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兰州大学科研奖励

兰州大学科研奖励

发布时间: 2020-12-06 14:56:26

㈠ 兰州大学草业科学研究生学历就业怎样

就也很好的,兰大的草科全国第一所以不用担心其就业

㈡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好考吗

1、很难简单说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是否好考,总体来说应该难专度适中。

2、是否属好考主要看学校的层次和所处城市,因为报考生源不同。兰州大学是985重点大学,肯定有难度,但学校地处二区则想当发达地区的985高校来说又会好考一些。

3、打算报考就务必勤奋和自信,毕竟录取看分数。加油!

㈢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科研情况

2001-2005年间,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承担国家研究项目内和省部级研究项目方容面,都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实际主持国家和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25项,其中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西部高寒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机理与安全监控研究(110万,李自珍等);科技部项目:中国西部省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监测研究-甘肃、青海、宁夏项目区调查(340万,陈文江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45万,聂华林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1万,高新才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西北荒漠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12万,李自珍等);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重点招标项目:“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及政策取向研究(5万,高新才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青藏高原草原保护与特色经济发展研究(15万,张志良等)。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总计9项,包括: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5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㈣ 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对比

兰州大学全国排名34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排名60名,
肯定是兰州大学的环境科学研究生好些!!

㈤ 兰大自然地理研究生就业怎么

其实吧,这个要客观的分析,虽然有人说好找工作,但是目前社会普遍问题是这个行业并不是特别被看好,现在机关单位都没有铁饭碗了,只有自己踏踏实实有个好手艺,比如说烹饪。

㈥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带专业型硕士)有那些

专业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邮箱

无线电物理

安宁

教授

网络环境下的时空数据分析和处理



曹斌照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计算电磁学与原子频标技术

[email protected]

蒋田仔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计算生物学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email protected]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email protected]

万毅

教授

信号处理、通信、嵌入式系统

[email protected]

张晓萍

教授

高速大容量全光传输系统及网络、新型光无源器件与智能光纤传感、部分相干成像理论及在集成电路工业光刻技术中的应用

[email protected]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安宁

教授

网络环境下的时空数据分析和处理



陈文波







陈晓云

教授

数据挖掘、数据仓库、Web挖掘、气象信息处理

[email protected]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email protected]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email protected]

李柏年

副教授

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

[email protected]

李彩虹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email protected]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email protected]

路永刚

副教授

图象处理

[email protected]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email protected]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email protected]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email protected]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email protected]

尚莉

副教授



[email protected]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email protected]

苏伟

副教授



[email protected]

吴尽昭

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形式化验证



张景春







电路与系统

陈文波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email protected]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email protected]

李红信

副教授

工业自动化、工业通信网络

[email protected]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email protected]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email protected]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email protected]

许存禄

副教授

图像处理,计算医学,移动互联网软件理论与算法设计

[email protected]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email protected]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email protected]

计算机应用技术

陈文波







陈晓云

教授

数据挖掘、数据仓库、Web挖掘、气象信息处理

[email protected]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email protected]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email protected]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email protected]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email protected]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email protected]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email protected]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email protected]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email protected]

尚莉

副教授



[email protected]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email protected]

张景春







张瑞生

教授

高性能计算、服务计算技术、化学与生物信息学

[email protected]

通信与信息系统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email protected]

李红信

副教授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email protected]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email protected]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email protected]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email protected]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email protected]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email protected]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email protected]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email protected]

阎石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email protected]

张晓萍

教授

高速大容量全光传输系统及网络、新型光无源器件与智能光纤传感、部分相干成像理论及在集成电路工业光刻技术中的应用

[email protected]

信号与信息处理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email protected]

李红信

副教授





刘传义

副教授

人机交互

[email protected]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email protected]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email protected]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email protected]

万毅

教授

信号处理、通信、嵌入式系统

[email protected]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email protected]

于小亿

副教授

模式识别

[email protected]

张冠茂

副教授

光通信与光纤传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学、无线通信工程

[email protected]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email protected]

计算机系统结构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email protected]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email protected]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email protected]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email protected]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email protected]

张景春







张瑞生

教授

高性能计算、服务计算技术、化学与生物信息学

[email protected]

生物医学工程

王炜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仪器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许存禄

副教授

图像处理,计算医学,移动互联网软件理论与算法设计

[email protected]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尼古拉斯(Nicholas)

教授

可靠计算、嵌入式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

[email protected]

希望能帮到你,好运。

㈦ 兰州大学 核技术及应用的研究生怎么样 好考不 接受跨专业不 我本科学的是热能与动力工程

应该比较好考。。抄。我本人是调剂到兰大的研究生。。。每年报考兰大的人不是很多。。。每年都会调剂一大批人。。。因为本身兰大是985,211,所以被誉为最适合调剂的学校。。。这里的导师很厉害,学习环境还可以,就是宿舍没有独立卫生间。。。虽然我不是你这个专业的,但是应该好考。。。只要学科间有一些联系都可以报考。。。分数达到自然录取。。。

㈧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大概多少分才有希望谢谢!

去年的录取最高分372,最低分329.今年复试还没结束!

㈨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院硕士生导师有哪些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院硕士生导师
1.田文寿,教授, 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大气环境和大气物理专业。1994年在兰州大学获大气动力学方向硕士学位。1998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国EDINBURGH 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1999年至2002年在英国LEEDS大学环境学院攻读博士并获得动力气象学方向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在LEEDS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大气对流、大气气溶胶及大气化学与气侯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2.袁九毅,男,教授,生于1951年4月。197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气象专业,现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兰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评价分会常委,甘肃省环境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市环境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气象与环境专业教学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担任过大气探测学,环境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与规划等课程的讲授。承担过各类不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环保局区域环评重点试点项目“兰州市西固地区发展环境影响评价”。荣获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

3.尚可政,男,1960年2月生,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在职博士生。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1994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基地从事国防科学试验的气象保障工作,参加十多项国防科研项目,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国防科科技进步鼓励奖两项。1994年8月转业到兰州大学,担任过天气诊断分析、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大气环流、农业气象学和天气分析预报综合实习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干旱气候与气象灾害、环境气象预报和医学气象学的研究。担任过两届本科生班主任和大气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参加“973”项目2项,完成1项,参加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出版著作两部。获兰州市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甘肃省环境杯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学院优秀班主任。

4.张文煜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现任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院工会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探测与仪器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气象学会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大气探测、大气污染和环境质量评价、大气气溶胶、气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了973计划: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年代尺度气候变化机理及其影响研究(2012CB956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溶胶对陆-气间相互作用影响的观测实验研究”,面上项目“沙漠气溶胶垂直分布的激光探测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辐射对干旱半干旱区下垫面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干旱半干旱地区激光雷达反演参数的标定及观测实验研究”,“兰州市西固区域环境影响后评估污染气象研究”,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大气探测学》建设项目”等项目4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部。指导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曾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六次、“甘肃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隆基教学名师奖”、“安博奖”、“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主讲课程《大气探测学》是“国家精品课程”、主讲课程《雷达气象学》是“甘肃省高校精品课程”。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院其余硕士生导师
见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师资队伍介绍,链接附后
http://atmos.lzu.e.cn/lzupage/B20101203093722.html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