任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学校设立大学科技园办公室。
园区注重体制和机制创新,深化了行政体制创新,推行“小政府,大社会”和“小机构,大服务”,坚持管委会集中力量管好规划、集中力量创造良好环境,主动让渡社会职能,采取了市场化的开发建设机制,探索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种方式和灵活运作的机制,医疗卫生、文化、通信、商贸等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坚持开放式办园,紧密依托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长虹公司、九洲公司等大型企业的科技
创新和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吸引西南科技大学、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金、人才到园区发展,并且和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大、北京邮电大学、深圳清华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Ⅲ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版阳市。建校以来,学校权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学校扎根西部,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技大学精神与“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校训。学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四川2011计划实施高校。
西南科技大学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78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Ⅳ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哪里
有大抄学科技园。http://ke..com/view/2311805.htm
Ⅳ 西南科技大学到底几本啊 都多少分
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本身是省部共建高校,西部14所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学校目前不是211和985院校。但学校有一本专业,也有二本专业,一本、二本在省外招收分数线比很多211院校的分数都高。有硕士、博士点,有院士(这点很多211、985都没有的)。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学校扎根西部,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技大学精神与"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校训。学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四川2011计划实施高校。
西南科技大学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78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截至2013年底,学校设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国防基础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
2016年1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06次常务会议决定免去庹先国的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职务。
Ⅵ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介绍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的国家版大学科技园。西南科权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土地4.98平方公里。建园初期,园区采取“市校共建,以市为主”的建设模式,由绵阳市人民政府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

Ⅶ 有不有"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个地方,请做下介绍.谢谢!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的全国3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土地4.98平方公里,由绵阳市人民政府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实行市校共建,以市为主的建设模式。绵阳市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区以及在科技部与国防科工委共同支持下建设的国家军转民科技园区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园区注重体制和机制创新,深化了行政制创新,推行“小政府,大社会”和“小机构,大服务”,坚持管委会集中力量管好规划、集中力量创造良好环境,主动让渡社会职能采取了市场化的开发建设机制,探索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多种方式和灵活动作的机制,医疗卫生、文化、通信、商贸等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坚持开放式办园,紧密信托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长虹公司、九洲公司等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吸引西南科技大学、在绵国防科研所和企业的资金、人才到园区发展,并且和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大、北京邮电大学、深圳清华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狠抓招商引资引智工作,2003年,园区引进产业化项目20个,其中工业类项目12人,三产类项目8个,引进高科技人才22名,其中,归国留学人员6名,博士9名。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力培育孵化能力。在孵化场地建设方面,园区投入使用的孵化场地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即将投入孵化场地22000平方米;在融资方面,除继续争取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领先优势外,园区还参股、引进风险投资公司,构建在孵企业与风险资金沟通的渠道,同时,对孵化成熟项目以资金、土地等入股,支持其发展;在孵化器建设方面,采取与学校、企业共建的模式,园区与深圳清华研究合作组建了绵阳力合科创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在西南科技大学建设专业孵化器4个,与九洲集团合作共建了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在完善服务方面,采取完善中介机构服务服务、工商注册代理服务、孵化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等服务手段,营造了良好的创业软环境。2003年,共引进孵化企业45家,孵化毕业企业5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5家。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正逐步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落后产业化的基地。2003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正式授予了“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谨值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式授牌之际,欣然命笔为其专刊作序,以示祝贺。
Ⅷ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依托平台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跨入新世纪,学校在西部大开发和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学校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碧水环绕,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3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76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国防基础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紧缺专业1 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培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科研平台23个;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四川省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2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120余人次。
学校努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在先进建筑材料、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植物遗传与育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特色与优势。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60多项。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校园精神与“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校训。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努力推进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学校成立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省长任董事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36家大型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校董事会。学校从董事单位聘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通过资源共享、联合办学,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董事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特色。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0余所国外及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国际化开放办学渠道日益广泛。近年来,学校主持完成了加拿大政府资助的“中国西部远程教育项目” 、欧盟资助的“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高等教育与培训模块的开发”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科技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学校近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学校机器人小组在2004年7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冠军和最佳技术奖,同年9月代表中国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夺得亚军和最佳技术奖。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培育了近十万英才,大部分已成为西部非金属资源建材、机械等行业管理与技术骨干,学校被誉为西部非金属资源建材等行业工程师的摇篮。
中央等各级政府和领导对学校非常关心和支持。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等先后来我校视察和指导工作。李岚清同志还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9年3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率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来我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并对学校发展寄予了殷切希望。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目前,学校正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深入实施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工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教学改革为动力,不断深化国家部委和省市共建体制,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全国,为早日将西南科技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副省会、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Ⅸ 请问绵阳西南科技大学有几所真正的分校区
西南科技大学现有校本部、西山校区、城南校区三个校区。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其中西山校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西山路4号。校本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宝龙路22号。城南校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
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经专业认识调查,西南科大校园总面积272.3万平方米(未包含新增大学科技园区),其中绿地总面积125.1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60.46万平方米,绿地占有率46%,绿化覆盖率58.93%。
2012年3月28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系列活动在学校举行,因为学校的现址即为清华分校。1979年3月19日至4月底,学校搬入现址,清华分校部分教师留在西南科技大学工作。学校从此踏上不断突破与跨越的发展历程。

(9)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科技园扩展阅读:
西南科技大学建校以来,学校数迁其址,历经风雨,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西南科技大学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4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
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参考资料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Ⅹ 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园一共有多少个企业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总数为374个,生产总值7.5亿元,工业增加值2.8亿元,利润2000余万元,维博电子、西内科种业、科瑞软容件、长鑫新材料、福德科技、昊天电子、艺精长运等一大批高科技骨干企业。有研发机构21家。入园科技企业累计申请专利34项,已获专利22项。园区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