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去文言文翻译

去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0-12-06 09:00:00

文言文去私的翻译

天没有出于私心来要覆源盖的,地没有出于私心要承载的。,日月没有私心照耀着大地,四季不出于私心来运行,按照自然规律来运行,万物就得以顺利地生长了。(德,指四季得以顺次交替的自然规律。遂,顺利地成长)。
尧有十八个儿子,他没有把君位交给他的儿子而交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他不把君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了禹,这就是大公无私到极点了!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没有地方官,谁能去做?”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平公说:“解狐不是您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没问谁是我的仇人啊?”平公说:“好。”于是让解狐去南阳任职。全国百姓都说好。过了不久,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太尉,那谁能胜任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可以。”平公曰:“祁午不是您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没问谁是我儿子啊。”平公曰:“好。”于是又任用了祁午。全国百姓都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太好了!祁黄羊的主张,推荐外人,不避仇家;推荐家人不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㈡ 在文言文中“之”翻译成“去“”到”的句子有哪些

句子来:
1、之,适也。——《自广雅》
翻译:之,去。
2、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翻译:自从丈夫到东面后。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翻译: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
4、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翻译: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
5、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翻译: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2)去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之】其它古义:
1、出,生出,滋长。
之,出也。——《说文》
翻译:之,生出,滋长的意思。
2、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翻译:宣王说南郭处士来吹竽。
3、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翻译:郑国的商人弦高在市场遇到他们。
4、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翻译:纣王下令将人带上法场,要杀了他的母亲。
6、助词,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翻译:谢庄少年的技艺非常精妙。

㈢ 文言文翻译

这是全国卷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你满意啦!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在齐国都城临淄作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没有受到重用。后来燕国派遣乐毅攻破齐国,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没有攻下。燕将就领兵向东围攻即墨,即墨大夫出城迎战,战败阵亡。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立田单作将军,据守即墨抵抗燕军。不久,燕昭王去世,惠王登位。他跟乐毅有嫌隙。田单听到这个情况,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湣王已死,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不过两座罢了。乐毅怕被诛杀不敢回来,他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拖延战争而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没归附,所以姑且缓攻即墨来等待他们归顺。齐国人所害怕的,只担心其他的将帅到来,那即墨就无法保全了。”惠王认为这说法对,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于是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忿忿不平。田单再一次施展反间之计,说:“我们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的祖宗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那真是心酸的事。”燕军就全部掘开坟墓,焚烧死尸。即墨军民从城上望见,全都伤心哭泣,都请求出城厮杀,愤慨情绪增涨十倍。田单知道士兵可用了,就命令披甲的士兵都藏匿起来,让老弱残兵和妇女上城防守。派使者去到燕军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民间黄金,得到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去送给燕将,燕军因此更加松懈了。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一千多头牛,给它披上大红绸绢制的被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捆缚刀刃在它们角上,把渍满油脂的芦苇子捆在牛尾上,点燃它末梢。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夜里从洞穴里驱赶出牛,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后面。牛尾烧得发热,狂怒地奔入燕军,燕军在夜间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军看见它们都是龙纹,被碰上的全部非死即伤。五千人趁机闷声不响地攻击。城里的士兵大声吆喝跟着他们,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助威,敲得震天价响。燕军大为惊骇,败溃逃跑。齐人就杀死了他们的主将骑劫。燕军惊惶失措四处逃窜,齐人紧追败军,经过的城邑全都叛离燕园而归附田单,齐国所沦丧的七十几座城池悉数收复。

㈣ 《去私》文言文翻译(大概翻译)

战国吕不韦《去私》的翻译:

天的覆盖是没有偏私的,地的承载是没有偏私的。日月照耀四方是没有偏私的,四季的运行是没有偏私的。它们都是各自施行它们的恩德,所以万物才能得以生长。

黄帝说:“音乐禁止过分,色彩禁止过分,衣服禁止过分,香气禁止过分,饮食禁止过分,宫室禁止过分。”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不传位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询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能来担当这个县令的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担当这个职务。”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可以不可以,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晋平公说:“你说得好。”于是晋平公任用了解狐做了南阳的县令,国人都对此说好。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尉,谁可以担当这个职位?”祁黄羊回答道:“祁午可以担当这个职务。”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您是问可以不可以,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晋平公说:“你说得好。”

于是又任用了祁午,国人对此说好。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说道:“祁黄羊的说法好!推举外人不避开仇人,推举家里的人不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最公正的人了。”

墨家有个大师教腹纯,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对他说:“先生现在已经年纪大了,又没有其他的儿子。我已经下令给这件事相关的官员,让他们不杀您的儿子,先生在这件事上就听我的吧。”

腹纯回答说:“墨家的法规上说:‘杀人的就应该被处死,伤人的就应该给予刑罚。’这是用来制止伤人害命的。禁止伤人害命,这是天下的大道义。大王您虽然给予了我儿子宽恕,下令有关官员不杀他,我腹解却不可以不奉行墨家的法规。”

腹纯没答应惠王饶他儿子一死,然后腹纯处死了他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人们偏爱的,忍痛割爱而奉行天下的大道义,这位大师可以说是公正的人。

厨师调制的饮食自己却不敢吃,所以才可以做厨师。如果是厨师烹调食物自己吃了,就不能用他当厨师了。当王侯和伯的人也是这样子的,诛杀残暴却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们,所以这样的人才可以当王、伯;如果是当王、伯的人诛杀残暴的人却私占他们的财产,那就不能够当王、伯了。

原文: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准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尊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4)去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多达三千人。

吕不韦知道许多善辩之士曾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去私》也就是《吕氏春秋》中的一篇。

赏析:

《去私》记述具体,重点突出,引事说理,说服力强。《吕氏春秋》的作者鼓吹分封,从反对帝王将天下视为一己一家之私产,任意挥霍享乐这一点来说,它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姜子牙的23世孙。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就谋略而言,吕不韦不仅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得全,算得广。主要成就是扶立秦庄襄王,任秦国相邦。灭东周国,主持编纂《吕氏春秋》。

㈤ 碎金鱼文言文翻译

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原文: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5)去文言文翻译扩展阅读:

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状元。景德三年(1006年),陈尧咨当了考进士的考官。陈尧咨因帮三司使刘师道的弟弟刘几道作弊而获罪贬官。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皇上又派陈尧咨参加阅进士考试的试卷。天禧三年,有人揭发钱惟寅对官员的考核不公正,皇上命陈尧咨参与审查钱惟寅的考核情况。

陈尧咨工书法,尤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其兄陈尧叟,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状元。两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倍受世人称颂。

陈尧咨卒后,朝廷加赠他太尉官衔,赐谥号"康肃"。

参考资料:网络-陈尧咨

㈥ 文言文翻译

(原文)乙未有某孝廉,群饮于郊,见一妇哭墓归,素笄艳妆,绝美。妇乘蹇,因弃众驱蹇从之。及门,妇入,莫为计。忽自内一人出,孝廉与语,其人曰:"此妇新寡,辞其夫墓归,将适人耳。吾为某执伐来也。"孝廉曰:"幸甚!为我媒,当厚报公。"其人曰:"然。"因与为期,至邸舍,仅出廉值,盟已成。其夜妇至,下舆,谛视之,果逢者,大喜。花烛觞散且就寝,妇曰:"君第先寝。"孝廉即先寝。逾时妇不寝,孝廉起问曰:"汝何不寝"妇语如前,孝廉又先寝。妇见孝廉韶秀,又饶橐装,屡寝皆如己言,知无他肠,因问曰:"君有密友否"曰:"即吾同袍塞涂,何论密友!"曰:"妾从君矣!"孝廉大诧曰:"汝为予所娶,不从何往"曰:"非也!此赚钱术耳。夫未晓必至,逞其无赖矣!妾哭母(毋)非寡。媒者,即吾夫也。不寝者,夫旨也。君但乘夜迁密友家,始为得妾,此妾自媒从君也。"孝廉即如其言迁去。未明,夫果拥众至。见是空室,以询邸主人。邸主人曰:"相公夜装归矣。"即群崩去追之,不知所往。妇身是赚具,反为妇卖,机中有机,亦何矫捷。屡寝皆如妇言,本是细微,而以此得妇心。此柔道之验,彼壮于,其何能以有求!吴宁伯说。
(参考译文)乙未年有个举人,与一群朋友在郊外饮酒,看见一个妇人哭坟回来,已过笄礼年龄,衣装素裹,浓妆艳抹,甚是美丽。妇女骑着驴路过未曾理会众人。到在家门口,妇人进入,众人一时没有了计谋。忽然从门里面走出一人,孝廉与之交谈,他说:“这女人新近守寡,刚刚从他的丈夫墓地回来,邻里乡亲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是一个来说媒的人。“孝廉说:“太幸运了!为我介绍哇,我定当厚厚报答与你。“他说:那好哇,“于是回到到邸舍,谈好低廉的价钱,此婚盟就定成了。当天夜晚妇人到,下了车,孝廉仔细观看,果然是白天遇到的那位妇人,孝廉非常高兴。花烛酒散而且准备睡觉之时,妇人说:“你只管先去睡觉。“孝廉就先去睡觉。过了好些时间妇女也不上床歇息,孝廉坐起问道:“你为什么不睡?”妇人还是先前那句话应答,孝廉只得再次躺下睡觉。女人看见孝廉貌美清秀,又饶有学识,穿戴不俗,屡次让他先睡觉都按自己的话去做,知道他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于是就问他:“你有亲密朋友不?“孝廉说:“我家孩子不多,就是我和同胞兄弟,谈什么密友!妇人说:“我跟着你了!“孝廉十分惊异地说:“你是我所娶,不跟从我哪里去啊?“妇人说:“不是啊!这是赚钱术的伎俩啊。一般人不知道哇,只是满足他的无赖罢了!我哭坟并不是我已经守寡。白天说媒的介绍人,就是我丈夫啊。不让我睡觉,那是我丈夫的旨意。你只要趁黑夜迁至你密友家,就能得到我。这是我丈夫自己把我许配给你的。就按他所说去做。”孝廉即刻起身离开。天还未明,妇人丈夫果然率领众人来到。看到是空室,询问旅店主人。店主人说:“相公夜里打点行装走了。“妇人丈夫随即率众人去追,可是不知道往哪里去追呀?妇人丈夫哀叹道,女人本我是我骗钱工具,我反被妻子卖掉,玄机中有机谋,我说为什么这么痛快的答应。经常睡觉都听妇人说,本应该是细微周到,以为从此可以得到妇人的心。这种温柔之道证明,她比男人强,我即没有德行又没有能耐凭什么听我的?!吴宁伯说。
此原文载《初刻拍案惊奇》

㈦ 文言文翻译

找一找
《太史公自序》说:“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就是说本传的传旨是通过记写孟、荀的事迹,肯定他们的“明礼义”、“绝利端”的思想学说,并说明这种思想学说的渊源及影响。作者站在总结诸家思想的高度,综合思想学说和为人两个方面对诸子的事迹作了比较客观、公允的评述。对于孟子,着重强调了他是直接继承孔子思想的人,具有守道不阿,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时,也指出他的仁政主张不合时宜。对于荀卿,则突出了他总结儒、墨、道三家得失从而改造儒学的功绩,并说明他同样遭遇坎坷而坚守正道。由于他们的思想学说有着承袭关系,影响巨大,特别是他们都发愤著述,不以自己的学说阿世媚主,慕荣求利,所以作者才将他们并称,并在传序中予以推重,试读“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这固然是对现实的讥刺,但从现实的一派污浊中不正反衬出孟、荀学说及为人的拔出流俗,难能可贵吗?传文中,还以较大篇幅记载了驺衍,驺衍的“五德终始”说本受孟子的影响,曾流行一时,作者肯定其“止乎仁义”的目的,而批评其荒诞怪异的内容,对于他的为人则论以有“阿世俗”之嫌。至于淳于髡等稷下先生,他们的主张虽不同程度地与儒、墨思想相关,但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干世主”、慕权贵。其地位和为人远不及孟、荀。文末只用一语点出墨子的主张,以回应上文,因其与儒家并称显学故毋庸多言。
这篇传记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形散神聚。叙写十四人,以孟、荀为主,时而三驺,时而稷下,错错落落,似是漫不经心,而实际全由传序统领,正如清徐与乔所说:“叙诸子斜斜整整,离离合合,每回顾《孟子传》。首读《孟子书》数笔,间间散散,空领一篇。谓诸子之阴以利于当世而遇,孟子独不遇,故盛称诸子,却是反形孟子,……盖宾主参互变化出没之妙,至此篇极矣。”二是比照衬托。写传主孟、荀用笔少,而叙诸子则泼墨多,主虚宾实,以实衬虚,更见孟、荀地位之高,人格之贵。
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