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与美学

美术与美学

发布时间: 2020-12-06 09:45:41

Ⅰ 美学上艺术与艺术品联系及区别

艺术是一个总的概念,它指一切的艺术行为、艺术产品和艺术观念,所以是包回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相比较而答言,艺术是一个抽象概念,艺术品则是以物质或符号形式存在的艺术。在艺术下面包含着许多方面的下属概念,如从艺术创造过程说,则有艺术家、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品)、艺术欣赏等;从艺术媒介看,则又有语言艺术、造型艺术、声音艺术、综合艺术等。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学

1、艺术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表达形式:语言、声音、文字、绘画、眼神、呼吸、肢体等。

2、美学

美学(希腊语:αισθητική;英语:Aesthetic)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

美学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他认为需要在哲学体系中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他建立了一门学科研究感性的认识,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2)美术与美学扩展阅读:

一、美学的范围:

美学的范围与宇宙同在,与人类同在,作为一本美学原理,应该讲哪些内容呢?这不但涉及到美学作为一种学术按自身的逻辑关联的内容,还要涉及到教育体系的学科分类对美学的具体呈现的制约。

在中国,一是放在哲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的美学,二是艺术学下面的四个一级学科里:艺术理论、美术与设计学、戏剧与影视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

三是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面关于文学的诸学科和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面的各国文学,四是一级学科建筑学下面与建筑艺术相关的学科和林学下面的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

这里最为重要是因艺术学与美学的分离而产生出来的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与美学的关系。可以说,美的艺术类型与艺术概论所讲的内容甚多重合。因此,还要对学科分工的内容加以考虑。

在综合这两个方面方面之后,一本美学原理,一是要列出所应讲的问题,二是在这些问题讲清之后,要让人对整个美学问题有一个整体性的领悟。

基于此,一本美学原理,最需要讲的问题如下:

1、审美现象学,讲清楚当人面对美,做审美欣赏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审美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进行的,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2、审美类型学,讲清楚美分为几个大的基本类与型,如美、悲、喜等大类,类下有小型,如美之下有优、壮美、典雅,这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

3、审美文化学,讲清楚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和形式。

4、形式美法则,讲清楚超越文化和时空的美的基本法则,如形、色、对称、均衡等。

5、美的起源。从人类文化学来看,美是怎样产生的,人是怎样认识到美的。

6、美学的学科历史,讲清楚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规律是什么。

在这六大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审美现象学、审美类型学、审美文化学、形式美法则,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美学原理,知道了这四大方面,就基本上把握住了美学。

二、艺术的类型:

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

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

1、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plastic arts) 艺术形态之一。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绢、布、纸、木板等,雕塑、工艺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用多种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来反应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始用这一名词。

在德语中造型(bilden)原义谓“模写”(abbilden)或“制作似像”(eild machen)。在新中国建国后由苏联传入,并与“美术”互用。

2、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是由表演艺术家完成的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听觉的艺术种类。泛指必须通过表演完成的艺术形式,如音乐演奏、演唱、舞蹈、曲艺等。专指演员在电影、电视剧、戏剧中创造角色的表演。

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各类艺术的文学脚本所提供的间接形象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使人在欣赏演员绘形绘声绘色的表演中,如亲临其境、亲闻其声、亲见其形,产生情感交流,了解作品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获得审美享受。

3、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又叫复合艺术。艺术分类用语。泛指几种艺术成分综合而成的艺术。如歌曲综合诗歌与音乐,建筑综合绘画与雕塑,戏剧综合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等。通常专指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等形式。有机性是综合艺术最重要的特征。

4、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包括戏剧小品、播音主持、演讲、辩论等艺术形式。它的表达方法可以有呼吸法、语言速度、单人、多人、混声等多种形式。一般说来,语言艺术和文学、戏剧等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美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艺术

Ⅲ 美术、美学,区别是

有人回答“美术是指绘画技术。”这是完全不懂美术,首先搞懂一个概念“技术和艺术”只会“技术”的称为“工匠”,会“艺术”的称为“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基础就是建立在美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美术是美学实践化的形式之一。其次,绘画艺术属于美术,但美术并不仅仅只有绘画艺术。

Ⅳ 美学和艺术的区别

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艺术就伴随着社会人生共进。在艺术创造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了美。

艺术就是人们用特意的能动方式进行美的表现和创造,引发美的意境和情感。专业艺术和生活艺术都是这样,通过一定技艺表达思想,创造财物,丰富生活。艺术创造对美学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剧情的崇高、滑稽,工艺的黄金尺寸等等,都为美学增添了风采。同时,艺术发展手段也引导着审美的水准。

美学分支于哲学的发展,参照了心理学的内容,在艺术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由于艺术与美的关系最密切,所以美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应是为艺术服务。美是人的本质的能动表现和感应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美学是从审美感受中来认定事物艺术性发挥的效益性,思想意境的合理性,心理共鸣的可感性。一切都是联系到演绎者和欣赏者的和谐关系问题。如果美学脱离了艺术,就无的放矢,缺少了滋润的源泉。人文科学有些危机也是由此而来。如果无对象地感应论美来调人的胃口,这就成了真的伪美学。爱智论坛将美与艺术放在一个版块,就是这样的提示。

美学对艺术的审视指导作用表现在感性和理性不同方面。生理学的理论提示了人的直觉、感觉、印象过程,都是审美直观反映的对应问题。哲理的提示加深着逻辑的合理性和社会意义的和谐性认识。由此,艺术的展示与人的感情心理相和谐的就是表象美的,与社会意义相和谐的就是内在美的。保持了真善美的统一,就是尽善尽美的,艺术的能动表现与人的理想感受达成和谐一致,就符合了美的创造规律。

艺术美表现为专业和生活不同方面。舞蹈是最早的艺术形式,继而有了音调、乐器、修饰相伴,在集会中有了崇高的理念,美的意识萌发,正像创立汉字古体“美”字那样,美一开始就离不开艺术。文学现象广泛的表现了美的意识,通过形象的联想和逻辑的轨迹给与人们无限美的遐想,正像李清照的《如梦令》“---争度,争度,惊起一滩鸥露”。

艺术美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有关,其价位和艺术水平对审美的水准也有影响。美的欣赏是一种评价,同时也是一种自觉享受,这就使艺术有了特殊的价值审美。艺术重在表现,用行为和结果来展示美,为一定的目的服务,不但要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物,还要处理丑的形象来衬托美的情趣。看《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吉卜西少女爱斯梅哈尔达成了真善美的化身,丑陋的加西莫多被感化的情真意切,教主克罗德却在灵与肉的煎熬中那样挣扎。美学就要归结出这种艺术性的缘由。作为具有审视作用的美学认识,除了感应其和谐性之外,还要从理想的高度来权衡艺术的效果,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使用一定的艺术手段,这就是审美的艺术性。美具有艺术性的感应,就是在哲理的认识中也在发挥着形象思维的作用,审美是遵循人的本质发展的艺术理想轨迹来进行。正像英俊的哈姆雷特在痛苦中探寻—“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什么人也脱不开心理的忧虑。尽管欣赏者的趣味和水平不同,思想不同,审视的和谐性参差不齐,但感性的心理和生理享受有着统一性,这就使艺术手段的发挥有了充分的发展余地。

表演艺术在发展中呈现出多样的形式,现代影视艺术更是将其演化至极,高雅艺术常引发高理想和超理想的境界,导致表现者和欣赏者巨大的平衡差,这就引起了人们美好的追求,就像追星族那样。当艺术家的表现与欣赏者的感应相和谐,并超出其理想想象时,就被捧为美的使者,否则,就会被贬为丑的形态。劣质的表演想表现美的情调,只能是一塌糊涂。色艺双优的名星如背离了和谐社会的意向,也会留下败迹。

工艺艺术是对自然材料的作用来提供一定的使用价值,表现特定的思想感情,以建成生活理想的氛围。工艺美就体现在使用与欣赏合意的理想化。社会发展趋向高级化,工艺的更新也引发了新奇的追求,工艺美的欣赏价值往往超出其使用价值,这也是理想化的和谐表现。美学不能以高雅的情调贬低使用工艺的地位,像园林厨艺,因为美的欣赏在不同领域是相通的。

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人本美是此艺术的主体,艺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优化,黄金身段也由此出台,欣赏的情调有了变化,理性的内涵也有了转移。人的资质、修养、风度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得到表现,不同的关系和环境也极大的影响着对人本美的欣赏。

生活艺术与专业艺术的不同在于缺少了典型化。但不能说美学里的美与生活美不相一致。因为现实艺术与专业艺术没有绝对的界限,现实生活又是艺术生活的基础,人们对自身和行为的美越来越重视,作为理论化的美学怎么能割舍得了呢。

美学论坛应出现美学批评,像文化批评那样,从美学理论到艺术评论,探讨美学的用武之地,回味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艺术表现者同时常常又是美的评价者,美学与艺术互促互进,但这并不能将美学归之与艺术,因为美的欣赏有不同的感受关系互动的和哲理的联系,有广泛的共性,这是重专业性的艺术所不能代替的。美学有了许多分支,又有了艺术美学,但为了趋向欣赏和谐的能动表现与感受和谐关系的不同始终是对立统一的。值得提出的是,现代美学还没有真正发挥为艺术服务的职能,有待我们开发这广阔的前景。

Ⅳ 艺术与美学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研究对象与过程不同、包含联系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艺术

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

2、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二、研究对象与过程不同

1、艺术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学习、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视觉、听觉、触觉)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2、美学

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他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美,指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低级认识论的美学的任务。”这就是说,作为低级认识论的美学,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就是美。

三、包含联系不同

1、艺术

现代艺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等。

2、美学

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Ⅵ 美学与美术学、艺术学的联系与区别

美学与美术学:美学是泛称,可以是书法美学、美术美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等。 美术学是回独立的一门答艺术学科。美学和艺术学的区别:艺术学主要是研究美术理论,美术史。而美学则是从更高的位置来研究美感,研究方向包括哲学,音乐,美术,文学,电影等等的。两者的关系就好比艺术与美术的关系,一个包含另一个,美术属于艺术的范畴,一个更广义,一个更专一.

Ⅶ 美术和美育有什么区别呢听说优兔美术挺前卫的.

前卫不前卫不知道,但是我孩子在那边学习画画感觉还不错,有兴趣画画内的推荐去试试。美育容和美术的区别,美术的更多强调的是技法,美育是培养孩子的审美啊,创造美,认识美这些的能力。个人理解的就是这些了,你可以去优兔问问他们老师回答的很专业

Ⅷ 美学是不是美术

美学
美学(měixué)

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一般可以分成基础美学(可细分为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美学)、实用美学和历史美学。服饰是美的,又与艺术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服饰美学也有了存在的理由。服饰美学属于实用美学。实用美学又包括装饰美学、技术美学和社会美学等分支。服饰美学与这些分支都有关系。套用以上关于美的定义,我们可以说,"服饰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服饰及其设计的学科"。

由于服饰美学是一门实用美学,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也无力纠缠于一些美学基本概念和命题的争论(那是基础美学的任务),而是直接引用我们认为有用的结论。例如,自从1799年于·施莱格尔赋予且以及一系列与古典美学范畴相对立的辛辣、粗鲁等范畴以美的含义,近代美学已经把丑作为一种审美价值,所以现代时装中怪诞、夸张、丑陋的作品也可以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评析。另外,如里普斯的移情说、鲁道夫·阿恩海姆(Rodolf Arnhein)的格式塔、琼恩(g.g.Jung)的人格面具、康德(Kant)的无利害关系说等,在服饰美学中也被广泛地运用。

服饰审美活动异于其他艺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常常合二为一。服饰本身常常不能单独地被当作审美对象,服饰常常是与人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被人审视和欣赏。服饰的穿著者既与服饰一起组成审美对象,同时往往又成为第一个和最重要的审美主体。为了更清楚更完善地进行这种独特的审美活动,穿著者几乎总要借助镜子(或如镜的水面等)。这时,严格地说,审美对象已经不是真实的穿著者及其服饰,而是其镜中的映象。虽然,人们都相信镜中的映象与实体几乎完全一样,一旦事实上并非如此。即使撇开由于镜面的性质和反射所造成的差异不谈,我们也不能忽视镜中呈现的是经过不同程度理想化的自我。这种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兼任,映象与实体的替换,使得很多服饰美学命题增加了复杂性和难度。但这并不妨碍许多人对此津津乐道。

美术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 ,,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艺术传播即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以往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欣赏,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传播功能落后,未能对艺术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捷发展对于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电子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它不仅使影视艺术成为当今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样式,同时也将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它艺术样式,视像技术的优越性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艺术传播在当代艺术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艺术品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增殖量大小,以及对于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艺术的接受,包括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艺术接受者的鉴赏与批评活动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意义,它既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同时也是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艺术接受还可以对艺术家乃至客体世界予以精神性反馈,从而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使艺术活动融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宏大系统中,并在其间发挥权极的作用。
是门类艺术与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比较学、艺术史学等相结合的学科。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传播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未来的走向及变化。美术传播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方向更着眼于美术领域中的大众传播,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美术作为传播信息和传播载体的种种问题。

主要研究的学问:艺术概论、三大构成、中外艺术学、大众传播、等涉及的内容很广的

我是艺术与传播学专业的,我们学校在大一、二的时候学的都是这些专业课,后来大三、四就开始学习设计了,广告、室内、环艺等的。

美学并不是美术

Ⅸ 美学和美术学有何区别

美学,来主要讨论自然美同艺自术美的关系,从论述美学和美的艺术、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的关系入手,论证美学理论、审美意识的特征以及这些审美特征赖以形成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属于哲学中的美学范畴。
美术,美术是研究美术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的研究范围包括建筑艺术、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美术种类的历史,涉及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美术思潮和美术流派等各方面,讨论的是现实的美术作品。

Ⅹ 设计与美学的关系

艺术设计学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回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答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力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

(10)美术与美学扩展阅读: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学、历史学、哲学

主要课程: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学、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考古学、艺术设计基础等。

艺术设计学按理说是美术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美术学系。不过二者的研究方向有所区别。

美术学与设计学可以说是同根同源,基础同样建立在美术理论之上。不过美术学偏重与对美术史,美术作品的学习与赏析。而设计学偏重与对工艺史,设计作品的学习与赏析。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