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班美术活动
您好~托班的孩子属于涂鸦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画螺旋线。 上课时我们可以先引起学生的美术兴趣比较好。比如画个圆,然后在圆上填加各种东西,形成宝宝们喜欢的各种动物图案、头像、日常玩具用品等等。既然是小班,就用超级简单的线条来画。宝宝回家后能够自己想起来画出来的。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我是画啦啦的糖果老师~ 画啦啦少儿美术课堂——最懂儿童的互联网艺术课堂, 关注“画啦啦艺术创想”公众号,给孩子一份美术的礼物。
『贰』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棉花糖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色,能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2、知道泡泡是圆形的,能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圆形泡泡。
3、喜欢参与印画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2幅,纸筒、瓶盖、酸奶瓶若干,红黄绿三色颜料、抹布、白纸若干、“吹泡泡”歌曲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看图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讲述:
1、宝宝们,图上的小猫在做什么?
2、你见过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小猫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它吹的多吗?
(运用看图讲述与生活经验讲述相结合,引导宝宝说出泡泡的形状是“圆圆”的;正确区分多、少)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出示纸筒、颜料盒:宝宝们,我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它可以变出泡泡,看老师是怎样玩的:教师边示范讲解印画方法:先沾颜料,重重的按下去,轻轻的提起来。
2、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
(1)、刚才老师是怎样变出泡泡来的?
(2)、谁愿意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及时帮助宝宝解决印画中出现的困难。如:印画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三、想象创造:
1、出示作业纸:翘,这只小猫怎么也吹不出泡泡,我们来帮帮他吧。
2、我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瓶盖、酸奶瓶,他们能不能变出泡泡呢?(引导孩子猜测,激发尝试愿望。)
3、鼓励宝宝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小猫添画泡泡,教师及时观察孩子的操作,可根据宝宝的印画情况,引导宝宝运用合适的材料印画,使每个宝宝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评:
1、宝宝们真能干,帮小猫吹出这么多圆圆的泡泡。,小猫真高兴,他要谢谢宝宝。
2、游戏《追泡泡》,结束活动。
『叁』 幼儿园拖班美术教案涂色我们一家人
在主题活动《我们一家人》中,幼儿带来了全家福的照片,对于自己的家庭照他们都欣赏、讲述,幼儿对于这一块是比较熟悉的。小班下学期,幼儿对于绘画的形式有所了解,但是更多的是涂色或者是简单的添画。设计这节活动也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线条画,还有一个是画面的合理布局。 活动目标: ⒈尝试画人物的半身像,能合理分布画面。 ⒉通过说说画画,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 重点难点: 重难点: 能够利用线条绘画出全家福的半身像,能够合理分布画面。 活动准备: ⒈投影仪、全家福照片。 ⒉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⒈导入——出示全家福。 出示全家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班级幼儿的全家福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⒉看看、说说我的家庭。 师: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师:他们拍照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师:身高有什么不同?脸型有哪些区别? 师:如果让你画你的全家福,你先画哪里? 小结:我们先从头部开始画,然后画身体,先把整个身体大的部分画下来,再画小的部分。 (根据照片的内容,幼儿进行观察讲述。主要是从站位、身高差距、一些表情出发。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为下个环节的绘画进行铺垫。 ⒊教师示范。 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先想好头部的位置应该怎么摆放再进行绘画。 (美术活动不一定要进行示范,一旦示范之后幼儿就会模仿老师的绘画内容进行绘画。这个活动还有一个难点是绘画内容的布局,教师在进行示范的时候没有把每一个绘画细节都讲述的很清楚,而是重点示范在绘画时如何掌握布局。) ⒋幼儿操作。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能够大胆的运用线条进行全家福的绘画。 (因为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幼儿在绘画的时候,教师可以看出幼儿能够大胆进行绘画,很少有孩子在绘画时犹豫或者是不愿意动手。) ⒌欣赏作品。 请部分幼儿进行介绍自己的作品,对于勇敢介绍的幼儿,教师进行鼓励。
『肆』 托班涂色美术教案和图片
幼儿园小班美术涂色教案:苹果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活动准备:
1、涂色—苹果
2、图片—苹果
3、每个幼儿一盒油画棒,涂色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苹果的颜色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2.学习涂色苹果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带领幼儿夸奖自己树立信心,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伍』 幼儿园托班美术《漂亮的手链》教案目标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内也可能包含有解容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陆』 托班美术教案《小小落叶》
活动目标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重点难点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粘贴画范例。
3.《小树叶》音乐、课件。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粘贴画范例。
3.《小树叶》音乐、课件。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教师活动一、游戏导入,观察树叶。
1.引导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里, 小朋友们捡起树叶放在手上的手上。"(教师活动前边说边把树叶撒到到教室的角落,听《小树叶》音乐)"请小朋友拣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新颖的导入让孩子们欣喜不已,气氛变得轻松活跃)2. 观察树叶"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二、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粘贴画制作过程。
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1.出示范画(金鱼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有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2.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师:(拿银杏树叶)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有小朋友说像孔雀 ,像花裙子,像扇子)"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图画。
(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三、制作粘贴画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让幼儿粘贴,制作作品。
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的作品,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
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柒』 教师怎么样组织托班幼儿美术活动
一、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先了解绘画对象再创作作品 想象和创造是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与再创造的过程。对于2~3岁托班幼儿来说,他们的感知经验很少,已有的表象较为贫乏。在开展绘画活动之前,教师 必须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使幼儿对绘画对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幼JL第一次使用记号笔绘画“我自己”的时候,了解人的五官和躯干是创作绘画作品的 前提条件,教师结合“小手爬”的音乐游戏,与幼儿一起讲述“我们的身体以及五官的构成”,出乎教师预料的是,有的幼儿在讲述人的五官时非常完整(甚至注意 到了眼睫毛)。 游戏之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对先前了解的表象的迁移,幼儿还发挥想象,为自己加上了围巾和小包等。。.又如绘画活动“我爱洗澡”开始之前,教师和幼 JL--起兴致勃勃地将他们收集来的洗澡用品进行了整理。对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2~3岁托班幼儿来说,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物品比单纯、抽象的提问或回 忆要有趣多了,最后教师把幼儿表达比较清晰、完整、有特点的洗澡用品进行了归类展示。在绘画活动中,幼儿高兴地观看了同伴洗澡的照片,并听着i我爱洗澡? 的歌曲模仿洗澡的动作。在充分了解、认识绘画对象的基础上,幼JL用画笔尽情演绎了他们眼中的世界,作品中充满了童趣。 二、提供多种绘画材料,体验成功感 2~3岁托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对自己活动的控制性以及小肌肉-的动作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支配的能力较差。因此,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 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记号笔、水彩笔、蜡笔和水粉笔是比较常见的绘画工具,而纸张的可选择 余地则较大,如较硬的卡纸、色彩丰富的手工纸以及普通的白纸等,不管提供怎样的纸张,教师都应让幼儿自由挑选喜欢的颜色。 根据绘画主题的不同,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绘画的辅助工具。如可以用青菜实物结合绿色颜料,拓印出“夏天的森林”,用橡皮筋结合蓝色颜料弹出“雷雨”的情境等。丰富有趣的绘画材料会让幼儿觉得绘画的过程就是在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使无意涂鸦变成有意绘画 研究发现,幼儿的绘画会经过无意和有意两个阶段,2~3岁幼儿刚开始的涂鸦是无意的乱画,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幼儿渐渐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使无意涂鸦逐渐转 为有意绘画。但是由于2~3岁幼儿思维的特点,他们所认为的事物不会固定不变,如他们画了一个圆,上一秒钟可能是苹果,下一秒钟可能变成饼干了。有的幼儿 即使说得再好,在集体活动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愿意表达,这需要教师反复的鼓励和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能思路清晰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 基于2~3岁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果教师在绘画活动之前未对幼儿提出任何要求,画面很快就会变得一团糟。在绘画活动中,一定的技能练习还是必要的,但教 师要注意千万不能使其变得枯燥。同样是线条的练习,可以通过“画毛毛虫的脚”来练习短线条.也可以通过“画羽毛球拍”未练习长线条。通过小组和集体活动交 替进行的教学形式,使幼儿更加自由、目王地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
『捌』 如何指导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两三岁的托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其实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笔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玩具,他们喜欢拿着笔到处涂画。乱涂乱画就是这种玩具的功能。涂画出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没有象征性的意义,他们只满足于过程。但是,随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手臂动作的发展,手、眼、脑也在逐步协调,涂鸦期的特点也开始变化,从他们没办法控制涂鸦期到有控制涂鸦期再到命名涂鸦期,这是中外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共有的规律。
我在组织托班幼儿美术活动时,结合《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托班幼儿美术活动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游戏与美术的结合,采用多种绘画方式结合和评价等阐述如何开展托班美术活动。
一、幼儿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儿童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的,美术创造不是远离幼儿生活的,而是应该与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因此,我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尽量选择孩子生活中接触过的、看过的、吃过的东西。因为幼儿最初的经验来自于生活,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会更感兴趣,也更乐意参与。如:我在让孩子学习画圆时,设计了《棒棒糖》这一活动。由于孩子在平时都喜欢吃棒棒糖,知道棒棒糖是什么形状的,有的棒棒糖大点,有的棒棒糖小点。因为是孩子们生活当中经常接触的,所以在绘画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
二、幼儿游戏与美术教育的结合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子天性好动,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体智能创造性等的重要手段。”游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托班幼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画“小花和小草”的开始部分时,我先给幼儿讲一个故事:“春天来了,小白兔出去玩了。可是它们发现小花和小草都不见了,它们找不到朋友了。”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子们的同情,都表示要为小兔子找朋友。于是我教孩子们如何画小花和小草,还请幼儿相互观赏作品,看看谁的泡泡吹得最棒。
2.在玩玩做做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虽然托班幼儿年龄较小,动手能力有限,但仍需要掌握一些捏、贴、撕、画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撕纸“小雪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把纸撕成一朵朵的小雪花,然后和孩子们一起玩“下雪了”的游戏。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教师指导语言的艺术性。
托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你不能像对待幼儿那样,告诉他们先画这里,再画那里,否则他们很容易厌烦,不愿意再听。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来指导或鼓励幼儿。对于托班幼儿来说进行比较多的是涂色练习,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孩子们基本都不喜欢,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其中老师的语言指导也需要有游戏性,如在涂色练习中,你会发现孩子们涂了一会就不高兴涂了,有的幼儿会告诉你他已经涂好了,有的干脆就坐在那里磨时间。因此,为了让幼儿掌握涂色的技法,我让幼儿来扫地:“你们在扫地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扫,看看谁能扫出美丽的地板来。”如果孩子涂色的过程中有空隙,我就会提醒孩子:“你还有垃圾没有扫干净。”他们又会兴奋地开始涂,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涂色的枯燥感。有趣的美术游戏,能够让幼儿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愿意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同时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采用多种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托班幼儿,如果采用单一的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棉签画、吹画、水彩画等。在一张作业中,也用几种作画形式,幼儿不能掌握的,教师帮助完成。如在“春天的桃花”的作业中,教师可先在图画纸上画上山,画上树干,让幼儿用手指点画好桃花后再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完美,使幼儿尝到成功的愉悦。另外,还可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因为手工与绘画相结合,不像单纯绘画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为幼儿所喜爱。如用棉签画“好吃的饼干”前,先进行撕纸,撕贴出各种形状的饼干,然后再用棉签用颜料点上香香的芝麻。还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让幼儿进行作画,如我们可以用一次性的纸杯让幼儿来进行拓印,再请孩子们在圆的周围画长长短短的头发,这样一个太阳就出现了,让孩子们感受到非常惊奇和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四、注重评价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美术教学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的,应该建立在尊重幼儿创造意图和绘画心里的基础上,只有幼儿能够解释的作品,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当幼儿在胡乱涂抹一阵后,即使这张画在你看来再难看,但是在他心中的满足程度也不亚于完成一幅完美无缺的作品,这就是一幅完美的作品,幼儿在这个时候希望与他人共享这种喜悦,更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赞赏。如在一次美术活动《我喜欢的气球》中,主要是让幼儿练习涂色的本领,让幼儿涂色均匀。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幼儿的绘画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自信心的培养。
『玖』 小托班《小兔子怎么了》美术教案
托班综合教案:
玩泡泡设计思路:
活动内容取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刚入园内孩子还在一片哭声容中就对吹泡泡很感兴趣,吹泡泡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看着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感觉真好,在孩子已初步适应集体生活的基础上,此活动尝试在户外进行,让孩子接近大自然,通过看、捉、说、念、做一系列活动,使他们能更快的融入到集体中,从而对各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说说、玩玩中愉快地感知“玩泡泡”一系列快乐情绪。
2、愿意跟着老师和同伴一起“玩”。
活动准备:吹泡泡玩具一套、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随音乐自由拍拍听听《吹泡泡》的歌曲,体验快乐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