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孙承宗文言文

孙承宗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2-06 11:01:03

㈠ 阅读文言文《明史·马芳传》回答问题

请阅读完整译文后回答问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时被北方少数民族掳掠去,让他放牧。马芳暗中用曲木做箭弓,削箭矢习射。俺答打猎,猛虎在他前面怒吼,马芳一箭将老虎射死。于是俺答授予马芳上等弓矢和好马,让他在左右侍候。马芳明里为他所用,而暗地从小路逃回。周尚文镇守大同,对马芳从敌方逃回感到惊奇,安排他任队长。马芳多次防御敌寇有功,应该被封官,因他的父亲贫穷,都改为受赏来供养他父亲。

嘉靖二十九年(1550)秋天,敌寇侵犯怀柔、顺义。马芳驰马斩敌将,授职为阳和卫总旗官。敌寇曾经进入威远,在盐场埋伏骁勇骑兵,而用二十骑兵挑战。马芳知敌人有诈,用百骑迫近埋伏的地方,将作战部队分成三部分,依次轮番攻击敌人。马芳军奋勇跳跃,敌人骑兵惊退十里,马芳军共斩敌人首级九十多。其后,又在新平抵御敌人。敌寇扎营在野马川,约定作战日期。马芳估计敌寇要逃遁,紧急追逐他们,斩敌更多。部队正在庆贺,马芳急忙策马说:“贼寇来了。”命人赶快守住险要,而自己断后。过了不一会儿,敌寇果然成群到达。马芳战斗得更加尽力,敌寇才退去。不久,在泥河进行战斗,又大破敌寇。马芳逐渐升迁为指挥佥事。因功,马芳晋为都指挥佥事,充任宣府游击将军。又因功,破格升迁为都督佥事,隶属总督为参将。在镇山墩作战失利,马芳被夺去俸禄。之后,袭击敌寇有功,他又被加俸二级,任右都督。不久因功晋为左都督,赐给蟒袍。偏将被加封左都督,是从马芳开始的。

三十六年(1557)马芳迁为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兵逼近界岭口,马芳和总兵官欧阳安歼敌数十人,俘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敌寇不知道马芳在,马芳去掉头盔给敌寇知道,敌寇大惊说“:是马太师!”于是敌寇退去。捷报传到朝廷,朝廷赐荫庇马芳后代为总旗官。不久,辛爱把都儿大举侵入,蹂躏遵化、玉田。马芳追到金山寺作战有功,但州县破残得不少,总督王忄予以下都获罪,马芳也被贬为都督佥事。

不久移调马芳镇守宣府。敌寇大举入侵山西,马芳一昼夜急驰五百里追上敌人,七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稍后,他又迁为左都督,就地被提升为总兵官,因功进二级俸禄。敌寇迫近通州、马芳入卫,下令专护京师。敌寇退去,马芳再晋俸一级。不久马芳与故总兵刘汉出北沙滩,捣毁敌巢。不久,坐寇入侵之罪,令马芳戴罪立功。

四十五年(1566)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兵入侵西路,马芳在马莲堡迎击他们。堡坍塌,军众人请求将这个地方堵塞起来,马芳不同意。众人又请求登台,马芳也不同意。马芳下令开堡四门,偃旗息鼓,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等到日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马芳卧睡,太阳当中还不起来,敌人骑兵窥探者不断,不知马芳要干什么。第二天,马芳一跳而起,登城,指示军众说:“敌军多回头看,将要离去。”他勒兵追击,大破敌人。隆庆初年,有人为辛爱出谋,用五万骑兵侵犯蔚州,引诱马芳出来,再用五万骑兵袭击宣府城,可以获得成功。马芳预先伐木护城,敌寇到达后不能登上城,于是解散退去。不大一会儿,马芳率参将刘潭等人出独石塞外二百里,袭击敌人军帐于长水海。马芳回到塞,敌人追赶的人到达鞍子山。马芳迎战,又大败敌军。马芳又被荫子千户。

马芳有胆有智,了解敌情,所到的地方都是身先士卒。一年之中多次出师捣毁敌巢。或者亲自督战,或者派遣裨将督战。马芳得家蓄健儿的死力。他曾经命令三十人出塞四百里,歼俘敌人甚多,敌寇大震。马芳于是率师到大松林,驻扎在兴和卫,登高四望,耀兵而还。

当时大同遭敌寇侵略,较宣府更加厉害。总督陈其学恐敌寇侵扰畿辅,下令总兵官赵岢扼守紫荆关。敌寇于是纵掠怀仁、山阴等地,赵岢坐罪被贬俸三级,于是调马芳与赵岢易换镇守。俺答,转而侵犯威远,几乎攻破,正巧陈其学率领胡镇等来救援,而马芳军也到达了,相拒十多日,敌寇才退走。马芳对诸将说:“大同不比宣府,大同敌我之间只有一墙之隔。敌寇不时到来,非大受创伤不可。”于是将兵出右卫,战威宁海子,并攻破他们。这一年,明朝招抚了俺答,塞上于是相安无事。

万历元年(1573),阅视侍郎吴百朋揭发马芳行贿之事,马芳被勒令闲住。之后,马芳被起用为佥书前军都督府。顺义王要赏,声言要背弃盟约,又用马芳镇守宣府。七年马芳因病请求回到家乡。又过了两年马芳死去。

马芳出身行伍,十多年后成为大帅。在膳房堡、朔州、登鹰巢、鸽子堂、龙门、万金右卫、东岭、孤山、土木、乾庄、岔道、张家堡、得胜堡、大沙滩等地作战,身经大小战斗百十次,受伤数十次,他以少击多,未尝不获大胜。他擒获敌人部长数十人,斩敌首级无数,威名震边陲,是一时将帅之冠。石州城被敌寇攻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宣被判论死罪,马芳乞求放弃自己的荫子之赏赐,来赎二将之罪,被御史所参劾,皇帝下敕诫谕他。后来田世威又作将,对待马芳很刻薄,马芳不与他计较,有识之士以此赞赏马芳。

马芳有两个儿子,马栋、马林。马栋官到都督,没有什么突出事迹。马林,由父荫累官大同参将。万历二十年(1592),顺义王扌奢力克絷拘献史、车二部长,马林因制敌有功,晋为副总兵。二十七年马林升为署都督佥事,任辽东总兵官。马林素来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的人多是名士,当时名声很大,他自视也很高。他曾经上陈边关事务十策,语词之中对文官多有抵触,被搁置而不能实行。税使高淮骄横恣肆,马林极力与他抗争。高淮参劾上奏马林,马林被夺职。给事中侯先春上书论救马林,改判马林守戍烟瘴,侯先春也被降官二级。过了很久,马林遇赦免。

辽东用兵,诏令马林以原官的身份从征。杨镐兵分四路而出,令马林带领一军从开原出三岔口,而以游击窦水澄监北关军与马林并进。马林军到尚间崖结营疏通沟壕,严防哨所敌台自卫。等到听说杜松军被打败,才移换军营,但是大清的兵已经逼近。马林于是还兵,别立营,挖战壕三周,在战壕外面布列火器,再在火器外面布置骑兵,其他的士卒都下马,在战壕内结成方阵。另有一军在飞芬山扎营。杜松军覆没之后,大清兵乘其锐气逼近马林军。见马林的军队在壕内和壕外已经结合成方阵,于是大清军纵精锐骑兵直往前冲击它。马林军不能支持,于是大败。副将麻岩战死,马林只带数骑逃脱。死的人遍满山谷,血流到尚间崖下,水被血染红了。大清于是调兵攻击飞芬山。佥事潘宗颜等一军也全军覆没。北关的兵听说后,于是不敢前进。马林丧失军队后,被谪贬充任军官,让他镇守开原。当时蒙古宰赛、暖兔许诺援助马林兵,马林和他结成盟约,依靠这而没有设立防备。这一年六月,大清兵突然来到城下。马林列众在城外,分出少部分兵登城上的矮墙。大清兵设梯进攻,而另用精锐骑兵击破马林军营的东门外设防。马林军的兵士争门入城,大清兵于是乘势夺门,攻城的大清兵也越墙入城。马林军城外的兵士望见后全都逃奔。大清兵据城拦截攻击,马林军的这部分兵士被战壕阻隔不能渡过,全部被歼灭。马林和副将于化龙、参将高贞、游击于守志、守备何懋官等人,都战死了。不久赠给马林都督同知,进世荫二级。马林虽然更历边镇,但是没有经遇强敌,无大将才。当事以虚名用之,所以失败。

马林有五个儿子:马燃、马熠、马炯、马火广、马飚。马燃、马熠战死在尚间崖。马炯在天启年代中任湖广总兵官。马炯协助讨伐贵州叛贼,跟从王三善到大方,几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之后,大败,王三善自杀,马炯军溃败而归。马炯患病而死。

马火广幼习兵略,天启年间任辽东游击。督师阁部大臣孙承宗因他的父亲死于王事,奖励性地任用他,让马火广代替王木盈镇守中右所。等到巡抚袁崇焕更改营制后,马火广以原官的身份掌管前锋右营。他多次有功,以致迁升为副总兵,镇守徐州。崇祯八年(1635)正月,敌贼攻陷凤阳,大肆抢掠而去。马火广和守备骆举率兵入城,以恢复报告,于是马火广留守这个地方。八月,敌贼侵扰河南。总督朱大典命令他移驻颍、亳。事情定下来之后,马火广返回徐州。十年,敌贼侵犯桐城,马火广奔赴救援,在罗唱河攻破敌人。不久马火广因护陵有功,增俸一级。归德、徐州之间有个地方叫朱家厂,土寇占据这个地方,不时出来抢掠。马火广剿灭他们。敌贼侵犯固始,朱大典檄令马火广和游击张士仪等人分别戍守霍丘西南,扼住贼寇东下之路,敌寇于是逃到六安。朱大典又调马火广等人驻扎寿州东,兼护二陵。就在这个时候,长江淮河南北,专以陵寝为重。马火广驰驱数年,幸而没有失事。

十二年(1639)六月,马火广被提升为总兵官,镇守天津。过了很久,被调到甘肃镇守。十五年他督三协副将王世宠、王加春、鲁胤昌等人讨伐攻破叛番,斩敌人七百多首级,抚慰安定三十八族才回来。这一年冬天,督师孙传庭檄召他不去,遭弹劾。皇帝诏令因为马火广能够剿贼,允许戴罪立功,否则即以军法从事。等到马火广到达军中,孙传庭宽恕他的罪过。不久,马火广又因逗留淫掠而被弹劾,皇帝仍让他戴罪效命。第二年秋天,孙传庭准备出关。有传闻说敌贼从内乡窥探商、洛的,孙传庭檄令马火广到商州扼住敌人的北犯。这以后孙传庭的军队覆没,马火广于是回到原地镇守。不久,敌贼攻陷延绥、宁夏,终于攻陷兰州,渡过黄河抵达甘州进行围攻。马火广和巡抚林日瑞竭尽全力进行固守。敌贼乘雪夜因坎登城。马、林军士卒十分寒冷,不能作战,城池终于被攻陷。马火广、林日瑞和中军哈维新、姚世儒都战死疆场。马火广的弟弟马飚任沔阳州同知,沔阳城陷落,也死去。马火广父子兄弟一并死于国难。

㈡ 成基命文言文翻译内容

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回历司经局洗马,署答国子监司业事。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寻起少詹事。累官礼部右侍郎兼太子宾客,改掌南京翰林院事。六年,魏忠贤以基命为杨涟同门生,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起吏部左侍郎。明年十月,京师戒严,基命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仿嘉靖朝故事,增设枢臣,帝并可之。逾月,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庶吉士金声荐僧申甫为将。帝令基命阅其所部兵,极言不可用,后果一战而败。袁崇焕、祖大寿入卫,帝召见平台,执崇焕属吏,大寿在旁股栗。基命独叩头请慎重者再,帝曰:“慎重即因循,何益?”基命复叩头曰:“敌在城下,非他时比。”帝终不省。大寿至军,即拥众东溃,帝忧之甚。基命曰;“令崇焕作手札招之,当归命也。”时兵事孔棘,基命数建白,皆允行。及戒严,召对文华殿,帝言法纪废弛,宜力振刷。基命曰:“治道去太甚,譬理乱丝,当觅其绪,骤纷更益扰乱。”帝曰:“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大乱。

㈢ 明史 李邦华传文言文翻译

李邦华,字孟,吉水人。早年跟同乡邹元标接受教育,跟自己的父亲李廷谏一同考中万历三十一年(1603)乡试举人。他们父子两个互相激励,身穿布衣,徒步到京师参加会试。第二年,邦华考中了进士。他初任泾县知县,政绩优异,受到吏部的考察、推荐,本来朝廷打算升用他为御史,正碰上当时党派争论刚刚发生,朝臣很多人攻击顾宪成,邦华跟他们意见相反,就被看成是东林党人。因此,过了两年他才接到这一任命。上任以后,邦华上书讲了十条关于效法祖宗用人办法的意见:一、内阁不应当专门用翰林院出来的词臣;二、词臣不应当专门担任翰林院的职务;三、词臣不应当到宫廷里边的书房中担任教习;四、六科都给事中不应当有能出入朝廷不能出入宫廷的限制;五、御史的升迁不应当一概取决于任职期满后的考核;六、在吏部请了假的官员不应当累计资历做到正郎;七、守关、守仓等差使不应当专门使用举贡、任子;八、调换、选拔、推举出来的地方官不应当一下子就当上京官;九、进士改充教职不应当都专门使用举贡、任子;十、边方州县的长官不应当都任命举人来充任。这篇奏疏交上后,神宗未予答复。

四十一年(1613),福王到自己封地去的时间已经决定,神宗忽然传下圣旨要求给福王的庄田务必达到四万顷。廷臣吃惊地互相看着,估计田数一定不足,那么福王到封地去的时间又要改变了,但是没有人敢抗言争论。邦华首先上书议论,廷臣于是相继起来争论,福王到藩地去的时间才决定下来不再改变。邦华又曾经去巡视银库,上书列了十条祛除弊端的办法,宦官认为对自己不利,就给挡了回来,没被采纳。后来邦华去巡按浙江,织造中官刘成死后,朝廷命令把他的事务交回给官府来办,又另外派遣了一名中官吕贵来收取刘成的遗产。吕贵教唆一名坏人纪光假称机户到京城来请求留下吕贵,让他接替刘成督办织造。邦华上书极力讲述他们两个人互相勾结弄虚作假的罪恶。纪光的上书不通过通政司,也没发下给内阁,最后用宫廷里直接传下圣旨的办法实现了他们的目的。邦华三次上书争论,神宗都没有答复。当时神宗贪财,中官有所进献,都被称为孝顺。邦华的奏疏批评到了这一点,并且弹劾神宗左右偏袒吕贵的大宦官。因此邦华任职期满后,长期没人去接他的旧任。

四十四年,邦华称病回乡。当时一群小人都在竭力排挤东林,把邹元标指为党魁。邦华与元标是同乡,相互之间是师友关系,他的脾气又喜欢辨别是非。有人劝他做人要圆滑一些,邦华说:“我宁为偏枯的学问,不做反复的小人。”那些人听说后更加恨他了。第二年,根据年限规定把邦华调出,让他去做山东参议。他的父亲廷谏当时任南京刑部郎中,也被罢官回家了。邦华于是就推辞生病,没有去赴任。

天启元年(1621),邦华起复原任,前往整顿易州兵备。第二年,他升为光禄少卿后,回家看望父亲去了。四月,朝廷提升他为右佥都御史,让他去接替毕自严巡抚天津。当时天津的军府刚刚开设,各项事务都是草草上马,邦华到任后极力加以整顿,使津门军成了各镇的表率。邦华升任兵部右侍郎后,又返回家乡探望父亲。四年春天邦华抵达京师,阉党大吵大闹,说枢辅孙承宗在万寿节来朝见皇上时将要“清除皇上身边的坏人”,事实上是邦华引他来的。熹宗皇帝立刻勒令承宗返回驻地,邦华自己请病假回去了。第二年秋天,阉党弹劾并削除了邦华的官籍。

崇祯元年(1628)四月,邦华起任为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不久改任兵部右侍郎,协理军政。邦华回到朝廷,受到庄烈帝召见,过后主持了武会试,事后进到军营中。按照惯例,皇上冬至祭天,部队列队护驾,用兵八万五千人,当时增加到了十多万人。当时庄烈帝正要祭天,总督随行部队的勋臣缺乏人选,就让邦华兼管这件事。邦华所布置的云辇、龙旌、宝纛、金鼓、旗帜、甲胄、剑戟都焕然一新,庄烈帝很高兴。第二年春天庄烈帝视学,邦华又布置得很好。庄烈帝命令给他加官为兵部尚书。当时兵政十分乱,邦华首先提出要改变操练方法、慎重选择将吏、改造战车、精制火药、集中武器、责成防官、节约金钱、酌情兑马、演习大炮等九件事。

京营一向有占役、虚冒的弊端。占役就是士兵为诸将服劳役,一个小营中这样的士兵能达到四五百人,并且还有卖闲、包操等弊端。虚冒就是部队没有这么个人,诸将及勋戚、宦官、豪强以自己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邦华加以清查,收回了占役士兵一万人,清出虚冒一千人。三大营兵力十多万人,有一半是老弱之人。按照惯例,京营部队名额短缺时允许报加,这些老弱之人大都是通过贿赂进来的。邦华对各营士兵都亲自加以考试,不是年轻力强的一概不录用,从此京营中很少有随便充数的士兵了。三营中选一万名先锋,七千名壮丁,他们的军饷比别的士兵多一倍,但是也一样是些虚弱不堪的士兵。邦华下令,每个把总手下五百士兵,每个月自行从中挑选五个人,年龄必须在二十五岁以下,力气必须在二百五十斤以上,本领必须是兼能弓箭火炮,每个月选送一回,添补先锋、壮丁的缺额。从此部队中人人都想要努力了。三大营下边领了六名副将,往下又分为三十六营,军官按三百六十七人计算,他们所用的掾史都是些老奸巨猾的人。邦华审查后把十多个人予以治罪,又颁布了一年考察两次的命令。从此那些坏人们都收敛起来了。

京营中马匹原有数额是两万六千,到这时只剩下一万五千了。别的官员办公事都可以借骑,总督、协理及巡视科道官,按惯例都有坐班马,不像话的人还要折价把马买走,所以营马损失很大。邦华首先把自己的班马减少了三分之一,别的官员来借马,不是公事不许他借骑。从此随便借出的少了。

京营每年领取太仆银一万六千两,屯田籽银一千零六十两,犒赏官兵、制作器械、各种杂工的伙食费都从中开支。各级将吏无限制地讨要,每年的用度都不够。邦华建议,首先由协理每年支取一千四百两,总督、巡视官员依次递减,自此京营里的库银就宽裕起来了。

京营中将领三百六十人,随便由主管者负责增补,一个位置空下来,请托的人都纷纷来争。邦华全都回绝,实行按天考察成绩的办法,每个小营里各备一个功劳簿,每个月把各人所干的事情汇报给协理,以便确定优先。按原来的制度,三大营之外还另外设了三个预备兵营,每营三千人,军饷跟正营相似,但是不操练武艺,便成为有权势人家隐冒的宝地。邦华核减了四千多人,又裁减了一千老弱士兵,然后上书奏请将预备营归并进三大营,不再另设,从此兵政得到了很大改善。

仓场总督南居益说“:京营一年支取米一百六十六万四千多石,比万历四十六年增加了五万七千多石,应当减省下来才是。”邦华于是上书主张士兵以十二万为定额,粮饷以一百四十四万石为定额,每年减少了二十二万多石。庄烈帝也批复说可以,便写下了作为定令。庄烈帝了解邦华为人忠诚,对他的奏请无不答应,邦华也感激庄烈帝对他的信任,所以大胆革新,不顾后患。那些失利的人对邦华怀恨入骨,对他的怨言、诽谤也逐渐多起来了。

这年十月,京城郊区受到攻打,邦华选派了三千精兵去守卫通州,两千精兵去增援蓟州,自己亲率各路部队驻扎在京城外边,军容浩大。不久朝廷传令让邦华的部队撤回来看守女墙,于是哨探不敢远出,内外消息就中断了。邦华这时请朝廷防备土匪,缉捕间谍,解散不法团伙,严禁传播谣言。自从接到战警,邦华衣不解带,严兵待敌,捐款出来制造炮车及各种火器,又因为京师外城兵力单薄,自请出守。可是那些不得志的家伙捏造了流言蜚语,传入宫中。襄城伯李守钅奇总督京营,也恨邦华压过自己,这时乘机诋毁他。邦华自感不安稳,上书陈情表白,同时还权给庄烈帝。恰好这时满桂的部队在德胜门外抵抗大清部队,城上点燃大炮帮助满桂,误伤了满桂很多士兵。都察院都事张道泽于是就弹劾邦华,言官也上书谈论,朝廷就罢了邦华的官,让他回乡闲住。从此接任的人都拿邦华作为教训,大都因循守旧,姑息养奸,兵政也就没法子讲了。邦华前前后后被罢官,在家里闲住过二十年,他的父亲廷谏也还健在。

十二年(1639)四月,邦华复起,出任南京兵部尚书,确定军营编制,裁减不必需的将官,合并原先分设的部队。邦华认为防守江南不如防守江北,防守长江下游不如防守上游,于是从浦口考察到滁州、全椒、和县,观察地理形势,绘成地图进呈给朝廷。他在浦口沿江修建了敌台,在滁州设置了驻防士兵,在池河修建了城墙,在滁州、全椒咽喉地藕塘修筑了堡垒。和县遭到贼兵屠戮,邦华请求把他划归太平州。又申请在采石山上开设军府,在太平的港道上设置哨所,大力开垦当涂一带的几万顷闲田,储备军粮。徐州是南北交通要害,水陆交通会合的地方,邦华奏请在那里驻扎重兵,设总督一名,由他发号施令征调部队,奠定两处皇陵、京城万无一失的局势。他的奏章都被交给有关部门讨论,还没来得及执行,邦华因为给父亲守丧离去了。

十五年(1642)冬季,邦华起复故官,掌管南方都察院的事务,不久接替刘宗周当了左都御史。都城受到攻打,邦华立即请求让自己率领东南地区的援兵前往入卫,艰难地拖着病体出发了。第二年三月来到九江。当时左良玉的几十万败兵败将声言缺饷,要去南京运国库银过来,大小船只蔽江东下。南京的士绅、百姓一个晚上搬迁几次,文武大吏都你瞪着我,我瞪着你,不知如何是好了。邦华叹气说“:中原一带安静的国土只剩下东南地区这个角落了。我身为大臣,怎么忍心看到内部决裂,在局外袖手旁观,离开这个地方呢!”于是停下船起草一篇檄文给良玉,责以大义。良玉理亏,回信时话说得很恭敬。邦华就使用见机行事的特殊权限把九江的库银拨出十五万两给良玉当军饷,又亲自到他的部队中开诚布公地进行了慰劳。良玉和他的部下都很感动,发誓要杀贼报国,这支部队整个才安定下来。庄烈帝听说后非常高兴,召见邦华来进行了嘉奖、慰劳。邦华跪着讲话讲了好一会儿,庄烈帝几次要他站起来讲,口气温和,像对待自家人一样,宦官们远远躲在一边,吓得不敢出气。后来庄烈帝召见百官时,目光总注视着邦华。按照原来的规定,御史到外地巡视,回朝后再对他们进行考核。邦华认为回来后再进行考核、罢免,害事也害得太多了。他弹劾并罢免了巡按、巡盐御史各一人。奉命考试御史时,邦华又罢了一名不称职的御史,又把一名没有明显过错但以前当推官时贪婪的名声很大的御史追罪免了。都察院的官吏们这才有了畏法心理。

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攻下了山西。邦华秘密上书请求庄烈帝固守京师,同时仿照永乐年间的旧例,让太子到南都监国。过几天没得到回复,邦华又请求把定王、永王分封到太平、宁国二府,让他们拱护两京。庄烈帝收到奏疏后动了心,绕着大殿行走,一边读一边感叹,打算按他讲的办。恰好这时庄烈帝召见群臣,中允李明睿上书说南迁为好,给事中光时亨检举他号召别人,泄漏了机密。庄烈帝说“:国君为国家而死是本分,朕已经打定这个主意了。”于是拒绝考虑邦华的办法。不多天,贼寇兵临都城,邦华立即到内阁去商量国事。魏德藻信口答复他说“:暂且等等看吧。”邦华叹着气出来了。后来,邦华带着御史们想登城参战,一群宦官挡住他们,不让上去。十八日,外城失守,邦华跑到文信国的祠堂里过夜。第二天,内城也失守了,邦华于是对着信国的木主作了三个揖说“:邦华死于国难,请跟随先生到墓下去吧!”写下一首绝命诗说“:堂堂大丈夫是圣贤的徒弟,忠孝大节呀我誓死不易,临危授命呀我不能对不起自己。”接着他上吊自杀了。

明朝当时追赠邦华为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我朝给他加谥号为“忠肃”。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